APP下载

基于导师团队制培养规划设计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探索

2017-12-25李志明张德浩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50期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

李志明 张德浩

摘要: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任务。本文针对当前规划设计类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普遍不足的现状,从单一导师培养制和传统教学模式两个方面剖析其成因,初步阐述了建立导师团队制的必要性,并从团队组建、培养方案制订、科研实践和学术氛围营造四个方面,探索了基于导师团队培养规划设计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实施途径与策略。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规划设计类专业;导师团队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0-0124-02

一、引言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也是高等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与区域发展问题变得异常复杂。实践中,各类科研项目不仅在空间尺度上比原来大幅增加,而且经常涉及城乡规划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以及景观生态学等不同学科的交叉领域。这既对规划设计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对传统的研究生单一导师培养制度提出了挑战。因此,亟待了解规划设计类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研究传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

二、规划设计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规划设计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有其自身的特点,突出表现为科研与工程项目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深入了解规划设计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本文通过问卷的形式调查了南京林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的研究生和导师,同时也调查了多家在宁规划设计单位中的骨干人员,以征求他们对当前规划设计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看法。问卷共发放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4份,其中研究生210份,导师44份,规划设计单位中的骨干人员40份。调查结果显示,当前规划设计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现状呈现以下特点。

1.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不高。研究生发现问题、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普遍不强。通过对研究生“能发现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能创造性地思考方案”、“能主动吸收相关学科知识”、“能关注学术动态前沿”等问题的对比,均有50%—60%的研究生选择了“少数情况”和“极少数情况”,选择“多数情况”的研究生只有30%左右,这表明大多数研究生在多数情况下难以有效地解决科研与工程项目中的实际问题。

2.导师指导有限,影响研究生的科研视野。调查发现,在回答“当您遇到相关专业的问题时,导师是否能给予指导”时,选择最多的为“指导非常有限”,占比56.19%。受传统研究生培养体制的影响,导师指导跨学科复杂问题的能力和积极性比较有限,已影响到研究生科研视野的开拓。

3.毕业生创新能力难以适应市场需求。毕业生的创新能力普遍难以达到规划设计单位的要求。在回答“毕业生规划设计方案能力现状如何”时,40%的被调查者选择“不太理想”,认为毕业生的方案或缺乏创意,或过于理想化,落地实施有困难;20%的被调查者选择“不理想”,认为他们的方案难以达到业务要求;在“综合性项目中研究生的工作能否独当一面”的调查中,60%的被调查者表示“基本上做不到”。总体来看,刚毕业的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堪忧。

三、对传统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反思

从实践来看,传统的培养模式可能是阻碍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1.单一导师制的反思。长期以来,我国的研究生培养主要实行单一导师模式。一名研究生通常由一位导师指导,导师的专业水平、行为习惯、认知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将对研究的培养质量产生最直接的影响[1]。然而,一方面,导师的精力是有限的,采用“一对多”的指导模式往往难以根据每个研究生的天性和特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另一方面,在城乡社会快速发展转型的当下,导师的知识结构和学术视野亟待更新与扩展,否则不仅会影响到导师个人科研工作的实效,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极为不利。

2.传统研究生教学模式的反思。课程教学模式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影响。调查显示,当导师被问及“您所在学科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能否有效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时,仅有9.09%的导师认为“完全能够”,31.82%的导师表示“只能提供非常有限的培养”,可见规划设计类研究生的传统教学模式本身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且,调查还发现,绝大部分规划设计类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内容并没有设置针对创新能力培养的环节。这些都影响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

四、规划设计类研究生推行导师团队制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的城乡规划与建设已经从“增量规划”时代转向“存量规划”时代。在这一新形势下,城乡规划学科发展和行业实践面临的问题日益综合和复杂化,这对规划设计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例如,近年来城乡规划界涌现出的“美丽乡村”、“海绵城市”、“特色小镇”、“城市双修”等行业热点问题,均非某一个学科所能独立解决的。此类高度综合和复杂的实践难题,亟待创新性思维和跨学科导师团队的集体力量来解决。

五、规划设计类研究生导师团队制的实践探索

1.组建跨专业的导师团队。根据城乡规划学科发展和行业实践的最新动态,导师团队的组建在学科和专业的背景上以城乡规划为主,同时兼顾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和景观生态学等相关学科领域,重视学科交叉融合。职称结构上,教授、副教授、讲师结合,年龄结构上老、中、青结合。基于导师团队,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充分激发各自的专业优势,不断拓展研究生的知识面,有效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2.制订培养方案。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遵循兴趣第一、因材施教的原则。一个组织架构合理的导师团队,不仅可以为研究生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也能让研究生得到更适合、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在与多专业背景导师的讨论与启迪中,切实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2]。

3.参与多样化的科研实践。导师团队的组建,为申请和完成各类科研项目提供了更坚实的平台,从而也有更多的機会让研究生参与到不同类型、不同空间尺度的科研项目中去,锻炼他们的独立思考与分析能力,培养他们的持续学习能力[3],最终塑造规划设计类研究生过硬的科研创新能力。endprint

4.營造自由创新的学术氛围。导师团队建设应着力营造自由探索、敢于创新的学术氛围,这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同时也应建立导师与导师之间平等沟通、顺畅交流的机制,充分发挥青年导师的积极性和科研潜力,营造默契和谐的团队工作氛围,使导师团队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学习、创新能力培养、学术诚信等方面,都能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4]。

六、结语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基于问卷调查,本文发现当前规划设计类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现状不容乐观,并从单一导师制和传统教学模式两个方面剖析了其成因机制,初步探索了规划设计类专业研究生建立导师团队制的必要性和实施策略。推行规划设计类研究生导师团队制的初衷,就是为了响应我国城乡社会快速转型发展的现实,改革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切实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这对我国规划设计相关学科的发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罗泽举.研究生培养中导师团队指导模式设计与管理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99-103.

[2]李萍萍,沈晨,施卫东.构建复合载体培养创新型工学研究生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4):1.

[3]李小昱,王为,张终.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7,(1):75-76

[4]王永刚,杨昭,马春燕.导师团队建设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3(19).

Abstract: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bility is the core task of graduate education. At present,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planning and design is generally insufficient. In view of this phenomenon,this paper analyzes its causes from two aspects:the single teacher training system an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he initial description of the need establish a tutor team system.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team formation,training program formulation,scientific research practice and academic atmosphere construction,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lementation approaches and strategies of the innovative abi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based on tutor team training system.

Key words:post-graduate students,creative ability,planning and design,tutor team cultivationendprint

猜你喜欢

研究生创新能力
研究生美术作品欣赏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通用电气公司创新能力分析
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