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分析

2017-12-25吴梦琴

东方教育 2017年21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互联网

吴梦琴

摘要:在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终端的发展过程中,互联网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各种微文化逐渐出现,而这些微文化具有较为强大的时代新,具有一定的感染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无疑拓展了全新的空间,可以基于高校学生的特征制定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措施,提升了高校思想传政治建设的时代性。对此在实践中必须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载体进行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

“互联网+”背景之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在实践中必须要综合互联网发展的特征构建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这样才可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通过对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来说,多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相对较为广泛,但是其主要就是通过自身的载体作为开展工作,而基于“互联网+"背景之下的互联网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驱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着一定的驱动作用,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构建有着积极的作用。高校必须要转变传统思想教育理念,拓展思政教育形式,充分凸显“互联网+”在思政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构建一个具有跨界意义的思维发展模式,進而凸显“互联网+”的重要作用与价值,综合高校学生的思政特征以及行为特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与作用。

一、强化微载体作用与价值,凸显微载体教育价值与意义

因为网络技术发展相对较为迅速,微文化传播的模式的出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拓展了思路,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革新,拓展了其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在微文化传播背景之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法真正的渗透微文化,多数的教师在开展思政工作的过程中,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手段,无法灵活地应用微载体开展思政教育,对其缺乏深入的认知,导致微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低下,对此在实践中必须要解决此种问题,深入探究微文化,对此可以基于以下几点开展:

第一,与时俱进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高校教学方式必须要不断的革新与发展。而微文化作为思想诊治的载体,在实践中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的凸显自身的想象能力,对各种知识进行不断的完善与创新。通过“互联网+”可以充分的凸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校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可以实现教育的网络互联,利用网络技术的交互性,实现各种信息资源的共享,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中、在任何时间、地点中不受限制的进行知识的学习。

第二,布局的全面性

在思想政治教学的环节中,要想提升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必须要通过灵活的思维方式,转变教学思维模式,分析各种现实的问题,探究学生的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对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在根本上带动学生的思维模式。在实践中高校思维政治教育平台的推广有待加强,学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也不甚了解,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因为官方的平台无法对其进行全面的布局,对此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必须要基于整体开展,树立一定的全局观念,主动的进行信息的学习,教师要积极拓展各种微文化特征,要实现立体化的教学发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将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充分的融合,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的时代性。

二、坚持创新,积极拓展思政教育微载体

要想充分的凸显“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作用与价值,必须要对其进行不断的创新发展,强化整合,积极拓展思政教育微载体,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灵活性,突破传统的单一模式,对其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系统的分析,进而有效的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升其工作质量与效果,对此在实践中可以基于以下几点开展:

第一,明确导向作用,整合教学资源,强化引领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让学生产生兴趣,才可以提升教学的时效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中,教师可以通过微信以及微博等载体的应用,对学生经常应用的各种媒体与软件进行了解,将这些载体作为传播的主要途径,进而实现微文化的传播,明确要点,避免过分偏激,进而加强对各种主流信息的宣传,充分的凸显学生自身的组织与引导作用,让学生通过论坛、QQ群、微信群等方式,交流思想,加强对学生的引领,加强对各种较为先进的思想政治观念进行宣传。

第二,创新实践,提升效果

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的凸显自身的互联网优势,让学生通过微课堂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传播,让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开放、协调的方式,真正的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必须要将微载体与教学进行充分的融合,让学生在互联网技术的引导之下,进行各种思想政治课程的研发,进而真正的实现交流与互动,实现主体的多元化发展,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利用开放性的信息了解以及掌握各种社会信息。在实践的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基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要让学生生活中不断的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在实践中优化自身的思想境界。同时,学生在实践中可以通过为教学平台的构建,及时发现各种教学问题与不足,进而加强与教师、学生之间的沟通,这样才可以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

结束语:

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有着直接的影响,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要对传统模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探究分析,综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学生的实际状况,转变学生的思想,加强引导,让学生基于“互联网+”的背景之下,构建与时代发展相吻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而通过微文化为载体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这样才可以真正的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价值观念,进而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郑肖玮.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究[J]. 党史博采(理论),2016,(06):56-57.

[2]张姝.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索[J/OL]. 现代交际,2016,(05):113-114

[3]张宝君,刘静涵.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究[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4(01):114-119.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