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将杨得志:68岁再上战场
2017-12-25叶曙明
叶曙明
1928年1月,杨得志和大哥同23名修路工在郴州修路时参加了湘南起义,跟着朱德、陈毅上了井冈山。他进步很快,在1928年10月加入了共产党。入党后,他严格要求自己,打仗非常勇敢,很快由战士提升为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到1932年,他已经是团长了。红军长征时,他是红一军团一师一团的團长,简称“红一团”,当时被称为“天下红军第一团”。
流泪给儿女讲战斗英雄故事
杨得志和他的十九兵团,是1950年10月初接到赴朝作战命令的。中央军委限他们12月5日前赶到兖州一带,而他们于10月下旬就从西安到了兖州。1951年2月16日,他们跨过鸭绿江,杀上最前线。
1952年夏,杨得志改任志愿军第二副司令员。当时,因为担任司令员的彭德怀不在朝鲜,第一副司令员邓华和参谋长解方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开城谈判桌上,所以彭德怀特意给杨得志打电话,要他主要负责作战方面的工作。杨得志担任志愿军司令员,是1954年10月。
上甘岭战役于1952年10月14日开始,到11月25日结束,历时43天,战斗异常激烈。那是10月间美军单方面中止停战谈判,并向中朝人民军队坚守的上甘岭地区发起进攻,企图攻占上甘岭两侧高地,进而夺取五圣山,以改变金化地区的攻防态势,迫使中朝人民军队后退,营造他们在谈判中的有利地位。
我志愿军一部,在朝鲜人民的支援下,依托以坑道为骨干的防御阵地,打垮敌人数百次冲击。敌人逐次投入兵力达六万多人,向仅3.7平方公里的我军阵地,投下了几千颗重磅炸弹,山头被削低两米,阵地数次失而复得。
我军在杀伤大量敌人后,转入坑道坚持战斗。随后在地面部队的配合下,经过反复争夺,终于恢复了已失的阵地。那次战斗,共歼敌两万五千多人,彻底粉碎了敌人的所谓“金化攻势”。
杨得志每每向儿女讲上甘岭,都会讲黄继光、邱少云等战斗英雄的故事。往往是讲着讲着,他就情不自禁地老泪横流……
68岁再上战场
1979年在中越边界反击战的前夕,中央领导找杨得志谈了一次话,主要是征求他能不能去前线担任指挥官的问题。
杨得志当时是武汉军区司令员,中央考虑到他年事已高,又要在高原作战,怕他身体吃不消。所以,先征求他个人的意见。杨得志毫不犹豫地就表了态:“能。一切服从中央!”
后来,有人对他的女儿杨秋华说:你父亲的这种做法,在一般人看来似乎不可理解——他17岁参军,南征北战几十年,早已战功卓著,并于1955年荣获上将军衔和最高勋章,还时任一个大军区的司令员。如果这次仗打得好,人们会说是本来就在情理之中,最多属于锦上添花;若万一打不好,那可就有损他的威名,将在他光辉的战斗历程中留下一大缺憾。
杨得志听女儿说了这番话后,说,那一刻他根本没有考虑这一切。他想,作为军人,现在是祖国需要自己挺身而出的时候;作为父亲,现在是用实际行动为后辈做出榜样的时候。
三天后,杨得志就到了昆明。他说,当时他有三个不熟悉:云南地形不熟悉;敌人的情况不熟悉;参战部队不熟悉——他即将指挥的部队,不是他的老部队。
杨得志吃不下,睡不着,夜以继日地工作。为了熟悉地形,做到心中有数,他天天坐着吉普车在边界上跑,冒着敌人时不时打来的黑枪看地形,看部队。很快,作战方案制定出来了,并获得中央军委的批准。
2月17日,自卫反击战打响了。也就是在这一天,杨得志开始感觉身体不适,胃疼。但他跟谁都没说,自己吃了止疼药,继续指挥作战。20日,在前线指挥所里,刘志坚政委发现杨得志脸色不对,虽然是在南方,但毕竟是大冬天,怎么头上会有大颗大颗的汗珠呢?刘志坚这才知道杨得志的胃病犯了,他是疼得直冒汗。
刘志坚要向中央报告,杨得志不同意;刘志坚劝他去医院诊治,他也不同意。他说:“现在是关键时刻,部队刚开出去,总指挥怎么能不在前指呢?”就这样,杨得志继续坚持指挥部队作战。
2月25日,这已经是杨得志胃痛第八天了。战斗进程非常好,各部队均按计划打到了指定地域,基本完成了预定的反击作战任务。就在这一天,杨得志病倒了,胃出血,一连十几次便血。很快,他呼吸微弱,脸色苍白,浑身虚汗,衣服都湿透了。27日,杨得志刚刚脱离危险,就要求将电话架到床头,他要与前指直接通话。
3月5日,中国政府宣布作战结束,中央军委命令部队后撤。杨得志在病床上指挥部队安全撤回……
杨家的一些“潜规则”
杨家还有一张照片,是1991年在山东胶县照的。那年,杨得志已是80岁的老人。和家人来到山东青岛后,他提出想见见他的老炊事员张师傅。老张师傅家住离青岛一百余公里的胶县乡下。当时,有人提出:“叫张师傅来青岛看您吧。”杨得志说:“不,他住乡下,交通不方便,来趟不容易,还是我去看他吧!”于是,他们驱车到了胶县,在县招待所里请张师傅吃了饭,照了这张照片。
事后,小外孙女问外公:“您的腿脚不好,为什么要跑这么远去看他呢?”杨得志说:“你小,你不知道,你妈妈小的时候就是吃他做的饭长大的!”
“我想,这是父亲的一种感恩之情——他对所有为他服务过的人,都心存感激,都想着报答。我们这些后辈也都以他为榜样,不忘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这渐渐成了我们的家风。”杨秋华说,“在我眼里,父亲是一个平和、朴实、厚道的人。”
杨得志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教育着儿女。
在杨家,从孩子们记事起,就觉得家里有规则,比如:谁也不准在学校说父亲是谁;谁也不能坐父亲的车上学;谁也不能用发给父亲工作用的铅笔、橡皮和本子……
杨得志夫妇生怕孩子们有什么特权思想,从而脱离群众。杨得志和夫人有6个孩子,20世纪60年代,6个孩子在山东济南上学。杨得志夫妇没有送他们上“干部子弟学校”,而是上的普通学校,跟一般市民的孩子在一起长大。
杨得志80岁生日的时候,再次给儿女讲长征故事。当他讲到一个班的战士因瘴气中毒全部牺牲的时候,他已经是泪流满面了。他哽咽地说:“他们没有活到解放,他们连一天好日子都没过上,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留下。是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新中国;是他们,用牺牲换来了我们的生存……”
(摘自《大家文摘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