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探析
2017-12-25林丽芳
林丽芳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寓教于乐,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让课堂灵动起来。此外,教师还要了解和掌握教学对象的具体性、教育对象的针对性、教学节奏的变换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识字方法的有效性,从而让学生既快乐又有效地识字。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效策略
汉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不过关,会直接影响儿童语文水平的提高,关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制约儿童智力的发展。因此,提高儿童的识字能力,让儿童掌握更多的汉字,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道关口。如何让学生快乐、有效地识字?对以识字为教学重点的低年级语文教学来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如随文识字、独立识字、归类识字、阅读识字等。其中,最为常用的是随文识字和独立识字。随文识字法是指将识字教学渗透于文本学习中的识字法;独立识字法是指在识字教学中,把文本学习与识字学习分开,把所有课本中的生字集中进行教学,脱离语言环境的识字法。
(一)随文识字法
随文识字法把识字教学寓于文本学习中,在进行识字教学的同时,也渗透着一定的阅读教学,这让学生在理解字词的音、形的基础上,更容易理解字、词的意义与用法。同时,更会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认识、理解,从而更有效地达到识字的目的。但随文识字法也有其不足之处。随文识字是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识字教学,这样事必会冲淡文本内容,导致儿童缺乏对文内容的深刻理解。由于时间限制,识字教学课所采用的随文识字法的教学重点依然是识字,将识字教学寓于文本学习的过程中会花费一定的时间,这样,儿童对句子、阅读理解的时间就会减少,教师对句子的拓展也会因时间限制而难以开展。
(二)独立识字法
独立识字法,就是一节课中字、词、句的教学都围绕着如何让学生识字,理解字义而进行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优点就是教学目标非常清晰,除了识字之外,不用进行更多的理解文本内容的教学。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儿童对汉字的理解和对音、形、义的掌握。但其不足之处也是明显的。由于整节课都是围绕着文本中的字来开展教学,教学过程也脱离了文本内容,导致儿童的识字与阅读理解完全分开,因而不利于阅读教学的开展。
(三)随文识字法与独立识字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比较
为了检验随文识字法与独立识字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效果,笔者使用随文识字法开展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小伙伴》的教学,并使用独立识字法开展《识字8》的教学,然后对这两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这两节课都具有自身的特色,各有优缺点。但不管用哪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教师的终极目標只有一个,就是通过识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小学课堂一节课有40分钟,如果能让学生感觉自己是快乐地、无拘无束地学习,能让学生感觉到“上课的时候,就像玩耍一样高兴”,那么教师的识字教学就是有效的。
(一)多一点“孩子气”
在上课的时候,教师要多一点微笑,让学生觉得亲切。在学生回答时,不管对与错,教师都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性的评价;评价时也尽量“孩子气”一点,既能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也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如一次上语文课时,笔者让一个学生带着悲伤的情感去读文中的句子,那个学生也的确读出了真情实感,这时,笔者并没有简单地评价他“读得很好”或“读得太棒了”,而是说:“哎啊,听了你的朗读,老师真的觉得心都酸了。”学生听了笔者的评价后都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而朗读的那位同学得意极了,仿佛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这样,就因为老师这小小的评价,更多的学生愿意带着感情朗读了。
(二)灵活的教学形式
在课堂上,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更易吸引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为15分钟,最长也不超过20分钟。因此,要求学生一节课40分钟都完全集中注意力是不可能的。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小游戏、小组竞赛、角色扮演等,哪怕是“读”这一环节,也有默读、朗诵、轻声读、个人读、小组读、同桌互读、赛读等,多种方法的使用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游戏、竞赛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知识,也收获了快乐。
三、让学生快乐而又有效地识字
儿童化的语言,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更调动了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儿童在充满童趣的课堂中进行识字。笔者在多年的识字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让学生快乐而又有效的识字策略。
(一)教学对象的具体性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备书本,也要备学生。在进行识字教学之前,教师应该预设哪些字是学生比较容易读错、写错的,哪些字是已经认识甚至会写的。这样,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对已经认识的字则花费相对少一点时间,对那些易错字或不会写的字则要花更多的时间,并结合字的特点进行教学,而不用对每个字的音、形、义都进行详细的教学。
如《小伙伴》中出现的“矿泉水”的“矿”字,笔者在教学时发现学生易读错,就花了更多的时间教读这个字。教完后还兼顾一些学习能力稍差的同学,问:“哪些同学不会?请举手?”仅仅是一个小提问,便既做到了尊重学生的个性,也关注到少数个体的发展。同时,在教学前,教师也要先了解整体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从而设计与之相符的教学环节,并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
(二)教育对象的针对性
心理学证明,每个人的学习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人的学习能力高,掌握知识的速度快,有些人的学习能力低,掌握知识的速度慢。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换句话说,对于那些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相反,对于那些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应对他们做重点指导,帮助他们学习。事实上,只要教会了那些学习水平低的学生,就等于教会了全班的学生。
(三)教学节奏的变换性
教学节奏是根据教学环节的变化而变化的。当学生对字有了一定的认识或者已经会读这个字后,教师就可以加快读字的节奏,从刚认识字的“拼读”转变为对字的“一口呼”,如“矿泉水”的“矿”字,一开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拼读,学生可以拼读成“矿,矿,矿,矿泉水,矿泉水”,后面再学习这个字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直接读这个字或词了。另外,刚刚认字时,教师为了了解是否每个学生都把字音读准了,多会采用“个人读”这种形式,当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把字音读准了,就可转变为整体读了,可以是小组读,也可以是全班读。
(四)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孩子喜欢有趣、新奇的事物。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在《小伙伴》和《识字8》两课的识字教学中,笔者采用了多样的教学手段,如小游戏走迷宫、摘苹果、看图片、小组比赛等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
(五)识字方法的有效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生认识字,不如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因此,在进行识字教学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识字方法,让他们更好地记住这个字。在识字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如果教师简单地把识字方法告诉学生,那学生依然会记不住方法,因为方法不是自己发现的,所以学生记不牢。因此,最佳的识字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己发现。如在教学《小伙伴》这一课时,笔者有意识地提问学生:“孩子们,你们认识这些字吗?”“在书写这些生字时,你认为要注意哪里?哪个地方最易错?”这样学生就会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写这些字时也能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易错的地方。
新课程倡导学生养成在生活中、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识字的意识和习惯。最大限度地利用教材的优势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识字,是教师面临的课题,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让学生快乐而又有效地识字,这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方法,总结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