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文摘
2017-12-25
任正非:培训就是教会干部怎么做事!
一、没有实践就没有培训
培训要从实战出发,学以致用。急用先学,培训士兵就教炸药包怎么捆,怎么拉导火索,不用讲怎么当元帅。
公司公布的很多文件,是高层智慧,是反复多少遍研究出来的。所以有机会就要多读公司文件,要反复读。如果以后要当将军管理整个队伍,你先看看别人是怎么看待整个问题的,一遍不懂不要紧,多几遍理解就靠近了。
没有理论的实践,实践—百次还是实践,就是大工匠,这个人不可能在项目变化的时候还能有很强的适应性。只有工程师行为可以批量生产,工匠不能批量生产。
二、干部培训要讲究务实
选拔与培养本身并不矛盾,没有说选拔就不培训了。对选拔上岗的干部,重点培训,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改变过去“单点输入”的培养制。培训不要太高档,关键是教会干部怎么做事。现在高级干部有些是不学习的,只督促基层员工学习。所以很多基层员工都上升成高级干部,而很多高级干部可能要从这个舞台退下去。
公司讲“小改进,大奖励;大建议,只鼓励”,为什么?主要鼓励培养踏踏实实的作风。既然你有大的好建议,本职工作早就做好了,早就发现你了。因此所有的培训都要转到具体工作上,要和任职资格结合起来。
三、从实战出发,学以致用
从学习案例入手,是知识能力比较强的人的一种认识客观规律的方法,会使你进步较快。总结就像织渔网,每次总结都是做了渔网的一个结,一个一个结就成了网。谁的结多,谁的网就大;谁的网大,抓的“鱼”就多。
失败也要总结。同样一个项目,多开战前谈论会、事后总结会,两者再拿出来对比一下有多少重合度,没有重合度或者有重合度都说明你得学习,有个两三次进步就很快了。
根据任正非思想集摘编 黄卫伟
组织提升篇
为什么好创意到最后全变味了?
你肯定玩过传话游戏。大家围坐成一圈,发起者在身边第一个人的耳旁说一句悄悄话,然后他传给下一个人,然后下一个人传给下下一个。就这样一个个地传到最后一个人的耳朵里,最后一位说出的句子总是和最初的相差甚远。
组织在进行创新的时候也会有同样的遭遇。每当推出新产品和新服务时,原本的创意总是不经意间在执行过程中流失或演变。虽然有時也会有倒回去看和检查的步骤,但这一般只发生在你的部门之前和之后的部门,并不会有全局或者“整条流水线”的检查。怎么办?
1.紧密的核心团队。保留核心创意的第一步是创建一个多职能的执行团队,把他们集中在同一个办公地点,让他们紧密合作直到试验品或者最初的可行作品发布。和软件研发团队相似,这样的团队模型会有利于实时合作和快速决策。
2.在整个执行过程中,他们一直代表着客户的需求和价值主张。确保你的团队里有X来自客户需求研究团队。他们的任务是站在客户的角度发现、识别、证明那些“毫无商量余地”的部分,像防护栏一般地确保创意在讨论中原意不会被受到破坏和歪曲。
3.使用讲故事的方法保证决策者充分了解整个流程。领导者、决策者和相关领域专家需要了解这些面向客户的决定背后的原因。书面材料虽然很有帮助,但是数量太大,高层决策者很少能够完整地阅读。相反,创新执行团队需要做的是让高层决策者简单地“穿上客户的鞋子”。
4.根据创意原型工作,而非模糊的、抽象的数字类工具。不论是一个写满了购物体验的故事板,一个3D打印的消费品模型,还是一个可点击的电子版产品,这些产品化的东西是Excel表格和几张简单的PPT做不到的。
摘编自《哈佛商业评论》
乔恩·坎佩尔
张小龙:如何恢复目标的魔力?
“整天将KPI挂在嘴边的领导都是不合格的!”“微信之父”张小龙对KPR深恶痛绝。当年QQ邮箱快速发展的时候,张小龙在腾讯内部有过一次分享:KPR是产品的副产品。所谓副产品就是说,真的把这个东西做好以后,KH自然就达到了。
大公司需要KPI,公司高层需要有一个商业目标,但是,如果下属直接采取了高管的工作方式来工作,特别是把很多目标数字化,张小龙觉得非常危险。如何恢复目标的魔力?
1.用目标来定义和驱动成功。当设定的目标是务实的,会让团队明白努力的目的,也会让他们找到日常执行的焦点。短期目标—定要明确具体,有清晰的执行优先级。这里有个常见的误区,就是管理者经常高估成员理解目标的能力,实际上只有7%的人能真正理解。
2.为团队制定有挑战性的目标。设定目标不是为了确定企业最有可能达成的一个目标,而是为了识别有可能完成的最大目标。
3.实时追踪目标进度。目标完成得好坏与每周的日常执行、分解目标(例如每周的销售额)息息相关。如果只按月或者按季度检查团队目标的完成情况,一定会发现有些人在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有些人则为了一个难题停滞了很久,甚至还会发现有些^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4.在邮件中沟通目标。让团队成员能够在三秒钟内找到自己和团队的目标以及目标的进度,然后有意识地根据目标分配具体的时间。如果你想建立一个目标导向的团队,那么就要让你的成员每天更容易地聚焦到目标上来。
5.目标设置兼顾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单一的组织结构很难发挥作用,而跨层级的团队合作形式更灵活,也更容易成功。在一个巨大的组织中,目标的管理如果只是自上而下,会失去很多机会,甚至失去整个市场。
摘编自正和岛(ID:zhenghedao)
五种不成熟的人千万不能重用
一、就是立即要回报
你把什么机会都放到他的面前,他都会说“不”。想获得什么,你就得先付出什么。你想获得时间,你就得先付出时间;你想获得金钱,你得先付出金钱。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你在这个项目中的付出,将会得到加倍的回报。
二、不自律
1.不愿改变自己。其实人与人之间能力是没有多大区别的,区别在于思考方式的不同。一件事隋的发生,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回答是不—样的,甚至是相违背的。
2.背后议论别人。议论别人的话,有一天—定会传回去。论人是非者,定是是非人。
3.消极抱怨。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也会怎样对待你;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积极,永远积极下去。成功者永不抱怨,抱怨者永不成功。
三、经常被情绪所左右
一个人要成功,20%靠智商,80%靠情商。人与人之间,不要为了_点点小事情,就暴跳如雷。
四、不愿学习,自以为是,没有归零心态
人是要不断学习的,千万不要把你的天赋潜能给埋没了,一定要学习,—定要有空杯的心态。我们向谁去学习呢?就是直接向成功人士学习。学习积极正面的东西,不看、不听那些消极、负面的东西。
五、做事情不靠信念,靠人言
相信是起点,坚持是终点。很多^做事不靠信念,喜欢听别人怎么说。并不是说别人的建议不要去听,你可以去参考,但是做这个生意是为了实现你的梦想,实现你自己的价值。其他人是不会关心你的梦想的,只有你自己关心你自己的梦想,只有你自己关心你自己能否真正的成功。这才是最重要的。
摘编自插座学院
“大老虎”上司带来的坏影响
员工有一位动不动就公开发飙的大老虎上司,上班永远都很紧张。他的行为影响了办公室的工作士气,更糟的是,他的左~-y--也开始模仿他的行为,欺负起下属。
这种职场情况其实并不少见。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德菲喜以这个例子说明,会欺负人的上司除了让团队心惊胆战之外,最严重的是会造成连锁效应。
德菲喜指出,认同欺负自己的人,可以说是一种人类求生的本能。处于弱势位置的人,会藉由模仿威胁者,来处理自己历经的痛苦与压力。这成为克服恐惧的—种方法。
在心理学上,认同攻击者是自我防卫机制。心理学家早已发现,小孩子被失控的成人吓到时,会屈服与听从攻击者,而且他们还会经由模仿攻击者,将自己从受到威胁的角色转变成威胁别人的角色。
简言之,长此以往,受害者会变成加害者,如同前述例子中大老虎上司的左右手。跟带有权威感的人相处时,许多人很快地会把自己的想法、感觉、判断放到一旁,以自认符合预期的方式行动与思考。
公司必须避免大老虎上司的坏影响,否则负面行为模式会不断扩散,团队成员如同在有毒的环境中共事,效率、成果出不来,人才也留不住。
摘编自EMBA网站
个人成长篇
如何管理年长的下属?
凯莉·罗根管理着一支16人的团队,团队中有不少人都四五十岁了,绝大部分是男性,专业水平也很高。而罗根身为伦敦地铁可靠性改进方案的负责人,年仅30岁。
罗根说,自己年纪轻轻又是女性,也许让有些人感到了“威胁”,但她补充道,通过向人们证明她是“来提供帮助的,很快就消除了这种想法”。自己的职责不是“给人家的技术知识找茬和唱反调”,而是“为团队带来效率与活力,并向他們征询建议”。
她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要理解她的下属们也许不得不兼顾工作与家庭。有时她会在工作上投入大量时间,但现在她意识到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她那样。罗根说:“我正处在一个可以专注于自身事业的时期。”然而她补充道,对其他人而言,工作并不是他们唯一的重点。“我学会尊重这一点。”
应对年龄差,以下是给年轻主管们的建议:
1.确保你花时间去搭建人际关系。也就是了解大家,并找出激励他们工作的方法。
2.把老员工当成合作伙伴,并在作决策时向他们征求建议。
3.认识到年长的部下拥有丰富的专业技能,而且你并不是来对人家吹毛求疵的。
4.别不懂装懂,虚心求教。
5.坚定立场不懦弱。
6.跟年长的雇员开诚布公地谈—次,告诉他们你希望他们怎么做,也听听他们希望你怎么领导大家。
7.提供机会帮助员工持续提升职业技能,尤其是那些对技术感到胆怯的人,让他们在职场上不落伍。
摘编自FT中文网雅尼娜·康博
和老板相处的八个大坑
1.见到领导绕道而行。很多人怕和老板交流,担心出什么岔子,反而留下负面印象。那么多员工,人家怎么可能额外注意到你呢?想让自己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吗?那你就尽情躲避吧。
2.在领导面前阿谀奉承。史上最大的误解之一,就是阿谀奉承有利于拉近和领导的关系。稍微有点水平的领导,需要的是有见识并且诚实可靠的人。
3.永远等待被动交流。你有个很好的建议,—直憋在心里,期望领导突然有一天来找你。很遗憾地告诉你,这种概率发生的可能性,很小!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你不主动出击,是没人来主动理你的。
4.没做好却想邀功。表现积极这种行为本身没有错,关键在于这个人是否有能力。对于本职工作做得手不好,却想通过曝光来提升自己的人,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5.对领导唯唯诺诺。对领导保持足够的尊敬,不代表你要卑微,因为在人格上你们是平等的,你需要表现得不卑不亢,即表示尊重,也表达你独有的见识。唯唯诺诺的人,留给领导的印象注定是模糊的。
6.汇报工作太啰嗦。领导最怕的两类人:一类是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另一类是讲半天也不知在扯什么。想避免这样的情况,平时就得锻炼工作总结能力。
7.被骂两句就“玻璃心”。不排除有领导脾气特别好的,但是多数有能力的领导都有鲜明的个性。如果领导骂对了,那就虚心接受;如果认为领导批评得不对,也不该当众顶撞,成为情绪的奴隶。你可以找个双方都放松的时机,向他们婉转地提出上一次的误解。
8.工作和生活彻底分开。能吗?不能。你有没有和领导单独吃过饭?你有没有和领导经常吃饭?你会说和领导吃饭不是明显地拍马屁吗?第一,领导也是人,也有普通人的需求。第二,领导都很孤独。在工作上需要对老板保持尊重,在工作之余,不妨和老板谈谈心。
摘编自薇安说(ID:Via.nnhe6)薇安
35岁,丧薪病狂?
35岁,怎么会丧薪?
1.年龄。从华为裁掉35岁以上老员工,到各个公司的人员“简化”计划,年龄真是个潜规则。许多企业在招聘时明确规定年龄在35岁以下,连30岁都被拖入年龄鄙视链了。
2.行业。马云在美国中小企业论坛上预测,未来30年随着人工智能的冲击,人类每天只需工作4小时,失业将成为大问题。九寨沟地震,全国范围内最快发布消息的,是中国地震台网的一个人工智能写作机器人,用时仅25秒。—夜之间,经验就不值钱了,技能便没用了。
35岁,为何会病狂?
35岁时收入源仅依靠工资算不算失败,姑且按下不表,但它将彻底成为你生活状态的天花板,却是不争的事实。上有老下有小,左得消费右需还贷,你不焦虑谁焦虑?
怎么灌鸡汤说人生永无止境也好,永远奋斗也好,都改变不了职场最黄金的10年是25-35岁的现状。凡事都有定期,何时栽种,何时收获,天下万物都有定时。时间窗口一旦错过,非常被动。
决定35岁的,是你的30岁
在30岁做的事,能让你在5年后受益匪浅,也可在5年后让你垂头丧气。这取决于你是否在朝阳趋势的领域打拼,是否有牢不可破的知识组合,是否有应对不可预测的筹码。很多人习惯逃避选择,以为可以偏安一隅,殊不知,“不去选择”也是选择的一种。你不做出选择,就会被别人选择,或是被社会选择。
愿我们提早起身上路,也愿你我的35岁是充满善意的笑容,而非黯然的—声叹息。
摘编自临公子的后花园
(ID:hi-lingongzi)临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