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域转移农村主要劳动力的影响分析

2017-12-25李正伟

中国集体经济 2017年36期
关键词:农村发展劳动力精准扶贫

李正伟

摘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农民收入的计算公式进行了适度拓展。L乡是依靠劳动力跨域转移发展经济的一个典型,通过分析该乡的人口结构、劳动力分布以及家庭收入状况,评估了主要劳动力跨域转移对发展农村经济社会的影响。针对因跨域转移所引起的父贫子富的社会现象,强调了重塑贫困户精神层面的重要性。基于开源节流的思想,在探讨当前农村的发展困境时,提出了将大学生勤工俭学与农民脱贫致富有机结合起来的新型发展思路。

关键词:跨域转移;劳动力;精准扶贫;农村发展

一、引言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我国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为东部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了充足而廉价的劳动力,同时带动了该地区二、三产业的蓬勃发展,缓解了发达地区劳动力短缺的困境;劳务输出所获得的工资性收入反过来又会给中西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快速发展,逐步缩小农村与城市的收入差距。

鉴于上述事实,许多学者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给予了非常积极地评价,并将着力点放在了如何破除制度障碍,如何创造更加宽松的条件,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快速而有效地转移。如黄大伟在研究“城乡统筹发展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时,分别从劳动力转移、社会经济体制、社会制度和劳动力吸纳能力角度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然而,鲜有学者指出当前的劳动力转移已经由转移剩余劳动力进入了主要劳动力跨域转移的阶段,并且由此,给当前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留守儿童问题、空巢老人问题、乡村文化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等。本文将通过分析L乡人口结构、人口流动、贫困户与一般户分类,评估农村主要劳动力跨域转移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理论推理

(一)推导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农民收入公式

胡新艳等人单纯地从以农业为生的角度,提出了一个简单的计算农民人均收入的公式

I=(∑Qi*Pi-∑Ci)/L(1)

式(1)中,I表示人均收入水平;Qi表示农业产出量;Pi表示产品价格;Ci表示投入的成本;L表示农业人口数量。作者从该式出发,推导出提高农民收入的出路在于:首先是扩大分子,即发展现代农业,以提高农产品产量与价格、减少务农成本;其次是缩小分母,即减少农业人口基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以及生产效率低下的劳动力。

当前的农村,几乎不存在单纯地以农为生的家庭,农民可支配的收入主要包括三部分:转移性收入、工资性收入以及农业收入。缩小分母,即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根据实际情况,能够转移出去且能够被城市所接纳的一般都是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亦即主要劳动力。纯农业收入在整个家庭经济收入中的比重有越来越小的趋势。为更准确地描述当前的农民收入,对式(1)做一简单的修正,引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如利息等)。

I=[SI+TI+(∑Qi*Pi-∑Ci)+δ]/(Lsi+Lti+Lai+Loi)(2)

式(2)中,(SI)表示工资性收入,(TI)表示转移性收入,δ表示其他收入,Lsi,Lai,Loi,依次表示以工资性收入为主的农民人数、以种养殖为主的农民人数,和其他家庭成员,主要指无劳动能力人员。从式(2)可以看出,要提高农民人均收入,主要存在两条路径:一是扩大分子,即通过提高工资性收入,增加转移性收入,提高农业产出率;二是缩小分母,尤其是越小越好。但人口基数很难改变,因此只能在扩大分子上下功夫。

(二)比较各种收入来源在农民总收入中的占比

由式(2)可以看出,排除一些不可预见的因素,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转移性收入、农业性收入和外出务工。

轉移性收入主要包括粮食直接补贴、林草补等。其金额主要取决于自家所拥有的林草地面积以及耕地面积决定,在整个家庭的总体收入中,比重较小且金额相对稳定。农业与劳务输出是当代农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当代农民收入的提高。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代,农机具小型化且价格低廉化使得居住在西部地区的农村家庭,几乎都购置了一台手扶拖拉机。基本上告别了二牛抬杆式的农耕作业时代,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调研发现在拥有一台中型号手扶拖拉机的情况下,两个人至少可以耕种50亩土地,这些土地若是全部用于种植经济效益较好的玉米,按亩产量1200斤估算,剔除油耗、种子和化肥以及人工费等支出500元,可获纯收入700元。理论上100人每年可在农村当地创造175万元,还可以做家务。

基于“让人走出去,把钱带回来”发展农村的视角,也以100人计,按月薪3000元,务工10个月估算,假设食宿自理的情况下,人均日消费50元。据此推算,每年可以带回150万元的资金来发展农村。

从上述推算中,不难发现,从事农业劳动所得收入比外出务工所得略多,剔除从事农业者的生活开支,两者基本相等。但在现实中,农业生产对于气候的依赖性是非常强,一旦出现异常天气,就会出现血本无归的局面;另一方面,在山区农村,每户所承包到的土地非常有限。相比于务农,外出务工,一旦找到好的工作,就可以获得相对可观的薪资。

三、基于L乡的调研

(一)数据整理

L乡地处西北,是依靠主要劳动力跨域转移发展的一个典型代表。在科技飞速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通过对该乡人口结构与家庭结构的剖析,有助于揭示制约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原因。本文通过简单抽样,随机走访与电话拜访相结合的方式,拜访160户,涉及人口500人,对调查所得数据,经过处理后所得如图1、2所示。

从式(2)可以看出,只有尽可能的小,即无劳动力人员只有极可能的小,农民的人均收入才有可能快速的提高,但图1显示,无劳动能力的村民占到了四成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的束缚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而在具有劳动能力的群体当中,约有一半外出务工,他们绝大多数从事的是建筑等行业,鲜有村民从事于服务业等其他行业。endprint

以国家当前规定的贫困线(农村人均收入低于3500元/年视为贫困户)为标准,对抽样农户进行分类统计,统计显示依然有近4成的农户处于国家规定的贫困线以下,需要依靠国家的低保度日,而年老或身体残疾的农户是主流。对比贫困户与一般户家庭,不难发现大多一般户家庭都有人外出务工或从事其他行业。

不可否认,转移主要劳动力的确为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动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但跨域转移主要劳动力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红利的同时,也为当前的农村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困扰。

(二)民情分析

1. 对年老无劳动力者的照护问题。通过对这些老年贫困户走访得知,无儿无女的农户却寥寥无几。他们的子女或招或嫁,以致于他们现在成了空巢老人。有些家族甚至出现了父贫子富,子不养父有违人伦的严重社会现象。反观当前的精准扶贫主要是着眼于住房,日常饮食等物质方面,忽视了对村民的心理塑造。

2. 村两委对村民的管理困难。为前程和增长见识,这些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农民工,早早地踏上了外出创业的征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与村里的联系逐渐疏远了,有事联系不上的情形时有发生。

3. 劳务输出红利的缩水问题。前文估算了当代农民工年平均可带回家里的金额,但是通过对有劳务输出的家庭走访,发现外出务工的当代农民工带回家庭的金额是逐年递减的,有的甚至出现了家里倒贴的现象。还有20余户举家进城,多年未归的情形。

四、结论及建议

当前,一些地区已经由以缩小人口基数来发展农村过渡到了以主要劳动力跨域流动或举家迁徙的历史阶段。作为劳动力输出源头的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空巢老人的赡养问题;学校撤并后留守儿童的上学问题;乡村文化的继承发扬问题;土地闲置问题等。

劳务输出地的基层政府应从供给侧改革入手,多方筹集资金,建立一定规模的养老院。同时应与那些老年农户的常年在外且收入可观的子女家庭积极沟通协调,构建一套完善的子女、政府、社会三方协作的养老机制,确保这些老年人能有一个平安幸福的晚年。

当前的精准扶贫不应局限于物质层面,还应存在着精神层面的扶贫。长期以来只注重于物质方面的扶贫,使得对一些弱势群体的扶持,造成了一些村民对村两委及基层政府的埋怨。一些家庭境况相对不错的家庭,为享受国家的惠农扶贫政策,将自己与父母进行分户登记,将其推向社会,推给政府,无形中加大了农村基层政府的财政负担。因此,在当前的精准扶贫推进过程中,基层政府不仅要注重于物质扶贫,还要关注村民在精神层面的重塑。

基層政府应积极倡导以微信和QQ为纽带,以村为单位,建立交流群,方便外出村民与留守村民之间的联系,以增进感情交流,拉近时空距离,为携手脱贫打好基础。

在对该乡2016年考入二本及以上院校的学生进行统计时,发现他们的学校地跨9省11市,在开学不久后,发现有的学生做起了电商,且交易量相当可观。相较于其他地区,西北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村民的思想文化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而走出的大学生,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还有改造世界的强烈愿望,且具有极强的创造力与行动力。因此,作为农村地区的基层政府,应将大学生勤工俭学与农民脱贫致富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构建大学生创新与农民创收相结合的双创机制。让大学生通过创业带动农民致富,让农民将所拥有的丰富资源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坚强后盾。在他们的相互协作下,共同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新艳,罗必良.现代农业发展政策推演:基于农民收入的视角[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2]夏显力,张华,郝晶辉.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移影响因素分析[J].华中农业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3]张新民,徐勤贤,朱绪荣.流入地政府对流动人口(农民工)的管理服务能力的评价[J].华中农业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版),2012(05).

[4]黄大伟.城乡统筹发展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

(作者单位: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三嘉乡人民政府)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村发展劳动力精准扶贫
我国劳动力市场薪酬体系发展趋势研究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当代中国农村政治发展和社会治理研究
四川省“贫困片区”全面小康发展状况与日标测算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