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叶丽雅

2017-12-25杨晓升

安徽文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晓雪社长公安局

杨晓升

叶丽雅是我的初恋情人,可她早已经离开这个世界。她是怎么死的,这个让我平生首次春心萌动的美丽女孩,怎么没有留下一句话便风一样地从这个世界飘逝、了无踪影了呢?

我要寻找叶丽雅,准确地说是要寻找叶丽雅的魂灵,我要问一问:叶丽雅,你是怎么离开这个世界的?你怎么可以不辞而别、说走就走?你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你到底受了什么委屈?无论何种原因,你也得告诉我呀。可是,你不仅不告诉我,连与你相依为命多年的母亲也不告诉,就这样不辞而别?这让一生疼你爱你、一直视你为掌上明珠的母亲情何以堪?要知道,你可是母亲的唯一命根呀,在你离开这个世界之后,为了寻找你,她不顾一切地申诉,三番五次地上访,最终竟然也步你后尘,风一样地从这个世界上飘逝,同样是了无踪影。我不知道,你母亲是否与你在另一个世界相会了?她到底找到你没有?她知道你离开尘世的原因了吗?她为什么也不告诉我?难道你离开尘世,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为了保密你母亲竟然同你一样不辞而别逃离人间?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不管怎么说,我是你曾经的初恋情人,我们之间曾经有过花一样芬芳四溢、无比美好的日子,虽然最终我们并未走到一起,但我们并未反目成仇,我们是被迫无奈友好分手、互道珍重,从此天各一方的。然而,你后来却与人世、与我不辞而别,走得那么决绝,自此杳无音讯,也让我疑惑不解、魂牵梦绕。作为初恋情人,无论如何,我不能不闻不问,我必须知道原因,否则我此生难安……

我与叶丽雅的结识,缘于天意,因为我们是老乡。古人说过: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古人还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老乡是什么?是缘。你想想,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前世并无交集,今世却降生在同一个地方,彼此结识的几率大增,这不是缘是什么?因为是老乡,我与叶丽雅此生早早结识。我们出生在南方某省的同一个县城(后来的县级市),我与她虽然不是邻居,也非街坊,上学之前并不相识。但上小学时,我们上的不仅是同一所小学,而且是同一个班。巧合的是,从上一年级开始,老师就将我们安排在同一张书桌。那时候,我们学校的书桌是长方形、双人座,每张书桌能容纳两个学生。我和叶丽雅就这样被安排坐在一起,我坐左,她坐右,应了我长大后才听说的男左女右的搭配,仿佛老师一开始就有意按照这种搭配安排座位似的。我与叶丽雅就这样认识了。那时候,我们都还是懵懵懂懂、少不更事的小屁孩,只知道上课时学习,课间玩耍或写作业,放学了就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屁颠屁颠各自回家,压根没觉得我与叶丽雅之间会发生什么。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俩都是好学生,我们阳光,乖巧,听话,积极上进,学习认真,无论学习成绩还是在学校的其他表现,都时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巧的是,每次表扬,我们时常被老师双双提及,好像老师是有意为之,也好像我们受表扬是事先约定了似的。这样的情况经历多了,同学中慢慢地就有人拿我们俩开玩笑,说我们是并蒂花开、比翼双飞。也有同学对我们挤眉弄眼,背后对我们指指点点,说不好是善意还是恶意,也说不好背后他们到底说了我们什么。但无论如何,这种情况经历多了,朦朦胧胧之中,我和叶丽雅之间慢慢就有了一种特殊的关系,内心之间仿佛连起了一根无形的丝线,这根丝线让我们都感觉到了彼此间的好感和依恋。每天上学,我迫切希望见到的不是老师和其他同学,而是与我同桌的叶丽雅。并且我很快发现,叶丽雅每天上学,迫切希望见到的也是我。那是因为有一天我因故迟到了,我满脸歉意向老师报告后被允许进入课堂、诚惶诚恐坐到自己座位上时,叶丽雅乘老师转身在黑板板书的间隙悄悄递给我一张纸条:“你怎么才来呀,都快急死我了!”开始我有些疑惑,心想我迟到关你什么事,转而一想,悄悄递回她一张纸条:“怎么那么急,你有事找我?”不料叶丽雅看了纸条,狠狠地剜一眼,又塞回一张纸条:“木头!”我愣头愣脑,疑惑地看着她,她却瞪我一眼,稚嫩的脸倏地红了,却不再理我,只顾专心地听老师讲课。我的心咯噔一下,瞬间仿佛春风沐浴大地,滋滋的,润润的,暖暖的,舒服极了,心灵深处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悄悄萌动。我不得不承认,那是对叶丽雅的进一步好感,这好感像乡村里早晨的炊烟,在晨光中被啁啾的鸟儿彻底唤醒,氤氲中袅袅升起。

那时候,我们已经上小学四年级,像我们那样的年龄,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朦朦胧胧之中已经对异性有特殊的情感,那是一种既新鲜又神秘,既喜欢又羞怯,既向往又抵触,反正是五味杂陈、让人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这情感时常让你兴奋、激动,时常又让你情不自禁地陷入冥想。总之,它是生活中看不见摸不着的兴奋剂,一如阴郁的雨天里投射进来的阳光,让人豁然开朗。我对叶丽雅的感情就是这样,自从那次纸条事件之后,我已经视她为异性知己。每天上学,我不仅渴望尽快见到她,同她更多地待在一起,还自觉或不自觉地主动接近她,帮助她。比如轮到她值日,我会悄悄地帮她扫地或擦黑板,甚至在雨天放学时主动将雨傘让给她。而我做这一切的时候,她也并未反对,好像还乐于接受,因为每次接受我帮助时,她对我总是嫣然一笑,甜甜地望着我,很享受的样子。当然,反过来她也时常暗中帮助我,比方每逢交作业时,她会主动接过我的作业本交给老师,有时候我数学题算错了或字写错了,她会不失时机给我递上橡皮擦。就这样,我们俩彼此间互相爱慕,互相依恋,互相帮助,惺惺相惜,一步步送走如花似锦的小学和中学时光。幸运的是,我与叶丽雅之间这种暗中的早恋(如果这称得上早恋的话)并未被老师发现,因为我们俩谁都没影响学习。相反,我们彼此的爱恋仿佛是黑暗中的两支蜡烛,交相辉映,彼此增光,互相促进,各自的成绩在班里一直都名列前茅。每逢考试,我和她都会占据班里的前两名,而且第一名和第二名时常是我们俩相互交替,轮流坐庄。“并蒂花开”和“比翼双飞”这两个词,也因此在我们班甚至全校传得更响、更广了。而我们俩这种状况,也一直持续到双双进入初中和高中,直至双双考上北京的同一所大学。

那一年是1990年。之前的一年,因为北京春夏之交那场众所周知的政治风波,导致第二年大学招生规模压缩,可我和叶丽雅还是双双被北京的一所名校录取了,你想想这是多么不容易。我们不仅考上了,而且开始恋爱。确切地说,我们之间正式的恋爱是从离开家乡的那一刻开始的。你想啊,怀春的一对男女,原本就是同校同班同桌,这回又考上远在两千多公里之外的北京的同一所名校,而且别无他人,俩人又约好一同前往北京的大学报到,毫无疑问,天赐良机,无形中更是拉近了我俩之间的距离。那时候,从南方的家乡到北京,我们需要先乘坐六七个小时的长途客车到省城,再转乘省城至北京的火车,在火车上还需经历漫长的三十多个小时,如此遥远的旅途和漫长的时光,却成为我们俩谈情说爱的绝好机会。自打坐上开往省城的长途客车,我与叶丽雅就自然而然地依偎在一起。因为是邻座,我俩结伴而坐,彼此内心的欲望像出洞的蛇一样,吐着信子,跃跃欲试,四处穿梭,彼此的肌肤也缠绵悱恻,时不时相互攀爬、爱抚缠绕。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俩只是试探性地双手相碰,彼此间还有些羞羞答答、诚惶诚恐,但经过你进我退、我退你进的一番太极式练习,我俩的手不仅紧紧地相牵,而且身体也很快依偎在一起,搂到了一块。随着各自的手在对方身体敏感部位激动而又小心翼翼的摩挲和游走,我俩彼此都能听到对方急促的心跳。那种感觉,时而如山涧清流,时而如海潮奔涌;时而像春风拂面,时而又若春雷滚地……总之是刺激极了,美妙极了,舒爽极了!长那么大,我还从未有过那么激动和美妙的感觉。旅途虽然遥远,时间虽然漫长,但能与自己心爱的女孩结伴而行,我乐此不疲,丝毫没有困顿和疲倦的感觉。叶丽雅也一样,有我的陪伴与呵护,一路上她就如出笼的鸟儿,欢呼雀跃,两眼放光,兴奋异常,话语滔滔不绝。endprint

当然,我俩一路的亲热,绝非肆无忌惮,因为毕竟是在公共场合,要顾忌前后左右的人。我们只能利用邻座不在或不注意的间隙,搞游击战、运动战,就像共产党八路军当年打日本鬼子一样,敌进我退,敌退我扰,声东击西,神出鬼没,打时间差。从家乡到省城,再从省城到北京,我俩就是这样在爱欲和欢乐中度过的。

大学四年,我与叶丽雅相亲相爱,互相鼓励。我们俩学的不是同一个专业,我学中文,她学历史,我们的宿舍和教学楼都不在一起,上课的时间也不完全一致,但只要有共同的课余时间,我们都铁定会见面。比方说,吃饭和晚自习的时候,我们俩是成双成对,形影不离。每天只要一见面,我们俩就像鸟儿相聚,兴高采烈,叽叽喳喳,无话不说,无比亲昵。我们谈学业,谈人生,谈理想,谈学校里最新的见闻,谈老师和同学中的趣事。我们也时常会打情骂俏,相拥相亲,当然那是在旁边没其他同学的时候。周末或节假日,我们俩也时常会结伴而行,外出郊游。长城、北海、景山、天坛、故宫、天安门、颐和园、王府井和西单等等,北京几乎所有的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我俩的身影和足迹。有时候,我们也会到学校附近的电影院看电影,偶尔还会到中央戏剧学院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小剧场或北京音乐厅,看演出或听音乐。说起来我的家庭并不富有,而叶丽雅不仅不富有,家庭经济还比较拮据,因为她是单亲家庭,五岁的时候她那做生意的父亲就抛弃妻女另觅新欢,留下可怜的母女俩相依为命。叶丽雅的妈妈强忍屈辱,咬碎牙齿往肚里咽,硬是在艰难的日子里挺起胸膛往前走。因为担心女儿受委屈,她没有再婚,一个人含辛茹苦的将女儿带大,并且将女儿培养成了大学生。叶丽雅的母亲只是一位小学教师,收入微薄。这样一个弱女子硬是独自一人為家庭遮风挡雨,其中艰辛不难想象!因为知道叶丽雅的经济状况,每次与她外出,我都抢着付钱消费,并非我真的富有,而是我觉得男人与女人相处就理该这样,慷慨、大方、包容。你想啊,你堂堂一个男子汉与人家女孩子谈情说爱的,还要AA制甚至是让人家女孩掏钱请你,那多丢人啊!当然,我之所以有如此底气,还因为那时候除了家里每月给我的资助,我已经能够利用课余时间挣外快。那是在大二的第一学期,我找了份家教,为北京一位女官员上初中的儿子辅导语文和作文,每周一次,每次两个小时,每小时一百元。那时候每个小时能挣一百元,对我来说绝对是不菲的收入了。关键是我运气还不错,这位找我辅导她儿子的女官员,好像在某部委负责宣传,经常要编写些政治辅导资料,她看我辅导她儿子时语文和作文讲得不错,就让我帮助她编写政治学习资料,每千字给我二十元。虽然这样的活计时间不很固定,但平均下来也是两三个月就要编写一次,每次至少是十来万字,十万字对我来说意味着有两千元的收入,那时候两千元对我这样的穷学生来说可算得上是天文数字了。何况所谓编写政治学习资料,其实都是东拼西凑,对我来说是小菜一碟,易如反掌,只是我要多花些时间而已。

有了这份家教和编书的收入,我几乎可以不要家里的资助了。但为了我心爱的叶丽雅,我并未向家里透露我勤工俭学所获得的收入。我父亲是医生,母亲是护士,他们都在我们市里(那时候还叫县城)的一家医院工作,工资收入虽不算高,但他们有时候也收患者主动送的红包,这样的机会虽然不像知名医生或主治医生那样多、那样丰厚,可也足以聊补家用了。总的来说,我们家经济相比于叶丽雅来说肯定是好得多了。所以,自从与叶丽雅恋爱,我是尽可能关心她接济她,外出游玩看电影吃饭什么的,我绝不让她花钱,甚至在学校食堂一同吃饭时也常抢着为她刷卡付账。叶丽雅很羡慕我有挣钱的机会和手段,她好几次也想找份家教做,但都被我制止了。倒不是我怀疑她的能力,而是我担心她一个女孩子到陌生的人家里当家教不安全,说不准哪天在独自去当家教的路上就会出意外,也说不准会碰上一个不好的人家让心怀叵测的男主人给欺负了。所以,为了阻止她当家教的念头,我故意竭力渲染危险,还时常将一些女孩子出事的社会新闻讲给她听,类似的事听多了,叶丽雅也渐渐有了顾虑,慢慢地打消了当家教的念头。为了稳住她的心,我也时不时将编写政治学习资料的活儿分给她一些,美其名曰是那位女领导让我再找些同学帮助编写的,叶丽雅信以为真,兴高采烈地接受了任务,每千字20元的酬劳也拿得心安理得。就这样,四年的大学时光,我们俩相亲相爱,相濡以沫,互相勉励,互相促进,终于都顺利地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

快毕业的时候,我俩约好以后留京工作,因为四年的大学生活,让我们都喜欢上了北京。我们喜欢北京的大气,包容,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三教九流群贤荟萃,五湖四海宾朋毕至,各行各业生机勃勃。这么说吧,像我们这种从小地方来到北京的年轻人,一如井底之蛙忽然升空俯瞰大地,或如蜗居小池塘的鱼儿一下子跃入江河大海,眼前瞬间豁然开朗,世界忽然变得无比广阔。多彩的生活,形形色色的追梦者,众多成功者的传奇,让人仿佛来到了自由世界的天堂。北京虽然生活成本高昂,充满了竞争、压力与风险,但机会却数不胜数,只要你有本事,你尽可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重要的是,生活的路宽阔多样,条条大道通罗马,人与人之间互不相干,互不妒忌,少有勾心斗角,鲜见流言蜚语。猪朝前拱,鸡往后刨,你有你的活法,我有我的招数,互相之间或并驾齐驱,或快慢有别,错落有致,各自追梦。只要有良好的心态和素质,谁都可以活得从容自在,淡定自由,谁也都可能活出精彩甚或奇迹,这也许就是那么多的年轻人都愿意承受巨大的生活压力活在北京、寻梦北京,再苦再累都要奔北京的原因。

基于这种原因,我和叶丽雅大二的时候就立志发奋学习,争取毕业后留在北京。幸运的是,我俩都做到了。刚临近毕业,我俩便双双被一家老牌综合性出版社录取。签约的时候,出版社一位年长的女工作人员透露说,我将被安排到文学编辑室,叶丽雅则会分配到文史编辑室。如此美好的喜讯不啻一剂兴奋剂,让我俩大喜过望欢呼雀跃,可当我俩在第一时间双双告诉各自的家长时,却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我们家大喜过望,父亲和母亲举双手支持,觉得我能够留在京城是父母的光荣、祖宗的荣耀。可叶丽雅的母亲得知消息却如丧考妣,竭力反对。她母亲的理由是:叶丽雅是她唯一的宝贝女儿,毕业后必须回家乡工作,留在她的身边。endprint

我对叶丽雅说:“你要是留在北京工作,将来将你妈妈接到北京来,不是更好吗?”

叶丽雅说:“我妈不愿意离开家乡,她说她怕冷,怕到遥远的北方来。重要的是,我妈一个人将我含辛茹苦拉扯大,而且还考上了北京的大学,她一直视我为骄傲,视我为扬眉吐气的资本,她想让我回市里当公务员,让周围那些曾笑话她被丈夫抛弃的人看看,更想让我父亲家族那边的人瞧瞧。用她的话说,在哪儿跌倒,就要在哪儿站起来。”

听到这番话,我暗暗佩服起叶丽雅的妈妈来,感觉她妈妈虽然是一个身单力薄的弱女子,可还真有骨气,真是了不起。但我还是说:“你要是能留在北京,将来咱们把你妈妈接到北京来,不是更值得骄傲、更扬眉吐气吗?”

叶丽雅说:“我妈妈可不这么想,她可固执了。她说到北京来,那些曾经嘲笑她、瞧不起她的人看不着,她说我要是能回家乡的市委市政府谋个一官半职的,那多神气啊。她就是要让那些曾经瞧不起她的人天天看日日看,气死他们!”

听了叶丽雅这番话,我哭笑不得。想不到她妈妈这把年纪,怎么跟个孩子似的尽说赌气的话,人活着难道是为了与别人赌气么?我内心虽然这么想,却奈何不了叶丽雅的妈妈,毕竟我还不是叶丽雅的丈夫,即使是叶丽雅的丈夫也无济于事,连叶丽雅都拗不过她的妈妈呢,我又能奈何?

尽管叶丽雅与她妈妈据理力争,甚至苦口婆心、三番五次向她妈妈陈述留在北京工作的好处,也坦露她与我多年的恋情,可她妈妈无论如何就是听不进去,一如一块无比坚固的奇石滴水不进、刀枪不入。不仅如此,叶丽雅的妈妈还充分调动她作为老师的如簧之舌,反过来做女儿的工作,阐述南方小城生活的种种好处,她说南方小城四季花红柳绿鸟语花香,气候温润宜人,生活方便物价稳定,家家户户安居乐业,衣食无忧;相反,北京虽是首都,但地大人多车堵路塞,物价高涨、办事麻烦、生活成本高,人们终日忙忙碌碌行色匆匆……蚂蚁一样的卑微生活有什么值得羡慕?她妈妈又说,北京人才济济,你一个本科生在首都还想扑腾出浪花来,没那么容易吧?相反,如果到咱们家乡县城来,你毕竟是北京名牌大学毕业生,好歹还是个人才吧,没准人家还将你当成香饽饽呢!她妈妈还说,反正我是打死都不想去北京的,我不稀罕,我辛辛苦苦将你拉扯大,你翅膀一硬就想远走高飞、扔下你妈妈一个人不管?她妈妈还说,你说你爱林向阳、舍不得林向阳,可我想知道林向阳到底爱不爱你,他对你是真爱还是假爱?他要是真爱你,你回家乡工作他不就得跟着你屁颠屁颠的回来吗?……诸如此类的理由,像炮弹一样一发发打来,让原本并不善辩的叶丽雅彻底哑火,失去反击之力。

那天晚上,叶丽雅闷闷不乐地与我一起在学校的食堂吃完晚饭,之后,我俩双双走到校园的林荫小道上。她边走边将她妈妈陈述的理由一古脑儿地转述给我。她无比懊丧地说:“我已经没什么办法可以说服妈妈了,你不知道我妈是一个多么固执的人,如果我再违抗她的意志,肯定会把她气疯,说不准还会将她气出病来,她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那我可受不了!”叶丽雅说着狠劲踢飞路边的一顆石子。沉默了一会,她接着说:“可话说回来,我妈说的那些理由也不是没有一点儿道理。确实,大城市有大城市的难处,小城市有小城市的好处,向阳,你说是吗?”叶丽雅忽然收住脚步,注视着我,我怦然心动,仿佛一颗石子忽然扔进我的心湖,瞬间激起阵阵涟漪。我知道,叶丽雅是反过来要做我的工作了。我注视着叶丽雅美丽的双眸,仿佛注视两泓秋水,明亮灿烂,波光粼粼,深不可测。秋水之上,是白皙秀美的容颜,那是一张俏丽可人的女孩的脸,数年来,这张脸时常荡漾着迷人的笑靥,让我无比喜欢,甚至神魂颠倒。说实话,我是深爱着叶丽雅的,我舍不得她,但同时我也深爱着北京。没错,人往高处走,自打小学一年级我读了《我爱北京天安门》这篇课文,我就喜欢首都,向往北京,我向往北京的恢宏大气、雄浑厚重,这里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风流人物的竞技场,能在这样集全国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科技教育中心的地方生活、工作,对任何一位追求理想的人来说无疑都是得天独厚的,它占据了事业的制高点,有更加广阔的用武之地,这是多少年轻人都梦寐以求的,多少年来我自己也一直为之奋斗。如今,眼看梦想就将成真,难道我忍心放弃吗?在心爱的叶丽雅和我向往的北京之间,非让我作出选择,无异于将我投入心灵的炼狱,这是多么残酷的折磨啊!

我对叶丽雅说:“丽雅,我们好不容易奋斗到今天,眼看就将梦想成真,在北京开始咱俩的生活和事业。难道,你就这么忍心放弃吗?”

叶丽雅一跺脚,抢白道:“谁说我忍心了?我是没办法!我妈非坚持让我回去不可,你让我怎么办?”她急得满脸通红,边说边抹起了眼泪,梨花带雨的样子,看着都让人心疼。我的心咯噔一下,像被谁扯痛了,一下子心乱如麻。我一把搂过丽雅,紧紧地拥抱她,像怕她飞走了似的,双手搭着她垂落在肩上的长长秀发,怜爱地摩挲着,眼睛漫无目的地凝视着夜幕降临的校园。此刻,远处的灯光忽明忽暗、一派迷离。我内心翻江倒海,脑子里风起云涌,设身处地、快速地帮叶丽雅寻找着合适的办法——可我能有什么办法呢?这比解高等数学还难,假如眼下这事仅仅是一道数学题,那该多好,再怎么难我一定能解开,可它偏偏不是数学啊!我想方设法,却徒劳无功,经历了一番难耐的沉默,我抬起叶丽雅的泪眼,喃喃说:“丽雅,你先别急,你容我想想,咱俩都想想,看能否找到更合适的办法说服你妈妈。”

事实证明,我的缓兵之计和犹豫不决,在叶丽雅妈妈急切的催逼面前,一如狂风扫落叶,根本不堪一击。那些日子,叶丽雅的妈妈每天都打电话催促她,要她当机立断作出决策,回家乡工作,甚至在电话里对叶丽雅死缠烂打,以死相逼,说什么丽雅我就你这么一个女儿,你要是不听妈妈的话回家乡工作,咱们就断绝母女关系,我也不想活了,你以后可别后悔。母亲每天的电话和近乎决绝的语言暴力,如同威力无比的原子弹,一下子就让叶丽雅失魂丧胆,宣告投降。

那是三天之后的一个晚上,叶丽雅破天荒拒绝与我一起到食堂吃晚饭,她紧绷着脸,用冷冰冰的口气对我说:“向阳,咱俩分手吧。我妈非要我回去工作,我没法改变她,我也不想连累你,让你为了我回家乡工作。从今天起,咱俩分道扬镳、各奔南北,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祝你好运!”话音刚落,她不由分说,头一扬,长发一甩,转身便走。我一急,冲上前去拦住了她的去路,急切地说丽雅丽雅你别这样你听我说……,几乎语无伦次。丽雅却去意已决,她不知哪儿来的力气,将我一把推开,旋风一般将我狠狠地甩在后面,离弦的箭一样急急离去,眨眼间跑进了她所居住的那栋女生宿舍楼,那种从未见过的决绝,如电闪雷击,瞬间让我木在那儿,我一时不知所措。而且打那以后,我虽然每天都在叶丽雅的宿舍楼、教学楼和食堂守候她,不断往女生宿舍打电话找她,她都像躲避瘟神一样刻意回避我,直到毕业离校,我再也没见到她的身影。她像一阵风一样掠过我人生的旅程,虽曾经相依相恋,最终还是在我的视野里消失……endprint

叶丽雅回到我们南方家乡那个县级市,先是在市人事局报到,然后由市人事局分配到市公安局宣教科当文员。能在家乡的市公安局工作,而且是在核心部门、领导身边工作,那绝对是个美差,在众多乡亲眼里也算得上是最好的岗位了,对许多人来说绝对梦寐以求、求之不得。

刚开始的时候,叶丽雅仿佛塞翁失马,那种失而复得的心情很快溢于言表。

我是在毕业到北京的那家出版社工作之后的第一个春节,回家探親时才从一次中学同学的聚会中获悉叶丽雅的工作去向的。自打我们毕业后分道扬镳,我俩就失去了联系。虽然我一直想方设法联系她,但都徒劳无功,因为她毕业后与我不辞而别,我不知道她的联系方式,我所打听过的中学同学也都没有她的联系方式。所以,春节期间那次中学的同学聚会,是我与叶丽雅毕业后的第一次意外重逢。或许是回家乡工作岗位相对满意的缘故,那天我见不到我们在北京校园里分手时她丧魂落魄般的那种失落感,恰恰相反,她与同学见面时如沐春风,吃饭时自始至终神采奕奕,笑语飞扬,只是席间我几次有意走到她身边向她敬酒,她并未像先前那样与我心有灵犀亲密无间,虽然也笑脸相迎、礼貌地起身与我碰杯,但她的神态和举手投足,早已经没了昔日恋人的那种亲热,相反是彬彬有礼,不卑不亢,这让我忽然间感觉到怪怪的,内心不由自主地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我感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是太怪了,原本亲密无间的两个人,怎么说变就变,一晃便几乎成为陌路人了呢?不过,当我得知她在市公安局工作的时候,我的内心也释然了,甚至感觉到了一丝宽慰,毕竟她找到了自己满意、也让众人羡慕的一份工作,我在内心深处为她默默祈祷,祝愿她工作顺心如意。聚会结束,我主动与她告别,随手递给她一张名片,并索要她的联系电话,当着其他同学的面,她礼貌一笑,略显犹豫,说我回头再告诉你吧,可是此后,我却一直未见她告诉我电话,更未见她主动联系我。她的这份冷漠和拒绝,很令我意外,也让我感到深深的失落!毕竟,我俩曾经相爱一场,我以为即便分手,也完全可以以同学或普通朋友相待,没必要一下子形同陌路呀。然而说到底,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既然岁月已逝,情缘已断,我又何必强求呢?

自打这次聚会之后,我再也没有与叶丽雅见过面,彼此间也没有联系过。既然她在刻意回避我,我也不想打搅她,毕竟世事难测,人各有志,生活不易,我想就让时间慢慢流逝,让岁月在内心深处保存彼此间那份曾经的爱和美好记忆吧。既然相爱不能永远,彼此只能分离,那就在内心互道一声珍重,彼此为对方默默祝福吧,谁让我们彼此曾经深深相爱却擦肩而过呢?

我在北京那家部属出版社只工作了两年,虽然所学专业对口,干得也算顺手,领导对我也还算赏识,但每天朝九晚五坐班与书稿打交道,接触的作者也有限,慢慢地我就感觉到枯燥,压抑,甚至厌烦,没多久便萌生了离开那家出版社的想法。很快,我参加了一家行业报的招聘考试,没费多大力气便被录取了,我顺利当上了这家报社的记者。

与那家出版社相比,我仿佛是一条从井里忽然游进大河的鱼儿,天地忽然宽广起来。在出版社工作,我几乎每天都是两点一线,奔走于宿舍与单位之间,上班时间基本上是呆坐在办公室里看书稿,与作者打交道也多是在出版社的办公室里,偶尔外出约见作者或参加活动,也都得严格遵守请假制度,丁是丁卯是卯的,除了下班时间,很少有自己回旋的余地。到了报社,当上了记者,忽然间像笼中放出的飞鸟,可以自由进出。我不用天天坐班,可以外出采访,触角所至,上至高官,下至平民,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只要与我的选题和报道有关的人和事,我都可以凭记者证自由选择,与他们结识。有了自由,便有了自主,我工作的热情、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下子被激发起来,我经常外出采访或到外地出差,写稿、发稿,写稿量和发稿量很快在报社的年度考核中名列前茅,当年我便被评为报社优秀记者。第二年,我采写的一篇报道还获得了中国新闻奖。获得荣誉的同时,我的工资待遇也迅速提升,加上年终奖,收入很快比在出版社工作时高出两倍。

没过多久,我又开始恋爱。女友范晓雪是我在人民大会堂领中国新闻奖时认识的,她是一家中央大报的记者,她写的新闻与我同样获得了那一年中国新闻奖的一等奖。上台领奖的时候,我与她正好并排站着,彼此不说一见钟情,至少也算一见如故,反正回到台下的时候,我俩又坐到了一起,几乎无话不说,聊得很投机,领奖结束之后,我们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只要一有空,三天两头就会约在一起喝茶,聊天,逛街,看电影,谈生活,谈工作,很快便亲密无间,进而又肌肤相亲。晓雪是北京人,她出生在京城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在北京的文化单位工作。相比我这个小地方出生的外省人,作为北京人的晓雪见多识广,我俩相爱没多久,她就帮我分析说:“向阳,你人很聪明,干得也很出色,但我觉得你们报社只是家行业报,有局限性,再干也很难干出更大的业绩来,不如调到中央级的综合性大报。”

一句话,让我茅塞顿开,心思也活泛起来,我仔细回顾自己在报社的工作、评估着自己目前所在报社的性质和前景,琢磨着晓雪的善意提醒,感觉她的话还真是不无道理。虽然我现在也能到处采访,但毕竟局限在本行业以内,不说别的,就说读者都有局限性,你辛辛苦苦写出一篇报道,可除了本行业的职工读者,还有多少人会关注你,读你的报道并知道你的名字?我当即说:“晓雪你说得对,人往高处走嘛,我倒是想调到中央级的综合性大报啊,可是有那么容易吗?”

晓雪瞟我一眼,嗔怪道:“哼,当初你不是也跳槽到了你现在的报社吗?人活在世上,想做的事,不在于易还是难,关键看你是不是真下决心做。”

论年龄,晓雪比我还小两岁,可此刻她却像个人生导师一样一本正经地开导着我,说得入情入理,一时让我无言以对,内心也不得不佩服她的视野和远见。我带着求教的目光望着她,问:“晓雪,你有何指教?”

晓雪见我一本正经的样子,抬手调皮地刮了一下我的鼻梁,“噗哧”一下笑出声来,说:“你呀,怎么愣头愣脑的,真是傻得可爱。告诉你吧,我们报社近期又要招聘了,而且是招聘驻外记者,你准备报名参加考试吧。”endprint

我心里一乐,说:“这倒是个好消息,可是我能行吗,何况是驻外记者?”

晓雪剜我一眼,手指戳了一下我的脑门,撇着嘴说:“瞧你,啥记性啊,我刚刚说什么来着,这么快你怎么就忘了?”

一句话,又点中了我的软肋,我装模作样地拍着自己脑门,“噢——”的一声,赶紧赔笑说:“我没忘我没忘,你说过,人活世上,想做的事,不在于易还是难,关键看你是不是真下决心做。”我像小学生当着老师的面跟著老师念课文一样,一字一句背出晓雪刚才说过的话,一副知错即改的样子。

晓雪见状,忍俊不禁,“咯咯咯”地笑起来,笑毕,端起架子装教师状,用训导学生的口吻说:“知道错了吧,打算怎么改?”

我立即借驴下坡,装乖巧样,一本正经地说:“知道,立即报名参加贵报招聘考试!”言毕,我俩心有灵犀,相视而笑。紧接着欢快地搂在了一起……

晓雪的这次提醒,让我又一次改变了人生轨迹,我顺利通过晓雪所在的那家中央综合性大报的招聘考试,并且被派往法国当驻外记者,与此同时,晓雪也通过报社的内部考试,成为报社派往德国的驻外记者。工作的改变,也带来了生活的改变,因为同是报社的驻外记者,我俩虽在不同国度,却同在欧洲,同属于欧盟国家,两国之间相距不远,且来去自由。没多久,我俩便结了婚,并且在五年之后有了我们自己的女儿。

自打到了欧洲,我事业的舞台更大了,生活的天地也更加宽阔。回顾我毕业后的工作经历,我庆幸自己当初选择留在了北京,北京多好啊,博大,包容,机会多多,虽然竞争激烈,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你有多大本事,你就有多大发展,天空广阔无垠,你能飞多高,不会有任何人为设置的障碍阻拦你。你在一个单位干腻了,很容易就能换个单位。你在本单位干不顺心,或老板看你不顺眼,你尽可以抢先一步炒老板鱿鱼。你单位的老板要跟你过不去,不想用你,只要你有真本事,你尽可以拍拍屁股一走了之,潇洒地扔下一句“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反正能在北京工作和生活,真的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不愁没工作,更不愁没饭吃,只愁你自己到底有没有真本事。

作为报社的驻外记者,我在法国一干就是十年。

这十年,我不仅每年都出色完成报社驻法国报道任务,而且还成为中法关系和法国问题专家,时不时接受中法媒体的采访,时不时应邀在中国或法国做中法关系问题讲座。

这十年,我只回过两次南方的老家。

第一次是我被派驻法国五年之后,那次是春节,因公务在身,我只在家陪父母吃了顿年夜饭,并过了一个完整的正月初一和初二,初三便匆匆离家。在家的时候,我的时间都用于迎来送往,根本顾不上联系叶丽雅。实际上,我也没有叶丽雅的电话。我只是从中学同学李春梅那里,隐约得知叶丽雅迄今仍孑然一身,甚至连男朋友都没有。而那时候,我与范晓雪早已结成连理,并且有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因为晓雪和女儿留在北京陪我的岳父岳母,我是孤身一人回老家陪父母过的春节。

第二次回家探亲,又是时隔五年之后的春节,这回我带着妻子女儿,一家三口第一次齐刷刷欢天喜地地回到老家,老爸老妈心花怒放,高兴得合不拢嘴。每逢春节,亲朋好友及同学之间免不了发短信互致问候,其中也有我和高中同学李春梅相互的问候短信,李春梅在回复我问候短信之后,又单独发了一条短信:“你知道叶丽雅不在了吗?”我立即回复:“怎么,她上哪儿了,调哪儿工作去了?”李春梅当即又发来短信:“哪儿跟哪儿呀,我说的是她不在人世了!”这短信简直如一颗子弹,“嗖——”地冷不丁在我耳边飞过,令我毛骨悚然,难以置信!我回复:“春梅:大过年的可不敢乱开玩笑,多不吉利!”对方的短信迅即又掷了过来:“谁跟你开玩笑了?这事都发生半年多了,叶丽雅是上班时间在市公安局坠楼,当时就没命了。”这短信如一颗威力巨大的炸弹,瞬间在我跟前“轰——”的一声炸开了,惊心动魄,震耳欲聋,令我瞠目结舌。待我回过神来,立即拨通李春梅手机,迫不及待地追问:“春梅你说的可是真的,叶丽雅到底出了什么事?”此刻我的声音也如引爆的炸弹,歇斯底里,令我的妻女和父母疑惑不解,此刻他们齐刷刷将惊诧的目光射向了我。李春梅在电话那头说:“这事一句半句说不清,这样吧,你如果有时间,今晚在市文化宫西侧的雅舍茶馆见面,咱们细聊。”我当即答应。

这天是正月初三,晚饭时,我顾不上同家人细嚼慢咽,胡乱吃了几口,便迫不及待同晓雪和父母告别,起身赴约。

李春梅是我高中时,除叶丽雅外和我关系比较密切的异性同学,她也是叶丽雅曾经最要好的同学,可由于她学习成绩稍差,又因为我与叶丽雅曾经的恋人关系,上高三之后她便慢慢的和我们疏远了,直到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之后那一次同学聚会,我与她才又重新有了联系。

我骑车来到雅舍茶馆的时候,已经在茶馆门口等候的李春梅立即将我迎了进去。时值晚上八点,茶馆里已经来了不少客人,茶座也已陆陆续续被客人所占。茶馆的中央,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正在为客人弹奏古筝,那是一曲美丽动听的名曲《春光美》,这也是我很喜欢的一首古筝名曲,要放在平时,我肯定会驻足或找个地方坐下来,静静地欣赏。但此时的我惦记着叶丽雅的死讯,根本无心顾及,而是忧心忡忡地跟着李春梅来到茶馆里最安静的一个小雅间,雅间的窗外,是夜色下小城的江景和波光潋滟、滔滔东去的水流。

李春梅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她在家里的支持下开了这处茶馆。雅舍茶馆面积不大,但坐落在穿城而过的江边,地点极佳,茶馆的正面,是车水马龙、繁华热闹的临江大街。茶馆的背面,则朝向宽阔平坦的江面,从茶馆敞开的窗口向外眺望,城市的夜色中,江水滔滔,船帆影影绰绰来往穿梭,两岸五彩缤纷的灯光倒映江中,在水流的涂抹下变幻莫测,如诗如画。然而,此刻的我却无心恋景,两人刚落座,我的心依旧怦怦直跳,迫不及待地问:“春梅,你说的是真的吗,叶丽雅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春梅瞥我一眼,她先招呼服务员为我俩沏茶,接着慢慢讲述了她所知道的关于叶丽雅身上发生的一切。endprint

叶丽雅从北京的名校毕业,被她妈妈所逼,不得已回到南方家乡的县级市,还算幸运应聘到市公安局宣教科工作。也许是工作岗位不错,叶丽雅渐渐从离开北京时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她开始主动联系高中时的一些同学,其中自然包括曾经最要好的李春梅。

刚开始的时候,叶丽雅的情绪还不错,每次与李春梅见面,她都很高兴地说起她在市公安局的工作,比方说公安局最近又破了什么大案,抓了什么人,树了什么典型,为老百姓办了什么实事,等等。叶丽雅都津津乐道,因为她的工作就是写新闻通稿,也为新闻单位提供宣传线索和新闻素材,她也还乐意干这项工作。因为工作出色,也因为她长得俏丽,性格又还开朗随和,工作不到一年时间,她在市公安局就成了红人,第二年年终考核,她被评为市公安局先进个人。周围的同事开始是欣赏她,羡慕她,但慢慢地变成了嫉妒,故意疏远她,进而又孤立她。好在领导对她很赏识,无论是科长还是局里的副局长、局长,都对她赞赏有加。面对这种局面,叶丽雅又忧又喜,她提醒自己戒骄戒躁,做事依然努力认真,待人却尽可能热情低调,并且坚信自己身正不怕影子邪,只要努力工作,干出业绩,被领导赏识,其他的都不重要。她用这样的心态告诫自己,像掌舵一样紧紧地把握着自己的人生航向。这样的状态也确实持续了一段时间,但树欲静而风不止,风浪时不时拍打着她,推搡着她,甚至撞击着她,慢慢地让她力不从心,难以抵挡。

李春梅讲:有一天下了班,叶丽雅来到雅舍茶馆找我,她疲惫不堪、情绪低落地对我说,唉,真没意思,我不想干了。我疑惑,说你不是说过身正不怕影子邪,只要努力工作,干出业绩,被领导赏识,其他的都不重要吗?难道你在领导面前也失宠了?叶丽雅瞥我一眼,又耷下眼帘,摇了摇头,说不,恰恰相反,领导太宠我了,可我……我怕,我……不愿意。那时候我已经结婚生子,我是过来人,一听便明白了几分,心想叶丽雅被领导性骚扰了,这很麻烦,这麻烦比被周围的人嫉妒、孤立更可怕。我说,我是结了婚的人,到底怎么回事,你要相信我,就实话告诉我,我帮你拿主意。叶丽雅望了望我,欲言又止,看得出,她有些犹豫,但可能实在是被逼无奈,最终才如实告诉了我。叶丽雅说,自从她评上了年度全局的先進工作者,市公安局的张局长便将她调到局长办公室,安排她当自己的秘书,外出开会要带着她,迎来送往要带着她,写材料或讲话稿交给她,外出参加应酬也都要求她跟着,反正无论是公是私张局长都要求她像影子一样跟着他。有时她进局长办公室,张局长还对她动手动脚……听到这些,我内心直骂这个王八蛋的脏(张)局长,开口却对叶丽雅说,你不该单身,你该嫁人了,嫁了人你就有理由在一些场合回避、搪塞那位脏局长。叶丽雅说,我连男朋友的影子都没有,你让我嫁给谁呀?她这么一说,倒是提醒了我。我说,你们市公安局上百号人,穿警服的男人一个个英俊潇洒、高大帅气,我不信你就挑不出一个,是你自己高高在上放不下架子吧?叶丽雅叹着气说,唉,你说的都只是表象,是,局里的不少人外表看着都不错,但优秀正派的早已成家立业,剩下的乍看一个个都人模狗样的很光鲜,可接触多了你就会发现,他们当中不少人不是粗俗不堪就是趾高气扬,反正是浅薄轻狂,鼠目寸光,缺少理想和修养,虽然想跟我好的人不少,但说实话,我……我真是一个都没看上。叶丽雅这么说,我也有几分信,以前就感觉当警察的一个个都神气得不得了,但他们当中有些人对待平民百姓就跟对待罪犯似的,压根就没把你放在眼里,更谈不上尊重。这么一想,我也就不想再劝她,转而说,要不我帮你留意留意,看看有无合适的人可帮你引荐。叶丽雅听罢,看着我,不置可否。我寻思,她这是默认了。此后不久,我先后给她介绍了几个对象,都是平时在我的茶馆认识的,一个是官员,一个是教师,还有一个是生意人。这三个人叶丽雅先后都见过面,而且还都接触了几次,可最终都是蜡烛遇上风——吹了。那个官员,是在市政府某机关当科长,大学本科毕业,年龄与叶丽雅相仿,可接触了几次,叶丽雅就感觉到此人夸夸其辞,言必谈提干、升迁,要么就是谈如何阿谀逢迎、投机钻营,拍领导马屁,总之野心很大,叶丽雅不喜欢这种男人,说要是跟这种男人一起生活肯定整天得提心吊胆,没有安全感。叶丽雅见的那个教师,在市区的一所中学教高中数学,戴一副深度近视眼镜,话语不多,清清瘦瘦,文质彬彬、踏踏实实的样子,但接触多了,叶丽雅感觉这人像数学中的阿拉伯数字一样枯燥、单调,毫无生活情趣,才见过几次就兴致索然,心想要是跟这人生活一辈子,自己岂不像是守活寡?这么一想,她就快刀斩乱麻,断了来往。那位商人呢,其实条件不错,自己开着一家贸易公司,虽然公司规模不大,但起码有几千万资产,光房产就有好几处,自己开着辆崭新的黑色保时捷,长得相貌堂堂,年龄比叶丽雅大十来岁,虽说有过短暂婚史,但没有孩子,这种条件配叶丽雅,我觉得挺合适的。可叶丽雅只见了一次,就像躲瘟神一样不愿见了。我问叶丽雅什么原因,开始她不愿意说,后来经不住我追问,才很厌恶地说对方刚刚见面就动手动脚,猴急猴急的。我一听觉得又气又好笑,我说那算什么事啊,男人哪个不这样,谁让你自己像公主,要长相有长相,要学历有学历,美丽又高贵呢?依我说,你们俩只要觉得外部条件相当,早晚都得睡到一块,何必计较早还是晚呢。再说了,他这么好的条件,你要先睡了他,他不就是你的了吗,不是有句话叫什么来着……哦,想起来了,叫先下手为强——啊不,叫捷足先登……

李春梅说得滔滔不绝,兴致勃发,嘴角已经欢乐地冒出不少唾沫。她还想继续说,可我听到这里已有几分反感,毕竟叶丽雅曾经是我的恋人,我太了解她的性格和内心了,那位所谓的商人刚见面就如此粗俗鲁莽,叶丽雅是万万不可能接受的。李春梅却这么说,简直跟那个商人一样粗俗,我当然不高兴,心想真是环境造就人,同是高中同学,就因为高考的胜负造成人生的分野和文化修养的差异,价值观之间的鸿沟竟然是如此的巨大!虽然心生厌恶,可我还得听李春梅说下去,毕竟我不是来听她闲扯的,我打断她的话,直截了当地说,春梅行了,你别说那么多了,我只想知道叶丽雅到底是怎么死的。

李春梅喝了口茶,看着我,却依然自顾自继续说:找对象这事,叶丽雅挑三拣四的,先后给她引荐的几个男人她都没看上,我有些生气,也懒得理她了,再没主动联系过她。可能她也意识到有负我的一片苦心,不好意思主动联系我,就这样我们失联了一段时间。但我们毕竟都有QQ,虽然没有联系,可我也能时不时从她的个人空间中知道她的一点近况。其实,叶丽雅也很少在个人空间上发照片,更不是每天都发,只是断断续续偶尔为之,所以我知道她的信息也只是一鳞半爪,无非是外出时发几张风景照,开会时发几张会场照片,买了什么新书也晒一晒。有一次,我看到她发的是没头没脑、莫名其妙的两则,一则是“姐妹们都爱美,都在追求美,殊不知美也会带来麻烦和烦恼……”,另一则是“昨晚做了一个噩梦,我被关在一个铁笼里,周围都是老虎,老虎凶神恶煞张牙舞爪抓着铁笼,不断冲我咆哮,我被惊醒了。可醒了还是觉得自己仍在梦里,现实和人生又何曾不是梦?”看了这两则信息,我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就禁不住打她手机,约她下班后上我这儿来。她倒是来了,但似乎心神不宁的,人也显得疲倦憔悴,容颜虽依然美丽,却也像被毒日晒蔫了一样,没精打采。我问她近况怎么样,她回答说还不是那样,整天瞎忙。我问她发那两则信息是啥意思,她愣了一下,苦笑着说,春梅,实话告诉你吧,最近我一直在联系调动工作、想换换环境,但在本市联系了几个单位,不是人家编制已满,就是被我们局的张局长搅黄了,因为张局长死活不让我走,他说局里的工作需要我,他也离不开我,还说只要他还在局里当一把手,我就甭想走。真是岂有此理!叶丽雅说这番话的时候,一脸的委屈,既沮丧又绝望,眼睛里汩着泪珠,滴溜溜地打转,那样子像极了被拴着绳子等待宰割的羔羊,看着都让人心疼。我一听气得牙痒痒的,心想怎么又是那个无赖脏局长,流氓土匪似的,真是欺人太甚!真恨不得拿刀将那个脏局长给活生生宰了。虽然恨,可也就只能在心里骂骂而已,你想想咱算老几呀,草芥而已,平民百姓一个,那脏局长有权有势,还把持着市公安局大权。公安局是什么地方呀?三岁小孩恐怕都知道,谁敢惹?我要敢惹那脏局长,他想收拾我岂不是像踩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这么一想,我一时也没了主意,只好说,唉,丽雅呀丽雅,当初你要不听你妈的话,留在北京多好,工作单位、男朋友都是现成的,什么都有了。可你非得听你妈的话,回到咱们这小地方,这简直就像大江大河里的鱼掉到井里,再想游出去就难了。小地方虽说生活方便,但文化封闭,法制落后,人际关系复杂,山高皇帝远的,一些官员牛逼哄哄为所欲为,你有啥办法?只是事到如今,你恐怕也没什么更好的选择,只好忍了。俗话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好在你眼下是你们局长跟前的红人,他那么信任你,喜欢你,再怎么说也是好事吧,依我说,你还是随遇而安、随机应变吧,祝你好运!我无话找话,尽可能安慰她,几乎语无伦次。叶丽雅依然一脸沮丧,一脸无助,末了一咬唇,抬起头说谢谢你,我走了,边说边起身同我握手。不料她这一握,却是她此生与我的永别。endprint

听到这句话,我内心咯噔一声,一阵绞痛,像被谁用针扎了一样,强忍着疼痛问李春梅:后来叶丽雅发生了什么事?

李春梅耷拉下眼睛,沉默了一会,内心似乎也痛着,不大情愿回忆往事。过了一会才叹着气,说:我也不知道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那天上午刚开门营业,有客人就在我的茶馆大声议论着前一天发生的事,说市公安局大楼下午有人坠楼,是个年轻漂亮的女孩。我很震惊,上前追问那坠楼的女孩到底是谁呀?那位客人摇了摇头,说不知道,只知道是位年轻漂亮的女孩,太可惜了。我问那女孩是怎么坠楼的,市公安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那客人也只是摇头,说不清楚。我心生疑团,内心也不住叹息、惋惜,却忙于招待客人,再无暇顾及这事。到了中午,客人越来越多,大家议论的都是公安局女孩坠楼的新闻,甚至有人在争论那女孩到底是坠楼还是跳楼,争得面红耳赤。我一边干活,一边静心听着他们的争论。心想如果是跳楼,那是自杀。如果是坠楼,那又是什么?无非是自己不慎造成,要么是被人故意推下楼杀害。再一细想,我排除了前者,条件那么好的市公安局办公大楼,那女孩既不可能爬到窗外,也不可能爬上屋顶,不存在不慎坠楼的可能。如果不是跳楼自杀,也只有他杀了。如果是他杀,那问题可就严重了。这么想着,我忽然意识到应该主动给叶丽雅打个电话,遂拨打她的手机号,不料却一直占线,到了下午再打,却已经显示关机,这让我心生不祥之兆。直到晚上,我才从吴君茹那里得到不幸消息,那个坠楼的女孩正是叶丽雅。吴君茹你还记得她吧,她是咱们高中同一届但不同班级的同学,叶丽雅的邻居,她与叶丽雅住同一棟楼的同一个单元。因为我以前就听说过她俩是邻居,所以给吴君茹打了电话询问情况,吴君茹正好刚从她母亲那里得知叶丽雅坠楼的消息,还说出事之后,叶丽雅的母亲被公安局接走了,哭得死去活来的,至今仍未回家。直到三天之后,叶丽雅的母亲才被两位穿制服的女警察送回家中,但整个人已经像大病一场没了人样。与警察一同来的,还有叶丽雅母亲所在学校的校长和两位女教师,显然是学校特意安排人暂时前来照看叶丽雅母亲的。吴君茹说,当天晚上她和母亲一起去看望叶丽雅的母亲,还带去了水果、牛奶和鸡蛋,极力想安慰她,不料她母亲却痴痴呆呆,面无表情,好久都不说一句话。吴君茹母女与在场陪护的两位女教师交流,才知道市公安局不顾叶丽雅母亲的反对,已经强行将叶丽雅火化,且定性为抑郁症跳楼自杀,公安局还说出于人道,给叶丽雅母亲二十万元抚恤金。公安局这些做法,叶丽雅的母亲自然不接受,但无论叶丽雅的母亲如何哭闹、反对,公安局就这么定性了,根本没有商量余地。那两位老师向吴君茹母女说这些时,叶丽雅的母亲呼天抢地,捶胸顿足,歇斯底里,大声哭诉女儿冤枉,女儿不可能得抑郁症,更不可能自杀,女儿肯定是被人害死的。还哭诉说,凭什么事情还没查清楚,你们就强行把我女儿给火化了,你们还假惺惺拿什么二十万元抚恤金打发我,想堵住我的嘴啊,没门,我不服,你们到底是公安还是强盗?我要控告你们!吴君茹说,叶丽雅母亲哭诉这些时,虽然情绪激动,但思路清晰,理直气壮,听着入情入理,却让人寒心。因为谁都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公安局是干嘛的?不就是查案、办案的!出了这么大的事,人家都快刀斩乱麻,早早就给叶丽雅的死定性了,说是抑郁症,跳楼自杀,何况这案子发生在市公安局,人也是在市公安局死的,权力在他们公安手里,你还能把案子翻过来吗?可叶丽雅的母亲就是不服,口口声声说女儿肯定是冤枉的,是被人害死的,女儿死不瞑目,她无论如何要上告,要上诉……

李春梅说到这里,停下来连着喝了几小杯茶,大口地喘着气,仿佛刚进行完一次长跑。

我的内心此刻却电闪雷鸣,惊涛拍岸,心房被撞得阵阵颤痛。我紧紧盯住对方,迫不及待地问:后来呢?

李春梅这才接着说:听吴君茹说,后来叶丽雅的母亲病倒了,病了大约一周,她母亲曾经所在的学校有安排老师轮流守候,吴君茹母女也时常到她家去照看。再后来,叶丽雅的母亲总算好了,便开始上告。她先是到市公安局哭闹,却很快被赶了出来。后来她到市委市政府,同样被扫地出门。没办法,她又跑到上一级的市委市政府,每次倒是都得到答复,负责接待的人都劝她先回家去,他们会责成下级相关部门解决,只是每一次都如泥牛入海,最终都没有音讯,更没有结果。那么多次碰壁,那么多次被踢了皮球,叶丽雅的母亲怒不可遏,她买了一条白布,用红墨水在白布条上写下“千古奇冤,公安局害死我女儿,还我女儿!”她每天举着这条白布在市公安局大门口抗议,在市委市政府大门外申冤,甚至在省长下来调研考察的时候挡住省长车队,号啕痛哭,大声喊冤,闹得满城风雨,也惹怒了市里的领导。没几天,市公安、市委市政府大门口乃至全市的每一个角落,人们再也见不到叶丽雅母亲的身影。就连她们家的大门也长时间紧锁着,吴君茹等平时熟悉的邻居,甚至叶丽雅母亲学校的校长和同事,也不知道叶丽雅母亲的下落。自那以后直到现在,再也没有人见到叶丽雅的母亲,她家的大门也一直紧闭。原本活生生的一个大人,就这样莫名其妙地从这个世界蒸发了……叶丽雅她们母女俩,本来就是孤儿寡母的,现在连人都没有了,真是可怜。

李春梅讲到这儿,声音哽咽起来,她顺手从茶桌上抓了一张抽纸,擦起泪来。我听得怒火焚胸,牙根咬得咯咯响,内心阵阵刺痛,我们家乡这小小的县级市,真的是天高皇帝远,和尚戴帽无法(发)无天啊!

李春梅擦完泪,对我说:向阳,你在北京,听说又是首都大报记者,这事不能不了了之,你得想办法管一管,叶丽雅死得不明不白,她母亲也失踪得不明不白,她们母女俩孤立无援,死了都无人过问,真的是太可怜了。说这话时,李春梅直视着我,目光像喷火的枪口,灼痛着我的内心,让我无路可退。是的,我身居北京,又是中央某大报记者,何况叶丽雅不是别人,她是我的昔日恋人,她死得那么突然,那么悲惨,我能无动于衷,置之不管吗?可转而一想,我该怎么管、又该如何管呢?

与李春梅的这次见面,使我忽然间像中了邪一样魂不守舍,满脑子都是叶丽雅曾经的音容笑貌,我甚至仿佛闻到了叶丽雅与我恋爱时的气息,那种气息如沐春风,芬芳扑鼻,香气迷人,我无法抵挡。回想起恋爱时叶丽雅对我的柔情蜜意,以及我们俩曾经的情投意合、相依相恋,我终于第一次意识到现实的残酷,也第一次理解了人生如梦这四个字的深刻含义。为了我与叶丽雅那份曾经的爱和美好情感,我内心被一种念头攫住了,而且越攫越紧,这种念头就越发强烈,我想无论如何,都要千方百计用洪荒之力解开心头之谜,寻找叶丽雅的死和她母亲失踪的真相。endprint

那天与李春梅分手后回到家中,我将叶丽雅的死讯向家人说了,因是春节,在场的包括我年迈的父母及哥哥姐妹,还有随我回老家过春节的妻子女儿。虽然父母和哥哥姐妹早就在半年多前听说过市公安局有一女孩坠楼的事,但当时并不知道那女孩就是叶丽雅,更不知道叶丽雅在公安局过得并不开心。叶丽雅是我中学的同学,曾经与我一同考上北京的大学,并且曾经是我的初恋情人,这事我的父母和哥哥姐妹都知道,我的妻子和女儿当然不知道。但无论知道与不知道,当我将叶丽雅的死讯说给全家人时,所有的人都震惊不已、唏嘘感慨,继而忿忿不平,都说叶丽雅年纪轻轻,却死得不明不白,太冤枉太可怜了。

妻子范晓雪义愤填膺,瞪大眼睛惊呼:“这么大的事出在公安局内部,公安局怎么能独断专行、擅自处理,起码应有市纪委、市检察院等第三方机构介入吧?你们这儿真的是山高皇帝远,太无法无天了!”晓雪说这番话时,一改到我家以来一直文文静静、大家闺秀的形象,她打抱不平的表情,忽然让我们全家记起她北京姑娘和大报记者的身份。我的哥哥姐妹这时也七嘴八舌,随声应和,纷纷表示赞同与支持。

父亲却吐着烟,慢条斯理地说:“晓雪说得在理,但市纪委、市检察院介入也没用,应该是上一级的纪检和检察院。可这事谁会管啊,叶丽雅人都死了,她母亲又了无踪影,除非是她父亲。可她父亲不是一直断了联系,与她们母女没有来往吗?”父亲说完望着我。

我说:“是。据叶丽雅说,她父亲与母亲离婚后一直没有来往,准确说应该是叶丽雅的母亲断绝与她父亲来往,甚至拒绝法律规定的在叶丽雅十八岁前理应支付的抚养费,而她也不让前夫见叶丽雅。所以,叶丽雅与她母亲一直相依为命。”

我母亲听罢,连声说:“孤儿寡母、孤苦无助的,真是可怜!”

曉雪说:“孤苦无助,也不能不了了之吧?毕竟人命关天,光天化日的,女儿死得不明不白,母亲想申冤却屡屡碰壁,最终还了无踪影,这事就不了了之了?你们这地方还有没有王法了?”晓雪直视着我,目光咄咄逼人,仿佛我成了罪人似的。我很欣赏她路见不平、同情弱者的气质,毕竟是首都北京长大的,也不愧是大报记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情怀如影随形,时刻陪伴着她。当初我与她谈恋爱,逛街见到乞讨者或上访者,她都要慷慨解囊,甚至停下来询问、安慰几句。为此她还作了来京上访者系列报道,认为上访者络绎不绝,根子在地方,是当地干部不作为或乱作为,解决不好矛盾让上访者源源不断来到北京,为此她在系列报道还下了结语,说中国当下的严重问题在于教育干部而非百姓,她语出惊人的这个系列报道受到了报社领导的表扬,还获得了当年的中国新闻一等奖。我虽然欣赏晓雪,但此刻内心仍像塞进一团乱麻,虽搜肠刮肚,却未找到应对之策。

面对晓雪的质问,我说:“晓雪你说得对,叶丽雅死得不明不白,她母亲也失踪的不明不白,这事肯定不能不了了之。但得慢慢想办法。”

晓雪说:“不用想,办法都明摆着。咱俩都是记者,咱们凭记者证直接到市公安局作调查好了。”

我说:“人家公安局不接待怎么办?”

晓雪说:“你都还未上门呢,怎么就知道人家不接待了?”

我说:“这可不比写表扬稿,人家会敞开大门欢迎。咱们这是要上门揭人家的短、抓人家把柄,人家能接待你?”

晓雪说:“大不了咱们让报社多开一个采访证明。”她说这话时,态度坚决,看来是不闯龙潭不死心。

我暗暗佩服她的勇气,遂附和说:“行啊,可大过年的,报社能给咱们开采访介绍信吗?”

晓雪说:“这样吧,开证明的事你甭管了,我来搞定!”说完,她就拨通了报社主管副总编的电话,三言两语就把事情搞定了。晓雪没具体说,更没说采访的真实意图,只是说到南方某市过春节来了,刚好这个市公安局有一个不错的线索,但需要报社出具介绍信人家才能接受采访。副总编问什么好线索呀,晓雪眼珠一转,随口说:“是采访公安人员节日期间安抚上访者、维护治安稳定的。”她这么一说,副总编便信了,随即说没问题,我马上安排办公室将采访证明开出后快递给你,你把通讯地址发来吧。

父亲此时却低头朝烟灰缸弹着烟灰,不动声色地说:“向阳、晓雪,你们的正义感和同情心我很支持,不过公安局那帮人可不是好惹的,没那么容易对付。人家要能接受采访嘛,当然好。可如果不愿意接受你们采访,我看就算了,别给自己惹麻烦。”

听了这话,晓雪皱了皱眉,将目光投向了我。我当即说:“爸,这我们知道,您放心。”

一直没搭腔的母亲,这时也不无担心地说:“向阳,你爸提醒得对,公安局那帮人可不是一般人,平时谁见了都得怯三分、躲着走,最好还是别惹他们。”

晓雪听罢,憋不住替我回答:“妈,您别担心,公安局虽然不好惹,可我们是从北京来的,又是大报记者,也不是一般人,大不了他们不接受我们采访,我们不会有事的。”

我也帮腔说:“爸、妈,晓雪说得对,大不了公安局不接受采访。不行就拉倒,我们也不会强求,更不会给自己惹麻烦,你们尽可以放心。”

在场的哥哥姐妹听罢,也都纷纷提醒我们,说咱爸咱妈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与公安局打交道,你们还是小心点好。对此,我和晓雪都表示会把握分寸的。

我们一家三口原计划正月初五飞回北京,但为了到市公安局采访,我们决定暂缓回京,一直等到国务院统一规定的正月初七上班时间。好在去采访前,我们已经收到了报社开出并快递来的采访介绍信。

正月初七那天上午九点,我和晓雪打车径直来到市公安局,大门口站岗的警察挡住了我们的去路,警察让我们到传达室作来访登记。

进了传达室,窗户里一位穿便装的中年男人问我们找谁,我当即说我们是北京某报来的记者,想采访市公安局的张局长。中年男人瞪大眼睛审视着我们,未等他开口我就递上记者证和介绍信,晓雪也及时将记者证递给了他。中年男人低下头,一本接一本地翻着我俩的记者证,像看自家的存折一样反复打量,从里到外,由上到下,从左到右瞧了又瞧,紧接着又看了看我们的采访介绍信,说了一句你们先等等,然后往楼里的局长办公室打电话。大约过了十分钟,一位穿警服的年轻男子来到传达室,他首先看了看我俩的记者证和介绍信,热情地将我和晓雪带进办公楼八层的一间会客室,又热情地为我们各沏了一杯茶,说了声“你们稍等”,然后转身离去。大约过了一分钟,年轻男子带来了一位膀大腰圆、肥头大耳的中年汉子,那汉子粗眉细眼,但目光如炬,鹰隼般锐利,可惜黝黑的脸堆满赘肉,笑起来整张脸像老头儿褶皱拥挤的屁股。他迎面向我走来的时候,刚才的那位年轻男子紧赶几步上前向我们介绍:“二位记者,这就是我们的张局长!”张局长不动声色,锐利的眼光打量着我们俩,一脸审视的神情,我和晓雪忙递上记者证和采访介绍信,说我们是某报记者。张局长接过介绍信和记者证,瞅了又瞅,反复打量,威严的脸终于绽出了笑容,那笑容像朵老气横秋的寿菊,放射褶皱的同时,透出威严与沧桑,老牛般的嗓子也蹦出沙哑的笑声:“噢,原来是北京来的大报记者?欢迎欢迎!贵报可是名声显赫的中央大报,我们公安局可还从来没上过贵报呢,你们这回可来得正是时候,我们最近可宣传的新闻点不少呢。比方为了维稳,我局正大规模增加协警,地毯式严查外来人员身份和租住地;还有我们最近组织警力加强对上访人员的日常监控,安排警员一对一追踪……”endprint

张局长迫不及待连珠炮般说出这大串话,立即让我心生反感,可我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客气地打断他的话说:“对不起张局长,我们这次前来贵局采访,主要是想了解贵局警员叶丽雅的死因,我们想知道叶丽雅到底是怎么死的。”我的话音刚落,张局长的笑霎时僵在脸上,继而严肃地睁大眼睛,锐利的目光直直地审视着我俩,盯了盯我,又瞅了瞅晓雪,来回睃巡。不大的眼睛睁了又眯,眯了又睁,警觉地问:“你们,是为这事来的?你们,怎么知道叶丽雅?”

我刚想回答,晓雪却抢先一步:“张局长,我们是记者,你要知道,这社会很多事都瞒不住记者的。”晓雪这番话不卑不亢,正义凛然,我发现她此时的表情真是帅呆了,内心暗暗叫好。

张局长审视着她,粗重的眉毛拱了又拱,蚯蚓一样蠕动,说:“你们报社领导,派你们来采访这事?”

我说:“是的,我们报社的采访介绍信不是还在你手里吗?”

张局长皱着眉,又低头看了看手里的介绍信,忽然眉峰一抖眼睛放亮,说:“嘿嘿,你们不是冲叶丽雅的死来的吗?可你们报社这介绍信上面也没写明确呀!再说了,叶丽雅是患抑郁症跳楼死的,这事我们局从上到下都很痛心,同事们都很为她惋惜,事情已经发生,我们都不想再碰这伤心事了。如果你们不想采访我刚说过的那些新闻线索,那就请回吧。”说完他双手一摊,明显是在下逐客令。

我一听急了。晓雪却抢着说:“请问张局长,叶丽雅的死有司法鉴定吗?贵市纪委和检察院有无介入?是第三方定案还是你们局自己定案?还有,叶丽雅的母亲上访莫名其妙失踪,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知不知道,有没有立案……”晓雪本来就伶牙俐齿,她这番话像机关枪,哒哒哒从她的口中射出来,令张局长猝不及防。

张局长听罢勃然大怒,他鼓着眼睛咆哮:“嚯,你们俩到底想干什么,竟然敢冲老子这么说话?反了你们!滚,再不滚信不信老子拘了你们!”他手一挥驱赶着我俩。他话音刚落,几位穿警服的人闻讯出现在我俩跟前。见此情形,晓雪血往上涌,怒不可遏,她还想反击,我却强压住心中怒火,赶紧按住她的肩膀,推着她往外走……

采访碰壁,我和晓雪心有不甘,却又毫无办法,只好既愤怒又扫兴地离开公安局办公大楼。走出门口正想打车回家,晓雪却望着我,说不能就这么不了了之吧?这话也正说到我的心里,可以说是不谋而合。我想了一下,忽然建议:“要不咱俩去市纪委、检察院,或市委市政府?”晓雪说:“还是先去市纪委吧。”我表示赞同。我正想举手打车,忽然发现市公安局那位刚才接待我们的年轻男子带着另两名警察,正站在我俩身后横眉冷对,枪口一样的目光逼视着我俩。我见势不妙,拉着晓雪快速走到马路边,举手拦了一辆出租车。上了车,我跟司机说去市纪委,司机爽快地说了声“好嘞”,遂高兴地吹起了口哨,驾车带着我们欢快地在马路上跑,曲子竟然是多年前游本昌出演的电视连续剧《济公》的主题曲《哪里有不平哪有我》。我和晓雪目光对视,哭笑不得,彼此都绷着脸,陷入沉默,此刻谁也不说话,都正生着闷气,这闷气正像一个被不断吹大的气球,期待着到市纪委那边爆发。

车在纪委门口停下,我和晓雪同时发现身后的一辆警车也接踵而至,在我们的身边停下,里面的人却没有出来。我内心“咯噔”一下,望了望晓雪,晓雪也望着我,然后又都看了看身边的那辆警车。车上的人没下来,但我看到驾驶员和副座上两个穿警服的人都用咄咄逼人的目光注视着我们。我的心怦怦直跳,却故作镇定,若无其事地拉起晓雪的手走向纪委大门。市纪委大楼与市公安局大楼如出一辙,气宇轩昂,威风霸气,让人望而生畏。走到纪委门口,身着制服的哨兵拦住了我们,让我们到传达室办理来访登记。我们走进传达室,递上记者证,说明来意。接过证件的中年男子看了看记者证,便随手将它扔回给我们,摇着头说:“对不起,我们领导刚刚打过招呼,不接受你们采访,你们请回吧。”

我和晓雪听罢,面面相觑,满脸狐疑。我不死心,问传达室里那中年男人:“同志,您有没有搞错,你们领导知道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吗,怎么就不让采访了?”

中年男人鼓胀的腮帮挤压出一句话:“哧——你们不是从北京来的吗?”

我感到惊讶,点头称是。对方说:“那不就得了?我们领导说的就是不接受北京来的记者采访!”

对方的话像冷不丁放出的烟幕弹,让我们俩更加狐疑满腹。如此短的时间,我们采访的信息便传递到市纪委这边,让我们吃了闭门羹?我和晓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惊讶,疑惑,愤懑。晓雪白皙的脸更是被愤怒憋得通红,却不便发作。我预感到事情不妙,又怕她憋出病来,遂泄了气安慰她说:“看来今天不走运,要不咱俩先回吧。”晓雪却仍不甘心,一跺脚从嘴里蹦出一句:“不行,咱们去市委市政府,我就不信你们这里不是共产党统领的地盘!”晓雪一犟起来,就是用十头牛都拉不回,这我早已领教过。从与她恋爱到结婚后的这么多年,每逢她发犟的时候我总是让着她,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我那么爱她呢,俗话说得好——好男不跟女斗嘛,更何况我俩又是夫妻,男子汉大丈夫的,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对自己的妻子凡事都得让着点,不仅无伤大雅,还会催化出婚姻的润滑剂,让夫妻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幸福美满。于是,我对晓雪说:“行,听你的,咱们去市委市政府!”

我俩走出纪委大门,那辆跟随的警车仍停在那里,车里那两个警员依然没有下车,却仍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我们。我与晓雪极力镇定自己,装作若无其事,目不斜视离开纪委大門径直走向马路旁边,招手打车。上了车,我发现那辆警车尾随而至,并且一直跟在出租车后面来到市委市政府大门口。我有些担心,晓雪却开起了玩笑:“有警车护卫,领导待遇,挺好。怕什么?我就不信堂堂社会主义中国,光天化日之下,他们能把咱们给吃了!”一句话让我忍俊不禁,我俩不禁相视而笑,笑声瞬间消除了我们的紧张感。

下了车,我俩毫不理会紧挨着我们停下的警车,大大方方走向市委市政府大楼的传达室。与到市纪委时一样,我俩向传达室值班的人递上记者证,这回接过记者证的是一位中年妇女。她听我说明来意后,又看了看记者证,审视着我们,问:“听说你们是专程来我市挑毛病、写负面报道的?”endprint

我有些吃惊,却耐着性子、故作镇定地说:“谁说的?我还没进你们办公大楼呢,你怎么知道我们就是专挑毛病写负面报道了。告诉你吧,我们既要写正面报道,但也不回避采访中发现的问题。”

中年妇女翻着白眼,呛了我一句:“得了吧,你别辩解了,领导刚才已经给我们打了招呼,说你们就是到我市专挑毛病、写负面报道来的。我们不欢迎,更不会接待,你们回吧!”说完她将两本记者证扔回到我们跟前。我心一沉,心想糟了,采访叶丽雅八字还没一撇,我们“专挑毛病、写负面报道”的声名已经在本市传播,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可真的是早早筑起了一道防火墙——“防火防盗防记者”了。这情况我的许多同事下基层采访时都遇到过,可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我扫兴地看了看妻子晓雪,此时的她已经气得脸色发青,冲传达室里的中年女人喊:“岂有此理,你们这里还是共产党的天下吗,出了人命案都不让采访?你们等着吧,我们回北京到中央告你们!”晓雪声音尖锐、宏亮,义正辞严,掷地有声,仿佛春雷滚地,惊得那中年女人目瞪口呆,直翻白眼,却也将传达室外警车里的两名警察引了进来,其中一个指着我俩大声呵斥:“你们到底想干嘛,想捣乱吗?”他一边说着,一边摇晃着手中的一副银晃晃的手铐,后面的另一位警察手里的手铐也一下接一下晃着,闪着寒光。晓雪还想申辩,却让我及时制止了,我赶忙说:“不让采访就算了,咱们走吧!”说完拉起晓雪的手,逃也似的快速离开了这块是非之地。

上了出租车,我向出租车司机说出了我家的地址。晓雪却依然心有不甘,忿忿然说:“怎么,咱们这就回去了?”我反问说:“那你还想怎样?”晓雪说:“咱们是堂堂的中央大报记者,难道就像逃兵一样败下阵来?”我爱抚地按着她的肩,息事宁人地苦笑:“你不看看刚才那场面,咱们还能怎样?肯定是采访不成了。俗话说,官大不如管大,地头蛇不是那么好斗的,何况咱们俩还不是什么官。识时务者为俊杰,咱们先别硬碰硬了。我现在关心的倒不是叶丽雅事件能不能采访成的问题,而是眼下咱们的安全有没有保证。你瞧,刚才那辆警车又跟上来了。咱们赶紧回家吧!”晓雪厌恶地望了望后面紧跟着的那辆警车,陷入了沉默。我忽然意识到事态的严重,因为如果让警车一直跟着,无疑会暴露我家的住址。如果让警察知道我家的住址,那麻烦可就大了。我当即跟出租车司机说:“师傅,麻烦你尽可能开快些,多绕几条街道,将后面那辆警车甩掉。”

司机睁大眼睛问:“怎么,你们是罪犯吗,警察干嘛盯上你们?”

我苦笑着说:“师傅你真会开玩笑,你看我们俩像罪犯吗?实话跟你说吧,我们是北京来的记者,想采访去年市公安局办公楼一位漂亮女警坠楼的事,这事你肯定听说过吧?”

司机边开车边连连点头:“听说过听说过。听说那个女的死得很惨,连她那上访的母亲也莫名其妙搭进去了。”

我不失时机地问:“师傅,你说公安局那个女的到底是怎么死的,你说她母亲也莫名其妙搭进去是什么意思?”

司机笑着自嘲:“那我可说不清,我就一平民百姓,开出租车干苦力讨饭吃的,哪里能知道公安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公安局太神秘,水太深,我们平民百姓谁都怕,平时见到警察躲都唯恐不及,怎么能够看透他们楼里的事?”

我趁机说:“师傅你说的也是,我们是北京来的记者,不知深浅,本想采访公安局里发生的这个命案,没想到却捅了马蜂窝,还没真正采访呢,这里的警察就盯上我们了。”

司机说:“你们也真是胆大,采访什么不行,非要采访公安局的丑事,可不就是捅了马蜂窝嘛。警察是干什么的?谁都知道他们手里有枪,掌握着生杀大权。虽说也抓捕罪犯,可他们有些人对待百姓也像对待土匪似的,遇事独断专行,不分青红皂白,更容不得你说理申辩,所以我们老百姓既怕罪犯,也怕警察。你们可知道我们这里流行一句什么话?叫作防火防匪防警察!哈哈,平时我见了警察都绕道走,你们怎么能去惹他们呢?”

司机一番话说得我和晓雪瞠目结舌,心惊胆战。我讪笑着说:“嘿嘿师傅,我们这不是不知情嘛,麻烦你开快些,设法将后面的警车甩掉。”

司机说:“看在你们是北京来的记者的分上,我只能试试,但不能保证甩得掉。”话音刚落,司机便加大了油门向前疾驰。无奈马路上此时车来人往,车无法真正跑起来,司机只能让车左右穿梭,走走停停,后面的警车却仍紧追不舍,我越来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心一下提到嗓子眼上。晓雪见我像罪犯一样神色紧张,“噗哧”一下笑出声来,说:“向阳你没必要这么紧张,真搞得跟罪犯似的。俗话说,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何况咱们还是中央大报的记者,怕什么,我就不信他们真的能将咱俩给吃了?我说师傅——喂,您甭听他的,按刚才给您说过的地址,正常开就行了,千万注意安全!”

司机像舒了一口气,欢快地说:“好嘞,这我就放心了。我真担心老抢着赶路会出问题,我家可是有老有小,一共五口人呢,就全靠我一个人养活,万一我要是撞人了,那我家就算玩完了。您这位大姐说得对,干什么都得安全第一,再说你们没做亏心事,警察真不能把你们怎么样。”

听完晓雪和司机师傅的一番宏论,我觉得在理,心也渐渐释然,不由得表态:“你们说的是,师傅您慢慢开,注意安全,谢谢了!”

大约二十分钟之后,出租车师傅将我们送到预定的胡同口,我们家就在这个胡同口附近。下车的时候,我发现警车仍然跟在我们的后头,于是我故意打乱原本径直回家的计划,与晓雪稍一耳语,两个人索性掉轉方向匆匆走进与我家位置相反的一条胡同,绕进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农贸市场买菜去了。我们俩故意在比肩接踵的农贸市场中穿梭,在琳琅满目、活色生香的农贸产品和肉菜摊位中左挑右选,讨价还价,磨蹭了大约半个小时,最终每人都拎了满满的两袋蔬菜、水果、鲜肉活鱼才鸣金收兵,心满意足地回到了家中。回家的路上,我警惕地注视着前后左右,还好,并未发现警察盯上我俩。

到家时已过了中午十二点,父母和哥哥姐妹正围在桌上吃饭,见我和晓雪回家,纷纷放下碗筷起身围了过来,七嘴八舌问我们采访得怎么样。女儿更是灵猫一样扑到晓雪身上,一个劲地抱怨说:“妈妈你们怎么才回来呀,我都快想死你们啦!”endprint

我放下手中采购的肉菜,看着满脸委屈的女儿,又望望期待答案的众亲,有气无力地说:“唉,不成,市公安局、市纪委和市委市政府都不接受采访。”

父亲说:“瞧瞧,真让我说着了吧,这样的事,人家怎么会愿意接受采访?”

晓雪却噘着嘴,一脸的不服气:“爸,您放心,这事没完。他们不愿意接受采访,我们就找他们上一级主管机关,上一级市公安局、纪委、市委市政府,让他们给下一级施压,看他们还接不接受采访!”话音刚落,我的哥哥和姐妹都纷纷响应,都说就是就是,晓雪说得对,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下级不行找上级。

父亲沉吟片刻,并不像早先那样信心十足,其实找上一级采访的主意还是他老人家早上说的。但此刻他却摇了摇头,说:“按理,是应该找上一级,但现在想来,事情恐怕也没那么简单。”

众人听罢,却不以为然。

我姐说:“爸,怎么没那么简单了?你听没听说过:上级压下级,一级压一级,官大一级压死人?”

我妹眼睛一亮,说:“就是就是,不过我姐只说了上一句,还有下句呢:下级骗上级,一级骗一级,官小一级骗活人。”说完,她冲大伙挤眉弄眼。

我哥一听乐了,感慨道:“可不嘛,在咱们中国,世道历来如此。就说我们商店吧,怎么说也还是个国营的食品店,可婆婆多,谁还都不敢得罪,工商税务城管卫生安全……三天两头前来检查,明里暗里前来揩油,你见谁都得装孙子,要不然哪有你什么好果子吃?”

父亲听罢,看看这个,瞅瞅那个,径自嚼着饭,不置可否。

看着大伙都停下吃饭,七嘴八舌议论起天下大事,母亲急得满脸愁云:“咳,依我看,大家还是接着吃饭吧,不然饭菜都凉了!”

晓雪边督促女儿吃饭,边说:“反正呀,这事没完,回北京后我们会想办法的。那位姓张的公安局长也未免太嚣张太猖狂了,我就不信咱们这里会成为法外之地!”

“晓雪说的是。光天化日的,叶丽雅却死得不明不白。这事不调查清楚,我们做记者的也太没面子了。”我一邊附和晓雪,一边坐到饭桌前准备吃饭。父亲却放下饭碗,用餐巾纸抹着嘴说:“依我看,你们都把事情想简单了。我也打心眼里希望你们当记者的能伸张正义,为民请命,为叶丽雅讨回公道。可有时候,恐怕想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不那么简单了。”

我边坐下来吃饭,边说:“爸,您说的有一定道理,但这要看我们找对人没有。这社会确实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可只要找对人,比如说找到北京的某位大领导,事情也许就好办了。”

晓雪附和说:“就是。”虽只是简短的两个字,但铿锵有力。她的脸依然是气哼哼的,满脸的不服气。

我哥,我姐,我妹也都忿忿不平,对我和晓雪表示支持和赞赏。

父亲见状,环视了一圈他的子孙,最终将目光停留在我和晓雪的身上,若有所思地说:“要是你们真能在北京找对人,那是再好不过。要不然,叶丽雅这孩子死得不明不白,她母亲为女儿上访莫名其妙失踪,走得也不明不白,真是太可怜了。你们当记者的,要真能为她们母女查明真相,讨回说法,那不仅是对得起你们当记者的称号,对得起向阳你那位中学曾经要好的同学,也算是为咱们林家祖上积德了。”

父亲这番话,不仅赢得了全家人的赞赏,也让我吃了一颗定心丸,坚定了我回北京想办法的信心。毕竟父亲一生,除了偶尔收受病愈患者主动送来的感谢红包,从来就是一身正气、正直善良的,我们兄弟姐妹几人,打小也一直被他言传身教。叶丽雅和她母亲的遭遇,虽扑朔迷离,却黑白分明,父亲内心不会无动于衷的。

春节之后,我和晓雪带着女儿回到了北京。工作和家庭生活虽忙碌,但我们不忘初心。经过几天的休整,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又步入正轨。下班回家,只要有时间,我和晓雪都不忘商讨叶丽雅命案的事,寻找着可能帮助查明真相的对策。

说起来,这事我比晓雪还要急切,毕竟我与叶丽雅曾经情同手足、同窗十余年,更曾经在大学时朝夕相处,花前月下,相亲相爱,如今她含冤离世,怎么说都是我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痛。时至今日,她的言谈举止,她的音容笑貌,在我的内心和脑海里,魂一样如影随形,挥,挥不去;赶,赶不走。白天的时候,只要是停下工作,或上下班的路上,叶丽雅的形象便会不失时机闯进我的脑海,或对我笑,或对我哭。夜晚,我更是时常做梦,一次,我梦见她在办公室里被那位脏(张)局长非礼,她竭力反抗,拼命挣扎,却被脏局长盛怒之下逼至墙根、推出窗外,坠向楼下。叶丽雅坠楼时惊恐万状,大呼救命,那声凄厉的哭喊,惊天地,泣鬼神,震耳欲聋,将我从睡梦中惊醒。我猛一睁眼,发现眼前一片漆黑,自己正躺在温暖的被窝里,身边是体香迷人的妻子晓雪。我眨了眨惺忪朦胧的眼睛,意识到自己刚才是在做梦。可我又想,虽然是梦,但梦境是现实的依据,谁能说刚才梦中的一切不会是真的呢?可话又说回来,梦毕竟还是梦。叶丽雅的死虽然已成既定事实,可你要追查凶手,让司法部门一查到底,对凶手绳之以法,依据何在,你总不能告诉司法机关我做梦了,梦中的一切都是真的,你们就将我梦中的一切作为追查罪犯的依据吧?真要那样,司法机关不把你当成疯子才怪。所以,梦境毕竟是梦境,现实终归是现实。眼下我所要做的事,就是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找到有关部门,对叶丽雅的死及其母亲失踪的事立案侦查,或者让上级机关向我家乡的所在市施压,接受并配合我们以记者的身份进行调查采访。妻子晓雪也一直在帮助我出谋划策。

我们首先做的事,是向报社领导汇报春节期间我们了解到的有关叶丽雅及其母亲的遭遇,以及我们春节期间就此事采访受挫的经历。当时正逢报社领导开编委会研究其他事宜,经晓雪事先沟通请求,报社领导网开一面增加议题,允许我们汇报关于叶丽雅命案及目前了解到的相关情况。我们俩汇报时慷慨激昂,悲愤交加,在场的编委无不动容,多数人都说岂有此理,这也太不像话了,一个青春靓丽的生命就这么不明不白离世,一个为含冤离世的女儿讨说法上访的母亲就这么莫名其妙失踪,而且发生在当今朗朗乾坤、蒸蒸日上的中国,无论如何都称得上是一个值得重视和调查的疑案。大伙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大都主张应当追踪报道、一查到底。就连总编都坐不住了,袖子一撸说,这是一个典型疑案,也是一个好选题,在依法治国呼声日渐强烈、政府正下大力气不断推进的今天,这个选题做好了会很有意义,也必定会引起读者的热烈反响。总编建议成立叶丽雅命案的专题采访组,在场的报社社长兼党组书记却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说:“大伙先别急,大伙说的虽然不无道理,我也认为这是个不错的线索和选题,但是,叶丽雅命案比较特殊。首先,叶丽雅本人是警察,案件发生在警察内部,而且叶丽雅是死在市级公安局办公大楼楼下,这样的地点、这样的死法很特殊,很诡异,也很敏感。叶丽雅到底是怎么死的?是真的受他们局长欺侮推下楼,还是她自己生活过得不如意、患抑郁症跳楼?很难说。这事恐怕没那么简单,林向阳你不能意气用事,更不能主观臆断,不能因为叶丽雅是你的同学你就认定她肯定是被性侵被祸害的。再说了,公安部门向来比较特殊,它是惩治罪犯、维护社会稳定、保百姓平安的重要力量,是国家机器重要的组成部分。即使是这个部门出了问题,我们也不能等同于其他普通部门或普通的社会事件,反正咱们要慎而又慎,不能冲动行事作简单报道,要知道我们是党报,是中央大报,不同于社会上那些乱七八糟热衷于小道消息和报道社会新闻的小报,要多想意气用事简单报道之后会产生什么后果。总之,我们的报道必须要以正面报道为主,即使是批评性报道,也是要为政府帮忙而不是添乱,更不要给政府和社会添堵。”endprint

社长兼党组书记的这番话,像一盆温水,而在座的人就像被泡在温水里慢慢熬煮的青蛙,之前的激愤和热情都慢慢地消融了。你不能否认社长说的这番话没有道理,甚至是很有道理,毕竟我们都长期工作在这家报社,被社长这样的观念长期浸染,所以他这番话听起来并不陌生,也还容易听进去。政治意识和大局观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罗盘和行动指南,因而,社长刚才的这番话似乎无懈可击,让在场的人都陷入了沉默。就连刚才还慷慨激昂的总编辑也陷入了沉思,眼睛直直地望着社长,仿佛磁铁般被吸住了。

一向伶牙俐齿的晓雪似乎被施了魔法,竟也愣愣地望着社长,说不出话。我用手轻轻捅了捅晓雪,将她的目光拉回到我脸上,与我的目光对接,但晓雪仍是无语。我心有不甘,遂鼓起勇气问社长:“社长,那……那叶丽雅命案,咱们是不是就不查、放弃了,更不要作追踪采访?”我刚一开口,众人的目光就被我吸引了过来,但很快又被社长抢回去。

此刻社长正吸着烟,不急于回答。而是将烟吸进胸腔,静静地享受着烟雾穿过胸腔的舒畅,然后才从嘴巴、鼻腔轻轻吐出,边吐边慢条斯理、若有所思地说:“也不是。”停顿了一下,他将吸完的烟蒂从嘴唇拔出,在他跟前的烟灰缸里狠狠掐灭,这才接着对我说:“这样吧,你尽快将叶丽雅命案有关信息写成情况汇报,我先跟有关部门咨询、沟通一下,看到底能否派记者追踪采访,抑或责成你家乡所在省、市有关部门查明情况,然后反馈给我们。”社长说这番话时,语气坚决,一锤定音,一副说一不二的样子。社长毕竟是报社的一把手,他级别高,人脉广,中央许多部门的领导他都认识,这给了我很大信心,也让我忽然间像吃下一颗定心丸。我当即说:“谢谢社长,我一定尽快将情况汇报写出来,呈送给您。”

信心是最好的动力。因為有社长的支持,当晚我就将自己迄今了解到的叶丽雅无端坠楼、其母因再三上访讨说法未果反莫名其妙失踪的情况汇报写了出来,还让妻子晓雪审阅修改了一遍,第二天上班便迫不及待直奔社长办公室,交给了社长。社长将情况汇报看了又看,点头说:“可以,留下吧,我会尽快将这份情况汇报转交有关部门。”眼看社长这么利索,口气这么坚定,我总算松了口气,便再三致谢社长。此刻我对社长的期待,也像刚放飞的气球,越飞越高。我希望我们的社长在短时间内,能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好解开我内心深处的疑惑,以告慰叶丽雅的在天之灵。

因为在期待处理结果,我和晓雪的生活暂时回归正轨。我们俩每天早出晚归,上班下班,浏览新闻,策划选题,寻找线索,查阅资料,采访,写稿,编稿。此外,每天接送女儿上学放学,买菜做饭,与柴米油盐锅碗瓢盆打交道,日子在紧张忙碌却也井然有序的节奏中日复一日的度过。而我的内心深处,却焦灼不安地等待着社长那边的结果。

一周过去,两周过去,甚至一个月、两个月过去,叶丽雅命案到底该怎么查、是否安排记者作追踪采访?社长那边始终没有消息。甚至我和晓雪上班时见到社长,社长都只字未提。刚开始,我也不便问,不敢问,毕竟社长日理万机,叶丽雅命案恐怕在他大脑所占比重至多也就百分之几,甚至百分之几都不到,再说叶丽雅命案那么棘手,即使与中央的有关部委联系也需要时间。更何况待办的事,上级催促下级,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可下级催促上级,虽说不上大逆不道,却也犯了官场和职场大忌。所以,尽管叶丽雅命案在我心中灼热如铁,每天烫得我焦灼不安,可我还是极力告诫自己:别急,沉住气,静下心来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妻子晓雪也时常劝我,别急,等等,再等等。她还说,社长官至副部级,见多识广,人脉众多,只要他肯出面,事情应该是有希望落实的。于是,我又强迫自己耐心等待,这一等,又过去一个月。自打那天在我们报社编委会,当着社长和众多编委的面汇报叶丽雅命案的事,满打满算已经过去了三个月,我的内心也在焦灼不安的等待中煎熬了三个月,此时的我内心已经像捅开的蚂蚁窝,百爪挠心,疼痛难耐,再也等不下去了。

5月中旬的一天,因为内心牵挂着叶丽雅案的着落,我一夜未眠。早晨起床,我匆匆洗漱,与晓雪一起陪女儿胡乱吃了前一天准备好的牛奶和面包,便开着车先将女儿送到学校,然后与晓雪一起上班。

来到报社,我和晓雪迫不及待直奔社长办公室,社长也刚好上班。我俩敲门而进时,他正沏好茶端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见我们双双进来,社长端起杯,低着头,一边慢条斯理地吹着茶杯上飘出的热气,一边问:“你们俩,有什么事吗?”我一听,脑子当即短路,憋在肚子里的话瞬间被噎住了,急也不是恼也不是,此刻只感觉自己的脸火辣辣的,热得烫人。

晓雪却快人快语:“哟——社长是贵人多忘事,还是真的是日理万机啊,春节后我和林向阳向您汇报过的、关于女警官叶丽雅不明不白坠楼的事,林向阳还按照您的要求给您写了一份情况汇报,难道您给忘了?”晓雪这番话一出口,把我吓了一跳,心想她真是胆大包天,怎么敢用这样的口气同社长说话?我忐忑不安,内心暗暗为晓雪捏了一把汗。

没想到社长听罢,并不恼火。只听他“噢——”的一声,一只手歉意地拍着自己的脑袋,嘴张成了圆形,“呵呵,呵呵”地笑着,笑得有些尴尬,随即在桌上不停地翻着杂乱的文件资料,边翻阅边说:“你瞧我这一忙,怎么就把你们这事给忘了!”他既像是自嘲,又像是自责,无论是自嘲还是自责,反正他没有生气,这让我原本悬着的心稍稍放了下来。

晓雪却并不罢休,反而穷追猛打:“哟——我的社长大人,这可是您的不对了。叶丽雅这事可是人命关天啊!您也不想想,叶丽雅那么年轻漂亮的女警官,还没结婚生子享受人生呢,莫名其妙就坠楼了,死得不明不白;还有她的母亲,因为三番五次上访,为死去的女儿讨说法,却也莫名其妙失踪了,失踪得也不明不白。您不觉得这事情很严重吗?!”晓雪这番话,又一次让我担惊受怕,刚刚放下的心瞬间又悬了起来。此刻的晓雪却似怒非怒,似笑非笑,可嬉笑怒骂分明又集于脸上,让社长恼也不是,笑也不是。只好“呵呵”地打着哈哈,一个劲说:“嗐,我实在是太忙了太忙了,整天这个会那个会,反正是没完没了的会,何况社里还有那么多处理不完的事,一忙就忙晕头,你们说的这件事也……也就给忘了。”社长边说边摇头晃脑,看得出他确实有几分歉意。他摩挲着胡子已刮得精光的下巴,安慰我们说,“这样吧,你们送的那份材料我一时找不到了,林向阳你一会儿给我重新打印一份送来吧。我今天就给公安部的朋友打电话说说这事,啊对啦——那跳楼的女警察叫什么来着?”社长收住话望着我。endprint

“叶丽雅——”晓雪抢着回答,又纠正说,“不是跳楼而是坠楼!”

社长“嘿嘿”笑着,更正说:“好,叫叶丽雅,坠楼。”他边说边拿笔在纸上记着。完了放下笔说:“我记下了。你们走吧,今天我会抽空跟公安部那边的朋友联系此事。”说罢,社长一摆右手,明显是送客的意思,毕竟他是大忙人,桌子上还堆了一大堆文件等待他阅处呢。社长是一家中央级大报的一社之长,管着千余员工,尽管他忘记叶丽雅命案这么重要的事让我有些不悦,可刚才他能够在百忙之中腾出时间接待我俩,还不计较晓雪对他似怒非怒似笑非笑的责怪,这已经令我意外和感激了。

离开社长办公室,我当即重新打印了那份关于叶丽雅坠楼的情况汇报送回到社长办公室。

吃午饭时,我在报社食堂碰到社长。没想到社长主动招呼我,说:“你刚走我就与公安部的朋友通电话了,你写的关于叶丽雅坠楼的情况汇报,我也已经安排司机送交对方。他们说会重视这件事情,答应让相关部门查询你们家乡发生的这件事。”听罢社长的话,我内心重燃希望,一丝暖流瞬间从胸间涌出,很快弥漫全身,早先对社长的埋怨也烟消云散。我赶忙说:“社长,真太谢谢您啦,有您亲自出面,这事就有希望了!”

社长听罢,连连摆手说:“不谢不谢,早就该办的事啊,都怪我实在太忙一时疏忽了。反正我这回是及时找我公安部门的朋友了,有没有结果还不大好说,希望能有好结果吧。我还……”他忽然收住话,欲言又止。我正疑惑,却又听他说:“我还在考虑,是否将叶丽雅坠楼和她母亲上访失踪的事,由咱们报社出一份内参和公函,发送到你们家乡省一级的纪检和信访部门,促使他们重视调查这个案件,这样是不是更有把握?”

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差点要握住社长的手:“那再好不过了!社长,如果咱们报社也给我家乡省一级相关部门发送内参和公函,加上公安部那边的督促,双管齐下,力度肯定大不一样,事情也肯定更有希望得到查清。”此刻我望着社长,目光充满感激,心想社长不愧为社长,心系黎民百姓,大事面前并不糊涂。

社长说:“行,就这么定了。我马上安排办公室将你写的情况汇报改成内参,同时出四份公函,分别发送给你家乡所在的省公安厅、省纪委、省检察院、省信访办,请他们协助调查这个案件。”

我说:“太好了,谢谢您社长!” 我感激地望着社长,此刻社长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忽然高大起来。

按照社长指示,报社办公室很快将内参和公函分别发往我南方家乡所在的省公安厅、省纪委、省检察院、省信访办。加上有社长事先联系的公安部相关部门答应协查,我满怀希望地等待着叶丽雅命案调查的相关结果。

转眼间一周过去,两周过去,三周过去,直到一个月之后,我没有等到期待中的结果,等到的却是我父親心急火燎的来电。

那天,我和晓雪下班后刚开车到学校接女儿回到家中,还未来得及喘口气,衣兜里的手机铃声便响了起来,响得那么急促,那么突然,那么刺耳,声声凄厉,阵阵催心。我赶紧放下手中的公文包,掏出手机,是父亲的声音:“儿啊——你现在在哪里?”

我赶忙回答:“在家呢爸,怎么啦?”

父亲在电话那头说:“儿啊,我跟你说,叶丽雅坠楼的事、还有她母亲上访失踪的事,你千万别再掺和了!”父亲在电话那头大声嚷嚷。

我一听,忙问:“爸,怎么啦,你干嘛说这个,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父亲没直接回答,而是将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末了又大声说:“儿啊,你千万要听我的话,好好干你该干的工作,家乡的事你千万别掺和了!”说这话时,父亲几乎已经歇斯底里了,而且还未等我回话他就把电话挂了。

我只感觉脑子“嗡——”的一下,一时懵了,心怦怦直跳,不知道父亲说这话到底什么意思,他怎么又不容分说将电话挂了?

因为心生疑窦,我无心像往常一样下厨房帮晓雪准备晚上的饭菜,而是郑重其事径直走进卧室关上门,拨通我哥的手机,好在手机很快就拨通了。我迫不及待地问:“哥,爸怎么啦,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把父亲刚才说的话告诉了哥。

哥在电话那头“唉”地叹了口气,这才说:“向阳,实话告诉你吧,爸对你说的话,也是我和你姐、你妹想对你说的话,都是我们几个和爸一起商量好了的。因为爸是一家之长,所以让他代表我们兄妹几个先同你说。反正叶丽雅坠楼的事你千万别再掺和了,好好干你的工作,别蹚咱们家乡的混水,你听明白了吧?”

我听罢火冒三丈,没好气地说:“我不明白,我根本就不明白!我春节回家时你们都在场,不是都说得好好的吗,叶丽雅这事没完,我得想方设法调查清楚,要不然叶丽雅死得太冤,还有她母亲也失踪得太离奇了!”我几乎是吼叫着冲哥哥说的,以致惊着了正要做晚饭的妻子和正准备写作业的女儿,她们俩此刻双双推开卧室的房门,探着一大一小的两个脑袋,双目四眼探照灯一样的将目光照向了我。

不料我刚才这番话也惹怒了我哥,只听他此刻在电话那头没好气地嚷:“你是觉得叶丽雅的事重要还是咱们家的事重要?你知道最近我、你姐和你妹,还有咱爸咱妈承受着多大压力吗?你一个人在外自由自在没人管得着你,倒是痛快啊?你也不想想我们兄妹几个都得在家乡工作、生活,还得受家乡这帮王八蛋官员管制?有本事你也回家乡当个一官半职,让咱一家人都沾沾光啊?!”我哥的这番话像连珠炮,“哒哒哒”从电话那头打过来,打得我晕头转向,脑子嗡嗡作响,我像被谁当头擂了一拳。

我一边朝门外探进来的那两个脑袋摆手,嘘着声示意她俩先别打扰,一边紧走几步重新掩上门,降低声调对电话那头说:“哥,刚才是我口气不好,我向你道歉。最近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先别急,慢慢说。”我的口气已经变得柔和,像风暴忽然变成和风。

哥哥这才把声音也调低下来,一五一十地向我讲述了最近家里发生的情况。原来,我哥、我姐和我妹最近都被所在单位领导找去谈话,软硬兼施,要求他们做我的工作,让我别再掺和叶丽雅命案的事,别给家乡添乱,否则他们就别再想在本单位干了。相反,如果能做通我的工作,让我在叶丽雅命案上就此罢休,所在单位都会分别给我哥、我姐和我妹加薪一级。还说,如果能让我以后多为家乡做正面报道,歌颂家乡的好人好事和家乡各行各业的变化和业绩,每发表一篇报道市政府可奖励我家人民币一万元。endprint

听完哥哥这一席话,我仿佛冷不丁错吞了一只苍蝇,也仿佛被谁强行往嘴里塞进了一团臭袜子,既恶心又憋闷。我使劲眨了眨眼睛,大口大口喘着粗气,拼命想弄明白眼前这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时光停滞,天地静止,卧室挂钟的秒针清晰均匀地踱着步,眼前的世界一切如故,什么都没有发生,可什么又都发生了。原本我以为一桩正义的事,却被权力的巨手残暴扼杀,我拒绝吗,我反抗吗,我义无反顾为可能含冤而死的昔日恋人伸张正义吗?这想法乍看是那么神圣,可细想又多么幼稚!我乃一介书生,即使是被誉为无冕之王、操控舆论的记者,那又怎样?我本芸芸众生,也只是普通百姓中的一员、世俗社会中的一分子。想想我远在故乡公职在身的哥哥、姐姐、妹妹,还有领着退休金的年迈父母,我能无所顾忌、义无反顾吗?朗朗乾坤,浩浩苍穹,这世界有谁能抓着自己的头发脱离大地、向天空飞翔?

这天晚上,我仿佛中了邪,一下子傻呆呆的。从与我哥通完电话到吃晚饭,我都沉默寡言,表情僵硬,一脸阴沉,表情一如被寒冬冻僵的大地。妻女满脸诧异,大小四只眼睛亮光闪闪地逼视着我,非让我回答到底发生了什么?一开始我懒得回答,也没勇气回答,可她俩一再催促、逼问,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僵持的最后,我还是败下阵来,像被严霜打蔫的瓜叶耷下脑袋,叹着气说:“唉,叶丽雅命案,恐怕不能再追踪了!”我将与父亲和哥哥通电话的情况向晓雪和女儿复述了一遍。

晓雪一听,清秀的脸瞬间像着了火,破口大骂:“岂有此理,你们家乡哪里还是共产党的天下?简直是黑社会、土匪窝!我就不信没人治得了他们,不行我找中央……”

我连忙制止:“算了吧,俗话说胳膊拧不过大腿,官大不如管大。再说,我哥我姐我妹都好不容易端了个公家饭碗,弄砸了咱们也担当不起,何况我爸我妈都领着公家的退休金呢,命运都掌握在他们手里,实在是惹不起呀。”

晓雪听罢,白我一眼,气哼哼的,显然很不满意,也很不服气。可她也只是噘着嘴,干瞪眼,干生气,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我想也是,世道如此蛮横,现实如此残酷,她能说出什么来呢?

倒是女儿听罢,一脸的不以为然,一脸的不屑:“爸爸妈妈,这有什么难的,咱们将爷爷奶奶,还有伯伯、姑姑们通通接到北京来住不就行了?”说完,她忽闪着明亮的双眸,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等待着我和晓雪的回话。眼看着女儿这般天真无邪、萌得撩人的表情,我和晓雪忍俊不禁,转恼为笑。刚才的愤怒和不悦,一时间似乎也让这笑赶走了。

即便如此,我仍然心有不甘。吃晚饭的时候心事重重,不能自已,内心的不甘和愤怒,以及对叶丽雅及其母亲遭遇的深深同情,对现实和世道的残酷、不公与无奈,一股脑儿在我的内心深处交织成一根无形的丝线,隐隐约约、一下接一下地扯疼着我。让我辗转反侧,欲罢不能。

这天深夜,我躺在床上,满脑子仍纠结着今天发生的事情,久久不能入眠。好不容易睡着了,却迷迷糊糊做了个梦,我梦见自己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却忽然变成了侏儒,原本合身得体的衣裤和鞋子,突然间变得无比宽松,以至于走起路来晃晃荡荡,身子也莫名其妙矮了下来,还不停萎缩。原本我與身高相当的人一前一后走着,眼睛平视着前面的人的后脑勺,可不一会我的鼻子却矮到只能闻着他屁股;而原先与我左右并肩走着的人,我的脑袋此时却已经沦落到只与他们齐胯高。我的身材忽然间如此奇怪变形,惹得大街上前后左右数不清的陌生人围观,无数双惊诧的目光争先恐后地注视着我,让我毛骨悚然。

没多久,我又做了另一个梦,朦朦胧胧中,我梦见叶丽雅和她的母亲不知被谁抛到汪洋大海之中,正不断遭受狂风暴雨和滔天浊浪的无情摧打,她们俩在狂风暴雨和滔天浊浪中时隐时现,不断挣扎,声嘶力竭地呼喊救命,而且不断地呼喊着我的名字。循着她们的呼叫声,我像一只勇敢的巨鸟奋不顾身地飞了过去,在风雨和海浪间不断躲闪、穿梭,但只闻其声,却怎么也看不见她们母女的身影。我竭尽全力,不停与海浪和风雨搏击、挣扎,试图营救叶丽雅母女俩,却总是徒劳无功。可我不甘心,不气馁,依然一次又一次循着声音奋力飞扑过去,却始终一次次失败。我一边与风雨和海浪搏击,一边拼命发出压抑在内心深处已久的呼喊——叶丽雅,你到底在哪里?!

然而,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我歇斯底里的呼喊声,一次次被山呼海啸、震耳欲聋的风雨和海浪无情的淹没。突然,一阵狂风和巨浪劈头盖脸朝我袭来,只听耳边“嗡——”的一声巨响,我的脑袋瞬间像炸裂一般,疼痛难忍,晕眩难抑。我“扑通”一声栽入大海深处,眼前一片漆黑,我的身子彻底丧失了抵抗的能力,快速地坠向大海的深渊……

【附记】叶丽雅命案调查受挫,是我有生以来,尤其是当记者以来受到的最大挫折,甚至曾经一度让我心灰意冷,原来每天四射的活力、高涨的工作热情,像被当头泼了冷水。当初当上记者的时候,我是多么心气高昂、劲头十足啊,简直像上足了发条的钟表,每天与时间赛跑,跑到了时代大潮的前头。那张每天揣在怀里的记者证,一如能量巨大的核反应堆,促使我马不停蹄地外出采访,一篇接一篇地写报道,而且时常上头版头条。那时候,我觉得当记者真是神气,真的像无冕之王,无所不能。经历了这次挫折,我热情大减,心气泄漏,虽然每天也上班,也依然一篇一篇地写着报道,但我自知地位卑微、能力有限,愧对记者称号,更愧对曾经深爱、如今长眠于九泉之下的叶丽雅。相比于以前,我觉得自己更像一部受人控制的机器,因为连着电源,生命跟随电能和惯性运转,每天上班、下班,日复一日被动地工作,多数时候是完成报社领导交给的工作。过去的主动伴随着泄漏的热情和心气,竟不知不觉流失了。可悲的是,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许多年。

直到一个月前,我从央视的新闻中看到我家乡所在省的省纪委书记马占山落马,被中央纪委立案调查,还牵出窝案,其中包括我家乡所在市公安局的局长张莽汉,也即我和晓雪采访时那位不可一世的张(脏)局长,我才像忽然间服了兴奋剂,不仅喜出望外,还当即兴高采烈地将消息告诉了妻子范晓雪,同时还第一时间打电话告诉了我远方家乡的父母和亲人。接电话的父亲听后连声说:“向阳啊,张莽汉落马的事我正要告诉你呢,没想到你也知道了。听说今早还有人在市公安局门口放鞭炮庆祝呢,可见张莽汉这些年是多么不得人心。这下好啦,这下好啦,张莽汉一倒台,叶丽雅和她母亲冤案调查的事,没准就有着落了。向阳你说是不是,你说是不是?……”

父亲在电话那端连声问我。我握着话筒,却无法回答。父亲所说的,当然也是我所希望的,甚至是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如今,那个混账局长倒了,照理说叶丽雅和她母亲的冤案是有望立案调查,或者随张莽汉的犯罪事实被逐渐牵出来的,叶丽雅的死和她母亲失踪的真相,或许不久之后就会大白于天下——但这可能吗?此刻我无法对父亲回答,至少目前还无法回答。

但为了解开多少年来一直折磨我的心头之结,为了告慰我曾经深爱的恋人叶丽雅,我已下决心对叶丽雅命案和她母亲莫名其妙失踪的疑案继续跟踪采访,一旦此案的采访和调查有了进展,甚至有朝一日水落石出,读者诸君又有兴趣继续关注了解,那我再写续篇吧,不过这是后话。

责任编辑 李琪珉endprint

猜你喜欢

晓雪社长公安局
《中国出版》理事会
2017年全国基层公安文化工作示范点名单
FBI Breaks into Shooter
酬道平社长
夏洛克·福尔摩斯怎样改变了这个世界
韩国HI GHY ARN公司社长参观博纳德
强基固本铸利剑 砥砺奋进保平安——钟祥市公安局
戮力同心保平安——洪湖市公安局谱写为民新篇章
坚持改革创新 强化履职尽责——襄阳市公安局
论晓雪爱情诗的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