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渔业一路向西

2017-12-25黄启健

农家之友 2017年1期
关键词:文莱远洋渔船

本刊特约通讯员 黄启健

广西渔业一路向西

本刊特约通讯员 黄启健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给国内渔业企业带来了新机遇,更坚定了企业“走出去”的信心。广西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省份,为配合国家战略,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积极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运筹帷幄,让广西渔业“走出去”,一路向西,高歌猛进。

广西海世通食品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在车间内忙碌加工虾仁。

在东南亚:两桂系企业大咖“一路”挺进文莱

东南亚,是“一带一路”中“一路”的第一站,在这里,广西企业捷足先登,开启了“走出去”的第一步,目前已有两家公司成功找到落棋的战略要点。

下第一颗棋的是广西海世通食品有限公司。2016年5月24日,广西海世通与文莱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合作投资建设深水设施化养殖项目。目前,该项目已正式开始实施。2016年7月,广西海世通食品有限公司海外子公司Hiseaton Fisheries(B)Sdn Bhd(海世通文莱渔业公司)与文莱渔业局签约组建了中国—文莱渔业科技联合研究发展中心。目前,公司已在文莱拥有2000公顷养殖海域﹑22公顷鱼苗育种基地﹑2公顷加工厂土地和ADC中文渔业发展中心。2016年6~9月,12口大型深水网箱(80米周长)已运抵文莱,并完成了组装和海上安装及锚固工作。与此同时,70万尾金鲳鱼苗及部分金鲳鱼亲鱼也通过海运运到养殖场并投放网箱养殖。该项目计划分两个阶段投资1.3亿元人民币,建设133口80米周长的深水网箱,年收获1.3万吨左右的成品鱼,年总产值4亿元人民币左右。该公司还计划下一步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和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合作共建水产遗传育种中心。

除了海世通,跟随国家战略“一路”走进文莱的还有广西海洋投资集团,该集团针对广西南沙捕捞渔船往返国内港口补给需行程数千公里,既耗时又耗油,以及在南沙群岛建造补给基地成本高﹑难度大等问题,向文莱方面提出了在文莱合作建设现代渔业补给基地,用于解决广西南沙捕捞渔船的后勤补给问题,同时延长和完善南沙捕捞业相关产业链,提高整个产业的效益。目前,双方已就该建议达成共识,正尽力推进中。项目完成后,广西将有一个利用文莱现有的码头和港湾,建设集渔需物资补给﹑渔船维修保养﹑大型冷库储存﹑水产品精深加工﹑水产品交易等于一体的基地。

印度洋“珍珠链”上闪亮登场

除了东南亚,在印度洋明珠斯里兰卡,也开始出现广西水产畜牧业的身影。

广西海洋投资集团全资子公司广西中马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已经在这里开始布局,目前该企业洽谈购入斯里兰卡 Herbilan Fisheries Lanka公司股份,将开启广西企业进军斯渔业捕捞业的第一炮。

目前,该项目有关申报立项的材料已基本准备完毕,计划近期内提交立项申请。该项目计划派出远洋捕捞渔船100艘,第一期先派出10艘渔船进行探捕,如果效益好,则计划承租Ceylon Fishery Harbour Corporation 渔业码头(30年)作为项目的基地,并新建储存能力5000吨的冷库一座﹑日产冰300吨的制冰厂一个﹑高标准的鱼货深加工生产线2条和船舶修造厂1个,同时改造原有的水产品理货车间,完善码头的供油供水供冰等配套设施。

挺进非洲 扬帆大西洋

“一路”的最远端——非洲,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在非洲西北部的毛里塔尼亚,渔业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水域位于世界五大渔场——东南大西洋渔场,适宜进行渔业开发。2015年9月毛里塔尼亚总统对中国进行了友好访问,期间签订了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包括扩大渔业合作开发在内的一系列经济合作协议。在此背景下,广西荣冠投资有限公司和山东荣成市日晟水产有限公司汇集了水产加工和远洋捕捞行业中领军级别的基础力量,合作成立了广西祥和顺远洋捕捞有限公司和广西荣冠远洋捕捞有限公司(其中母公司——祥和顺公司承担远洋渔船船队建设,全资子公司——荣冠公司承担驻毛塔岸上基地建设),共同开发毛塔远洋捕捞项目。

项目计划三年内投资12~15亿元人民币,新建40艘远洋捕捞船。建成后,总捕捞量达65万吨/年,年加工能力达10万吨/年,产值20亿元/年。日前,14艘广西祥和顺公司的远洋捕捞船先后下水,眼下正在试航和办理相关手续,之后再开赴非洲毛里塔尼亚在大西洋海域长期作业,远行海上新丝路。

猜你喜欢

文莱远洋渔船
千舟竞发
沈阳远洋公馆
远洋“军需官”901
恒逸(文莱)项目二期模块化建造可行性分析
欧文莱广告页
国内新型远洋金枪鱼围网渔船首航
“两横一纵”远洋综合补给
西方银行离开,中资帮助文莱
文莱2015年入境游客同比增长8.6%
南海灯光围网渔船改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