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电力设备管理工作夯实企业安全效益基础
2017-12-25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2017年3月23日)
强化电力设备管理工作夯实企业安全效益基础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2017年3月23日)
2016年,国电集团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公司系统深入贯彻“一五五”战略,围绕电力企业提质增效工作要求,以深化“双提升”为抓手,稳步推进各项工作,电力设备管理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一、2016年设备管理工作情况
(一)企业基本情况
截至2016年底,国电集团可控总装机容量14248.3万千瓦,同比增长748万千瓦。其中清洁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30.3%,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煤电机组中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占比50.4%,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煤电平均单机容量39.3万千瓦,同比增加0.8万千瓦。
2016年,集团公司完成发电量5052.6亿千瓦时、上网电量4770.4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4.5%、4.4%。火电完成发电量4048.8亿千瓦时,占比80.1%;水电完成541.8亿千瓦时,占比10.7%;风电完成445.0亿千瓦时,占比8.8%;太阳能完成11.4亿千瓦时,占比0.2%;其它类型完成5.6亿千瓦时,占比0.1%。火电机组发电量中,600兆瓦及以上等级占52.8%,300兆瓦等级占39.9%,200兆瓦等级占5.0%,100兆瓦等级及以下占2.3%。
集团公司平均利用小时完成3684小时,同比降低203小时。其中,火电完成4178小时,同比降低223小时;水电完成3369小时,同比降低89小时;风电完成1908小时,同比升高9小时;太阳能完成1531小时,同比降低44小时。
(二)主要成绩
1.安全生产大局保持平稳。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铜陵、荆门等42家火电企业通过现场标准化验评,累计三分之二的火电企业已经达标,现场管理和面貌持续向好。加大隐患排查力度,组织开展各类安全检查346次,对124家企业开展安全性评价和专项评估,分层分级落实整改。编制典型安全事故案例,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完成6期安监人员培训班,培训365人次。国电电力等单位按照集团要求开展风险预控试点,主要负责人亲自督导,建立安全风险清单,制定管控措施。集团公司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98%的企业安全生产无事故,127个大修技改现场“零事故”,279家发电企业连续安全生产超过3000天。
2.生产运营指标持续改善。深化火电“双提升”工作,强化对标管控,扎实开展整体运行优化。集团全年供电煤耗完成308.5克/千瓦时,同比降低1.9克/千瓦时,28台火电机组连续挂网运行5000小时以上,53台机组获评全国能效对标优胜机组,再创历年最佳,居可比企业领先。加强设备可靠性管理,龙山1号、谏壁8号等7台机组获评全国可靠性金牌机组。依靠技术进步,抓好重点问题治理和新机生效工作,解决了石嘴山4号、福州1号等17台机组的重要缺陷,荥阳、大开等电厂供热改造后,供热期全厂煤耗降低10克以上,泰州新投3号机组连续运行254天。
3.设备管理工作持续强化。以设备治理三年规划为指引,大力推进两个标准化建设,优化设备检修技改全过程管理,切实提高设备可靠性,改善总体能耗水平。主要工作:一是修订完善设备管理制度。针对风电设备、灰库灰场、生产监控系统等新情况,强化设备管理制度建设,全面夯实管理基础,以满足安全生产新需求。制定发布了《风力发电设备管理规定》、《火电企业固体废弃物管理办法》和《发电企业生产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二是加快推进安全文明标准化建设。在总结2015年标准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组织领导,落实了建设责任,加强了建设培训,组织开展了荥阳电厂安全文明生产现场交流会,完成了10家火电企业现场验收及3家单位的复评工作,现场安全文明生产标准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三是全面推行设备检修标准化。组织9家企业开展了检修标准化互查互学,严格对照规范要求,查找问题和差距,及时改进纠偏。加强机组检修全过程管理,准确掌握检修计划的执行情况。顺利完成266台机组检修,62台大修机组平均煤耗下降3.6克/千瓦时,54台机组修后一年内“ 零非停”。四是强化设备技术管理。编制了集团公司《火电厂灵活性改造技术路线》,全面推进火电厂灵活性改造的进程,提高系统调峰和新能源消化能力。组织编制了《600兆瓦超临界机组通流改造技术路线》,进一步研究解决机组运行缸效率偏低、热耗率较设计值明显偏高等问题。组织电科院完成了乐东、肇庆等4家单位的技术监督工作,对乐东灰场及燃烧器等重点关注问题、对南宁公司制粉系统和燃烧系统爆燃存在隐患等重点问题、对泰州锅炉承压部件存在泄漏隐患、预热器存在堵塞风险等重点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并督促其及时整改,大大提高发电企业的事故预防能力,为安全生产打下了良好的根基。
4.环保科技工作扎实推进。认真落实国家环保要求,完善环保日常监管和信息报送机制,加强达标排放管控和预警,45家企业顺利通过中央环保督查,圆满完成G20峰会保障任务。科学组织超低排放改造,严把安全和质量关,全年完成65台机组改造任务,累计5221万千瓦机组实现超低排放,占比达到52.6%,建设规模和运行质量处可比企业先进。加强碳排放管理工作,完成103家企业碳盘查,建立台账,摸清底数,为参与全国碳交易打好基础。强化科技创新,全年有7项成果获奖,其中“燃煤电厂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关键技术及应用”等2个项目获得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一等奖。
二、工程建设主要项目投运情况
2016年国电集团共新投火电机组7台468万千瓦,水电56.5万千瓦,风电280万千瓦。
三、2017年设备管理工作措施
(一)突出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大力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重点推进现场安全文明生产、设备完好管理、典型作业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一是深化现场标准化建设。全面开展现场安全文明生产标准化,年内火电企业要全部完成,水电、风电、光电领域要全面启动,目前集团公司正在分类编制工作标准和实施方案,计划在三月份召开现场会进行全面部署。各企业要结合实际制定标准化实施方案,在抓好现场标准化的同时,大力推进工作标准、管理标准、质量标准、作业标准、环境标准建设。二是启动设备完好标准化管理。编制集团公司发电设备完好标准,推动企业以设备评级管理为基础,进一步规范设备巡检、维护、消缺和检修的标准化管理,提高设备完好率。标准下发后,各企业要严格按照要求,针对每台设备制订完好标准和相关工作方案,分(子)公司要做好策划和督导。三是开展典型作业安全管理标准化。集团公司制定典型作业标准规范,制定发布起重、焊接、高空等典型作业清单,由企业制定相应的安全作业标准并执行。龙源电力要针对风机登塔、机舱外、轮毂内、大部件吊装等典型作业建立风险清单,编制风电典型作业标准化管控手册,在全集团范围推广。
(二)着力加强节能减排升级改造
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对标分析,抓好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深度节能减排。一是开展节能减排综合评估。各区域、各企业要组织对供电煤耗、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找准同区域、同类型定位。按照集团公司设备改造技术路线,研究制定达标改造技术方案,结合设备状况和电力市场形势,科学编制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二是抓好重大项目实施。加强环保改造工程管理,按期完成54台机组超低排放、14家企业废水达标改造任务。节能方面重点推进北仑、谏壁亚临界机组综合升级改造,组织好费县1号、大同7号等机组通流改造,抓好长春一热、延吉电厂供热优化改造。充分论证灵活性改造技术方案,加快推进庄河等试点工程进展。电科院要依托重大技改项目,开展好超低排放和水处理咨询可研、水平衡测试等业务。三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面向电力生产经营重大技术需求,做好科技项目选题和立项,争取在火电厂废水零排放、资源化脱硫以及发电设备远程诊断、风电机组大部件预警模型等方面取得成果。电科院要针对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等开展技术攻关,形成集团公司反事故措施、技术导则和行业标准。
(三)着力加强设备可靠性管理
细化设备可靠性管理,加强突出问题治理,强化技术监督工作,提升设备可靠性能。一是细化可靠性管理。加强发电设备状态监控,细化可靠性月报,定期对主要可靠性指标进行统计对标,重点通报典型非停和故障,在星级创建考评中强化门槛标准。分(子)公司要规范月度可靠性分析,对非停、非降、备用机组切换、备用消缺等情况统计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二是加强突出问题治理。针对深度调峰和燃煤掺配对锅炉稳燃的影响,制定最低负荷运行方案,以及不同运行状态下的配煤掺烧方案,提高运行操作水平,避免锅炉灭火。严格执行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防治技术导则,采取措施减少四管泄漏。完善发电设备操作监护制度,细化各项操作监护等级,对重大操作,严格执行管理和技术人员到场监护制度。三是强化技术监督工作。面向新建电厂,以及管理差距较大、设备故障较多的电厂,全面开展技术监督评价,深入查找隐患,抓好问题整改。对压力容器、水电大坝等危险性较大、存在重大事故风险的设备设施,严格技术监督和定期检验。规范金属监督日常管理,按季度编发报表,定期通报突出问题。开展超(超)临界机组高温金属材料安全性能评估,研究总结材料变化规律,超前做好防范。
(四)着力加强经济运行管理
深入开展整体运行优化,细化运营指标管理,加大技术支持力度,提升经济运行水平。一是深入开展整体运行优化。总结永福等六家试点企业经验,编制《火电机组整体运行优化技术路线》,指导企业优化调整电量结构,优化运行方式,统筹协调资源,实现整体效益最优。各分(子)公司要抓好组织实施,制定落实优化措施,及时整改提升。二是细化运行指标管理。对供电煤耗开展多维度对标排序,加强厂用电率分析管控,规范厂用电管理,完善用电计量,非生产用电必须计量收费。分(子)公司要定期开展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通报,督促整改。三北地区供热企业要深入开展机组能耗对标,强化指标分析,规范指标管理,充分发挥热电联产拉动作用。三是加大技术支持力度。分(子)公司、电科院要专题开展火电机组低负荷优化技术、技术监督远程诊断技术等研究,加强技术支撑,辅助提升经济运行能力。新投产机组要开展运行评价和诊断,准确掌握运行状况,落实系统完善化、运行优化措施,提升经济运行水平。
(五)着力加强全面环保管理
健全环保管理体系,加强环保应急管理和碳排放管理,提升企业全面环保能力。一是健全环保管理体系。结合国家最新政策,修订完善集团公司环保管理制度,调整各级管理职责分工,研究制定排污许可制、环境保护税法、环评后评价等新政策的落实措施,做好管理对接和人员培训。二是强化环保应急管理。落实《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要求,重点督导“2+26”城市范围内的12家电厂加强环保管理,抓好廊坊电厂新机治理,打造区域标杆。加强供暖季环保数据实时监控,完善重污染天气、突发环境事件等应急管理,认真做好中央环保督查迎检工作。三是加强碳排放管理。密切跟踪国家碳排放政策,推进集团公司碳管理三级体系建设,制定管理制度和工作标准,开发信息管理系统,规范碳排放统计和报送工作,抓好碳交易试点,全面提升碳排放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