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建设中的文化产业发展建设研究——以发展南繁文化产业和三亚市国际化热带滨海旅游精品城市建设为例

2017-12-25许润吕青倪梦琳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

新商务周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南繁三亚市三亚

文/许润 吕青 倪梦琳,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



城市建设中的文化产业发展建设研究——以发展南繁文化产业和三亚市国际化热带滨海旅游精品城市建设为例

文/许润 吕青 倪梦琳,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现代化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抓住城市特有的文化本质发展文化产业,对推动城市实力的整体提升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南繁文化产业的阐述,结合国家省市相关政策进行分析,就南繁文化产业建设和三亚国际化热带滨海旅游精品城市建设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希望可以给城市管理者一些启示,也让文化工作者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建设的工作重要性。

南繁;文化产业;城市建设

南繁,主要是指依靠海南省三亚市和陵水县以及乐东县得天独厚的部分典型热带气候资源来开展作物反季节加速种苗的加代繁种的一系列相关活动[1]。南繁文化是借助于南繁与其相关产业活动共同合作孵化而成的产物,是南繁事业独特的历史现象和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南繁文化源于中国南繁事业。三亚是南繁的一片热土,三亚独有的热带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对南繁十分重要。但是随着三亚市人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南繁所带来的效益难以支撑南繁面对其他产业来自市场上的竞争,多元化发展南繁产业,大力发掘南繁价值参与三亚城市建设十分必要。

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文化建设也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文化建设越来越成为国家提高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 [1]。2009年海南省正式提出要建设国家旅游岛的目标,三亚则被冠以“东方夏威夷”享誉海内外,大批中外游客的目光汇集三亚。在这个过程中,三亚无疑就成为了中国和世界进行“文化碰撞”的一个窗口。现在,三亚市以建设国际化热带滨海旅游精品城市为目标,势必要以自己独特的人文内涵形成城市标签,把三亚市旅游城市的建设和文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

南繁文化产业化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南繁精神文化需求为向导,以实现效益为目标,依靠南繁科技产业带动相关南繁文化产业,依靠针对性的服务和高质量的管理,将南繁文化产品系列化、品牌化的经营模式和组织形式。南繁文化产业是以南繁文化为核心,与时代流行潮流趋势相结合,将南繁文化产业逐渐分布渗透于农业、制造业、交通运输、文体业、餐饮业、保险业等多个行业,再将其统一融合,成为“一站式”南繁文化系统,从而实现多领域运营品牌,并以异业联盟的方式共同发展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六次产业”。发展南繁文化产业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开城市建设过程中让人头痛的人地资源分配等难点。

如何以南繁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三亚国际化热带滨海旅游精品城市建设,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以南繁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三亚市产业结构调整

从本质上来讲,南繁是属于农业。抓住规划建设国家级南繁基地的契机,吸引大型种业企业、研发机构落户三亚,实现南繁育制种产业化,充分发挥南繁的产业集聚效益,在海南省南繁管理局和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努力搭建的交流平台上转变原来孤立的、分散的生产活动为互动的、有组织的南繁育种,从而贯彻市委市政府的指示要求做到传统产业提质。

以南繁文化产业的合理集聚打造三亚城市发展对外宣传亮点

文化产业是21世纪最有潜力的产业,也是支柱型产业[2],南繁的文化产业发展需要走产业集聚的道路。国务院对于南繁基地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2015年出台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建设规划(2015-2025)》,将26.8万亩适宜南繁科研育种的区域,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用途管制。此外还有“海南三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将纳入国家对南繁基地建设总体规划之中,三亚南繁的集聚已经构建。对南繁文化产业而言,南繁产业小镇的建设、海棠湾水稻公园、中国杂交水稻发源地保护园、海南三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其合理集聚的重要载体。南繁文化通过这些南繁集聚点的塑造展现南繁魅力,连点成线发展文化产业链,做好景观农业、南繁科普旅游、南繁品种交易、南繁公共实验平台、南繁保险等内容,打造三亚全域旅游中的亮点和特色部分,给游客在其他地方享受不到的体验,给自己打上独特的农旅融合标签。

以南繁文化产业的产业布局营造城市文化氛围

海南三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核心区建设规划中,对南繁一系列产业作了详细划分。如亚龙湾南繁花卉产业区、林旺蔬菜南繁区、保港水产南繁区、苗林田洋南繁基地及观光等,这些不同的南繁基地功能区以点带面,为南繁文化产业布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配合不同的功能区进行专项旅游开发,每一个旅游点都有着独特的、浓厚的文化气息,再加上南繁博物馆的落成等,可以为三亚旅游精品城市建设打造人文生态高科技的文化氛围。

以南繁文化产业的优秀成果提升三亚城市影响力

土地是南繁发展的基础,在三亚市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的实际情况下,南繁要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大的价值,唯有在南繁的基础上发展南繁文化产业,用南繁文化产业的优秀成果为三亚旅游产业附加文化附加值。例如借助南繁平台打造育种界的行业交流盛会,今年三亚市政府主办了首届三亚(国际)水稻论坛,中国水稻界十大院士参与,展示有500个水稻品种,吸引了10个国家、六百多位国内外人员参会,极具影响力。此外还可以出品一部以南繁为主题的影视等等,通过文化产业为城市带来口碑和影响力是非常容易传播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

以南繁文化产业的创造性激发三亚城市建设活力

文化是旅游活动中重要的体验对象,但旅游资源的珍贵性、文化内涵的无形性使文化体验设计成为难点,所以文化创新显得尤为珍贵。在前几年世界金融危机蔓延、传统制造业陷入低迷的环境下,全球文化产业普遍反周期性地获得较快增长并呈现出繁荣的局面,这与文化产业的不断创新是密不可分的。这一世界性现象,使人们看到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空间与潜力。南繁文化产业要广泛学习优秀经验经行自身地改造和创新,并以无限的创造性激发三亚旅游精品城市建设的活力。

以南繁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人才优势发掘三亚市候鸟人才资源

南繁人才群体是海南省巨大的财富,以三亚市为例,每年来三亚南繁的各类机构约250家,南繁人员约2100人[3]。南繁人才的空间聚集附带地促使科技创新以及成果聚集与扩散,发展南繁文化产业就要充分发掘海南省已有的南繁人才资源,如通过采访南繁专家的南繁故事出版的《南繁小故事》、三亚市南繁院为南繁单位服务出版的《南繁服务手册》等等。三亚市候鸟人才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南繁人,目前南繁人才开发还处于初步阶段,主要是基于科技项目进行交流与合作等初级层面,能够把三亚市南繁人才资源充分发掘也就能够带动更多的候鸟人才为三亚市城市发展做出贡献。

[1]佟屏亚.聚焦南繁[J].中国种业,2005(3):28-30.

[2]张聪林.深圳文化产业与城市规划[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

[3]陈冠铭,林亚琼.开发南繁人才资源构建种业产业集群——基于三亚南繁事业发展的思考[J].种子,2013,32(05):63-65.

南繁文化的精神价值及其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HNSK14-42)。

猜你喜欢

南繁三亚市三亚
三亚学院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南繁基地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①
奉献南繁 讴歌南繁
管理利用好江苏南繁基地的再思考
An Analysis of Zhuang Language Policy in Guangxi
跨境电商背景下三亚市服务业总部经济发展路径探讨
三亚市幼儿海洋教育的现状及其问题探讨
三亚市小额信贷业综合改革政策优化研究
被惯坏的三亚
日本农业对三亚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