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教辅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研究

2017-12-25张雯静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38期
关键词:教辅刊物稿件

◎张雯静

新媒体时代教辅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研究

◎张雯静

新媒体时代,电子阅读的威力越发凸显,传统出版物的受众逐步流失。在此条件下,教辅编辑必须维护好与作者、读者的关系,并充分发挥好维系和桥梁的作用。作为一名教辅编辑,它与作者、读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互动、沟通和合作的关系,充当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关系。同时应该与作者保持沟通与互动,与读者保持交流与对接,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教辅出版物的市场,才能迎合受众的需求。

在新媒体时代,出版环境发生了剧烈的转变,电子阅读成为了年轻人的另一种选择。教辅刊物本身的受众群体就是年轻的学生群体,若在教辅刊物的出版过程中,教辅编辑难以维系自身与作者﹑读者的关系,未能够有效发挥教辅编辑的桥梁作用,那么教辅刊物发行的市场前景将难以保障,教辅刊物也无法真正迎合新媒体时代下的年轻受众群体。

新媒体时代教辅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的误区

在新媒体时代,出版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基于现实环境的差异化,教辅编辑与作者﹑读者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但教辅编辑长期以来并没有摆正自身与作者﹑读者之间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辅出版物的质量。

教辅编辑与作者的关系误区。在教辅刊物的出版过程中,教辅编辑是把关者的角色,作者提供的稿件,通过教辅编辑之手来调整内容﹑调整格式﹑校对文字﹑进行排版等。教辅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动﹑沟通﹑平等的关系,但当前新媒体时代下,教辅编辑处理与作者关系的过程中,常常将自身定位于弱势一方。一方面,教辅编辑并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在与作者的沟通中,教辅编辑可能因自身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自身缺乏教学实践经验,便唯作者的创作意图马首是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辅刊物的出版质量。另一方面,教辅编辑在处理与作者的关系中,有时候显得比较自卑。在教辅编辑的内心中,他们感觉自身无法驾驭作者的稿件,也无法取舍作者稿件中的内容,所以处理与作者的关系中,常常感觉到强烈的自卑。

教辅编辑与读者的关系误区。在教辅刊物的出版过程中,教辅编辑与读者之间是提供者与接受者的关系。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里,电子阅读成为年轻读者的一种主要的选择,若教辅刊物在出版发行等过程中,无法迎合读者的需求,无法满足读者的意愿,那么势必会影响教辅刊物的整体市场。但当前教辅编辑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存在着比较大的误区:一方面,教辅编辑没有科学的读者意识。教辅编辑在进行教辅刊物的选题策划﹑稿件选择等过程中,没有树立科学的读者意识,没有站在读者的角度去考量问题,割裂了教辅编辑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教辅编辑在处理与读者的关系中,服务意识没有做到位,尤其是售后服务方面。相比于纸质刊物,电子阅读成本低,阅读快速,随时随地可以进行阅读,这本身是当下年轻受众的选择。若教辅编辑缺乏科学的售后服务意识,无法保障刊物及时到达读者手中,无法及时处理读者的反馈,则势必影响教辅刊物的发行。

新媒体时代教辅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研究

新媒体时代,面对竞争激烈的出版环境,面对电子阅读对出版物的冲击,教辅编辑必须处理好自身与作者﹑读者的关系。在刊物出版的过程中,编辑与作者﹑读者是不可或缺的三个主体,作者创作稿件,编辑对稿件进行加工,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新媒体时代教辅编辑与作者的科学关系

在新媒体时代,作者既可以为电子媒介提供稿件,也可以为出版刊物提供稿件,这是作者自身的多元选择。相比于出版刊物的固定性,电子媒介则受众面更广,选择性更大,收益也更多。若教辅编辑无法协调处理好与作者的关系,无法获取优秀作者的稿件资源,那么刊物将面临着“等米下锅”的尴尬境地。同时,作者也依存于编辑而存在,若没有编辑的二次加工,那么作者的优秀稿件可能无法转换为铅字。从这方面来讲,教辅编辑与作者的关系是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

互相学习,尊重作者。教辅编辑应该积极学习作者身上的一线实践经验,但也要看清自己身上作者所没有的闪光点,同时还应该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教辅刊物中的作者大部分都是一线经验比较丰富的资深教师,他们具备优异的执教能力,也具备扎实的教学功底,对于当前学生的需求了解比较多,所以稿件的质量也非常高。作为教辅编辑在整理这些教师的稿件时,应该积极向教师学习,以教师的视角来审阅稿件,避免造成遗珠。同时,教师同样应该向教辅编辑学习。教辅编辑常年工作在编辑一线,他们的知识检索能力﹑信息分析能力等非常强。教辅编辑也了解当前市场上的材料缺口,教师通过向教辅编辑学习,能够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创作,确保自身的知识成果真正投向市场。此外,教辅编辑应该学会尊重作者。作者所提供的稿件本身是他们结合教学经验﹑结合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回馈等,利用主观能动性创作出来的。所以稿件中自然体现着单一作者的独特思维和独特视角,再加上不同地域的教师对待同一课题时不同的教学切入角度和分析视角,所以教辅编辑应该尊重作者,遇到难以理解或者需要重新诠释的东西,需要及时向作者请教。当然在出版的过程中,教辅编辑应该尽可能地为作者谋取利益,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维护作者的合法合理权益。

勤于沟通,朋友互助。作者在创作稿件的过程中,可能更多的是站在专业的立场上,但教辅编辑在处理稿件的过程中,则更多站在流通﹑传播﹑发行的角度。二者之间不可避免会出现分歧和矛盾,一旦出现分析或者矛盾,教辅编辑应该寻求沟通,积极且及时与作者进行沟通,交换意见。教辅编辑应该站在服务与帮助的立场上,切忌抱有自卑心理,将自身的想法梳理清晰地告知作者,寻求作者的认同。同时,教辅编辑应该用确切和简明的语言将审稿意见反馈给作者,便于作者及时准确地熟悉修改意见,快速进行稿件的修改。同时,教辅编辑还应该善于发现作者。除一些骨干作者外,大部分作者往往是通过发邮件的方式来寻求与教辅刊物的合作。教辅编辑的职能之一,就是从大量的投稿中,发现优秀的作者,及时与作者建立联系。但由于教师缺乏对教辅市场的了解和认知,所以所投稿件除质量外,其余都比较偏向业余化,作为教辅编辑应该具备审视与分析的能力,挖掘和培养长期合作的优秀教师。此外,教辅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关系还应该是一种朋友的关系。教辅编辑要维护好自身的教师资源,要和教师交朋友,这样才能更有助于双方的合作与交流,也才能维系稳定的关系。

新媒体时代教辅编辑与读者的科学关系

在新媒体时代,读者在选择阅读方式时,电子阅读已经逐步成为了一种主流的阅读。但电子阅读同样存在弊端和缺陷,作为传统出版物的教辅编辑应该精准挖掘和分析电子阅读的缺陷,为广大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提供精准化﹑全面化的服务。在新媒体时代,教辅编辑与读者的关系应该是互动且服务的关系。

教辅编辑应该具有读者意识。在新媒体时代中,教辅编辑必须熟悉读者,尤其是广大学生读者的心理需求,结合他们的需求进行选题策划的优化和优质内容的编辑。一方面,教辅编辑应该准确定位读者群体。不同的教辅刊物所面对的学生群体不同,教辅刊物在选题策划阶段就应该明确定位未来投放的读者群体,以充分满足细分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教辅编辑还应该善于引导读者,通过选题策划﹑内容选择等来引导读者利用教辅刊物,帮助学生读者发现教辅刊物的价值。更关键的是,教辅编辑必须树立读者意识。尤其是在刊物稿件的选择上,即便是出自名字之手,若内容生硬晦涩,不符合当下学生的理解能力,也应该及时舍弃。

教辅编辑应该具有售后服务意识。在新媒体时代中,电子阅读的快速化﹑广泛化确实能够给读者带来便利。但在知识产权越来越注重的今天,电子阅读同样需要付出一定的费用,同时电子阅读的售后服务则是软肋。因此,教辅编辑应该具备一定的售后服务意识。一方面,教辅编辑应该会同发行部门,确保刊物及时交付到作者手中。同时要对教辅刊物中的错别字﹑错版问题﹑缺页问题等负责到底。另一方面,教辅编辑还应该强化读者的反馈,积极利用新型的媒介渠道来寻求读者回馈。

教辅编辑在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作用

在新媒体时代下,教辅刊物的出版环境竞争越来越激烈,教辅刊物的质量是赢得竞争的关键。但教辅刊物的质量,是由作者﹑编辑和读者三者共同决定的。但作者与读者的视角是存在差异的,若没有教辅编辑的调节平衡作用,很容易出现二者视角的失衡,从而影响教辅编辑的整体质量。因此,教辅编辑必须发挥自身的桥梁作用。一方面,教辅编辑应该深入了解需求市场,了解广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力争寻求与电子阅读不同的供给方向,以此为依据来做好选题策划,在选题策划的框架内寻求合适的教辅内容。另一方面,教辅编辑还应该不断向作者介绍读者和市场的需求,引导作者按照市场需求来进行稿件创作。同时,教辅编辑还应该积极为作者出谋划策,帮助作者找到内容与市场的对接点。在新媒体时代,教辅编辑对读者﹑作者之间的关系联系非常紧密,同时可利用的渠道也越来越多。教辅编辑应该充分发挥中介和桥梁作用,以此来提升刊物的竞争力和质量。

在新媒体时代,教辅编辑与作者﹑读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互动﹑沟通服务的关系。教辅编辑尤其要发挥自身的中介作用,更加精准化地为作者﹑读者提供服务,同时强化与二者的沟通与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教辅刊物的质量,才能提升教辅刊物的整体竞争力。

(作者单位: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

猜你喜欢

教辅刊物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刊物贺词
系列刊物介绍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isitor Professor Donald Grierson*
我最喜欢的刊物
强化读者意识 提高教辅竞争力
试谈教辅出版的转型升级
本刊欢迎下列稿件
特约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