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专业学风建设存在问题探究

2017-12-25杨锐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48期
关键词:学风专业技能音乐

◎杨锐

音乐专业学风建设存在问题探究

◎杨锐

学风建设对于一个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由于专业本身和学生特点的原因,音乐专业学风建设困难多,难度大。如何加强音乐专业的学风建设,一直是各方关注和研究的话题。只有经过调查研究,深入了解音乐专业学风问题的突出表现,具体分析其产生原因,才能切实找到突破口,对症下药。

学风即学校的风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学风是指全校教师、学生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在治学精神、态度和方法等方面的风格;狭义上的学风,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讲的学风,“即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学习风气与学习氛围,是学生总体学习质量和学习面貌的主要标志,是全体学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治学上的综合表现。”对于学校来讲,学风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密切相关,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学风与学生知识水平、人文素养等密不可分,对学生成长成才和职业生涯都产生深远的影响。音乐专业因其教学者、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受教育者等方面均存在特殊性,明显区别于其他专业,要想从根本上扭转,必须探究在音乐专业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音乐专业学风问题突出表现

学风,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学生在对待学习问题上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它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等方面,并通知这些具体的指标反映出来。音乐专业的学风问题,归结起来,有以下六点。

1.学习目标不明确。“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事先有计划、有目标,才能取得成功。学习也一样,大学生应当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并朝着目标不断努力,将目标当作奋斗的方向和动力。根据对所在学校音乐专业学生的调查和访谈,笔者发现,大部分音乐专业学生并没有制定或者没有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平时的学习能够应付教师检查、顺利通过考试拿到学分即可。对于今后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也没有进行很好的规划。殊不知“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2.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为学风建设的重要前提,学习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风的好坏。它主要反映了学生对学习重要性是否认同,对知识、技能是否保有浓厚的兴趣,是否愿意为了既定目标而努力奋斗。一方面,由于音乐专业学生大多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导致没有正确的努力方向,另一方面由于音乐专业学生自身特点,重技能训练,轻理论学习,他们在对待学习上的态度不够端正,主要体现在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多学少一个样,学好学差一个样。

3.学习纪律不够好。“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严明的纪律是良好学风形成的重要保障,它有利于学生形成始终一贯的良好学习习惯,在他律和自律的共同作用下,保证正常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秩序。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学校每个月会对全校各班级的学风情况进行抽查,检查内容包括课堂出勤率,课堂上是否有睡觉、玩手机等与上课无关的行为,综合历次检查结果,音乐专业得分靠后,学风情况令人堪忧。

4.学习方法不得当。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帮助学习者更快、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不当的学习方法让学习者在学习中产生较强的受挫感,往往事倍功半。音乐专业学生在理论课学习方法上,多采用死记硬背、囫囵吞枣的不当方式,导致学习效果不佳,进而破罐子破摔。不恰当的学习方法成为了音乐专业学风建设的一大桎梏。

5.学习兴趣不浓厚。兴趣是对事物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认知活动倾向。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自然是精力饱满,热情洋溢,反之则勉强应付,敷衍了事。经调查,笔者所在学校的音乐专业学生中,从小便对音乐感兴趣并坚持学习的学生不到两成,大部分学生要么是听从父母安排,要么是权宜之计,学习动力并非来自兴趣驱使。如此勉强应付学习,学风问题自然突出。

6.学习效果不理想。学习效果是判断学风好坏的最终标准,是学风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评价学生优劣的显性指标,也是衡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笔者所在学校的音乐专业学生中,除部分基础扎实、学习刻苦的在毕业时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外,很多学生无论是在专业技能,还是理论水平,抑或是综合素质方面,都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音乐专业学风问题产生原因

由于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无论是思想意识还是行为习惯,无论是家庭环境还是心理特点,都与普通的理工科或者文史类专业学生有很大的区别,存在诸多方面的差异,所以要解决音乐专业的学风问题,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家庭经济普遍较好,缺乏求职紧迫感。在很多人眼中,音乐专业的学生需要支付高额的学费、生活费,需要购买昂贵的乐器,大多父母收入较高,家庭条件较好。而事实上,根据对学生衣食住用行等方面的了解,音乐专业学生中家庭条件较好的比例确实要高于普通理工科和文史类专业。由于有较好的家庭经济条件,一方面父母能够帮助找到较好的工作,另一方面,学生本人也未形成求职就业紧迫感,导致音乐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相关学院学风建设难度大。

2.思想意识超前,行为习惯较差。就笔者工作的学校来看,仅有少数音乐专业学生从小接触音乐,培养了一定的艺术修养,其余大部分学生大多是因为中学阶段学习成绩较差,为了考上大学而被迫选择学习音乐。与普通的文化生相比,艺体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常常天马行空,同时缺乏很好的自我约束和控制力,行为习惯较差,没有养成认真严谨的良好学习习惯。“而大学学习生活恰恰又要求学生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导致学习纪律松懈,上课经常迟到和旷课。”

3.重视专业技能,轻视理论修养。音乐专业学生在求职应聘以及实际工作过程中,用人单位更多地看重其专业技能,检验他们能否胜任工作岗位的标准是能不能唱、能不能跳、能不能弹,对于文化素养和理论修养的要求不高。在这样的指挥棒的作用下,音乐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练好专业技能,忽视理论知识的心态。“不少学生轻理论重技能,对理论课不重视、缺课现象比较多,而对专业技能训练比较重视,投入时间精力多。”因此,他们在诸如英语、思政等课堂上的表现与他们在专业技能课上的表现大相径庭。根据学校、学院多次突击查课的结果来看,也证明了在英语和思政课上的出勤率最低,玩手机率最高。

4.授课方式特殊,受专业教师影响较大。音乐专业学生与理工科和文史类学生的最大不同之处还在于授课方式上。音乐专业除舞蹈外,声乐、钢琴、器乐专业学生都有自己的专业技能小课老师,有的专业如音乐学,学生同时有三个专业课老师。专业技能小课授课多采用一对一、一对二,最多一对四的形式进行,学生与老师能够近距离、长时间地接触,受专业技能小课老师影响较大。专业技能小课老师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对待专业的态度、师德师风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产生影响。据了解,部分专业技能小课老师在课上给学生灌输了一些不好的思想,例如仅仅把专业学好、练好就够了,英语、思政类的课程对你们帮助不大甚至毫无用处。学生对自己老师的话笃信不疑,导致文化理论课学风建设困难重重。

5.娱乐文化繁荣,学生兼职较多。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加快,经济高速稳定发展,科学技术水平日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持续改善,人们在吃饱穿暖以后,对生活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门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缓解生活工作压力的娱乐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蓬勃发展。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正确的引导,娱乐文化的发展方向逐渐“跑偏”,有的甚至已经成为影响人们正确价值观形成的毒瘤。高校中的音乐专业学生,由于自身外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优势,最易受到影响。不少音乐专业学生妄图一夜成名,疯狂参加各类选秀活动,忽视了自己专业课的学习;有的学生利用网络直播平台捞金,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休息;有的学生经常出入酒吧、夜店等场所兼职驻唱,不仅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而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音乐专业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音乐专业学风存在的问题,不仅需要找到其根源所在,认真分析音乐专业和该专业学生的具体特点,还必须对症下药,各级党政部门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学校、学院和学生本人共同努力。

该论文为2016年乐山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课题《娱乐文化对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学风建设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乐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学风专业技能音乐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圣诞音乐路
音乐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模具专业技能水平综合测试探索
关于改进高校学风的思考
大学学风建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