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我国早期佛教图像的传播

2017-12-25杨扬

关键词:佛像佛教图像

□杨扬

浅议我国早期佛教图像的传播

□杨扬

佛教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产生于印度,之后从西域传入我国。东汉末年战乱时期,佛教已经在我国的北方、西南地区、长江中游地区、长江下游地区四大区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尤其是佛教图像。早期的佛教图像,在我国不同的地域表现出不同的特殊地域性,这主要是由人们的接受方式以及传播的路线不同导致的,它主要体现在佛像的形态和载体有所不同,并且逐渐地出现了独立的佛像。

一、佛教的传入

一般认为,佛教是在东汉时期传入我国的。目前,我国发现的东汉时期的中国佛教图像主要集中在四川地区。四川地区的早期中国佛教图像,带有独特的西域风格,传入我国的时间大概在东汉末年蜀汉时期,因此一般认为印度的佛教图像最初进入中国是从四川开始的。佛教传入中国的路线并不是单一的,很可能是多元化的,从现有的文献记载以及考古学的发现来看,虽然对佛教传入我国的路线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但一般认为有两条,一条是从西南夷地区通向南亚地区以及印度的西南商道,也被人们称之为南方丝绸之路;另一条是,汉武帝时开通的与西域中原连接的沙漠绿洲丝绸之路。关于佛教是在什么时间传入我国的,学术界存在着很多说法,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最终的定论,但是对于在东汉时期佛教就已经传入我国,这个问题是没有争议的。对此,任继愈先生指出,虽然对佛教传入我国的时间存在着争议,但是从当时的中国和西域国家的交流、当时佛教传布的情况以及传播的情况来看,可以证明佛教的思想在中国的公元前六七十年间就已经大量传入,而最终传入的时间应该是在东汉的末年。到了东汉末年的时候,佛教的图像已经在我国广为流传,这时候,佛教才作为一种宗教信仰被人们接受,从而出现了对佛教的信奉者。此后,佛教的信徒大大增多,佛寺的建造多了起来,佛像也开始雕塑。从佛像的繁荣程度来看,人们对佛教的信奉已经超过了当时人们对西王母的信奉。从我国的历史中可以知道,我国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和周边的国家有了一些交流[1]。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曾经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并开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而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前,西南之路就已经在发挥作用了,主要进行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和贸易。有学者认为,中国和印度两国的文化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发展起来,而在最初,中国和印度就是通过西南夷作为交通路线的[2]。到了汉武帝时期,西南通道开始发挥其重要作用,由于在云南西部设置了永昌郡,最终使全线开通,很多外国的使者就是通过这条路线来到当时的京城洛阳进行朝贡。早期的佛教图像也是在东汉时期进入我国的,并且传播的途径和西南丝路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佛教可能是通过佛经的传播和翻译而传入中国的,但是也有学者认为,是通过包括佛像、佛塔等在内的佛教艺术传入我国的。其实,在佛经传入我国之前,佛教的图像就已经传入我国了。

二、我国早期佛教图像的表现特点

早期的佛教图像,在我国不同的地域表现出不同的特殊性。考古中,在北方地区发现的早期佛教图像比较少,且大都是东汉时期的,主要为孔望山造像和一些佛教因素图像,并没有具体的佛教图像。佛教因素图像,以一些画像砖、画像石为主,这些画像砖基本是在石墓中发现,一般出现在东汉时期。在画像砖中,一般包括房屋和人物。此外,还有壁画。在内蒙古发现的东汉晚期的多室墓,其中就有一幅壁画,壁画的内容为仙人骑白象,仙人穿红色衣袍,手部和头部模糊不清,而白象是用线勾勒出来的,白象的脚下踏着云纹。

而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则发现了比较多的早期佛教图像,并且主要集中在四川地区。在西南地区发现的早期佛教图像中,具体的佛教图像以摇钱树为主,除此之外还包括摩崖石刻以及一些佛教因素,如画像砖、陶俑等。摩崖石刻的内容是一尊佛像,身上披着通肩大衣,头上还戴着一个圆形的项光,左手握着自己的衣角。摩崖石刻的年代,大约在东汉晚期到蜀汉时期。摇钱树是西南地区非常有标志性的佛教图像,也主要集中发现于四川[3]。已经收集到的资料显示,在我国西南地区发现的绘有佛像的摇钱树大约有14件,佛像大约有53尊。日本收藏有3件摇钱树残件,共有4尊佛像。流入日本的佛像应该是在四川的汉墓出土的,之后流传到日本[4]。摇钱树是早期佛教图像的典型代表,因此在很多博物馆中都有收藏,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及四川安县文管所中都有收藏。画像砖,是西南地区另一种常见的佛教早期图像,在很多汉墓的墓砖上都绘有莲花的图像。例如,在四川西川市出土的莲花纹砖,很多研究的学者都认为与佛教有关。其实,在东汉画像砖残墓中,就发现残破的画像砖上雕刻有佛塔的图形。在四川什邡县(现什邡市)皂角乡白果村出土的残墓中,佛塔图案是阁楼式的木塔,主要由塔额、塔刹和塔基等组成。除此之外,从墓葬中也可以找到一些和佛教有关的信息,在云南大理东汉熹平年间砖室墓中就出土了7件吹箫胡俑和陶莲花,很多学者都认为这是由佛教传入的。

我国的长江中游地区,早期佛教图像主要以佛像镜、青瓷制品和金属制品等形式存在。在长江下游地区,主要包括浙江、安徽和江苏等在内,发现的佛教图像主要在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随葬物件上,那就是魂瓶。此外,在一些青瓷器上也发现有佛像的信息。在江苏以及浙江等地,也曾经出土有佛像镜。江苏省南京市西善桥出土的佛像镜中,镜的主纹是4组相对的凤凰,每一对凤凰中间都有一个下垂的心叶形的图像隔开[5]。浙江省杭州市出土的佛像镜,主纹也是4组相对的凤凰,每一对凤凰中间也有心叶形的图像。在一些出土的青瓷制品中,也常常采用佛像作为装饰,青瓷制品的种类主要有佛饰罐、壶、魂瓶等。魂瓶是长江下游地区具有本土特色的一种特殊物品,因此在采用佛像作为装饰的青瓷制品中,魂瓶的数量最多,并且佛像装饰的形式也是各种各样的。从魂瓶上不同的部位显示的佛像图像来看,主要可以将其分为红陶佛饰魂瓶、黑釉陶佛饰魂瓶、青瓷佛饰魂瓶等,其中青瓷佛饰魂瓶最为常见。此外,佛饰壶、佛饰钵、佛饰罐等也是几种常见的表现形式,分别是将佛教图像装饰在壶、钵和罐中[6]。除了青瓷制品之外,佛饰铜熏炉也是一种常见的佛教图像表现形式,属于一种金属制品。

虽然我国早期佛教图像在不同的地域表现出很强的区域性,但是从这些早期的佛教图像中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的佛教图像也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出土于墓葬中,只有极个别的佛教图像是以装饰物的形式存在。在出土的墓葬中,这些佛教图像通常刻绘在明器上、壁画上和摩崖中,这些都和我国汉代的丧葬习俗有紧密的联系。此外,不同佛教的图像所在的位置非常繁杂, 并没有统一的规范。

三、早期佛教图像在不同地域的传播路线

早期佛教图像在我国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鲜明特点,这与当时不同地域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有紧密的联系。不同地区的人群,对佛教图像的接受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在一些地区受到上层阶级的特别推崇,另外一些地区则在民间比较流行,而上层阶级和普通人民的愿望以及生活目标是不一样的,民众追求的是高官厚禄和多子多福,因此佛教图像在表现形式上都呈现不一样的特点[7]。除了由于接受人群不同之外,不同的传播路线也会导致不一样的表现形式和特点。有学者认为,我国北方的佛教是从西北印度大月氏(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经陆路传入汉代中国的,因此北方的佛教图像很少出现施无畏印人像,这主要和当时印度大月氏的传统文化有关,羽肩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很多图像中的人物都披有羽肩[8]。此外,从一些项光童子像中人物的着装中也可以看出,画像中人物的服饰基本都有着当时大月氏的特征。

对西南地区佛教图像的传播来源以及传播方式,学术界争议很大。有学者认为,蜀汉时期青海道是联系蜀地和西域的唯一交通线,因此佛教图像的传播应该也是从这条路线传播的。但是也有学者认为,佛教是沿着丝绸之路先传到中原地区然后传入四川地区的[9]。在东汉末年,中原地区还处于动乱之中,因此很多人都逃亡江南,其中就包括西域来的佛教徒,佛教也因此滋生和传播。从佛教图像也可以看出,塑造的形象非常多样化,可以反映出是不同佛教文化的融合,这也正说明,南方的佛教是从东汉末年由北方传入的。

长江下游地区的佛教图像表现得非常鲜明,一般都是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双狮莲花座上,这和2世纪后半叶的键陀罗佛像基本相同,因此有些学者认为,长江下游地区的佛教图像的传播应该与海上丝绸之路有紧密的关系,佛教应该是从海上丝绸之路传入广州等沿海地区的,并沿海北上最终传入长江下游地区[10]。坐于双狮莲花座上的结跏趺以及施禅定印,都可以在长江中游的佛教图像中找到,这也可以说明长江中游的佛教图像和长江下游的佛教图像有着紧密的继承和传承的关系。与长江中游的佛教图像相比,长江下游的佛教图像的表现形式更为单一,可能是由于长江下游人民对佛教艺术的一种选择性接受和传承。

四、结语

佛教图像通过西北印度大月氏经陆路传入汉代中国之后,随着佛教图像的传播,促进了佛教在我国的流行,对我国的社会风俗、宗教信仰以及思想意识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1]黄剑华:《略论早期佛教图像的传播》,《中原文物》2014年第1期。

[2]何志国:《评李正晓〈中国早期佛教造像研究〉》,《考古与文物》2012年第5期。

[3]黄剑华:《佛像起源与传播的新探讨——简评何志国新著〈早期佛像研究〉》,《中国美术研究》2014年第2期。

[4]强玉春、曾宪波:《汉画中的佛教图像的初步研究》,《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第21期。

[5]张同标:《早期印度佛教美术的华盖图像及其在中国的传播》,《艺术探索》2015年第5期。

[6]李小荣:《观看之道:佛教图像传播的哲学思考》,《学术研究》2014年第6期。

[7]张同标:《中印佛教造像源流与传播》(精),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

[8]李斌:《汉画中的佛教图像漫谈》,《美术界》2012年第8期。

[9]谭有进、孙晓勇:《佛教图像化传播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对比探究》,《大学教育》2012年第5期。

[10]王霖:《早期中国罗汉信仰及图像研究——以8世纪前的汉传佛教为中心》,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4年。

(作者单位 河南博物院)

[责任编辑 孟昭勇]

猜你喜欢

佛像佛教图像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CT图像生成
浅析p-V图像中的两个疑难问题
佛教艺术
巧用图像中的点、线、面解题
佛像面前的 菩萨
尼玛泽仁佛像画欣赏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
佛像面前的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