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内部控制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2017-12-25朱丽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48期
关键词:控制性风险管理行政

◎朱丽

基于内部控制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朱丽

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才能使行政事业单位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但当前我国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缺乏有效性,特别是没有将其与内部控制结合起来,需要引起重视。文章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对行政事业单位如何更好地开展财务风险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解决对策。

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重视社会效益,更要将经济效益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度重视财务风险管理,特别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将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结合起来更为重要,但当前我国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不足,需要引起重视,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模式。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对行政事业单位发展十分重要。尽管当前绝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比较重视,而且与过去相比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按照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将其与内部控制结合起来,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效能性,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财务风险管理理念缺乏控制性。要想使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更具有成效,必须将内部控制理论应用于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在财务风险管理理念方面进行变革,着力强化控制性。但当前我国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不尽相同,因而不能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导致财务决策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某具有经营性的事业单位缺乏对财务决策的有效控制,导致出现了财务决策失误,不仅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而且也使其社会效益受到极大影响。

二是财务风险管理方法缺乏控制性。对于开展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来说,科学的方法能够事半功倍。尽管当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都有自己的方法,而且也能够按照法律法规和要求开展工作,但其方法仍然比较单一,还没有与内部控制有机结合起来。比如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应用于财务风险管理当中,但当前我国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对财务本身的风险进行管理,并没有将财务风险管理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体系进行有效的融合,导致财务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

三是财务风险管理模式缺乏控制性。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信息与沟通、监督检查“五要素”,这“五要素”能够更好地应用于财务风险管理当中,但当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管理模式比较落后,比如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都由财务部门负责,其他部门并不参与其中,而且相互之间也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信息与沟通机制,监督检查体系也不够完善,这就直接导致财务风险管理不能形成合力,财务风险管理的整体环境不够优化。还有个别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对“一把手”的监督,由于其权力过大,极易在财务决策、财务支出甚至廉洁自律方面出现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的优化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将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要综合运用内部控制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开展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重点要在三个方面下工夫。

一是强化财务风险管理理念控制性。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来说,具有全面性、经常性、潜在性和关联性的特点,与财务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相通之处。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创新财务风险管理理念,将其与内部控制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要从强化财务风险管理的控制性出发,将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可以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除了财务部门之外,其他部门也要参与到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来,努力形成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合力,确保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能够更有效地开展,特别是在营造财务风险管理环境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行政事业单位只有不断创新财务风险管理理念,才能使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更具有成效,才能使其与内部控制工作进行有效的融合,进而发挥财务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职能。

二是强化财务风险管理方法控制性。行政事业单位要把创新财务风险管理方法作为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特别是要综合运用内部控制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开展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使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能够形成科学的方法体系。比如在开展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防范机制,同时要建立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全员管理的管理体系,使财务风险管理更具有系统性;再比如要将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纳入到内部控制体系当中,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并将内部控制融入到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当中,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建设,对于执行好的给予奖励,反之则要给予经济上、行政上乃至法律上的处罚和制裁等等。

三是强化财务风险管理模式控制性。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使二者能够兼顾,这就需要进一步强化财务风险管理模式创新,最大限度提升“控制性”。要按照内部控制“五要素”的要求进一步创新财务管理模式,建立财务风险内控机制,比如可以建立财务风险内控管理委员会,对于行政事业单位重大财务支出、重大投资决策等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论证,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再做出决策;再比如应当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财务监督机制,特别是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可以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加强与“第三方”审计机构的合作,每半年或者每年开展一次内部审计,及时发现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确保财务风险可防、可控。

综上所述,要想进一步抓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从提升管理效能入手,将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结合,使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相得益彰。这就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切实提升内部控制工作的整体性和针对性,强化财务风险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模式的控制性,努力使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连云港市机关物业管理中心)

猜你喜欢

控制性风险管理行政
行政学人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损伤控制性手术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综述
分析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七氟醚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控制性降压的应用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