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审在防范风险中的途径和方法
——以电网基层单位为例
2017-12-25黄艳玲
◎黄艳玲
企业内审在防范风险中的途径和方法
——以电网基层单位为例
◎黄艳玲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导致了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各企业的生存压力也随之越来越大。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出重围,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强和健全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在内审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改正措施,才能减少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尤其是电力等国家重要命脉的大型企业,内审工作存在较大的风险,必须尽快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和方法,才能不断防范风险,加快企业的良好运转。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的若干意见》,标志着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体系和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压力空前增大。为了在市场优胜略汰的生存原则中不被淘汰,企业就必须适应市场竞争环境做出改变,必须加强企业内部自身建设,提高市场竞争优势。
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更加突出,电网企业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由于其本身企业性质的综合性与复杂性,增大了企业管理尤其是内审管理工作难度。因此,在目前依法治企、依法治国的大背景、大趋势下,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认知问题和风险,从实际出发提出合理的防范风险的措施和方法,将企业的内审风险降到最低,才能充分发挥企业内审的重要作用,促进电力企业更好的发展。
目前电网基层单位内审中存在的现状及风险
内审组织机构有待完善,协调工作难度大。电网企业根据《审计法》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要求,实行内部审计监督制度,设立审计机构、配备审计人员。一些单位或部门对内部审计认识不足,将内审机构隶属或合并于本单位其他部门,有些基层单位主要实施同级审计,来自外部和内部各方面压力和干扰较多,协调难度大,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审计人员结构不尽合理,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内部审计工作在国内起步较晚,内审理论研讨和人才培养相对滞后,导致内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大都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基层的内审人员主要来自财务部门,他们虽然有着系统的财务专业知识及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乏能独立审计的复合型人才。兼职审计人员普遍缺乏专业的内审素质,对被审部门的工作流程和内审程序不熟悉,在内审时对自己所在部门无法回避,无法发挥企业内部的相互监督作用。
内部审计技术手段滞后,难以适应工作需要。目前,基层单位的审计信息化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虽然电网企业信息化建设日趋完善,但许多审计工作还停留在传统手工查账的基础上,审计手段落后,信息化管理水平低,审计效率低,严重影响了审计作用的发挥,因此针对目前内审工作转型要求,审计管理系统需要加强实用性建设。
管理效益审计理念尚未建立。目前内审工作主要集中在工程投资审计、任期审计、各类专项审计等方面,其中工程管理部门、物资采购部门为重点审计对象。这两个部门都属于固定资产类部门,电网企业在目前的固定资产审计过程中,对工程管理建设的关注度和审计力度较高,而忽视了资产的运行状况。对物资采购部门的价格和付款情况审计较为严格,而弱化了所购物资的投入使用情况和性能,再加上两者所涉及工程金额、数目较大,容易受到管理层的干预,给审计工作的深入进行带来一定的难度。
基层企业内审通过哪种途径防范风险
(一)提高企业对内审工作的认识,完善审计人员培养机制。
电网企业是国家一个应用性极强、与人民生活联系密切的企业,它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内部的自我审计与监督。必须提高领导与全员的内审认知水平,加强内部审计人力资源管理,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质的内审人员,确保人员数量和质量。同时建立审计人才培养机制,在总公司和分公司之间可对审计人员进行交流锻炼,鼓励分公司之间审计业务开展较好的企业到业务能力较薄弱的企业给予技术支持,工资待遇保持不变甚至更高,也可作为干部提拔的加分项。这种交流机制不仅能够有效调整审计人员结构,充实审计人员队伍,重要的是能够快速提升企业审计工作效益,培养选拔出一批具有较强业务能力和管理经验的综合人才。
完善电力企业的内审制度,理顺内审体制和机制,提高审计水平。任何企业的发展都必须在健全的公司制度下有序的进行,只有这样企业的运转才能有章可循。电力企业人员活动性大,服务范围广,工作难度大,更是需要不断规范企业的内部制度尤其是内审制度,近年来国网公司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陆续出台审计通用制度,抓住了电力企业的关键风险点,更具可操作性,为顺利开展审计工作提供了基础保障,有效防控廉政风险的发生。
规范约束内审行为,强化审计管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逐步改变内审的模式,努力将事后审计向事中事前审计转移。电网企业经营风险更多的集中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通过分析历年工程项目审计工作发现的问题,对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应关口前移,通过主动参与、过程跟踪有效改变传统审计监督滞后的被动局面,将跟踪监督推到项目投资计划管理的最前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堵塞管理漏洞,有效控制投资成本,从而提高了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
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2015年,中办、国办下发《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为推进审计信息化提供了政策保障,被审计单位要及时、全面提供审计所需资料,不得制定限制向审计机关提供资料和开放计算机系统查询权限。为进一步适应“十三五”期间国家信息化和审计事业发展需要,全面提高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监督能力,加快推进“大数据”为核心的审计信息化建设,努力推广“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系统研究”的数字化审计方式,全面提高运用信息化技术水平,形成国家审计云,推进审计机构和相关部门实现信息共享。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电力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化,企业内审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内审发现的问题及风险也引起了电网企业领导及管理层的重视。为了更好地促进电网企业的发展,就必须优化企业内部结构和制度,做好自身的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内审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将电网企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台阶。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