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综述
——研究、政策与发展

2017-12-25吕金栋山东协和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创业精神基地大学生

文/吕金栋,山东协和学院

1 引言

当前我国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已成为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新动力,也是释放人才红利与实现个人梦想的重要契合点。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的发展,互联网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更多的机遇。“互联网+”因创业投入成本低,不受时间、地域限制,成为众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试金石。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快,利用“互联网+”进一步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从供需两端发力,实现稳增长、扩消费、强优势、补短板、降成本、提效益。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需要培养创新创业精神,以解决在创新创业中遇到的问题。

2 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诠释

2.1 吃苦耐劳的吃苦精神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创业者创业初期,所吃的苦正如孟子所云,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商书《悲商歌》也这样描述,“四业唯商最苦辛,半生饥饱几曾经;荒郊石枕常为寝,背负风霜拨雪行”。创业者走南闯北大部分时光在挤火车、汽车中过,没有位置,就钻到别人的椅子底下,打地铺已是家常便饭。饿了就啃两个馒头,为的是省钱。每天从早上8点开始工作到凌晨3点休息,没有周末,没有娱乐,同样的事情必须比别人做得更好更优秀!

2.2 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

古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在《传习录》里说:“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这是注重现实、崇尚实干精神的体现。大学生们受社会整体认识的影响,一提到创新创业想到的就是高科技产业相关的,做大公司的,不愿意从基础做起,这固然很好,但创新创业不一定全是开大公司做大买卖,哪怕是传统行业中一项具有革新意义的技术创新、哪怕是开个小店,这也是创新创业。

2.3 独创一格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创业者必须具备创新能力,这是由经营管理活动的竞争性所决定的。而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发挥创业者的创新能力。只有不断地用新思想、新的产品、新的技术、新的制度和新的工作方法来代替原来的做法,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施策略

3.1 积极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核心是引导全校教师深入贯彻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首先,积极推进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注重师生课堂互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案例教学和体验教学,鼓励跨学科的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其次,全面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将校企合作、科教融合纳入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并构建校企合作、科教结合的“利益共同体”,鼓励各专业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和地方政府开展战略合作,共建实践基地、产业学院,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利益共同体”的合作,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综合性实训、实践创新创业基地,并给予专项经费支持;再次,探索建立跨学院的学科、专业交叉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并融入项目教学法和“干中学”等跨学科方法,全面提升创新人才的实践能力;最后,深入实施5大类教学改革项目,即跨学科创新人才实验班、创业精英班、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校企协同育人班及中外合作办学等项目,从而有利于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水平。

3.2 加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投入

第一,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应分为两部分:一是校内的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基地。校内的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基地可以设为创业团队办公室、创业团队讨论室、项目推介室等,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提供项目初期的试运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创新创业企业孵化基地。校外基地由学院跟企业孵化器共同建设,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市场化运作的一个平台。它将成熟的创新创业项目进行孵化,正式推向市场建立创新创业企业,并根据国家政策法规扶持创新创业企业成长。第二,创新创业实验室。创新创业实验室是通过专业化的软件资源和高仿真的硬件环境,再加上专业化的课程设计,促进高校创业的教育的发展和创业人才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业理念和创业技能。创新创业实验室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创新创业实践的训练平台,嵌入创新创业管理模型以及结合企业决策博弈理论,通过全面模拟真实企业的创新创业运营管理过程,让学生充分拓展创业思维,培养创新创业的意识。

3.3 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强化创新创业意识

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形成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开展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践,并且在教学计划中、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加以体现。通过适当的设计,创新创业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对机会的洞察力、对风险的容忍力、对失败的适应力,还有创新创业中的重要技能,例如自信、团队协作、开放思维、宽容错误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可开设为《创新创业学原理》、《网上创业》、《创新创业团队组建与管理》、《大学生创业实训指导》、《商业模式研究》等。

4 结束语

高等教育不断改革的目的必然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以及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综上所述,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有着重要地位,高等院校应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变以往传统教育的不足,改变部分学生对创业的错误的、不积极的观点,通过不断的教育改革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思想。

[1]信珍珍.“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

[2]许德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山东大学,2013.

[3]熊素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研究意愿与能力[D].南京农业大学,2010.

[4]杜银伟.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

[5]张乐记.印尼大学生创业政策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创业精神基地大学生
集体记忆中的大庆创业精神建构与整合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路径探究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实用人机交互”教学改革
我的基地我的连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创业精神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