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企改制上市意义与任务探讨

2017-12-25彭年淮南矿业集团职改办

新商务周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所有制国有企业监督

文/彭年,淮南矿业集团职改办

1 深刻认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意义

1.1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发展壮大国有经济,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本要求,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科学指引下,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1+N”文件顶层设计构建完成,“十项改革试点”深入推进,重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发生了重大变革,与市场经济的融合更加紧密,规模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有效发挥。

1.2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要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国有企业地位重要、作用关键、不可替代。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切实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发挥出了应有的重要作用。国有企业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高速铁路、商用飞机、特高压输变电、移动通信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标志性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承担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工程和许多国防科技工业重大项目,彰显了国之重器的实力与担当。在新的历史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必须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频共振,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向推进,这是国有企业必须肩负起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

2 扎实做好新时期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任务

党的十九大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明确任务和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钉钉子精神扎扎实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2.1 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各类国有资产监督法律法规体系,实现国有资产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以管资本为主深化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准确把握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定位,科学界定国有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边界,建立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改变行政化监管方式,改进考核体系和办法,落实保值增值责任,提高监管的及时性、针对性、有效性。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综合性改革,探索有效的运营模式,发挥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平台作用。

2.2 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国有经济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集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有效发挥国有经济整体功能作用。推动国有资本形态转换和结构调整,支持创新发展前瞻性战略产业,加快处置低效无效资产,淘汰落后产能,剥离办社会职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推动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聚焦发展实体经济突出主业、做强主业,加快推进横向联合、纵向整合和专业化重组,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国际竞争力、抗风险能力。

2.3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推进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效探索重点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引导子公司层面改革的同时探索在集团公司层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根据不同企业功能定位,逐步调整国有股权比例。在取得经验基础上稳妥有序开展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建立激励约束长效机制。鼓励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建立健全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机制。

2.4 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在全面完成公司制改革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革,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探索建立优先股和国家特殊管理股制度。全面推进规范董事会建设,切实落实董事会职权,改革外部董事管理制度,严格董事选聘和履职管理,使董事会真正成为企业的决策主体。持续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推进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探索企业领导人员差异化薪酬分配办法,建立健全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推动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

2.5 加强监管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流失为目标,加快形成全面覆盖、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制约有力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增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整体性有效性,强化流程管控刚性约束,确保内部监督及时有效。强化出资人监督,加快国有企业行为规范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加强对企业关键业务、改革重点领域、国有资本运营重要环节的监督。加强和改进外派监事会监督。建立健全国有企业重大决策失误和失职、渎职责任追究倒查机制,加大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力度。加强审计监督、纪检监督、巡查监督,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督协同联动和监督会商机制,形成监督合力。实施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建设阳光国企。

2.6 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支持国有企业深入开展国际化经营,不断加大开放合作力度,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推动优势产业走出去,带动中国装备制造、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向世界,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培育一批国际化经营人才,形成一批在国际资源配置中占主导地位的领军企业。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国有企业以市场为导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和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高附加值的尖端产品,打造一批国际知名的高端品牌,形成一批引领全球行业技术发展的领军企业。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在一些优势行业和领域,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努力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形成一批在全球产业发展中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领军企业。

3 结语

资本市场的社会监督,要求企业接受来自投资者、监管机构以及社会公众的监督,在阳光下进行操作,减少公司运作的随意性;保荐人的持续督导,要求企业接受保荐人的持续督导,促使企业切实履行承诺;信息披露制度,要求企业及时、准确、完整、真实地披露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做到财务规范、透明;股市价格机制,要求企业不断提高企业投资价值,不断优化发展战略、提高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后劲;诚信管理机制,要求企业强化约束,讲求诚信,合法经营,规范运作。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这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有企业改革作出的重大部署,为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猜你喜欢

所有制国有企业监督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军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现状与公司治理分析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发改委:鼓励非公资本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
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