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的发展永远也不会消磨艺术的本质

2017-12-24姜聿言

市场周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塞斯阿凡达马丁

姜聿言

信息技术

数字化的发展永远也不会消磨艺术的本质

姜聿言

信息发展迅速的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使得电影业的发展也潜移默化地产生了巨大的变化。3D、IMAX等技术手段的引入和应用在让人们获得更多视觉冲击力的同时,也让我们思考电影、动漫等艺术作品的本质。高科技手段可以帮助制作者更好地呈现艺术的本质,而非喧宾夺主地为技术而技术。

高科技;数字化;艺术的本质

在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的21世纪,科技运用到了各个领域,尤其是现在的电影和动画,不得不说有了科技的突飞猛进之后产生了很多新颖的电影和动画形式,不仅在视觉上给观众带来更多的冲击感,让观众获得了更好的观影效果和视听享受;而且从制作成本来说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提高了效率。

然而,凡事必有利弊,正如伍迪·艾伦所说,每个新生事物的产生都会带来让人讨厌的东西。数字化技术在电影和动画制作中的情况也不例外。比如为了3D而去拍摄一些没有意义的镜头,或者是重复地拍摄一些容易产生视觉冲击力的电影题材。很多时候,制作者为了追求纯粹的炫酷科技,不惜重金拍一个镜头,然后把它做成3D或者视觉上更好的IMAX。观众观看时的确很享受,但是回头想一下除了视觉上的冲击,对高科技的崇拜,这部电影还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呢?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和内核是什么呢?

一、数字化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使用

詹姆斯·卡梅隆因《阿凡达》在中国名声大噪,但是他在好莱坞,甚至在奥斯卡电影学院的认可方面并不尽如人意。很多人评价卡梅隆是一个极度狂妄和自恋的人,很疯狂,做事非常专注,他对3D和IMAX极度的痴迷,不然他也不会把自己15年前拍摄的电影《泰坦尼克号》制作成3D版本再重新公映一次。

2009年《阿凡达》的上映的确轰动了全世界,视觉上的冲击力让他非常受欢迎。的确,《阿凡达》在拍摄和特效的制作技术和规模方面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动作捕捉和精细的表情捕捉,高质量的模型和质感的表现,题材也很新颖,但是你能说除了这些你还记得《阿凡达》的其他东西了吗?内容是什么?保护生态?不要破坏生物间的平衡关系?画面很华丽,很壮观,演员的演技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只要在绿幕前穿上动作捕捉和表情捕捉的光点仪器,其他的就交给后期制作,这样的电影除了在技术上的突破还留下了什么?如果所有的电影都运用动作捕捉,马龙·白兰度、丹尼尔·戴·刘易斯、本·金斯利这样的教科书版的演员不是都要成为过去式了,这样的电影和一部高质量的动画分界线是很模糊的。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82届奥斯卡评选的时候,学院从9个提名中只选择了3个技术奖给了《阿凡达》,反而卡梅隆的前妻凯瑟琳·毕格罗的电影《拆弹部队》成为了最大赢家,学院非常明显地表态了不喜欢像《阿凡达》这样用科技征服观众的电影。

《拆弹部队》用真实的故事,细腻的手法,把在巴格达前线的拆弹特种兵的内心的恐慌和勇敢毫无保留地展现给观众看,整部电影没有什么特别起伏,简单地说就是几次拆弹的经历,画面也都是灰黄色,但是看完电影你莫名的会感觉颤栗了,你会感觉到伟大的感觉。然后再次回味这部影片,整部片子没有特效,全部用演员扎实的演技支撑起来,我想学院把这部影片选为最佳影片也是在正确地指引电影的发展方向。

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是用来把电影想表达的东西更加符合导演想表达的,更加方便的表达,就像皮特·杰克逊在拍摄《指环王》系列和《霍比特人》系列的时候,数字化技术让他更直接的描绘出了托尔金书中的形象,而且他还为了创造形象发明了新的软件,这才是对的,数字化技术就像我们画画时候用的彩色粉笔,需要的时候才会用,它在电影中担当是点睛之笔,而不是把它作为铅笔哪里都用。

二、数字化技术在动画作品中的使用

比起电影,动画在数字化技术面前就没有那么多局限,因为动画中的东西本身就是需要创造的,是人类想象出来的世界,数字化的发展只会让需要描述的物体更逼真。随着科技的发展,动画制作更加注重刻画人性主题的同时,制作会更震撼。最近几年就出现了几部制作上很震撼的动画,一部是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丁丁历险记》,还有一部就是84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兰戈》。

《丁丁历险记》虽然在整体色彩感觉上还是很鲜亮的,这是为了和原漫画的感觉贴切,在质感上的制作堪称完美,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丁丁在沙漠城市寻找船模时斯皮尔伯格在这里设置了一个长镜头先是对女歌唱家的描绘,这里对女歌唱家的皮肤的细节的制作让我惊叹,好像能看清每一个毛孔,然后一个镜头移动到亭子下面的船模穿过玻璃,对玻璃的制作可能很简单,但是那种感觉再加上音效的搭配,非常身临其境,可见当时在制作的时候对细节的深思熟虑。

《兰戈》就更不用说了,动画片把西部片的感觉做得如此到位,对每个物体之间质感的区分,还有对沙漠中因干燥空气中的灰尘的描绘,制作组对影片上细节的考虑让观众在观看这部影片的时候甚至在怀疑现实和虚幻。

由此看来,数字化的发展让动画片产生一种极限——制作极其细致,这样会不会到后来会感觉产生没法突破的境地?因为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动画会制作的像真人电影那样的逼真,反而会显得没有意义。我们可以不用这样想,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动画中特别的“画风”,像绘画中的超现实主义一样,但是它依旧是从另外一个方法而得到的,它依旧是一件艺术品,数字化的发展可能会使动画上对物体的表达更加方便,走捷径,反而更丰富了,不会出现像电影那样极端化的问题。因为动画毕竟是创造出来的东西,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会选择哪里需要哪里不需要。

这方面皮特·杰克逊做得很正确,他不断得为了电影在改进自己的技术,他最初可是一个拍恐怖片的专家,你可以从指环王的第一部再看现在最新的《霍比特人3》,他不仅突破了当初卢米?埃尔发明电影时定下的一秒24贞改为了一秒48贞,只为了观众在观看那些充满中世纪仙境风格的画面时更舒适,他甚至为了让角色看起来更唯美,在演员的脸上都做了特效。霍比特剧组的特效工作人员是有史以来最多的,每天他们都在为解决电影中某个场景的制作问题创造着另一样东西,整部系列更像是电影和动画的中间物,它已经严格意义上不能算是一部真人电影了,但是谁又会因为这个去吹毛求疵呢?

三、马丁·斯科塞斯的正确示范

在好莱坞数字化时代电影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受影响开始改变自己的初衷,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马丁·斯科塞斯,很讽刺的是,在他年轻的时候和他一起追逐梦想,一起奋斗的却是现在好莱坞的头三块金字招牌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弗朗西斯科·波拉、乔治·卢卡斯,这三位的其中两位无疑是现在好莱坞支持科技发展和电影相融合的两位,而且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产业,但是马丁·斯科塞斯一直坚持最基本的拍摄方法,拍自己想拍的主题,拍有意义的电影,这也是他很低产的原因,平均两年出一部电影,他的每一部电影都会让你很有感触。

就拿他的最近的一部影片《雨果》来做例子吧。电影改编自同名小说,但是电影中的很多镜头马丁·斯科塞斯是根据自己小时候的经历设计的。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当片中的小男孩雨果·卡布里特为了逃脱警官的抓捕逃到了钟楼的顶部,他站在里面望着外面的情景,外面灯火通明,埃菲尔铁塔和穿梭在城市中的车辆的画面颜色温暖。和小男孩的处境形成对比,这个镜头的设置就源于马丁·斯科塞斯小时候因为哮喘一直都待在家里不能和街坊的同伴玩耍,有点内向的性格使他变得很有独立的思想。这部片子真正的目的是要致敬电影的创造者卢米埃尔兄弟和可以说是电影画面特效的创作者乔治?梅里埃。马丁·斯科塞斯很巧妙地把这两者联系在了一起,他设置这个主题也是想提醒现在奋斗在电影界的人们不要忘了电影的初衷。

他本人是一个对旧电影修复非常有贡献的一个人,他不拍电影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为修复腐朽的旧片子而到处奔波。《雨果》中雨果在图书馆碰到的收藏乔治·梅里埃所有资料的人的原形就是斯科塞斯自己,因为他知道那时候的电影是最真实的,最可爱的,设备很简单,想法也很简单,但是表达了导演纯真的思想。马丁·斯科塞斯曾经表达过自己对电影以后发展的担忧,他看到现在的电影一些过激的表达方式时甚至有点气愤。

四、讨论

电影或者动画作品的最终目的是要去通过表达一个主题去影响观众的思想,去传播一个道理,或者是导演通过电影去表达自己对社会上不良现象的谴责。制作者花了时间和精力去创造一个作品,是想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要让它有意义。如果拍电影只是为了金钱和利益,这样的电影注定不会让人铭记。回想那些经典的电影,如上世纪70年代的《教父》,90年代的《肖申克的救赎》,没有一个是滥用技术的。

当然,现代科技的应用并非坏事。当代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拍摄的怀旧电影《雨果》,就把现在的特效科技用得恰到好处,使其既不偏离主题,又让电影更加的唯美了。能够帮助电影人更好地表达主题,这才是科技的正确使用。

科技会一直发展下去,而且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电影也会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只要我们始终有不忘记电影的初衷:电影只是一种表达思想的形式。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电影以后一定会以另一种面貌向人们展现,会更完美。艺术存在的价值绝对不是在所谓的高科技的使用或炫耀,而是这个作品背后所含有的文化价值及其影响力,数字化的发展永远也不会消磨了艺术的本质,只会助它更好地表达。

[1]黄小邪,写给黑白默片的立体情书,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5221793/?referer=baidu_search,2011-12-20:17—27.

[2]艾小柯,我想我不是个好影迷,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5294028/,2012-02-21:12—25.

[3]王小心,《雨果》:向电影致敬,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5188099/,2011-11-27:1—8.

F062.4

A

1008-4428(2017)09-151-02

姜聿言,女,江苏苏州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动漫游戏。

猜你喜欢

塞斯阿凡达马丁
阿斯顿·马丁Valkyrie Spider
神笔马丁
《阿凡达》续集放弃高帧率拍摄
小蚂蚁马丁的冬天
《阿凡达2》开机日期敲定8月15日
维马丁的诗
“橡皮筋先生”世间罕见
成功密码是1:125
《阿凡达》PS潮
成功密码是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