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者在提问中应具备到位意识

2017-12-24

活力 2017年13期
关键词:新奇对象受众

陈 潜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哈尔滨150000)

记者在提问中应具备到位意识

陈 潜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哈尔滨150000)

记者提问;到位意识;实现途径

假如有人问你:你会提问吗?作为一般人,你或许会认为这问题很可笑。但作为一名记者,就不会轻易觉得这个问题可笑了,因为经验告诉我们,作为电台的记者,提问的成功就等于采访的成功。

就一般情况而言,一个新闻事件的采访过程,通常包括三大部分:第一是记者对现场的观察,这主要靠敏锐独到的眼光,这就是新闻中说的“用眼”;第二是对材料事物的研究,这主要是对材料的取舍,这是用“心”;第三是提问,如果说观察的研究材料是用眼和用心,那么提问则是“眼心”并用。因为现场出现的情况往往是很突然的,而这些突然出现的情况往往超出准备的范围。这就要求记者在这稍纵即逝的第一时间里及时、深刻、机智地发问,它包括记者的经验、常识和智慧,因此可以认为,在采访的三个过程中,是最关键也是最难的。

正因为采访中提问最难最关键,我们才经常发现一些十分可笑的采访提问。比如某人获得了一个荣誉,立即就有话筒伸过去,提问:“你现在感觉如何?你当时有什么想法?请你谈谈感想。”诸如此类问题,不是让采访对象不知从何答起,就是让听众毫无兴趣。这些提问要么大而不当,离题万里;要么意思模糊,让人无法回答;要么俗不可耐,让人觉得司空“问”惯,提不起回答的兴趣;有的甚至因不懂不通而胡乱发问,结果贻笑大方。

出现这样的提问,原因在于记者没有弄清楚提问的意义和目的而轻率发问,就一般情况而言,提问是通过记者对当事人的发问,把新闻事件的重点、意义甚至当事人当时的感情色彩用问答展示展示在受众面前,使新闻事件更具立体感,给受众以身临其境之感,增加新闻的可听可视效果。在此,我想谈谈记者在提问中应该具备的到位意识。

一、准备到位意识

在新闻采访中,特别是突发性或者事件性新闻采访,时机稍纵即逝,采访的关键就在于准确的提问。准确的提问就是要一步到位,不绕圈子,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使采访对象准确无误地回答问题,使受众直接获得最重要的新闻信息。但在实际采访中,要做到准确提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常常出现几种问题:有的是大而不当的问题,比如“请你给听众讲几句话”、“请问你有什么想法”等;有的是模糊不清的问题,比如“你为了今天的成功都做了哪些准备”、“你是怎么取得今天的成绩的”等;还有的是提外行问题,由于对专业缺乏了解,常常在提问中错用术语,错提问题。

美国记者麦克道尔说:音乐家、科学家、作家、政治家以及其他有名望的人,如果你要采访他们,你要向他们提出问题,那么你就要了解他们,使你的问题更准确鲜明。

提问的准确到位,除了采访前的充分准备之外,要注意以下几点:1.提事件中最主要的问题;2.提采访对象最感兴趣的问题;3.提受众最想知道的问题;4.提受众容易引起误会和众说纷纭的问题。如果记者在采访中能做到这些,而不是在枝节问题上喋喋不休,才有可能在有限的采访时间内,获得最满意的回答和最重要的信息。

二、追踪到位意识

采访提问要随着新闻事件和人物的发展以及采访对象的回答连续追问,以加深采访的质量和力度。

任何新闻事件都有过去、现在和未来,过去是新闻的原因,是背景;现在是新闻的事实,是现状;未来是新闻的发展,是后果。影响记者对新闻事件提问的深刻与否,在于提问的着眼点是选择新闻事件的现状还是背景和后果。追踪提问就要求记者在采访中时刻保持清醒,对采访事件的三种状态有选择性的提问,给提问确定一个主题,而不能让采访对象有推脱或转移的机会。这样的追踪提问成功的范例有很多,张学良在接受日本NHK电视台采访时,记者就根据张学良的经历准备了上百个人们感兴趣和较敏感的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记者不仅要具备广博的学识,对采访对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也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充足的自信心。

对新闻进行追踪提问,首先要全面掌握事件的过去,了解事件的重要程度;其次要对可能产生的后果做出正确的判断,这种判断也依赖于记者的综合分析能力,只有当记者有了正确的判断,才能在众多复杂的问题中选择最深刻的问题,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

三、新奇到位意识

在采访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对于同一个新闻事实,同一个采访对象,各新闻单位发布的新闻却各有侧重,各有特色,有的平平淡淡,有的却独辟蹊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主要差别就在于切入问题的新奇独特的角度。因此,在采访中设计新奇独特而又切实可行的问题,是记者智慧和经验的高度体现。

怎样才能使提问新奇呢?首先要考虑运用逆向思维,不仅要从正面,更要从反面来看问题,这样就可以通过多次的相互否定来深入理解新闻事件;其次要运用跳跃联想思维,从单一的事件联想到更多的事件,从而利用时空的切换达到更广泛比较的目的,引发新奇的问题;第三,不要老生常谈,别人问过的不问,众所周知的不问,没有新意的不问。

以上是我对采访中的提问所做的粗浅论述。黑格尔说:无知者是不自由的,因为他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对于一个记者来说,就需要不断地提高理论素养,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把自己练就成会看、会想、更会提问的专家型记者。□

(编辑/穆杨)

猜你喜欢

新奇对象受众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新奇体验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新奇博物馆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个性签名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