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礼仪文化建设推进高校班级管理

2017-12-24张璐九江职业大学

新商务周刊 2017年16期
关键词:礼仪内涵院校

文/张璐,九江职业大学

以礼仪文化建设推进高校班级管理

文/张璐,九江职业大学

以礼仪文化内涵建设推进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以礼促管,探索管理新理念;课程上提升礼仪文化的内涵建设;律己敬人,形成良好班风建设。

礼仪文化;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律己敬人;以礼促管

古之礼仪,行走、坐卧、宴请、婚丧、寿诞、朝拜、祭祀等,记载详细、层级分明。传统礼仪既有民俗民风精神之所在,又是实践礼仪精神的仪式表现。对礼仪制度的系统说明之籍最为经典的要数《周礼》、《礼仪》、《礼记》,这三本书称之为“三礼书”,代表着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礼仪文化在古代有着重要的教化作用,是维系各阶层关系的规范准则,是人们行为道德的约束范本,更是治国之纲领。观现今,社会生活中加强礼仪文化的熏陶仍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渗透礼仪文化研究,是一项值得探究的课题。笔者认为加强礼仪文化的熏陶,推进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有效实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思考:

1 以礼促管,探索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新理念。

高职院校学生入学分数较低,日常生活学习自律性相对较差,如何对他们进行教学常规管理、生活起居管理、精神心理管理都是高职院校历来研究学生的重心所在。一般高职院校常态化的管理方式大多都是奖惩并用,在制度上给予明确的保证,在条例上颁布细致的规定,使学生在思想上带着“紧箍咒”,行为上不敢逾越雷池一步。这种方式不可否认,是现行高职院校最有效的班级管理方式,但实际上也有它的不足,学生在校自然接受学校的约束,但是一旦离开学校的这个概念,自身不受控的那些不良思想也会释放出来。或者说这种强加的管理方式是有范围的,是有屏障的,对于那些本身能够受控的学生来说,这是最好的管理方式;对于那些自律性较差的学生来说,这是有时效性和范围性的,所以高职院校应该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新型管理方式来应对新时代的学生。

刘志琴教授曾说:“礼是中国传统文化时代相沿的主要形态”。礼仪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就渗透在学校教育中,亦或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但作为高职院校来说,真正把礼仪文化落实到教育的实践中来,为者甚少。在高职班级管理中,应转变传统的压制型管理方式为灵动的引导即礼仪文化熏陶的方式为高职班级管理带来鲜活的生气。

2 思古齐贤,提升高职院校礼仪文化的内涵建设。

追溯古代,礼仪文化是从等级地位、宗教伦理、民风民俗等方面衍生出的制度规范,带有明显的阶级性和时代性的特点,而至今,在世人的眼中,礼仪文化更多表现为接人待物、尊老爱幼、仪容仪表等道德文明和制度文明的规范标准。相对于传统的礼仪文化,现今的认识更多问题上都已然狭义化,因而恢复礼仪文化的内涵建设是当今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重要任务。

《礼记•曲礼》曰:“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道德伦理、教育教化、纠纷官司、阶级成分等等没有礼的介于就不能解决,古人提到礼的作用涉及到政治、教育、伦理等诸多方面,囊括社会生活的点点面面。21世纪,习总书记提出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指引。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将中国礼仪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确保和谐社会的形成,高职院校在课程上应设置相应的礼仪文化课程。纵观现今高职院校,设置的课程有《大学生礼仪文化》、《职业礼仪》、《社交礼仪》、《现代实用礼仪》、《商务礼仪》、《礼仪与修养》,大多数高职院校注重礼仪文化的实用型和现代性,忽略了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内涵建设,因此应在课程设置上从文化的角度去阐释礼仪文化的内涵,真正把礼仪文化的内涵建设到实处。郭沫若曾说:“礼之起,起于祀神,其后扩展而为人,更其后而为吉凶军宾嘉多种仪制”,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应加强自身文化素养,提升自信心,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生存。

3 自律规范,形成高职班级管理的良好风气。

《礼记•学记》记载:“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在一切邪念还未发生之前就按照礼仪文化的规定去约束学生的行为,达到防范于未然的效果,这就是礼仪文化的提前防范作用。高职院校的学生课业相对较轻松,课余时间比较多,容易受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在其课程中渗透传统礼仪文化的修身自律精神,对形成良好班风校风有着积极的意义;另在校园文化中加强礼仪文化的建设,有助于形成高职院校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正确价值导向,做出适宜的行为;课余时间,可鼓励学生参加积极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周末爱心捐助活动、寒暑假了解并支助贫困家庭中的儿童等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找到自我价值认可,树立自信心,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获得积极活动的快乐体验,促成高职班级管理的良好风气。儒家提倡,“礼之用,和为贵”,礼治以荣和为贵,虽该句强调的是古代君王的治国之道在于调节上层贵族之间的利益关系,而视现今的人际关系,礼仪文化则是以建立和谐社会为目的的文化导向,礼让主要表现为对自我的克制,律己敬人,对社会道德规范的遵从,并不仅仅是一种强加的法治约束,更是一种内心认可的行为标准。

从礼仪文化的视野加强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以文化内涵建设推进高职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从而达到有效的班级管理。

[1]刘青.中国礼仪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9.

[2]邓启铜,王川,刘波.仪礼[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

[3]罗芳.高职院校礼仪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南:中南大学,2012.

项目来源:该文为2016江西人文社科规划课题quot;礼仪文化视野下的高职班级管理研究quot;(编号:JC1563)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礼仪内涵院校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内涵漫画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