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节能技术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2017-12-24郭捷山方栋平沧州水利勘测设计院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新商务周刊 2017年16期
关键词:防洪设计方案浅谈

文/郭捷山 方栋平,.沧州水利勘测设计院;.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浅谈节能技术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文/郭捷山1方栋平2,1.沧州水利勘测设计院;2.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这样水利工程行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机会。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增加,工程的设计方面也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得到应用,目前,节能技术的应用是水利工程创新发展的有效体现之一。本文主要对节能技术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总结。

节能技术;水利工程;设计;应用

1 水利工程

由于社会的迅速发展,水利项目在对于经济发展过程有着积极关键的作用,然而也需要注意到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对于河流生态系统所导致的一些不利影响。作为项目工程设计规划环节中的环评阶段,更为强调的是为工程项目设计优化而服务,将环境保护的要求落实至各环节工程项目设计方案当中。系统优化水利工程设计思路,形成环评向设计服务的观念思想,让生态环境需求和工程项目设计规划有机的进行结合,使得工程完工后可以真正意义上实现对环境的保护。

2 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相关文件不完善

水利工程的设计必须依靠充分的实地信息,包括水利工程的规模、地理位置、施工工艺、操作方法等。一旦这些基础性文件信息不完善,就无法为水利工程的设计提供充足的依据,势必会影响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甚至影响整个水利工程的安全性能,对国家和人民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所以,设计人员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时,要提前到施工现场进行勘测观察,收集足够的实地信息数据,才能够设计出符合实际的水利工程方案。

2.2 论证不充分

在水利工程施工之前,要对水利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充分的论证,从而保证水利工程方案符合实际,并且能够为施工单位带来合理的经济收益。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设计单位忽略了对设计方案的论证工作,即使进行了必要的论证,也未按照相关的规定和标准,从而导致设计单位的论证流于形式,失去了实际的意义。

2.3 对比分析不足

无论是水利工程设计的初级阶段还是深入研究阶段,都要从不同的角度,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只有从多角度、全方面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才能真正掌握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能否满足实用要求,从而促进设计方案更加贴近实际。在对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往往会从项目位置、整体规划、工程结构等多个方面展开,并从深层次分析成本和效益,最终选择综合评价较高的最佳方案。

2.4 对设计重视程度不够

在水利工程的项目施工过程中,设计方案作为施工规划和操作的指导性文件,其详细程度和精准程度,都直接影响了后续工作的顺利推进。虽然设计方案在水利工程中的地位如此重要,但是现实中很多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对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施工现场的仔细勘察和信息分析,导致在施工过程中突发情况频发,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3 节能技术优化设计措施

3.1 强化硬件设施建设

尽管办公自动化早就较为普遍的运用到目前的各行各业的办公流程中,根据实际走访了解,目前,水利工程项目设计部门进行审查过程当中大部分设计部门距离自动化办公的要求差距较大,由于资金不够,部分地方设计条件较为简陋,甚至部分单位最基本的设计软件以及绘图仪都没有进行良好配备,采用盗版软件现象普遍。所以,必须要强化软硬件设施的建设。

3.2 提升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现今,水利工程项目的投资资金不断的增多,工程设计规划的任务量也持续增加,部分地方出现设计人员急缺,在设计过程中人员配备参差不齐,有的甚至抱着应付工作的心态设计,往往难以保证设计质量。因此,设计单位在吸纳设计人员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对于相关设计人员责任心以及事业心的培养工作。

3.3 通过信息手段实现科学调度

水利工程科学运行的前提是合理调度,如果能结合天气及气候变化及时实现对水利工程的合理调度,便可有效实现水利工程调水及防洪防涝等能力的显著提高,进而实现排水时间的有效减少和能源的显著节约。然而这一复杂系统工程,如果仅靠人工进行调节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实现水资源监控及防洪系统监理,通过大数据、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及集约控制,实现对水利工程的及时控制和统一调度,有效实现水利工程的应变能力,能有效优化工程运行结构,降低经营成本。

3.4 自排能力的强化

一般来说,水利工程中的河道以及水闸特征,决定了水利工程整体的排水能力。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水利工程也根据自身情况对防洪措施进行了合理优化,让排水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在节能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得到应用之后,设计者将节能技术中的实用性和经济性体现出来,对水闸宽度和河道断面进行合理设计,以此来减少泵站的建设量,还可以有效利用水闸前和水闸后的水位差,来实现闸门的最终关闭,并通过自身自排能力,防止洪水对周围田地带来灾害。

3.5 通过绿化带建设来增强防洪能力

在传统水利工程防洪建设中,一般只注重治理结构的设计,这种结构可以减少河道的占地面积,避免周围耕地受到影响。伴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越来越重视,如今在河道两旁的防洪工作中,采用了绿化带的建设方法,有效减少了洪水排放时间,从而实现河道防洪能力的提升,同时节省了大量能源。

4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现阶段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在于对自然和人之间所具有关系的处理。因此,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水利工程可以发现,现阶段已被投入使用的水利工程项目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人们应当对此具有清楚的认识,并通过对生态化理念的科学应用,削弱水利工程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任俊艺.浅谈节能技术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7.

[2]王百新.水利工程设计中节能技术应用浅析[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6.

[3]崔春善.关于水利工程节能设计中几个问题探讨[J].民营科技,2016.

[4]雷讯.浅谈水利工程节能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

猜你喜欢

防洪设计方案浅谈
《城市道桥与防洪》杂志公益广告
夏季防洪防汛
基于可持续理念旧建筑改造设计方案探讨
浅谈Schwarz引理及其推广和应用
02 中老铁路:“搜山”小分队日行万步备战首个“防洪大考”
三门峡地区下沉式窑洞防洪防涝设计研究
浅谈ICP-MS的使用与保养
集成商如何为客厅影院设计方案
为诗浅谈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