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途径与策略

2017-12-24周德铮辽宁省沈阳公路路政管理局

新商务周刊 2017年16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事业单位财务

文/周德铮,辽宁省沈阳公路路政管理局

试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途径与策略

文/周德铮,辽宁省沈阳公路路政管理局

文章指出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从而影响了财务管理的水平,制约了事业单位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有关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方面的研究十分必要。

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途径与策略

当前很多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从根本上进行解决,才能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健康规范。内控制度在事业单位建立的主要目,就是保证本单位内部有效贯彻实施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保证真实性和标准性的会计信息;提高单位运营效率,确保实现预算支出目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只有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才能适应其日益发展的需要,财务管理水平提高过程中必须按照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政策,把各项财经制度与本单位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制定切实可行的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内控制度在事业单位管理过程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在预防各类问题出现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因此制定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内控制度并加以运用是,当前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工作。

1 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的基本原则

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开展,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必须要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能够与国家财经法规紧密结合。只有坚持原则才能制定行之有效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只有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方针、财务制度和法律法规,才能有计划有节奏地分配、筹集和运用资金,从而更好地对单位财务活动进行控制和监督,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从根本上保证事业单位科学研究、科技经营和科技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必须把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融入到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建设中去,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建设才能走上正确的轨道。财务内控制度建设过程中,必须组织财务管理人员学习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保证内控管理制度制定不偏离国家政策方向。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从根本上要求财务管理必须符合财务管理的一般理论和实践要求,从而为合理组织事业单位进行科研资金活动,为正确处理事业单位内部和外部各种经济关系奠定基础。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建立过程中只有与单位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其更好地承担起科研任务,从而推动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2 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问题分析

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但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往旧的制度很难适应新时期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发展需要,只有对其进行修正和完善才能更好促进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从根本上促进事业单位全面发展。

2.1 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不完善

事业单位在以往制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过程中,与单位实际结合较少,造成制度不协调不完善不具体。财务管理过程如果缺乏必要的量化指标,就不会有明确的奖惩。事业单位在这样的环境下发展,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很难得到发挥,将严重制约单位全面、科学发展的步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需要达到强化内部管理、优化内部管理、规范内部管理的目标。

2.2 学习气氛不浓

对现状的满足导致其没有学习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的欲望。如果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和国家颁布的财务法律法规政策不能很好掌握,很难做好财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制度不了解,其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很难得到根本性提高。很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业务不精,很难适应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对财务管理的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需要突出质量和效率,才能促进单位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财务管理部门与科研等职能部门在工作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也是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单位财务管理部门没有与其他职能部门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导致财务管理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缺乏必要的了解,工作难以衔接,因此影响到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因此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有效性角度看,财务管理部门应该与相关职能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通过沟通了解,更好熟悉彼此的业务性质和特征,为促进工作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各部门之间应该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配合,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开展。只有如此,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才能适应科技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要求。

3 事业单位制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意义

为保证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事业单位要根据国家的相关法规和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必须坚持内控管理制度建设,只有走制度化建设道路,才能解决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的根本性问题。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过程中,必须明确工作人员的奖惩办法和工作职责,建立良好的财务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强化职责意识。要明确日常管理工作各项业务操作流程及管理办法,主要包括货币资金管理办法、应收暂付款管理办法、收入管理办法、支出管理办法、库存材料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过程中要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从根本上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内控管理制度是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重要一环,只有制定合理、详细、操作性强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并加以严格执行,各项财务管理工作才能更加真实有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必须走规范化道路,从根本上维护财经纪律,杜绝各种不良问题发生。因此财务管理工作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道路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达到这个目标,首先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内控管理制度建设过程中需要突出科学性、完整性和灵活性特点。

只有明确财务管理人员的职责和工作权限,建立科学合理的岗位职责,从根本上明确收支审批权限,才能对财务管理收支过程中每个环节进行监督和控制,把各种不良问题排除在外。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从根本上提高资金利用率,促进各种资源有效配置,保证各项事业全面跨越式发展。通过制定和执行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可以更好明确人员各项职责。会计作为一种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信息系统,其基本任务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效的财务会计信息。因此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更要树立强烈的责任心,从根本上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从而更好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促进经济、科研、廉政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还能很好调动科研人员和财务人员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建立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是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根本上整顿管理工作秩序、维护财经纪律、规范财务行为、推进财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实践证明,财务管理制度越完善,财务管理工作越到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就越高。财务管理过程中可以避免各种不良问题的发生,同时服务功能也会越来越健全。财务管理过程中只有保证各项工作科学有效开展,各项事业才能取得全面发展。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最终目标是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因此建立完善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是保证此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任务,财务管理工作得到完善,事业单位各项工作才能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4 结语

总之,虽说事业单位其宗旨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但是,节约财政,创收节资也是义不容辞的义务。所以事业单位应该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内节约资金、开源节流,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同时做好资源的优化与配置,使财务管理与其发展战略相吻合,并最终促进事业单位体制的改革,使之向前稳步发展。

[1]常思扬.浅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2017(08).

[2]李克华.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16(11).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事业单位财务
制度与规范:近现代设计管理制度研究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