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模式的运用
2017-12-23胡俊
胡俊
摘要:情境教学模式是情与景的有机结合,运用的好可以将学生的情感带动到学习中来,这种教学模式针对性较强、有效性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明显的发现,有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抽象性比较强,并且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比较远。那些事情对学生来说太陌生了。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然会出现问题。并且还是没有多少趣味性,实在枯燥难学难记。学生生活经历不够、对具体的知识没有办法进行深入的理解,无法感同身受,即使了解具体的内容,也不一定能够理解对应的知识点,学生所处的位置不同感受想法也不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学习的目的不再只是为了应付应试教育考试,而是以己所学用于己身。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丰富自身的知识文化、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个人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境教学;具体运用;思考建议
在现代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情景教学模式的科学运用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的思考,如何才能够科学的发挥好情境教学模式的有效价值。
一、用故事来创设实践情境
数学中的故事、典故有时就会反映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时还能反映知识的本质,用故事来创设情境问题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还能够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初中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很枯燥的课程,大部分都是数字和图形,对一些抽象思维不好的学生就不容易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加入一点故事,在故事的吸引下,学生就会多关注一下数学,进而能够引起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讲解坐标系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先讲解数学家欧拉是怎样发明坐标系的,有一天,他躺在床上思考:该怎样确定事物位置呢?这时候就发现一只苍蝇粘在一张蜘蛛网上,蜘蛛就迅速地爬过去捉住了它。欧拉这时候恍然大悟,可以用一些网格来定位事物,怎么用网格来表示事物位置。这时学生们的兴致就会被调动起来。
例如,在讲“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时,可以讲这样一个故事:森林里,两只小猴子在玩耍中发现一棵结了很多桃子的桃树,便爬了上去,其中有一只小猴子先爬了3米,又继续爬了2米摘到了桃子;另一只小猴子爬了4米以后,下滑了1.5米,非常可惜,那么让同学们计算两只小猴子各爬了多少米?另外一只小猴子还应该爬多少米才可以摘到树上的桃子?通过引出这样的课题,这个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不但听到了有趣的故事,还能够主动分析故事和所学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在惋惜另外一只猴子的同时,由于特别想知道答案而迅速投入到思考中。在学习“圆周率”的时候穿插一些祖冲之的故事,不仅可以加深对圆周率的认识,也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教师要抓住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或数学经验
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建构、学习新知。因此,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瞄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由于问题情境只是本节课的开场“序幕”,不是本节课的主题和高潮,因而不能复杂、繁琐,要切中重点,做好铺垫,引出主题。
案例:教学数学七年级下册(苏科版)《同底数幂的乘法》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境,计算:(1)102×102 (2)102×103。
学生计算出结果后,教师设疑:你对102×102=104可以做出几种猜想?两道题结果都正确的是哪一种形式?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出现了两种猜想:102×102=102+2;102×102=102×2。但学生通过观察102×103=105,从而否定了后一种。这个设计从学生已掌握的乘方和熟悉的乘法知识出发,通过巧妙设疑,合理启发引导,使学生于正常的思维处产生了认知冲突,形成了同底数幂相乘的初步感性认识,走进了最近发展区,为学生自主学习课本上的下列问题做好了铺垫:
计算:(1)105×108;(2)10m×10n;(3)2m×2n;(4)am×an(m、n都是正整数),总结同底数幂相乘的规律。
三、小组合作情景法
中学时期的孩子具有很强的自尊心,教师的一个疏忽就可能让孩子的自尊心受挫,从而丧失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可是,怎样又能初中生主动去探索、发表自己的观点又能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呢?本人认为可以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情景法,可以减少学困生回答问题时的紧张感,维护他们的自信心,又能让初中生们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课堂参与度。
在成立合作小组时,教师们要按照如下规则制定。一方面,要合理控制合作小组的人数,最好控制在4至6人之间,确保每个初中生都能拥有发言的机会。另一方面,要合理配置小组的成分,避免优等生过多或是学困生过多的现象,本人推荐若是6人的合作小组,优等生占一个,中等生占三个,学困生占二个,从而优化小组的模式。在合作学习小组成立之后,数学老师们要继续给每个成员安排工作,包含策划、实践、演讲等等,引导初中生们在小组中积极思考、讨论数学问题。
四、创设引入新课的情境
创设引入新课的情境,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引趣式引入、悬念式引入、实验式引入等。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这节课的引入,可以运用多媒体演示,创设引趣式的情境。
(多媒体放映以下影象,外加旁白)
双休日的一天下午,阳光明媚,风平浪静,欢欢和他的父母正在美丽如画的西子湖畔劃船赏景。忽然间,天色逐渐阴暗下来,仅仅过了3到5分钟,好象变成了黄昏,岸边的街灯、车灯清晰可见,把不明真相的欢欢吓地不知所措,嚷着快回家。大约又过了3到5分钟,天色又逐渐明亮起来了……
老师提问:大家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等学生们交流回答后,老师予以肯定。这就是天文学上常见的“日食”现象,为了解开“日食”现象之谜,我们今天先来学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在新课引入时,还可以通过直观的实验演示来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维的积极性。在认识结构中,直观形象具有的鲜明性和强烈性,往往给抽象思维提供较多的感性认识经验。
情境教学能够很好地改善传统教学单调、乏味、被动、缺少联系的缺点,能够给初中数学教学注入新鲜血液。但是毕竟情境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方法,需要各位老师不断实践和学生的积极配合。
参考文献:
[1]张静.初中数学问题情境需要高效的教学设计[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8).
[2]严万全.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