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统领下教师培训的三大转变

2017-12-23李胜利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7年12期
关键词:实践性核心学科

李胜利

一、在培训理念上,从知识核心向素養核心转变

核心素养不是学科知识的总和,它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是育人模式的重大变革。落实核心素养就要从主要关注学科知识教学转向培育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从以知识为核心向以素养为核心的转变,其本质就是从知识本位向人为本位的转变。

学校的教育目标要通过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实现,联系核心素养与具体教育教学活动的媒介主要是学科。一方面,核心素养必须落实在学科课程的开发、实施与评价中,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是教育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另一方面,核心素养是学科课程内容选择与课程实施的依据,核心素养主导着课程实践,只有用核心素养统筹、整合学科教学内容,才能提炼出最能体现本学科特性的关键性要素。

核心素养只有落实到学科课程中、落实到教学过程中,才能真正落地。核心素养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和细化,如果在此基础上提出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再将这些核心素养具体化为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核心素养就有了清晰的实施路径。如,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指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和关键内容,主要包括 ‘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语文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运用方式及其品质”。这里明确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以及它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的“实践”属性。这样,根据课程标准教学,落实核心素养就有了抓手。我们应该重点研究的就是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教学评价中体现核心素养。

二、在课程建构上,从碎片化向结构化转变

“碎片化”表现在三个方面:无序,因人确定课程,根据邀请的专家确定课程,拍脑袋定课程,跟着感觉走,赶时髦开课程;同质,近几年,因为培训规模大,承担培训项目的机构多,管理部门与培训机构协调不够,培训机构之间缺乏联系,重复培训多;单调,缺乏层次性和阶段性,追求规模效应,没有考虑到不同岗位、不同层级参培教师的需求。

培训作为教师教育的“供给侧”,供给的“产品”主要是课程。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培训,就要建立与之匹配的课程体系。如,作为核心素养六大要素之一的实践创新,要求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重在“做中学”。这恰恰是当前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也正是我们培训课程设置的着力点。

目前来看,培训课程设置的学术化倾向比较严重。学术性知识转化为培训内容需要一个恰当的过程,即对其进行符合教师培训需要的结构化加工。很多研究都表明,在教师成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实践性知识,有人称之为教育机智,这种知识属于临床性的,主要是教学经验的积累以及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中通过培训间接获得的。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我们的培训就是要帮助教师提炼这种实践性的知识,使之上升并内化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培训中增加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将实践性教学贯穿于培训的全过程,以保证培训的质量。实践性课程的结构化设计可以这样安排:预设实践性课程的培训指标;通过名师示范与课例诊断细化培训指标;以小组讨论与个人展示的方式为基础内化、迁移培训指标。以上几个环节要全程贯穿专家点评与教师互评,不断反馈评价培训效果并及时矫正。

三、在培训方式上,从经验向实证转变

经验思维的特点是判断多论证少,尤其是基于数据的实证少。过去我们的培训从课程设置到评价跟踪,往往凭经验进行。这种以经验为主导的培训往往存在着主观、臆测的缺陷,针对性和实效性都存在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提出未来教师的三点核心素养之一是懂得大数据分析。这提醒我们在大数据条件下,教育将成为一门实证科学。

如,评课本来是中小学教师的一项重要的专业活动,也是一项重要的培训内容。但是,由于我们不专业的评课行为,零散、肤浅、应付式的随意点评,不但不能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还会影响教师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积极性。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这堂课气氛活跃,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能够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是一堂好课”“这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是一堂好课”等。此类评课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评课人主要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感觉和印象对一堂课进行评价。这种基于经验的评课,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教学过程中的某些规律,但由于评课人学识、经历、经验的差异,往往会以主观评判掩盖客观事实,甚至会出现不同的评课人对同一堂课的评价大相径庭的情况。因此,我们要积极倡导实证性评课,以此来提高评课的专业性。实证性评课就是要用证据说话,用事实判断,避免评课的片面性、主观性、随意性。我们听课时要养成写听课笔记的习惯,尽可能地对课堂教学进程做出原始完整的记录。将课堂教学进程中的连续性事件分解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教学环节,对这一个个教学环节反复进行检视、反思、分析、推论,考察每一个环节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看目标的达成度,对课堂教学进行价值分析。游离于目标之外的环节及呈现的内容,就是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数据分析和事实提炼,不断提高教师评课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帮助教师掌握实证性课堂研究方法。

(作者单位:重庆市开州区教师进修校)

猜你喜欢

实践性核心学科
高中物理教材实践性栏目育人价值及其实现策略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课程的第一性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实践性教学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超学科”来啦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