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教师课程素养的五个“华丽转向”

2017-12-23陈卫东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7年12期
关键词:共同体素养课程

陈卫东

“教师的课程素养是教师在课程理念的支配下,整合自身的课程知识、课程能力与课程情意等各种课程要素的一种综合性品质”。可见,课程素养包括课程知识、课程能力、课程情意三个维度。课程知识、课程能力是教师个人基于学校课程理念,根据学生需要及自身专业素养、教育经验进行加工重组和自我建构,以期实现学校课程“班本化”,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一种能力,主要包括教师对课程的认知、理解能力,对课程的开发、整合能力,对课程的设计、创生能力,对课程的评价、反思能力等。课程情意包括课程情感、态度,课程意志、信念等,它决定着课程改革的目标、方向。课程知识、课程能力决定着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是课程能够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教师的课程素养直接决定着课程实施的效果,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学校的教育质量,是教师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因此,提升教师课程素养应该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五条实践路径寻求突破。

一、课程角色:从“执行者”转向“编纂设计者、实施创生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可见,国家赋予了学校和教师课程改革的权力,课程改革不仅要“自上而下”,也要“自下而上”。教师的课程角色应从原来的被动“执行者”转变为主动“编纂设计者、实施创生者”,其含义有两层:一是参与学校课程方案的编写设计,提高教师执行课程的积极性、能动性。二是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按图索骥”,也可以不断创新,生成更加丰富可行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即课程不是一成不变的,是持续发展动态变化的。教师要成为课程改革的主角、主体,并具备自觉的课程意识,发挥主动精神,建构出适切的课程。教师将自身置于课程改革的最前沿,自觉克服学校一切传习、弊端和自身能力上的缺失,才能在实践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坚定课程改革信念、增强课程角色意识。

二、课程理念:从“知识本位”转向“学生能力发展本位”

改革开放以来到20世纪末,是倾向“知识本位”时期,以系统化、学科化的知识门类为课程的核心内容,强调“双基”(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忽视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多数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课业负担普遍较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当然,这是对过去(从新中国诞生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强调“政治为统帅”,倾向“政治本位”,“只要思想红不求业务专”“开门办学,学工学农”的否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体现了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种进步。但是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死记硬背轻实践创新的“轻重失衡”的教育是培养不出真正“优秀”的创新型人才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知识蜕变周期日益缩短,光有知识缺乏能力的人是适应不了未来社会发展的。进入21世纪以来,课程改革开始转向“学生能力发展本位”,即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能力发展为本。特别是当下提出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品格与关键能力,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三、课程目标:从“校本化”转向“班本化·人本化”

国家课程校本化是学校课程建设遵循实事求是、因校制宜原则的必然选择,是学校发挥优势强势、发扬优良传统,走特色化、个性化内涵发展之路的必然诉求。对于教师个人而言,从学校课程到个人课程需要一个吸纳、转化的过程,亦即按照学校课程“顶层设计”大框架做好个人课程实施的小方案。从课程目标上讲,指向学校课程目标,是对学校课程的有力支撑,是更加人本化的体现;从课程结构上讲,它是学校课程的一个逻辑分支,归属于学校课程;从课程内容、资源上讲,通过开发、整合,它更加切合班级实际,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是学校课程的深化、细化、具体化,可以称之为“班本课程”。“班本课程”主要有三种基本范式:一是私人订制式课程,根据学生的特点,开设特需课程,满足不同性格、不同爱好、不同基础的学生的成长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二是伙伴共进式课程,根据学生不同的特质,为同质类学生提供伙伴学习课程,达到学习竞争、互学共进的目的。三是班级特色化课程。全班参与,人人得益。校本课程下的班本课程是更为人本的课程,是更能发挥教师专业特长、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理想课程。

四、课程实践:从“小课堂”转向开放自由的“大课堂·新课堂”

传统意义上的“课堂”仅指封闭的教室、狭小的活动场地,是“小课堂”,而开放自由的“大课堂”“新课堂”不仅仅指普通的教室、活动场所,也包括一切生活的时空,此外它还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一是课程内容开放。教学内容不囿于现成教材或某一学科领域,强调综合性、实践性,注重拓展与融合。教师不再只是“教教材”,而是要研究如何合理地“用教材教”,实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二是教学形式开放。利用实践基地,与社区教育对接;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文化教育;利用仪式,演绎和分享学生的成长故事;利用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三是教学思想的自由与开放。要将课堂建设成为“思想自由交易的市场”,这是“大课堂”“新课堂”最本质的内涵。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教授在回应“钱学森之问”时指出:“如今的中国经济面临着一个严重的缺陷:即缺乏思想市场。”教育必须催生学生应有的思想力、创造力。通过质疑、批判、切磋、争鸣、反思、创新等各种形式的语用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头脑风暴”,从而磨煉每位学生的思维品质,铸就其强劲的思想力,这应该是未来课堂最有价值的意义所在。

五、课程研究:从“散兵游勇”转向“课程共同体”

“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一个组织是一支美妙的乐曲,不过它不是单个个人音符的罗列,而是由人们之间的和声所谱成的。发展教师课程共同体可以让教师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课程研究从“散兵游勇”转向“课程共同体”是教师专业发展、专业成长的需要,也是学校建立“课程结构群”“课程共同体”的需要。“课程共同体”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学习共同体”,教师自由组建阅读团队,经常就与课程有关的专业文献展开交流,不断更新思想与观念,为课程改革储备知识与能量。二是“研究共同体”,团队教师研究呈现出讨论与辩论、提问与追问、质疑与探究多种形式的融合,形成实践与反思有机结合的“有会必议”“逢会必争”“有研必学”“逢研必问”的开放自由的学术氛围。三是“成长共同体”,团队由核心人物、领军人物带领教师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教师之间差异虽大,但或扬长避短,或强强更强,或以强带弱,实现共生共长。“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能走得更远”,“课程共同体”是一个载体,其建设的真正意义在于铸造学校课改英雄、学校优秀群体,最终形成学校“生命共同体”“文化共同体”。

总之,教师的课程素养就是教师的专业素养、核心素养。提升教师课程素养的关键就在于教师对课程的热爱与执着,转变课程角色、课程理念,坚持创生班本与执行校本结合、实践教学与研究反思结合,个人努力与团队扶持结合,锻造浓郁的“和而不同”的研究氛围和团队文化。教师的五个“华丽转向”是提升自身课程素养的自然路径,也是学校课程改革向深度进发,走向“思想交易市场”的应然追求。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市泗港小学)

猜你喜欢

共同体素养课程
爱的共同体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