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美术鉴赏课的兴趣

2017-12-23陈始雨

黑河教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美术鉴赏情境教学趣味性

陈始雨

[摘要]美术鉴赏课是学校为了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艺术修养而开设的一门艺术课。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通过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创设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充分利用多媒体、欣赏与动手相结合等几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美术鉴赏课的兴趣。通过这些努力,可以使学生对艺术的理解更加透彻,从而真正提高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培养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美术鉴赏;趣味性;情境教学

美术鉴赏课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学校可以通过美术鉴赏课对学生加强素质教育。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所学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提升课堂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美术鉴赏课的兴趣。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教学,我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对美术鉴赏课产生兴趣。

一、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1.灵活利用课本,自主补充教材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对课本的接受能力越来越低了,固然与学生自身理解能力有关,但是也存在课本内容陈旧的问题。

第一,提炼教材重点内容。在教学时,教师应该用浅显的话简单总结教材的重点内容,在学生的心中建立一个提纲,然后再慢慢填充内容。美育是一生的任务,教师只需引领学生入门,入门的门槛要低,才能卸下学生的思想负担,进入艺术世界。第二,增加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眼界。教师应挑选出内容积极向上、表达方式新奇有趣的作品让学生鉴赏。课本上的内容离学生太遥远,只有与学生生活实际有关的内容,才能吸引学生。

2.钻研教学方法

有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还要用学生喜欢的授课方法讲出来,才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认为,讲课方式应该把握三点,一是精深研究专业,二是语言风趣幽默,三是注意知识点的联系,并和其他学科进行整合。

3.学科整合

知识本身是个整体,在美术课上获得的新知识,可以插入地理、历史体系,可以从文学里找到共同点,更可以在音乐中找到相同的题材,这样在美术课上能够不断获得惊喜,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兴趣。

二、创设教学情境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我针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用相关的音乐、故事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积极性,感染学生的欣赏情绪,使学生加深对美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在教学中,积极配合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和情感。

例如,在教学欣赏罗中立的《父亲》一课时,我讲解作品背景和内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作品中的人物,并加以说明。由于受到画面中父亲的影响,接受其审美思想的启示,并展开想象,使自身的情感融入画面,这时学生就能体会到画面中劳动人民的艰辛。当学生进入情境后,我進行描述:画面上是一个朴实憨厚的农民,他已操劳了一辈子,他的手上和脸上镌刻着勤劳、坎坷和善良,可是,他在如此的年纪还不能停止劳作。这时学生已有的模糊的、朦胧的审美感受一下子变得清晰了。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很快排除外界和内心因素的干扰,而进入审美心境,这一点尤为重要。又如,在欣赏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家、画家徐悲鸿先生的写意作品时,可以简要介绍其在十分贫困的境况中坚持学画,成名之后创办中央美术学院,还把卖画所得全部捐于支援抗战的感人经历,从而激发学生对画家产生崇敬之情,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只有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才能吸引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

学习活动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为此,在出示欣赏作品后,我一般都让学生用几分钟时间仔细“读画”,然后再请学生说出自己对作品的印象和直觉。用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欣赏评议,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例如,在教学《中国古代绘画撷英》一课时,课前我要求学生观看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文艺演出,学生马上进入本主题的文化情境,再以中国画和西方绘画的图片对比,成功地把学生引领到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教学中。由于课前对教学资料准备很充分,且操作起来很简便,所以画面、文字、音乐等配合非常自然,上课时学生的情绪很高,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我还精心设计了作业展评,给学生留出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完成作品创作之后,有机会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由同学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分析和点评。最后,再由教师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此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又如,我在设计《毕加索》教案导入部分时,利用毕加索青少年时期的成名作和老年时期的立体主义作品这两种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行对比,后者更像儿童的涂鸦,这也正是他画风不断演变的结果。我引导学生思考哪一幅是毕加索少儿时代的作品,并追问为什么,当我告诉学生正确答案时,学生脸上都出现了惊异的神情,判断失误使学生更渴望解决心中的疑问,其注意力也因此变得高度集中。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美术教育不可能置身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潮流之外。在美术鉴赏课中,多媒体教学的表现形式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巧妙运用多媒体,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状态。

例如,教学《古代人物画》一课,我在备课时从网络上下载了各个朝代的人物图片,并将图片原型进行3D技术处理,再在图片的下方配上这些古代人物的重大活动记事,配上背景音乐等,做成PPT课件。上课伊始,我把课件播放给学生欣赏。学生欣赏之后纷纷表示“感觉这些历史伟人好像就在我们的身边一样,他们是那样的可亲可敬可感。”又如,在教学《古代山水画》一课时,我在课前把古代山水画中景观的原型照片制作成了动画,插入古典音乐《高山流水》作为背景音乐,又添加一部分古代的人文景观和生活活动场景,在教学过程中播放了这个3D动画课件,学生情绪高涨,都说有一种穿越时空、身临其境的感觉。

音乐和美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音乐是人类表达情感和反映现实生活的手段,由于音乐具有抽象性的特点,所以人们在欣赏音乐时可以展开联想。多媒体的运用给美术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美术鉴赏课中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将音乐、视频、动画融入课件,突破传统教学的诸多难点,并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和创造力,构建美丽、和谐、精彩纷呈的艺术欣赏课堂。

五、欣赏与动手相结合

美术鉴赏课不能一味地欣赏,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将欣赏与体验、欣赏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美术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若学生能有工艺、绘画的实践,就能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艺术作品。美术鉴赏教学要善于借助学生绘画与工艺等美术实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产生探求美的兴趣与愿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临摹作品时体味作品的内涵,这样更加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

例如,我在教学《民族文化的瑰宝》时,谈到中国古陶瓷的欣赏,先展示了器皿,引导学生用眼睛看,用手摸,亲自体会,然后再进行品评。在欣赏中国画作品的时候,我先带领学生仔细观察作品,再进行简单临摹,给学生充分感受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认真分析画法和作者的想法,感受画面线条的粗细变化、色彩的冷暖变化等,运用多种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作品进行的分析和讲解,能有效激发学生欣赏的欲望,顺利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进而起到良好的欣赏效果。

总之,作为美术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增强课程的趣味性,适当创设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体验,恰当运用多媒体,把欣赏和动手完美结合,使学生都爱上美术鉴赏课。通过这些方式的运用,会使学生对艺术的理解更加透彻,能对美术产生更强烈的兴趣,我会为此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程明太.美术教育学[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2]靳玉乐,李森.现代教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3]张法.中国艺术历程与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王瑞成,宋清秀.中国文化简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冯 璐)

猜你喜欢

美术鉴赏情境教学趣味性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中国现当代绘画鉴赏对高中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