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药王谷:隐匿千年的“桃源秘境”

2017-12-23杨纪

新青年 2017年12期
关键词:羌寨药王辛夷

杨纪

在地球北纬30°这条神奇的纬线上,深藏着众多人类最古老的文明遗迹和世界自然奇观。而地处我国西部高山峡谷中的药王谷,正在这条纬线上。这里地质结構神秘,生态气候独特,盛产灵芝、天麻、辛夷、杜仲、虫草等200多种中药材。相传药王孙思邈,曾常住此地采药治病。在烈日炎炎中步入“天然氧吧”药王谷,眼前是奇峰险嶂,山泉溪涧,耳畔有凉风和鸟鸣,扑鼻而来是绵延的药香。谷中居民的长寿现象也非比寻常,大大超过了其他“中国长寿之乡”。更有高山花海,把隐匿千年的峡谷,装扮得美如桃源!

药王谷:药王点草成药

初进药王谷,感触最深的不是它满眼绿树鲜花的美,而是它非同寻常的气息。《红楼梦》里的贾宝玉曾说,药气比一切的花香果子香都雅,神仙采药烧药是最妙的事,但走在药王谷中,你完全无须刻意附庸风雅,药香花香早就融于晓风晨雾之中,让人心旷神怡。

药王谷就像一位神秘莫测的隐者,幽藏在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与李白故里江油县交界处的苍莽大山中。山中云雾缭绕、土壤肥沃,生长着辛夷、茱萸、杜仲、厚朴等野生的中药材,几百年的古药树也比比皆是。

十多年前,药王谷还只是北川大山里的一片原始荒野,名为林峰山,鲜为外界所知。相传中华医药始祖歧伯、涪翁和药王孙思邈,都曾长住此山采药,精心钻研医术。由于孙思邈常在此地行医,治愈了许多疑难杂症,被当地百姓奉为药王。谷中居民将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孙思邈的诞辰日,作为他们最隆重的节日,也把供奉药王菩萨的习俗沿袭下来,并长期以种植采挖中药材为生。他们普遍长寿少病,远近闻名。

也许,当年药王孙思邈生活在这里的时候,就曾漫步于谷中绝美的野生辛夷花林,甚至以回春的妙手,采摘那些姹紫嫣红的花朵入药。千百年过去了,人间已是沧海桑田,不改的是这里的氤氲芬芳。

沿着盘山公路蜿蜒上行,处处都可看到杂色的野花点缀在墨绿的丛林中,别具羌族韵味的白色农家小屋不时跃入视野,偶尔还能瞥见背着竹篓的山民。沿着一条曲曲弯弯的石板小径进入谷中,甘冽而新鲜的空气携着各种鲜花与药材的芳香拂面而来,每一次呼吸都沁人心脾。

一路绿意盎然,琳琅满目的鲜花竞相绽放,不断将香气释放在空气中,将药王谷变成了一个天然的“药气疗场”,徜徉其间的人们,不管是目见、耳闻,还是鼻嗅、肤触,到处都能感受到中医药博大精深的文化,心中不禁为老祖宗留下这份遗产油然升起一种崇敬之情。

药王地宫:山腹中的奇观

药王谷的山腰上,有一片惹人注目的草地,青碧的草叶间,灰白的裸石星罗棋布,如坚硬的鳞片,这片石头阵,便是药王谷著名的石林,要想看到大片的辛夷花海,就得穿过这片石林。

与同在川内的宜宾兴文石林相比,这里的石头显得更加小巧、秀美和圆润,石缝间偶尔可见一枝野花俏生生地探出身体,让这些原本冷漠的石头平添了几丝风情。

刚走到石林中心,一个黑黝黝、冷飕飕的深洞突然出现在面前,不免让人吃惊。从这个洞口下去,便进入了深不可测的药王地宫。这座天然形成的地下宫殿里溶洞连片,景致阴森诡奇,尖锐的石笋拔地而起,洞顶的钟乳倒挂直下,像极了怪兽獠牙错综的巨口,人们就在它的牙缝中战战兢兢地穿行。

山民们敬畏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免将它的成因寄托于神话。他们说,当年黄帝为了让歧伯专心在药王谷钻研医术,亲率五丁甲士在山腹里开凿了这片洞穴,而许多古代著名的仙人比如彭祖、老子等,也都曾在这座地宫中清修。但事实上,如此规模宏大的溶洞群并非神力所为,而是造山运动抬升了深藏在海底的石灰岩,又经过无数个世纪的风吹雨淋、流水侵蚀才逐渐形成。

走出溶洞,沿着步道来到山顶,我们终于见到了山谷中的辛夷花。

辛夷花,又名木兰花、望春花和紫玉兰,野生的花树主要生长在海拔300—1600米的山地,树干笔直高挺,树冠如华盖般铺开。花朵的形状和颜色都有些与莲花相似,不同的是,它们挺立在遒劲枝条的尖端。“紫粉笔含尖火焰,红胭脂染小莲花。芳情香思知多少,恼得山僧悔出家,”白居易的这首诗,虽是戏笔,却也栩栩如生地描摹出了辛夷花的超凡之美。

辛夷花朵硕大,花色由白到紫,暗香远袭。曾有诗人用“紫粉笔含尖火焰,红胭脂染小莲花。”来描述辛夷开花,无疑为“辛夷似火”的说法增添了更多画面感。中国著名的辛夷生长区是河南南阳,那里的辛夷树最多不过碗口粗细,花蕾也并不大。然而,药王谷中的古辛夷树年龄普遍超过200余岁,它们长势参天,几乎每棵树干都粗如人身,其花蕾的单颗重量更是超过了500克,花满枝头时颇为壮观,药王谷中的辛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本地山民说,辛夷花不但姿容清纯,香气幽雅,更是治疗鼻疾的良药。相传古代有一举子身患顽固鼻疾,医治多年仍无好转,遂在友人建议之下出外游历散心,顺便寻医访药。途经一个夷人聚居之地,当地人指点他用辛夷花治病,竟然很快痊愈。他将辛夷树种带回家中栽种,也为本地人治病,有人问他花的名字,他顺口说道“辛夷花”,以示此花是辛亥年从夷人那里发现的。传说的真假无从考究,但辛夷花对鼻塞等症状确实颇具功效,当地人常常捡拾花瓣和苞壳入药服用,《本草纲目》对它的疗效亦有记载。

一路徐行,一路游吟,一路赏玩,待到走出这片灿烂的花林,再回首俯览山谷,王维那首著名的《辛夷坞》不禁盘旋在脑海中。“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多少年来,这片辛夷花林伫立在俗世红尘之外,自由而孤独地抽枝绽叶、含芳吐蕊,从不为人间的爱恨情仇所扰。但细细品味又会发现,其实辛夷花并非同王右丞所写的那样超脱和无情。

辛夷花的盛放,更是一种希望的象征:它的苞期长达好几个月,花蕾同枝条的颜色差不多,看起来毫不起眼,上面还布满了细小的绒毛,柔嫩的花瓣就被包裹在厚厚的外壳中苦熬过整个严冬,再经过早春的孕育,终于怒放在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里,而灾区的人们也是如此,从废墟和伤痛中一点一滴建设起新的家园,这漫山清丽的辛夷花,正像是对他们最温情的祝福,它是最贴心的良药,与生命一样饱含馥郁芬芳。endprint

药王谷因优越而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孕育出地球上最大的成片千年辛夷古树原始森林,其中树木树形高大,不少植株的高度竟达二三十余米。又因其巨大药用价值历来而被尊为“神树”,原始中古树森林及遍山珍稀中草药散发独特药香分子,与神奇的地质气候相融合,构成神奇的天然健康能量场。

由于辛夷开花,每朵都是九枚,所有的花瓣都笔直向上挺立,抗争地球引力,艳而不妖,更不失素雅之态,又被誉为“沧桑之美、创世之最”,寓意自强感恩的北川精神。

每年春夏之交,漫山数千株辛夷花竞相怒放的景象,堪称世界上最壮观的高山花海奇观。海拔1500米的药王谷,恰是辛夷开花最美处,那里大片的胭脂红,中间夹杂着雪似的白、瑰丽的紫,蓦地窜入眼前,缤纷灿烂、深浅不一,满天姹紫嫣红,如烟似霞,让人疑心误入了瑶池仙境。不经意间,闯入了药王谷最壮观的景致之一“辛夷花雨”中。

药王谷年年都会举办“辛夷花节”,观辛夷花海奇观,食辛夷花药宴,饮辛夷花草茶,枕辛夷花药枕,体验“养眼、养身、养心”的神奇本草健康生活。

此外,每年景区还会再播种300亩药草花,使得花期从四月到十一月不间断,打造出四季高山花海景观供游客们观赏。

古老羌寨:避暑“氧吧”里的长寿经

在炎炎酷暑,去药王谷避暑度假过“高山清凉花海避暑节”,简直是生活在城市“热岛”人们的不二选择。药王谷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空气清新、空气负氧离子浓度高(每立方厘米2万个),堪称天然“氧吧”。夏天平均气温仅仅只有18-24.8℃,置身其间,犹如置身在一个清凉的“中药大气场”中,花香、草香、药香,如影随形,无孔不入。

在药王谷最北部,有一座上百户人家的羌族村寨,长寿老人众多,不少家庭已是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由于僻处深山,村民们又深居简出,羌寨的情况外界并不清楚,只是偶尔在赶集时可以看到他们去摆卖草药。根据测算,如果按中国长寿之乡“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总人口的1.4%”的指标来看,那么,羌寨的长寿标准已大大超越国内其他任何地区。

经专家研究发现,除了怡人的生活环境之外,在羌寨唯一的日常生活水源——一口深20多米的古井里,水质属于古封存水。长期饮用这种封存地下水,好处显而易见:羌寨居民都没有患胆、肾结石的病史,而这些疾病通常是由不良水质导致的;井水补充了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质与微量元素,如最重要的钙、硒等。羌寨居民身体强健,80多岁的老人打水时不用辘轳,直接用长绳吊桶汲水。将沉重的水桶从井底提上来,面不红气不喘,这样的好筋骨与“古封存水”关系密切。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药王谷羌寨还流传着一种神奇养生功法——“散撲功”。散扑功招式奇特,见所未见,我们请村民将散扑功完整演练了一遍,并拍成视频带回城市,拿给一些武术专家分析。他们称,散扑功有模仿华佗“五禽戏”的动作,也有一些道家太极拳的痕迹,总而言之十分细密精妙,不是简单的民间“野拳”,应创自名家之手!

加上药王谷出产280多种药材,峡谷居民的一粥一饭中,都会按当地饮食传统加入滋补身体的枸杞、党参、山药、百合等药材和鲜花,这无疑也是他们健康长寿的根源之一。

(编辑·蔡博)endprint

猜你喜欢

羌寨药王辛夷
寒池
你好,我叫乌鸫
鼻塞不通食辛夷花
鼻炎防治良药——辛夷
兜底扶贫成效探析——基于高山羌寨扶贫户的个案考察
从病弱少年到长寿“药王”的逆袭路
有趣的羌寨婚礼
关于辛夷坞青春小说的赏析
药王孙思邈
药王孙思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