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一:新时代的五禽戏传人

2017-12-23张琦

新青年 2017年12期
关键词:功夫瑜伽动作

张琦

华一是中华五禽戏第59代传承人,她一直将传播中华文化视为自己的终身使命,并破旧立新,在自我突破中打开了生命的新境界。

我要当花木兰,从此不再受欺负

在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神医华佗在临死前将自创的五禽戏传给了司马懿,从此司马懿一家每日练习,從无停歇。据历史记载,司马懿寿年71岁,在人均寿命极短的乱世,能活到这个年龄,想来少不了华佗五禽戏的功劳。随着岁月更迭,五禽戏也代代相传到了今日,而华一,正是第59代的传承人。

华一生于五禽戏之乡安徽亳州,与华佗同姓。在邂逅五禽戏之前,她一直与练武为伴。相传亳州是花木兰故里,那儿四处流传着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华一是听着故事长大的。小时候的华一身材瘦小,父母工作忙碌,便将她送去少年宫学习舞蹈。因为个子小,父母接送的也不勤,华一很快成为了男孩子们欺辱的对象,他们今天在她文具盒里放一只毛毛虫,明天偷偷伸腿绊她一跤,花样多得想都想不到。终于有一天,华一忍无可忍,她在自己的田字格本子上用拼音写下:“我想当花木兰,再也不要被人欺负,还要保护身边的人。”然后告诉父母:我不想学舞蹈了,要改学武术。那一年,华一七岁。

父母答应了小华一的要求,但却并未指望她坚持下去。毕竟习武太苦,一个娇弱的女孩子又能走多久呢?可华一却打定主意要坚持到底,在她看来,那是她生命里做出的第一次主动选择,必须坚守自己的选择。就这样,她进入了武校,开始了自己的习武生涯。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尤其是武校这种靠硬功夫说话的地方。刚进武校的时候,瘦弱的华一再度成为了老生们欺负的对象,被迫替他们打扫卫生、打水打饭。但这一次,她没有再选择逃离,因为她知道,坚持下去,自己就会变得日益强大,到时自然就能赢得尊重,不再遭受他人的欺凌。因此她每天四五点就起床练功,苦练少林功夫和十八般武艺,并且选择了剑术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苦练几年后,她开始在校级比赛中夺奖,再后来是市级、省级赛事,其间她还自创了“木兰双剑”,以两柄长剑武出了巾帼英雄的飒飒风姿。

18岁那年,华一接触到了五禽戏,颇有相见恨晚之感。五禽戏是一种健康引导术,以调理呼吸和经络来达到强身健体之目的。在华一看来,习武是为了让自己变强,学习五禽戏亦是如此,只不过这种强大是由内而外的强大,向内而求,强而不争。这种内向的修习比舞刀弄剑更让她着迷,也更符合她自强护人的初心,因此她正式拜在了第58代掌门人周金钟先生的门下,开始系统学习五禽戏。

拜入师门后,老师对华一说:不必着急练习,你且试着放下自己,忘掉你学过的武艺、拿过的冠军,把自己当做小学生,我说什么,你就做什么,咱们按部就班慢慢来。在老师的引导下,华一放慢了自己的节奏,从零开始感受五禽戏的真谛,并努力守住了自己的心。

五禽戏要生存,就得契合这个时代

授业于师,不忘传承。拜入师门后,华一也一直以传播五禽戏为乐。在她看来,五禽戏简直是为现代人量身打造的健身法宝:它简便易学,但却益处良多,可以有效改善各类亚健康问题,又不会给身体带来负担,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练习。可是当她向自己的小姐妹们推荐五禽戏的时候,大家的态度却颇为敷衍。“这是公园里老头老太太练的吧,姑娘我还年轻,现在就学这个会不会被人笑?”“等我退休了,一定去跟你学。”华一急了:“谁说五禽戏只适合老年人?熊戏可以调理脾胃,鹿戏对颈椎特别好,练习五禽戏对白领和女性好处都特别多!再说了,你们不趁着年轻多锻炼,怎么给身体打下一个好底子?”

“我每天都坚持慢跑,还经常去瑜伽馆练瑜伽。”小姐妹告诉华一。和多位年轻人沟通后,华一发现平时跑步、下健身房、学瑜伽的大有人在,但学太极和五禽戏的人却寥寥无几。原因是前几项意味着时尚、健康,后者则听上去太难、太土。为了深入了解年轻人的喜好,华一也给自己报了一个瑜伽班,她底子好,又精于呼吸和拉伸之道,一入学便惊艳了全场,而在深度剖析瑜伽动作后,她发现瑜伽同五禽戏颇有相通之处,比如对呼吸都有要求,瑜伽的“蛇式、鸟王式、蛙式、蝶式和猫式”等动作同五禽戏的分解动作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瑜伽有些动作难度太高,初学者难以企及,教练素质又良莠不齐,相比之下五禽戏更为温和,掌握起来也容易许多。既然大家尊崇瑜伽而不知中华功夫与五禽戏,华一干脆将传统的中华武术和五禽戏精华同瑜伽动作结合起来,自创了“功夫瑜伽”。这样一来,既吸引了热爱新事物的年轻人,也巧妙地传播了中华文化,在传统瑜伽一统天下的局面中辟出了一片新天地。

对于华一在五禽戏上的创新,也曾有前辈颇有微词,认为今人应当尊重原有的文化,依照原定的动作传承下去,而不是对其进行改造,但恩师周金钟却对弟子的做法大为赞赏,他说:“五禽戏要生存,就得契合这个时代。华一根据灵感在已有的技能上创造发挥有何不可?”

功夫是我的根,五禽戏是我的魂

打破种种束缚后,华一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之路上渐行渐远。看过她的展示后,曾有人建议她开一个高端会所,培养一批高级会员,一对一教授“五禽戏养生术”。“这确实是很好的生财之道,但却把五禽戏变窄了,局限了它的传播,这样做,传承就无从谈起。”因此华一发起了“跟传承人学非遗”的公益课堂,走进幼儿园、中小学和大学教授五禽戏。“许多人可能觉得五禽戏听上去很神秘,是特别高大上的东西,但其实练习起来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难,而且掌握之后会受益终身,所以最好从娃娃抓起,从学生时代抓起,很多孩子最初学的时候也许只是觉得好玩,但慢慢就迷上了它,这大概就是文化的魅力。”因为在非遗传播中所做的努力,2015年,华一被评选为“中华文化传播使者”,成为了新时代的五禽戏代言人。

她不仅醉心五禽戏和中国功夫,还酷爱品茶、读古籍、为自己设计服装。“每一种茶叶都有自己的味道,它们在我的茶杯里沉浮,以香气与我相交,或萍水相逢,或成为知己;读书则是我与古人精神往来的方式,独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在这样的时刻里,我能更好地看到自己;而制作传统服饰更是我喜欢的,练武赋予了我刚硬之气,而同布料打交道则让我变得柔软,刚柔并济的感觉很美。”

2016年12月,华一穿着自己设计的练功服登上了山东卫视《我是先生》的舞台,向观众们展示五禽戏文化。她的面容酷似杨紫琼,动作如行云流水般流畅,一招一式间尽显女侠风范,一亮相便惊艳全场,成功吸引了多位“徒弟”来跟随她学习五禽戏。虽然成为了“师傅”,但华一却不敢荒废日常的练习,她不仅坚持早晚课,还照常上擂台打比赛,在2016年的安徽省第七届传统武术比赛中,她曾一人独揽三个一等奖,被同门师兄弟们尊称为“大师姐”。“功夫是我的根,五禽戏是我的魂,不管将来如何发展,根是万万不可荒废的,靠实战能力说话,才会更有底气。”

除了在公益课堂授课,华一还被武警部队请去教授官兵们操习。在部队她很少说教,而是真功夫示人,靠真本领说话,不时同大家较量一番,因此武警官兵们都很服气,恭敬地喊她“女教头”。而这位女教头高兴起来也会教大家几招五禽戏,让战士们舒活筋骨,有张有弛。私下里,徒弟们会在宿舍里窃窃私语:“那些到处约战的选手千万别遇上咱们的女教头,不然真有可能被踹飞。”

在华一的努力下,五禽戏和功夫瑜伽也逐日走向了世界。2016年,华一带着功夫瑜伽走进了德国,2017年,她又受邀赴伊朗传播华佗五禽戏。每次华一都会穿上当地的特色服饰进行现场展示,并同大家进行细致的互动。“我想通过这种方式告诉人们,我所展示的是适应性很强的,很宝贵的东西,它适应各种各样的文化土壤。”

新时代的非遗传承人任重而道远,华一做的事情极多,但却少有疲惫感。“事务繁重却精神饱满,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守住自己的心,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其次是要打破心中禁忌,进行更多的尝试,最后是打开心胸,拥抱未来和变化,让自己传播的东西变成水,利万物而不争,便能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编辑·李军)

猜你喜欢

功夫瑜伽动作
Hello White瑜伽馆
练瑜伽
禅逸瑜伽对瑜伽文化的创新
练瑜伽,悠着点
动作描写要具体
功夫猪
功夫猪
功夫猪
功夫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