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检查对糖尿病临床诊断的应用
2017-12-23黄小雪
黄小雪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河北 保定 071000)
生化检查对糖尿病临床诊断的应用
黄小雪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河北 保定 071000)
目的分析生化检查在糖尿病临床诊断中的作用,为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以及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的生化指标进行比对。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液生化指标中的GLU、TC、TG、 LDL-C、HDC-C几项生化指标参数与健康人群的检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尿糖测定不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1.1 mmol/L,两种情况出现一种或两种均可确诊为糖尿病。
生化检查;糖尿病;临床诊断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特征以高血糖为主。造成高血糖的原因一般是由于胰岛素分泌障碍或胰岛素无法起到原有的生物作用,或由两者协调作用引发。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水平长期存过高,导致了体内的各个组织,尤其以心脏、肾脏、眼部组织、神经及血管的慢性损害最为严重、导致其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1]。本研究旨在分析生化检查在糖尿病临床诊断中的作用,以期为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数据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与我院进行身体检查的健康人员进行生化指标的对照,将收治的80例患者全部归入观察组,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依照我国对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标准[2],观察组的病程,最短为3年,最长为24年,平均病程为(13.49±1.89)年,相同时期于我院进行身体检测的健康人士中选取性别与患者相同、且年龄近似的人员80名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女性别比为45:35,年龄区间为33岁-72岁,平均年龄为(55.43±2.53)岁。对照组男女性别比为45:35,年龄区间为32岁-70岁,平均年龄为(53.79±2.31)岁,两组参考对象的一般资料比对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参考对照。所有参与本次分析的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士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要求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采血前12 h内禁食禁水,保持空腹状态进行空腹血糖及血脂检测,采血时间为早上7:00,每人采血为2 mL×2(检测血糖2 mL,检测血脂2 mL),采集完成后,分别进行空腹血糖和血脂的检测,本次实验共进行3轮,取得结果后,进行分析比对。
1.3 观察指标 糖尿病患者生化指标中的GLU、 TC、TG、LDL-C、HDL-C与健康人员的相同生化指标进行比对。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本次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在进行空腹血糖和血脂生化检测后,对比进行检测的对照组人员,糖尿病患者生化指标中的GLU、TC、TG、 LDL-C均高于进行检测的对照组人员,而观察组HDL-C的检测结果均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生化指标对照详情见表1。
3 讨论
迄今为止,诊断糖尿病的参考标准仍然是血糖。有明显糖尿病临床症状者,出现一次以上的血糖值异常即可诊断为糖尿病。无明显临床症状者诊断糖尿病则需要至少两次异常血糖值。疑似糖尿病患者可进一步做75 g葡萄糖耐受试验进行确诊。疑似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患者的尿糖检测大多呈阳性。当血糖浓度值高于肾糖阈值时,判定尿糖为阳性。有时肾糖阈升高时,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时,有可能尿糖依然呈阴性,所以,尿糖测定不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糖尿病的诊断依照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1.1 mmol/L,两种情况出现一种或两种均可确诊为糖尿病。
患者确诊为糖尿病后应进行糖尿病分型诊断,做进一步检查确诊糖尿病所属的类型[3,4]:(1)I型糖尿病特点:I型糖尿病患者大多年龄较轻,大多为30岁以下,突然发病,“三多一少”症状明显,血糖值检测显示数值较高,大多患者首发症状表现为酮症酸中毒,C肽及血清胰岛素水平低下。单独使用口服药无明显效过,大多需采用胰岛素治疗。(2)II型糖尿病特点: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多伴发有血压升高,血脂升高、动脉硬化等并发症。发病情况隐蔽,常被忽视,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表现,少数患者表现轻度乏力、血糖增高、口渴,症状不明显者需进一步接受糖耐受试验进行确诊。
目前研究表明,多数糖尿病患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临床上研究表明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疾病伴发有糖尿病。基因学研究发现多个DNA位点参与I型糖尿病的发病,其中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存在免疫系统缺陷,在感染某些病毒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如风疹病毒),破坏胰岛素β细胞,也可引发I型糖尿病。
II型糖尿病主要由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引发比较典型为胰岛素基因突变。现今人们的生活习惯与以往相比发生很大改变,暴饮暴食、活动量减少导致的肥胖是导致II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而具有II型糖尿病易感性遗传的个体容易引发II型糖尿病。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生化指标对比情况(Mean±SD)
糖尿病患者大多伴发血脂异常,表现为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糖尿病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但可通过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教育,教会患者进行自我监测血糖,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和药物治疗控制糖尿病的进一步恶化。
[1] 邹远芹.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分析[J]. 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3, 11(2): 95-96.
[2] 梁峰, 胡大一, 沈珠军. 2014美国糖尿病指南: 糖尿病诊疗标准[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4, 8(6): 151-159.
[3] 高建忠. 血脂生化检测在糖尿痛诊治中的临床价值[J]. 糖尿病新世界, 2015, 18(16): 107-109.
[4] 张冬梅. 联合测定空腹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7): 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