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资产管理镜鉴
2017-12-23王嘉骊编辑王莉
文/王嘉骊 编辑/王莉
银行系资产管理镜鉴
文/王嘉骊 编辑/王莉
资产管理作为典型的“轻资本”业务,成为很多银行应对压力,成功转型的关键。
资产管理是全球金融服务业中资金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在蓬勃发展的全球资产管理市场,银行系资产管理机构以独特的背景、优势和动力,独树一帜,是最具实力和潜力的。我国商业银行应认真总结国际同业资管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借鉴领先机构的发展策略和经验,大力拓展大资管业务,探索轻资产转型发展之路。
发展现状
全球范围内,银行机构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和深度参与资产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模式:一是子公司模式。综合性银行集团下设专业资产管理子公司,作为多元化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摩根大通及多数大型银行集团。二是嵌入模式。资产管理业务融入银行业务内部,成为银行向客户提供的综合金融服务或整体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并采用条线与区域相结合的矩阵式管理,如汇丰。三是专营模式。以资产管理及相关服务作为核心业务,成为专注资产管理、托管、投行等业务的专业银行,如纽约梅隆等。四是参股模式。作为专业资管机构大股东,分享资产管理业务收益、资源和增长,如PNC、巴克莱等。
从规模和影响力看,银行系资产管理机构在全球市场中体量巨大,举足轻重。2015年底,全球前20大资产管理机构中超过半数为银行类机构。尽管目前全球最大的资管机构中还鲜见中资机构的身影,但从发展的势头看,在中国经济转型和对外开放、民众财富积累和理财意识快速增长的大环境下,中资资产管理机构正在以远超全球的速度迅速崛起。
2016年,国内银行理财规模约23.5万亿元,银行系基金公司在前十大公募基金中占据四席,银行系资产管理市场占比超40%,并保持强劲增长。银行理财资金年复合增速超过40%,大致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银行系基金作为后起之秀,正在迅速崛起。其中,中行旗下的中银基金,过去五年间公募规模增长了7.8倍,总资产管理规模增长了17倍,稳居行业前10;民生旗下的民生加银在成立两年内规模突破8000亿元,发展速度是一般机构用十几年时间都难以企及的;而工行理财及旗下基金规模加总,目前已与汇丰全球资管相当。中资银行系资管机构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跻身世界级行列。
领先机构战略的启示
通过对领先的银行系资管机构的发展路径和策略进行分析比较,可以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资产管理业务提供以下启示。
启示一:从装程序到升系统。在发展定位方面,银行系资产管理不能局限于产品角度,而是应借助资管业务,深度识别、挖掘和对接客户的全面金融服务需求,即围绕资管带动融资、结算、托管等相关业务,提升非息收入占比。因此,应立足全局策略来考虑资管的发展,以业务架构和盈利模式的“系统升级”更好地应对未来挑战。
启示二:从摸石头到滚雪球。在发展路径方面,正如KPMG金融服务战略业务欧洲主管Nicholas Griffin 指出的,“通过学习进而成长为一家资产管理公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但通过收购来达到目标则是一条快捷方式”。资管业务的规模经济性决定了其完全依靠内生积累发展可能需经历更漫长的周期。因此,可考虑适当借助外力来跨过“摸石头过河”阶段,获得滚雪球式的加速度,以赢得宝贵时间。
启示三:从做加法到做乘法。在发展架构方面:银行集团旗下的银行、保险、基金、期货等业务一般分处不同子公司,各机构客户、产品、信息彼此分割,业务协同往往局限于客户推介和产品代销。而要真正发挥合力优势,需在微观层面完善子公司管制基础上,在宏观层面加强整体规划,协调部门利益,优化合作流程。因此,可考虑以激励机制调动全条线积极性,在整个集团层面做“乘法”,而不局限于做“加法”,并避免“零和”。
启示四:从大排档到一招鲜。在发展策略方面: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后来居上。应根据自身的优、劣势,寻求差异定位,避开同质化竞争。因此,可考虑主攻某些细分市场,以“一招鲜”尽快确立市场地位和扩大市场优势,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快”的特色优势。
中资银行机构的发展路径
目前,全球性监管资本提升,是对商业银行的严峻考验。优化业务结构、探索集约化发展,成为银行业的共识。资产管理作为典型的“轻资本”业务,成为不少银行应对压力、成功转型的关键。基于中资银行机构的特点,发展资管业务具体有以下七条路径可供参考。
路径一:抓住机遇期转换,布局全球配置。在新的境内外环境下,人民币国际化业务机遇正在发生从价差套利向分散配置的主题转变。在原有业务窗口逐渐关闭的同时,与对外投资、并购和境内外资产配置相关的需求正在形成新的业务机会。2015年,中资海外并购同比增长57%,并创历史纪录;目前有近四成高净值人士和近六成超高净值人士拥有海外资产,三年上升了一倍。新形势下,中资银行机构可依靠离岸市场经验以及客户、渠道优势,针对客户需求,围绕对外投资和多元化配置,开发有竞争力的资管产品,拓展海外人民币的运用渠道和收益水平,提升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这既是保持离岸人民币市场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中资银行机构支持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责任担当。
路径二:加强境内外联动,用好两种资源。在强手如林的国际市场,中资银行机构在人才、系统、管理能力等方面并不具突出优势,赢得竞争的关键在于有强大的内地背景。因此,应充分发挥在挖掘和利用境内资源、理解政策和市场、把握国内投资者需求等方面的优势。例如,目前内地投资者已成香港投资市场最重要的客户群,有超过100万内地访港旅客在香港短暂停留期间会购买金融投资产品。对此,有境外机构网络的中资银行,可在换汇及消费等环节的相关金融服务中,寻找机会嵌入投资产品的推介等。要通过加强资源支持和优化协作架构,推动资管业务的境内外联动:利用境内资源促进境外增长,利用境外机会吸引境内客户,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路径三:深挖高净值客户,提升投入产出。花旗有“特权客户”清单,汇丰对财富管理客户进行精细分层,招商银行以不到2.5%的高净值零售客户贡献了资产管理规模的近80%……从投入产出角度,资产管理具有较高的客户集中度特征。目前,中国高净值人群可投资的金融资产年均增速约为15%,远超全球平均增速5.9%;拥有海外资产的高净值客户中有48%在2015年增加了境外配置,56%的人表示未来三年内将考虑境外投资。中资银行机构可密切跟进相关趋势、研发相关资管产品,利用境内外多种平台和国际化网络资源,在高净值客户快速增长的全球化投资和资产配置需求中获取商机。
路径四:扶持特色化业务,提升规模效应。为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中资银行机构可扬长避短,选取一些适应自身特点或具备特色优势的业务和稀缺产品进行重点扶持,以迅速壮大市场份额,确立竞争定位,并带动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如,从国际趋势上看,2013年被动管理产品以年均30%的速度强劲增长,而被动类产品的相对管理成本较低,需规模取胜。中资商业银行可基于自身优势开发离在岸人民币相关指数类产品,并以具有吸引力的费率来吸引投资者,提升规模、做大品牌。
路径五:加强与险资合作,拓展保险资管。在资产管理市场,保险机构一直以来既是最大的竞争者,也是最大的客户。近年险资大规模的海外拓展和全球配置趋势,也为资管机构带来了新的业务机遇。2015年,中企海外并购中,保险占比10%;其中10亿美元以上特大型交易中,保险占比达70%。中国人寿在其战略里明确提出,将东南亚市场作为境外首要发展区域,并将充分利用香港市场的优势进行全球化资产配置,以及持续加强包括公开市场委托投资在内的国际市场投资力度。中资银行机构可借助“险资出海”,以多种方式拓展与保险在资管领域的合作。例如,资管机构以特色产品和专业化优势提升集团内保险资金的委托投资,协助保险资金分散风险、提高收益;同时,借助保险大体量,长期限的资金来源,增强资管规模和实力。此外,在“险资出海”的背景下,还可依靠境外业务平台,加强与险资在境外投资管理和并购融资需求等领域的合作,形成优势互补的合作关系。
路径六:顺应多样化需求,探索另类产品。从主要投资者的配置方向看,另类投资需求不可忽视。高净值客户中,专业机构访谈显示,另类投资意向大于六成,超过股票,仅略低于传统固定收益产品。中资保险机构中,另类投资配置占比达35%,同比增长33%,已逐渐超过债券而成为险资配置的重点领域。对此,中资银行机构可在传统固定收益类产品之外,基于产业端资源,探索、研发包括私募基金、并购基金、产业基金、创投基金、夹层投资、不动产等另类产品。这不但可以避免同质化竞争,而且从长远看,还能满足对内进行优化资产的战略摆布、对外拓展大型和高端客户的趋势性要求。
路径七:掘金全链条机遇,拓展配套业务。随着资产管理的快速发展,相关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带来大量的专业化服务需求。对于单纯的投资管理机构而言,这类服务并非专长业务,因而对其中附加价值较低的,外包需求突出。对此,中资银行机构可充分依靠全面金融服务优势,在参与资管市场竞争的同时,拓展托管、融资、结算、汇兑、经纪、支付、流动性管理等全方位配套服务,在与竞争者实现双赢的同时,分享整个产业发展的大机遇。
另外,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大潮中,银行传统渠道优势正在受到各类新兴渠道的挑战。基金销售领域,国内基金直销已超越银行渠道:互联网背景的天弘基金,依靠余额宝一举坐上公募基金全行业之首;资管大行平安透露,其理财产品在网银渠道销售占比达75%,手机银行占比5%,网点销售不到20%。互联网正深刻改变着包括资产管理行业在内的所有产业生态。对此,中资银行机构应高度关注并积极应对来自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和机遇。例如:在渠道方面,跟进消费习惯趋势,在合规前提下,提升资管产品在网银、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渠道的覆盖度和使用便利度;在研发方面,重视大数据对客户金融产品需求的分析和市场预判,发掘潜在机遇,进行精准产品开发;在管理方面,健全整合性的资产管理信息平台,从需求匹配、项目撮合到全局分析和风险预警,通过信息共享和增值,发掘商机和防范风险。
作者单位:中国银行(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