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

2017-12-23泗阳县创意镇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大陆桥视野 2017年22期
关键词:水景绿地海绵

张 超/泗阳县创意镇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

张 超/泗阳县创意镇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主要指的是城市在建设中能“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和雨水所带来的自然灾害,因此,海绵城市也可以叫做“水弹性城市”。海绵城市的出现,是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上转型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来说,我国已经确定了相应的建设时间表,并且有130多个城市制定了相应的建设方案。我国推广海绵城市的建设,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使70%的降雨能够就地消纳和利用,减缓排水系统的压力,同时也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海绵城市理论;城市规划;实践构想

一、海绵城市概述

在国际上,关于海绵城市,通用性的术语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主要指城市下雨时在吸水、蓄水、渗水及净水方面的突出功能,以便于有需要时可以把蓄存的水释放出来进行利用,其原理就如同海绵一般,既能吸水、储水,又能随时把水挤出来。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时,首先要对观念进行转变。在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当中,硬化路面遍布,排水排洪主要通过管渠、泵站这类型的“灰色”设施来实现。我国曾经颁布了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指南,在指南中强调在进行城市建设时,应用好植草沟、渗水砖等“绿色”的措施对整体建设的排水进行组织,达到缓慢排水、减缓压力及源头分散控制的排水目标,这样既避免了洪涝的出现,又能有效地对雨水进行收集。要建造海绵城市,海绵体是最重要的,它包括了江河湖、池塘等水系,同时也包括绿地花园这种可以渗透雨水的城市配套设施。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城市当中,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时候,不能够生搬硬套他人的建设方案和经验,应站在科学规划的角度,因地制宜制定出最适合该城市的建设方案,从而使得海绵的作用得到真正的发挥。

二、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

(一)排水功能较差

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中,由于规划的不合理,逢雨必涝成了很多城市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和城市的排水功能比较差有关。由于海绵城市的建设在我国尚未全方面地推广和普及,因此,我国很多城市地面依然是硬质铺装的比较多。这种类型的地面在明沟排水方面的效果不明显,地面的铺装多以沥青路面为主,混凝土砖为辅,所使用的铺装材料渗水能力都比较差。遇下雨时,地势低的地方就会出现大量的积水,如果下雨的量比较大,就会形成内涝,车辆和行人通行十分困难。

(二)植物景观群落性比较差

在城市的规划中,设计师一般都会让城市的规划和周围的植物资源进行良好的配合。我国的植物种类丰富,使得植物配置的多样性得到满足,但是在我国很多地方,受到工业污染等各种方面的影响,土壤的肥力并不突出,因此,使得植物的配置条件比较差,地被植株长势不好,加上裸露土面比较多,使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难以到位,导致个别的植株出现死亡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城市规划缺少了植物景观的辅助,在群落性比较差的影响下,城市规划难以起到良好效果,达不到宜居的目的,不利于人们居住舒适度的提高。

(三)水景设计少

水景是一个天然的储水空间,它可以把周围的雨水都汇集到这一个水池当中,起到蓄水储水的作用,从而使得地表径流减少,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但是在我国的城市规划和设计当中,涉及到水景设计的并不多,有的即使有涉及也因为设计上的不合理使得水景设计成为了一种摆设,起不到良好的作用和效果。如此一来,使得很多水资源被大量的浪费,不利于生态的发展,也不利于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实施。

(四)无法垂直绿化

我国土地面积广阔,地势情况复杂,很多地方从地势上来说都会存在一边高一边低的情况,因此,在这些地方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就会面临边坡、挡土墙等问题,因此,会使用完全石砌的形式,使得无法进行垂直的绿化,导致整体的景观效果比较生硬,难以产生生态方面的效益。对于城市的规划来说,我们难以确保整个城市的用地都是平坦的。随着城市化发展的加快,人们在城市的规划当中,不断向山区进行拓进,因此,在绿化的问题上,无法垂直构造的现象更加突出,影响了城市规划的效果。

三、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一)地面铺装

我国地面的硬质铺装面积一般都比较大,因此,可以借助透水式的铺装来实现雨水的渗透。在具体的操作中,应使用透水性的水泥混凝土来进行路面的铺装,使用透水的沥青混凝土铺装来代替原来的普通沥青路面。对于一些景观性的小路,可以使用渗水砖、碎石及鹅卵石等来进行铺装。对于停车场等地方,可以把原来的混凝土铺装改成嵌草砖铺装。同时,在道路的两旁还可以增加一些渗水沟,尽最大的努力使得地表径流得到减少,从而使得雨水可以渗透到地下并进行储藏。

(二)下沉式绿地

对于植被长势不够好的情况,可以把一些平面的绿地改成下沉式的绿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雨水花园,这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的设计方法,对于植被的景观布置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下沉式绿地的建造当中,要在植土的下层铺设砂层、砾石层等,从而使得遇到降雨时,绿地会变成一个具有蓄水能力的空间,使得周围的雨水可以汇集到绿地当中,然后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得雨水得到良好的净化,并渗透到土壤当中,避免雨水的流失。

(三)水景

水景是景观中最灵动的要素,可以使得整体的景观效果更加突出。在城市的规划和设计当中,应该充分地使用多样化的蓄水方式,并且建立多种形式的水景景观,以一种自然的方式把雨水引流到水景观当中,从而促进雨水的积存和净化。在城市的规划中,水景的设计往往是人们比较容易忽略的环节,因此,需要加强相关的设计,用好水景的功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水景的建设上有了较多的选择。当前,城市的喷泉设备以及技术十分先进,音乐喷泉、程控喷泉、激光喷泉等各种类型的喷泉层出不穷,给了城市水景设计的更多选择。除此之外,在城市的规划中,还应加强自然水景的建设,利用瀑布、叠水、水帘、溢流、壁泉等丰富城市的水景景观。

(四)垂直绿化

在进行城市规划和设计时,除了对地面进行改造,还要注重立体空间绿化的打造。在雨水处理中,立体空间绿化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可以充分利用现成的一些建筑,例如平屋顶等,进行绿化的设计,从而打造一个绿色的屋顶。对于原来的护坡结构,可以把原来的石砌护坡改造成植被护坡,从而使得雨水得到减排和净化。垂直绿化的打造可以使得不达标的绿化面积得到改善,同时促进城市空气质量的提高,尽量消除城市中的噪音。

(五)城市道路

在城市的规划中,道路的规划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道路的规划决定了城市规划的格局和合理性。当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存在着道路雨水径流量大,污染严重的特点,这些污染成了我国城市路面污染的主要来源。基于海绵城市的理论角度,在城市道路的规划上,在满足道路交通的基本安全的背景下,要充分利用道路本身和周围的绿化空间进行下凹式绿地的建设。同时,还应进行透水路面、LID树、水池的建设。这些建设措施影响力度小,对于径流水量可以进行有效地削减,同时还可以较好地改善径流的水质。

[1]刘合拴.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J].中华建设,2015(12):80-81.

[2]彭明.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J].建材与装饰,2016(5).

[3]周雷.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J].科技经济导刊,2015,22(1).

猜你喜欢

水景绿地海绵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天音水景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海绵是植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