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甄别与认定研究
2017-12-23杨思迪
杨思迪
/江西九江学院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甄别与认定研究
杨思迪
/江西九江学院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甄别与认定工作是开展帮扶的前提,也是做好帮扶工作的基础。为了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好的享受国家的补助政策,应当建立起完善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甄别认定程度及办法,体现出求助体系的公平性与效率性,全面提高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求助质量。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甄别与认定体系建设
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求助工作,是我国体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如何有效甄别和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面临的工作难题。当前需要根据高校实际情况科学制订甄别认定工作办法。本文主要探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甄别与认定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必要的解决方法。
1.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甄别与认定的问题
1.1 现有认定标准不统一
家庭经济困难是相对概念,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贫困标准,有些地区发达的地区贫困标准相对较低,从而导致出现内陆与沿海城市同学对贫困概念理解的不同。首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甄别与认定工作难度较大,存在着认定标准不统一问题,只凭学生的描述难以进行有效认定。其次,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学生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应当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有些特殊家庭背景因素是很难从表现上分析和观察出来的。第三,当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还没有完善统一的方法,还存在着各行其政的问题,需要建立起更客观的认定办法。
1.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材料认定难
材料不准确,现有材料较为简单,地方职能部门出具材料的真实性需要进行核查,这不仅影响了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甄别工作的效率,而且增加了甄别与认定的难度。首先,现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仅能提交由社保部门或地方街道出具的困难证明,这些证明材料的真实性还必须进行回访。其次,当前主要判定标准是家庭收入,而家庭收入难以全面界定与衡量仍是主要问题,这需要高校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走访。第三,现有的调查程序往往集中在校园内,主要通过观察学生的衣食住行来判断,实际上这种判断标准不客观,很难全面反映学生真实经济状况。
2.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甄别与认定的原则
2.1 整体与个别相结合的原则
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甄别与认定工作,应当采用全面与个别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做到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关注个别,从而建立起稳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甄别认定体系。首先,建立面向全校学生的基本家庭情况调查系统,全面综合考评高校所有在校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重点考查学生档案、学生日常生活表现等。其次,在普遍掌握的基础上,筛选出个别重点对象,充分利用高校当前已经建立起来的学生调查体系,重点掌握个别学生的经济状况,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甄别工作的有的放矢。其次,大力向学生宣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求助的基本政策,使所有学生明确掌握基本的申请条件,公开评审的基本流程。第三,对重点关注对象进行必要而全面的详实核查,通过有效的调查手段了解学生的具体家庭情况,同时找出客观有效的依据,做到全面甄选出“伪贫困者”,力求把甄别工作做实做细,全面实现甄别认定工作目标。
2.2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甄别与认定工作,应当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在划分类别的基础上,建立起有效帮扶体制,全面做好具体的帮扶工作。首先,采用定性的办法,根据相关标准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范围,着重建立起以分层为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实现在统一标准体系下的统一认定。其次,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定量考查上,着力通过有效的数据分析和测评手段,对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进行全面评价,在甄别与认定体系的建设上,积极围绕加权评定、具体操作方法等进行研究,力求做到详实准确。第三,甄别与认定工作切忌简单化,应当在定性的基础上体现出整体的公平性,应当尽量主观判断成分,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客观量化评价。
2.3 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原则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甄别与认定工作不是一次到位的,而是要建立起必要的动态性评价体系,利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的准确性,使国家的帮扶求助政策能够发放到最有需要的学生手中。首先,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是时刻变化的,因此甄别与评价体系的工作也应当是不断推进的。其次,在甄别与认定的工作中应当重要静态基础数据材料的分析工作,应当针对学生提供的基础数据材料的时效性有必要的了解。其次,建立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动态管理机制,就学生的经济状况进行动态的了解,逐步有效的做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定量分析。第三,应当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境中对学生进行具体考查,从学生的食穿住行等方面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情况,实现动静相辅目标,最终起到全面考查学生真实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的效果。
3.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甄别与认定的策略
3.1 建立具体详细的认定标准
为了全面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甄别与认定工作,应当建立起必要的甄别与认定工作标准。首先,围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档案进行甄别与认定工作,从具体的数据量表中读出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的真实信息,对可能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疾病、灾害和低保等数据进行全面提审查。其次,充分考虑学生生源地实际情况,考虑学生家庭人数、父母赡养的人数、家庭成员的状况等,并且对具体的数据进行量化处理,从而使用更客观的指标体系,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必要的甄别和认定。
3.2 发挥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
为了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甄别与认定工作,应当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首先,建立起必要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甄别体系,使高校各部门在学生入学前有开始必要的甄别与认定工作,由高校学生管理部门与地方教育部门合作进行甄别。其次,由高校负责定期对学生家庭状况进行回访,重点调查学生家庭的经济变化,并且有必要的还要进行上门调查,这样可以保证甄别工作的准确,提高甄别与认定工作的准确性。第三,学校内部应当形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甄别与认定工作体系,及时汇总各部门取得的信息,在客观详细的分析中判断学生情况。
3.3 完善必要而科学的认定程序
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需要采用科学而有效的程序,从而提高甄别与认定的公平性,进一步满足学生的知情权。首先,应当建立由高校、院系和班级体共同构成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体系,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起到必要作用。其次,充分发挥民主评议的作用,广泛征求相关人员的意见建议,使各种评议更加客观真实,同时有利于发挥学生群体的监督作用。第三,建立起必要的公开程序,使评议的过程和最终的结果得到有效的监督,并且使信息以及时有效的途径及时传递到学生当中。
4.结论
高校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建立起稳定有效的精准甄别认定系统,实现全面评价和科学准确认定的效果。本文简述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甄别认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只有采用静态与动态认定相结合的办法,使用更加规范严格的认定程序,同时建立起必要的甄别预警系统,才能更好完成甄别与认定工作。
[1]阳义健.高校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黑龙江史志,2011(19):78-79.
[2]张光明,袁贵仁.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10.
九江学院校级课题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甄别与认定研究》 2014skyb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