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2017-12-23李康
李 康
/中共颍东区委党校
用智慧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李 康
/中共颍东区委党校
采用马克思生产方式理论研究和分析农业生产方式变革问题,在互联网+农业的思维下,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就有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把代表最先进生产力的信息产业引入农业,使农业通过信息化完成1+2+3=6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以智慧农业为标志的农业与信息产业融合,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生产中,对农业生产影响力和对产业发展对外辐射力是传统生产方式不可比拟的,对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产生深远影响,对指导农业供给侧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智慧农业;互联网+;现代农业
一、农业生产方式现状
(一)马克思对农业生产方式的论述
19世纪中期,马克思认为,传统的小农生产方式是土地与其他农业生产资料分散的。不利于生产资料形成规模,也不利于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分工与协作,没有很好地对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因而,限制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对于传统的小农生产方式的改造,分两种情况实施:第一种情况是发达国家中,将先进的机械和现代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充分利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先进生产力,建立新型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农业,完成对传统农业改造;同时,无产阶级通过国家强制力的影响,进行一系列的国有化手段,改造资本主义工业和银行等,促进旧有的农民土地私有制向现代农业集体经营发展转变。第二种情况是在落后国家,无产阶级政党革命取得胜利后,首先要坚决站在农民立场上,反对发展资本主义农业,反对资本家剥削农民,但也不能为了支持农民而去保护落后的个体私有经济生产方式,不能向农民许诺永久的私有土地所有权;也要防止,通过暴力手段剥夺农民,而是通过合作社的大生产方式取代旧有的农民小生产方式,让农民自身改造,走社会主义经济道路来实现社会主义农业生产方式。
(二)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使得上亿的农村剰余劳动力从农业中释放出来,主要向农村内部乡镇企业转移。到了80年代末,政策上放宽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工农、地域之间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劳动力受经济利益驱使,进行自由流动。农业劳动力持续不断地转移出去,机械化的逐渐普及和土地租赁市场的发育,改善劳动为与土地关系失衡的状况。在有利的政策环境下,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持续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近年来出现了速度加快的趋势,逐渐出现适度规模经营和小农经营共存的局面。
统计数据显示,从1996年仅2.6%的农村土地流转率,到2016年流转比例超过1/3,流转总面积超过4亿亩;在农村土地租赁市场发展迅速、农业劳动力持续非农转移、农业机械化率大幅上升的背景下,自2004年始,中共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粮食扶持政策,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用以刺激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粮农生产投入,増加粮农收入,以促进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些政策归纳起来主要有: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粮食直接补贴等四补贴,辅以减免农业税、免费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水稻和小麦病虫害防治补助、粮食大县奖励等政策,这些都促进农业的发展,对农业生产方式产生积极影响。
(三)信息对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
上世纪末期,以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光纤和数字通讯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影响各行各业,一个国家的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其现代化和综合国力的重要参考指标。本世纪初,中国明确信息强国路线,实施“四化”同步发展战略,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传统的大批量粗放式、高消耗的农业生产模式逐步被精确控制的“高产、优质、高效”现代生产模式所代替,农业生产脱离传统只重视生产功能,农业生产中深加工、休闲服务功能比重逐渐加大,劳动力要素比重下降,技术要素和信息、管理要素的比重将提高。产业链、价值链更加完整,产前、产中、产后联系更加紧密,一、二、三产业之间融合加速,形成1+2+3=6的大农业格局,信息在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中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农业生产方式的两个主要矛盾
(一)生产与需求的矛盾
目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难题,集中体现在供给侧结构方面,突出表现为生产的大量农产品与消费市场需求不相匹配。突出表现在结构方面,主要是低水平供给与高水平需求不匹配。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低端产品多,中高端产品少;大路货多,精品农产品少;单一功能产品多,多种功能产品少,等等。这些结构性问题使农产品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不仅影响当前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也直接影响农业长远可持续发展。
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现为我国农业的主要生产方式,例如安徽省共有400多万公顷耕地,按农业户籍人口计算人均仅有 1.25亩。尽管在城镇化中有大量农村人口转移进城,土地流转快速增长,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制约了规模经营。农业小规模经营不仅难以实现机械化,而且农业科学技术难以应用,成本居高不下,产出效率不高,规模经济效益较低。
(二)高效农业与粮食安全的矛盾
粮食安全问题一般包含粮食质量安全和数量安全两个层面,粮食质量安全,一般指粮食无毒、无害且有营养;粮食数量安全一般指粮食产量充足,品种丰富,能满足国民食品消费需求。改革开放后,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转变大包干式农业生产方式,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国家粮食数量安全基本解决。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粮食质量越来越关注。
农业污染是目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严重影响粮食质量和安全。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大量减少,劳动力成本增加,尤其是减少了农家肥用量,增加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为了过度追求粮食产量,化肥农药的施用量也越来越多,造成大量的土壤和水体污染。据有关资料统计,安徽的化肥有效利用率低于40%,农药约70%的用量残留在土壤中并最终进入水体,不仅对农村环境造成影响,也影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与此同时,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消费者对食品消费正从“解决温饱”向“吃得健康”转变,对粮食消费呈多元化、个性化趋势。传统农业生产主要问题是大而不强、多而不优,无法有效满足消费者供给,因而,需要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互联网+、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使得农业更有智慧,提高农产品的品质,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更好地适应消费结构升级。
三、发展智慧农业是解决之道
(一)用信息促进产业升级
新型互联网的快速普及,把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更加快捷地传给农民,信息传递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农民可以获得最新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传统农作方式逐渐被淘汰,年轻的新一代农民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直接从互联网上学习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这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推广农业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提升新型农民的科技素质方面将起到桥梁作用。互联网+农业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得以快速普及。
物联网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之中,对作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畜禽饲养进行全方位监控,实现信息的自动传递和自动控制,通过大数据分析,并进行模拟运算,确定最有效的管理方法,同时也实现食品可追溯,解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信息还可以降低农产品市场风险。农民通过互联网可以及时了解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和消费者需求变化,根据了解的情况,再进行有目的的农业生产活动。信息技术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农业生产、加工、物流与消费的各环节以市场信息来指导,降低市场风险。相对于第二、三产业而言,农业更加需要信息,农业生产的长周期性,传统农业在生产品种、规模方面决策方面凭主观经验决定,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加上农业生产到消费的滞后性,从而使农业市场风险加大。而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农民生产决策方式,按照消费需求确定生产,且可以通过互联网销售农产品,掌握产品定价权,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因而,信息促进农业发展,也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
(二)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供给侧改革
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不同,农业也要根据市场的变化来调整农业结构,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越来越苛刻的需求。信息在无地域限制地传递,世界扁平化的趋势下,农业结构调整要超越本区域市场,而要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适应国内外市场变化。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农业,不仅要着眼于当前的农产品需求,还要放眼长期的市场需求趋势,信息让农业生产变得更有智慧,以便在未来的市场变化中抢占先机。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市场变化趋势的研究,逐步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农产品流通体制,建立反应灵敏的信息网络,向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现代社会发展中,市场对优质、营养、享用方便的农产品有较高的需求,这决定农产品应包含着更多的服务,发展净菜、小包装、半成品、速冻食品、方便食品,使消费者购买商品同时购买了劳务,适应现代快节奏生活;针对环境污染,对纯天然“绿色食品”的需求将会增加。这都使一般生活必需食品的需求弹性提高,并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同时,也驱使农产品加工业控制农产品原料质量,实行一体化经营。
结合本地资源禀赋,适应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现代农业要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市场需求,从农业生产供给侧进行改革,对本地资源禀赋条件进行合理分析,改变农产品供给结构,充分发挥农产品比较优势。首先,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对比较优势突出的产业或产品要优先发展,逐步形成规模,形成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和特色品牌,利用规模效应,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或合作社,以此形成合作联盟,打造特色农产品优势产业群。其次是优化种养业结构。转变传统农业生产观念,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导向,生产市场紧缺、有产品竞争力的优质特色农产品。最后是开发农业生态、休闲功能。适应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发展生态、休闲农业,让农村留得住“乡愁”,提升农业的生态、休闲和文化内涵,打造1+2+3=6的“六次产业”,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三)用智慧农业解决政府宏观调控和引导
政府根据市场规律,正确处理政府引导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关系,建设互联网+农业融合而成的智慧农业,通过市场信号,调整产业政策,准确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政策,适时进行宏观调控,实现总量平衡。同时,要做好市场预测、技术辅导等服务,引导和支持农民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避免采用行政命令强迫农民生产什么、不生产什么。一些农产品供过于求与另一些供不应求同时并存,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已经由过去单一的资源约束变成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在这种背景下,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要考虑各种农产品的数量平衡,而且要注意农产品的质量提升,更要努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食品质量安全是现代农业着重要解决的问题,政府要解决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放心。首先,政府从宏观上规范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加强源头治理,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范生产过程,用市场手段,鼓励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农产品知名品牌。其次,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严格按照政策法规要求,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监测评估体系,运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启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农产品监管机构和全程监管机制,让消费者也能积极参与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来,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四)依靠科技进步改造传统农产品
通过高新技术的应用、农民素质的提高,改造传统农产品和开发新产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促进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运用到现代农业中,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应用信息化技术、农业生产技术,减少资源浪费,通过对农业生产环境及时准确控制,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信息化的农业生产,是智慧农业,要求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环节上是有智慧的,如在农业生产整个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在按需生产,水、化肥、农药的投入,实现精准作业。消费者对食品的偏好很方便地通过互联网,及时传递到生产者、加工者手中,农民因而及时调整生产、加工方式,形成闭环控制,实现智慧管理,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
[1]马克思.资本论第2版[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人民出版社,2004.
[2]于金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方式导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新探索[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陈锡文,赵阳,陈剑波,罗丹.中国农村制度变迁60年[M].人民出版社, 2009.
[4]于金富.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生产方式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经济研究导刊,2011(30).
[5]宋洪远.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J].中国发展观察,2015(02).
[6]杨大蓉.中国智慧农业产业发展策略[J].江苏农业科学,2014(04).
[7]韩海彬,张莉.农业信息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门槛效应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5(08).
本文为中共阜阳市委党校2016年度课题(立项号:FYDXKT201609)成果。
李康(1972-),女,安徽阜阳人,阜阳市颍东区委党校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