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了息肉怎么办?扶正抗瘤,中医助力

2017-12-23任建琳编辑苏二

科学生活 2017年12期
关键词:绒毛状肠癌肠镜

文/任建琳 编辑/苏二

长了息肉怎么办?扶正抗瘤,中医助力

文/任建琳 编辑/苏二

肠镜检查发现“肠息肉”,一定会恐慌:是不是癌症、会不会癌变、有什么办法治疗、还会不会复发?带着这些疑惑,我们一起来揭开肠道息肉的神秘面纱,了解肠息肉防控的基本知识。

什么是肠息肉?

肠息肉就是我们肠道黏膜上所有隆起性的病变,通俗讲,就是肠道上长的一些肉疙瘩,在未确定其病理性质之前统称为息肉。明确病理性质及部位后则冠以结肠炎性息肉、结肠管状腺瘤、结肠癌、直肠癌等病理诊断学名称。

肠息肉会发生癌变吗?

一般而言,我们将肠道息肉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

非肿瘤性息肉一般不会发生癌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幼年性息肉:常见于幼儿,大多在10岁以下,是一种错构瘤。2.炎性息肉:又称假性息肉,是大肠黏膜的溃疡在愈合过程中纤维组织增生及溃疡间黏膜下水肿,使正常黏膜表面逐渐隆起而形成,常见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肠结核等肠道疾病。

腺瘤性息肉,又叫新生物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腺瘤性息肉可分为三种类型,即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管状绒毛状腺瘤,其中管状腺瘤最多见,癌变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绒毛状腺瘤,绒毛状管状腺瘤及锯齿状腺瘤,管状腺瘤。腺瘤大小、非典型增生程度及绒毛成分含量的增长均可使癌变率升高。另外,腺瘤息肉癌变与其大小、形态和病理类型有关。广基腺瘤的癌变率较有蒂腺瘤高;腺瘤越大,癌变的可能性越大;腺瘤结构中绒毛状成分越多,癌变的可能性越大。

腺瘤样肠息肉发展到肠癌的历程是:正常的腺细胞到腺瘤再到腺癌,主要以“增生性腺瘤—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癌早期”的模式发展,此过程约需5~10年,甚至15年之久。一般患者是在15岁后,开始长出少量的息肉,随着年龄的增长,息肉逐渐增多,大小不等,密集排列。在不干预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癌变的风险升高。在此期间,若能加强对高危人群大肠癌内镜监测,提高肠息肉的发现率并早期内镜下切除,则有助于减少大肠癌的发病,肠癌的危险性可降低76%~90%。

肠息肉有哪些表现?如何早期发现?

肠息肉可发于结肠、直肠等各个部位,临床表现可见腹泻、腹痛、便秘、便血,或伴有里急后重感,或伴有粘液。息肉的生长大小、部位不同,会有不同的症状。肠息肉位置较高则便血为暗红色,位置较低则为鲜红色;多数与粪便不混,布于粪便表面;出血量一般不多,但长期慢性少量的出血,也可出现贫血。结肠部较大的有蒂息肉,可引起肠套叠、腹部绞痛,但蒂细长的息肉可发生蒂部扭转,坏死而自行脱落;直肠内有较大的有蒂息肉时,可随排便脱出肛门外,需要用手帮助还纳;多发性息肉或息肉较大时,还可发生腹痛、腹胀、腹泻等排便习惯改变的症状。

但绝大多数的肠息肉早期并无任何自觉症状,多数在结肠镜检查时被发现,以左半结肠及近端结肠检出率高。年龄在40岁以上,有家族史,生活习惯不规律,出现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的人群应尽早进行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现代遗传学研究发现,家族性腺瘤型肠息肉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也就说一名大肠腺瘤患者与一名正常人婚配后,其后代有50%的可能性携带有遗传显性息肉病基因。但在患病群体中约1/3的结肠息肉病患者无家族史,这意味着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是自然突变而致病,所以没有家族史并不意味着安全。

肠镜检查是发现肠息肉最直接的手段,在阻断息肉向肠癌方向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结直肠癌是美国等发达国家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但近十年来,发病率却以每年3%的速度下降,主要得益于筛查,尤其是肠镜检查的普及。日本每年每10个人中就有1个人接受一次消化道内镜的检查,消化道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可达70%;而我国每年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人数平均每100人中仅有1~2人,消化道早期诊断率仅为7%~10%。因此,我国在肠癌发病率增高的同时,死亡率也明显高于美国。

中医基于“治未病”理论防控肠息肉复发及恶变

肠镜发现肠道息肉后,一定不要忽视,应在正规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小息肉一般在行结肠镜检查时予以摘除并送病理检查;直径大于30毫米的腺瘤,尤其是绒毛状腺瘤应手术切除。病理检查若为炎性息肉,以治疗原发肠道疾病为主,炎症刺激消失后,息肉可自行消失;若为腺瘤,则摘除后应定期复查并可通过中西医药物进行预防干预;若为腺瘤癌变,则应按结直肠癌治疗原则处理。

有研究显示,3年内的息肉复发率为43.0%,5年内为67.0%。患者年龄>60岁、息肉数目≥3个、息肉直径>10毫米、息肉中含有绒毛状结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无蒂、肠癌术后等是肠息肉切除后复发的高危因素,上述危险因素符合得越多,息肉复发的可能性就越大。故年龄大于60岁、多发息肉、直径大于30毫米的管状绒毛状或绒毛状腺瘤及高级别腺瘤切除后的患者,其随访时间应不超过3年,否则,其复发及进展为癌的几率将大大增高。

对于多发肠息肉及家族遗传性肠腺瘤患者,其肠癌术后息肉似乎更易复发。我们在临床中发现一名男性老年患者,大肠癌根治术后半年,肠镜复查即发现肠道息肉达18个之多,大者20毫米以上,摘除后须上钛夹止血,病理报告为“绒毛状管状腺瘤”,患者十分恐慌不安。后经过我们以中医为主的汤剂、鸦胆子制剂及西药综合治疗干预,间隔11个月肠镜复查仅发现小息肉4个,肠镜下摘除;次年肠镜复查,未发现息肉,全身检查未发现复发和转移,患者定期服中药巩固维持。实验研究证实,中药对大肠息肉的生成和癌变有抑制作用,如中药肉苁蓉的提取物可抑制结肠炎的增生,增强巨噬细胞对结直肠癌细胞的吞噬能力;丹参中的丹参酮IIA可下调大肠癌细胞COX-2、VEGF表达以抑制大肠癌血管生成,从而发挥抗癌作用。临床研究报道,参苓白术散等化裁治疗大肠息肉,可降低息肉内镜摘除后的复发风险,增强患者体质。

中医在预防和控制肿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治未病”理论,中医根据个体的先天禀赋及后天失养情况,擅长于在培扶正气的基础上抗瘤。尤其是对于先天不足、素体虚弱及术后元气亏虚、正虚邪恋而导致病情迁延、易复发的息肉和结节等病症,中医扶正抗瘤效果尤其明显。

任建琳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大肠癌、乳腺癌、甲状腺肿瘤、肺癌等各种良恶性实体肿瘤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计委临床肿瘤重点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60篇,获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及上海市科技奖。曽获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中医医院“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门诊时间:周三上午、周六上午(市中医总院,芷江中路274号)周三下午(上海市中医诊疗所,石门一路67弄1号)

猜你喜欢

绒毛状肠癌肠镜
膀胱绒毛状腺瘤伴癌变1例并文献复习
含糖饮料或可增加女性患肠癌风险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浅析结肠管状绒毛状腺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
男性长期看电视更易患肠癌
右美托咪啶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肠镜下治疗的效果观察
浅析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体会
肾盂绒毛状腺瘤临床病理分析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肠镜麻醉中的临床研究
肠镜下钛夹在治疗消化道疾病中预防出血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