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2017-12-22刀永翠

东方教育 2017年22期
关键词:主体地位小学语文学生

刀永翠

摘要:传统教学模式忽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发,无法有效发挥学生的自身的特点,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开发。因此新课改提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根据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发现,发挥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后,学生自身学习的兴趣不断提高,一些厌学的学生变得喜欢学习,在遇到相应问题时学生能够自行进行解决。由此可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小学语文的学习非常有利。在此前提下笔者对自身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以期对后续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主体地位

引言

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是一种老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课堂下学的灌输式模式,这种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这中模式只注重知识的教授而忽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发,无法有效发挥学生的自身的特点,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开发。将学生从传统的教育模式解放出来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当前新课改的要求。要想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首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导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这个背景下,笔者下文中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优势和如何改善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论述。

一、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教学的优势

1.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其在学习知识时不再是对教学知识的被动记忆,而是融入了自己的理解,这样不仅利于提高学生对课本中知识的理解,其在自己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能够通过自己的分析去解决遇到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变得更加灵活。

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减少厌学情况的发生。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其不再感到学习是一种压力,而让学习变成自己的兴趣,从而有效降低学生的厌学情绪。

3.缓解师生矛盾。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喜欢自己的教学老师,甚至对教师有所排斥,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成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配合学生进行学习,会有效改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抵触心理,促进师生之间的和睦相处。

二、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

1.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思想,改变传统的教学习惯

转变学生和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师付出很大的努力。教师必须改变自身的教学习惯,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将自身定位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引导者,而不是传授者。这种转变是困难的,因此笔者建议学校应积极组织相关的教学培训,对教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理论培训,让教师从理论上武装自己。此外教师应主动向一些善于发挥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师进行取经如到其课堂进行听课,增加自己的教学经验。

2.巧设疑问,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要想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切记对所有问题都进行详解,应巧妙的设置问题,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如在学习《蜜蜂引路》这节课的内容时,教师在讲课前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课文的阅读,让学生自己说出课文中涉及的人物和动物有哪些,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这个问题 虽然简单,但可以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串联,让学生对故事中的时间、地点、人物都有大体的了解,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然后教师进行课文简单讲解后,提出问题,蜜蜂和养蜂人的关系是什么?这个问题的难度也不高,学生经过简单思考就可以得出蜜蜂是养蜂人饲养的结论。这个问题回答后,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列宁同志可以通过蜜蜂找到养蜂人?这个问题是第二个问题的延伸,通过第二个问题的答案,然后经过学生的讨论也可以得出答案。然后教师提出第四个问题,这个故事我们应该从列宁同志身上学习那些优点?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将自己讨论的结果进行讲解说明理由。这个问题答案是发散的,可以回答认真,也可以回答仔细观察,也可以回答头脑灵活,总之只要学生的回答有理有据,教师都应给以鼓励。通过合理设置问题,这篇课文中的主要知识点就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得到解决,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思路。

3.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小学语文中很多教学内容是枯燥的,学生很难通过课文进行自主的学习,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为教师应尽力将课文内容变得生动,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进行《春晓》这首古诗的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短片的形式播放类似的场景,让学生体会故事其中的意境,然后再引导学生自主理解古诗的内容。通过观看视频短片,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将深奥难懂的故事转化为生动的故事情节,在进行古诗的学习时,学生很容易通过联想视频中的场景,进行独立的思考。因此要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还必须为学生创设其自主学习的情景,增加学生的认知,这样才能更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充分利用分组教学法

在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进行问题的讨论有利于学生之间共同提高,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如果学生无组织的进行讨论,势必一方面导致一些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无法参与到讨论当中,另一方面教学场面过于混乱难以管理。为充分发挥学生相互学习的作用,笔者建议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其中进行分组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生的自身特点,如学生的性格情况,自主学习能力等,将班中的人员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尽量让小组的成员在各个方面能够互补,并选出一名组长,负责学习小组的管理。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优势,又能有效的让所有人参与到相互学习当中,并且避免了问题讨论造成的混乱。

结论

通过上文的论述,可以发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减少厌学情况的发生;缓解师生矛盾等优势,因此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优化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是非常有利的。针对如何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笔者提出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思想,改变传统的教学习惯;巧设疑问,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利用分组教学法等建议。笔者提出的相关建议中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多方法综合利用。此外笔者建议教师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时候教学方式要灵活把握,不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也要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实际掌握其必须掌握的相应知识。

参考文献:

[1]张玲.基于学生主体性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

[2]田蕾.学生主体发展背景下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改革路径研讨[J].时代教育,2017,07.

猜你喜欢

主体地位小学语文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