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索

2017-12-22张辉华苏江燕

东方教育 2017年22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联网+教学改革

张辉华++苏江燕

摘要:本文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分析“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教学改革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试图找到改革的相应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将“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开展研究工作,对创新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1、“互联网 +”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 教学内容必须紧跟新时代

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来看,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的课程体系和内容都需要与时俱进,紧跟新时代的步伐。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毛中概”)为例,该教材已经进行了多次修订。教材的每次修订带来内容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任课老师只有及时关注时事,跟进时代热点,才能及时传授给学生新的知识和内容,增加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度。

1.2 教学方式必须顺应时代需要

教学内容的更新必然要求教学方式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互联网+”时代下,以微信为代表的“两微一端”新媒体在高校快速普及并生根发芽,由于他们的灵活性、便捷性、独特性,学生更加喜欢通过自媒体获取大量信息,所以课堂上任课老师使用的图、视频已或许已经在课外已经被学生熟知,对学生的吸引力就会大大折扣。

1.3 教学评价必须科学合理

从目前国内思政课的教学评价来看,思政课安排为考察课程的居多,少量课程安排为考试课程,但开卷考试的居多。所以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

2、“互联网 +”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现状分析

2.1教学相对投入不够,教学手段过于单一

一方面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投入不足,无论是办公条件还是仪器设备相对投入不足,在课程设置上理论课时多实践性不够。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都过于单一,有待多元化。“老师讲,学生听”这种灌输式教学,这很难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需要思政课教师在平时的过程中善于运用网络进行学习,精心设计教学,不断增加师生互动。

2.2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明显不够

目前大多数在校大学对专业学习的重视程度是远高于思政课的,甚至在有部分学生认为思政课可学可不学,完全没有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存在主观认识上的偏差,为学习这些课程的作用不明显,对未来专业上的应用作用有限,所以课堂上的学习都比较被动,互动交流的意识不够。另一方面,目前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很多时候都流于形式,简单交一篇论文或者一份读书感言等,并未真正让学生参加实践锻炼。

2.3思政课考核方式比较单一,缺乏多元化评价

目前,各高校思政课的考核方法过于单一,基本采用考察成绩的方式进行评价,主要表现为课程每学期期末结课给予学生的分数,成绩考核结果主要以期末考试试卷或提交期末论文作为改课程的考核标准,缺少平时上课期间的测验考核,课外实践活动较少或者实践过于形式化,这类考核方式不能及时地考查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无法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3、“互联网 +”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索

3.1高校管理者要进一步增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

思政课是当代大学生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途径,也是对我国高校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各级各类高校,要以主人翁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去认真落实党和国家的有关指示精神,在制度层面下好工夫,在管理层面加大力度,用“互联网+”思维提升学习思政课整体水平。

3.2思政课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提升自身教学素养

在实际教学中,高校思政课任课老师要不断提升自身教学和信息化素养,科学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发挥“互联网+”时代信息飞速传送的功能。以“毛中概”中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内容的时候,可以选择 2017 年由反腐纪录片《永远在路上》,这部纪录片全景式呈現了“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四年来不平凡的历程,让学生真心接受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学生观看后终生受益。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任课老师一定要注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断增加自身的人格魅力,让自己努力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3更新教学理念,树立线上线下融合的观念

不论是学校还是教师或者学生,都要不断用“创新”来作文章。对思政课堂要搭建“互联网+学习”、“互联网+课堂”、“互联网+思政”等网络平台,促进互联网与思政课堂全面深度融合。再是守住“线上”主阵地。发挥“两微一端”等网络微媒体的传播优势,促进思政课堂与时代同步、与教师共鸣、与学生合拍,提升思政课堂的吸引力。正因为对线上平台的运用是提高高校思政课学习成效的有力手段。线上平台一方面可以深度嵌入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增加思政课堂的趣味性,也可搭建独立的网上虚拟课堂比如现在各大高校比较火爆的“慕课”。

3.4以学生为主导,树立精准供给理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把握“新时代”的特点,掌握思政课堂的主导权,用最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课堂主旋律,同时要把握理论传授“度”的原则,提升课堂知识学习与时代要求想匹配度,在想让学生接受和学生想接受之间找到结合点、平衡点和切入点,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精准化、精细化。再者就是把握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实效性和精准度。

3.5细化课程考核指标,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高校教学评价工作是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也是任课老师完善教学方式的有效途径。目前高校思政课的课程教学评价以论文写作或者开卷考试为主,这样的评价指标难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作出准确的评价。要制定具有思政课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考核指标范围上,可以将诸如课堂听课认真度、课堂互动程度、理论知识丰富程度、课外实践能力等列入在内,让课程考核从单一模式到多元模式,增加学生课堂和课外学习的积极性。

互联网飞速发展、延伸了高校思政课堂的内涵,增加了高校课堂的内容,改变了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方式,当思想政治课堂进入了“互联网 +”模式的新阶段,机遇和挑战并存,这要求高校思政教师对“互联网 +”下的高校思政课作出更新换代和版本升级,这样才能使思政课堂更加科学、合理、有效,也能让当代大学生体验到“互联网+课堂”的乐趣,真正实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上台阶。

参考文献:

[1]论当前高校思政课改革应强调“四个结合”[J].苏婕.人力资源管理. 2017(10)

[2]“微时代”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政课有效性的路径探讨[J].雷结斌,郭优.职教论坛.2016(20)

基金:该论文系2017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线上线下创新研究(MKS17208)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辉华,男,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讲师;苏江燕,女,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助教。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联网+教学改革
“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实施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