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省属高校学生参与大创计划的心得体会

2017-12-22张刘倩徐承志

创新时代 2017年12期
关键词:团队合作

张刘倩+徐承志

摘要:从学生的角度,围绕申报立项、主导性归属以及课程建设等方面,阐述了其所在省属高校参与大创计划的现状,并以心得体会的形式谈到了实践锻炼与培养合作精神在大创计划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分析了在参与过程中遇到的团队稳定性问题。

关键词:大创计划;创新创业训练;团队合作

一、大创计划

教育部、财政部根据“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通知,决定在“十二五”期间资助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后面简称“大创”计划)[1]。

大创计划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要求每个项目人数为3-5人,每个项目配备指导教师1-2名,项目研究周期一般为1-2年。笔者当时还是湖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大二学生,作为团队负责人,申报并获批了2016年创新训练项目。经过一年多的投入,笔者对大创计划有了更多的感想和体会。

二、参与现状

湖北工业大学作为新晋一本的地方高校,在推行大创计划时,积极开放实验室,开办创业选修课,并在国家级、省级立项之外,还资助一批校级项目,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学校大创计划具有以下特征。

1.以创新训练项目为主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2],2013年至2016年学校获批的国家级项目名单中,各类别所占比例如下表所示。

大创项目类型分布表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发现,学校大部分都是创新训练项目,创业型项目比例不足,2014年、2015年创业实践项目数为0,2016年创业训练项目数为0。相较于创新项目而言,创业训练项目还需要编制商业企划书,模拟企业运行;创业实践项目需要有一个项目成品,以此项目为基础开展企业实践活动,且不论一般参加大创的学生都是大二的学生,难以具备此条件,后期企业的实践、工作的分工、公司的运行、人事的调度、社会资源的利用等,对于学生而言难度更大,需要的支持更多。要改变创业项目偏低的现状,除了要具备更苛刻的条件外,还需学校加大宣传力度和扶持力度。

2.导师占主导地位

开展大创项目时一般都是导师提供主题或思路,然后鼓励学生加入。虽然导师希望学生能有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的创意,但大多数学生对这类创新活动都准备不足,最终还是采纳导师的意见。在开展项目的过程中,依旧摆脱不了导师拟定方案,学生按部就班的模式。虽然我们的大创项目在开展的过程中主要依靠团队合作,体现了一定的自主性,但是项目周期太长以及开发经验匮乏,导致导师在项目中承担了比预期更重的责任。

3.创业课程效果不明显

应“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要进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3]”的相关要求,除却专业课程以外,学校还开办了锻炼大学生创新思维的选修课,比如创业者企业经营管理模拟实训、大学生创业指导、大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训练、大学生创业学、创新思维训练等公选课。虽然课程名目很多,但都是面向全校开课的公选课,没有针对不同专业、不同需求专门设立的课程,这些课程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对学生实际操作的帮助还有一定距离。

三、参与体会

我们的项目是开发一款服务于师生课堂互动的移动应用,在开发过程中,无论在个人能力还是素质方面,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有所提升。

1.创新与实践的锻炼

创新能力是指以知识的积累为前提,从实践环节出发,培养创造性思维[4]。在参与大创项目的过程中,我们接触了比较完整的项目开发流程。在立项阶段,我们进行了针对性的需求分析,以满足课堂这个特定环境下的要求。由于初始阶段的需求不够细化,导致多次对软件功能进行调整,甚至改变软件结构,给我们造成了许多的困扰。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切切实实地领悟到了需求分析与完善计划书的重要性。我们也因为专业知识的不足与技术储备不够,遇到了不少代码开发上的困难,这些困难基本都是通过自行查阅资料和团队成员互助来解决的。大创项目为我们成为一个真正的软件工程师提供了一个契机,而整个项目开发的过程,也是我们“程序猿”成长锻炼的一個过程。

2.团队合作的培养

当今世界,沟通能力已经成为21世纪人才竞争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加强合作能力的培养既是历史的要求也是时代的呼唤[5]。大创项目是一个需要多人参与完成的项目,是锻炼交流以及合作能力很好的一个机会。在实验室里,大家会对自己的工作进展进行交流,组员之间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不同于线上键对键的交流方式,线下交流需要从语气、声量、用词、时机等各方面进行斟酌,对我们的谈判协商能力是很好的一个锻炼。团队在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氛围下推进项目的发展,让我们领悟到了合作的幸福感,也领悟到了1+1>2的成就感,为我们走上工作岗位后的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础。

四、遇到的主要问题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问题就是人员变更。大创项目历时两年,从大二下半学年开始,预计大四上半学年结束。初期申请的时候,我们团队有5人,其中有3人在项目正式启动之前就离开了团队。后来又加入3人,然后又有2人离开。

从大二到大四期间,同学们的状态都会发生许多变化,也会面临不同的选择,比如找工作或者考研。在步入大三的时候,有2位团队成员为了准备考研复习离开了我们的团队。其实考研与大创并不矛盾,团队中还有1位成员便是一边参与大创项目,一边复习考研。但是项目周期太长就会让人觉得颇有些浪费精力。我们项目的主要工作是在假期完成,但是学年之中也会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由于时间零散,往往上一次的工作在搁置一段时间以后又需要花费时间去重新捡拾,无法一气呵成,从而使人选择离开。

有一部分人,包括我自己当初选择参加这个大创项目是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掌握更多的编程技能。然后事实是,我们在开发之前,首先需要编写申请书,画各种各样的UML图,然后要绘制App的界面。在此过程中,我们频繁地开会讨论,完善图表。尽管UML图是软件开发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与编程无关。关于界面的设计,由于我们团队都是软件工程的学生,对数字媒体和艺术设计的知识涉猎甚少,做起来力不从心,促使成员选择离开团队。

五、总结与展望

项目刚开始的时候,没有经验,能力上也有所不足,有过一段迷茫期,不知道开展项目要从哪里着手,遇到一些困难会很灰心。因为细节是未知的,变数是不可控的,创新性思维和工作的开展是有难度的。但是我们还是坚持了下来,现在项目基本完成,虽然完成情况不如预期。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明白了,勇于开展一份工作,尽力完成一个项目,踏出新的一步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当我们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一步一步地实现项目功能,突然某个时刻,就会体会到本身能力的质的飞跃。现在各学校都有许多项目鼓励学生加入,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这些都是需要好好把握的机会。endprint

猜你喜欢

团队合作
基于技师研修复合能力培养的探索
以团队合作为本的包装设计项目化实践研究
基于团队模式的创新性实验在病理生理学实验课改革中的思考
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发挥团队合作精神的研究
基于“四位一体”的土木工程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浅析企业实现团队合作的益处及面临的现实困难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
团队合作在初中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浅析《病理生理学》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