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更青睐谁?近5年自然科学奖小盘点
2017-12-22李晨阳
李晨阳
自10月2日诺贝尔奖各大奖项陆续颁布以来,关于诺奖的方方面面就成了线上线下各大媒体热议的话题。小编盘点了近5年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获奖者和获奖成果,看看诺奖究竟更加垂青于谁。
基础or应用?
诺贝尔奖更青睐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
梳理近5年的诺奖获奖成果,可以看到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这两大奖项,都是4届颁给了基础研究,1届颁给应用研究。获奖的应用研究分别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疗法”“蛔虫感染新疗法”(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蓝色LED管(2014年物理学奖)。
相比之下,以“不務正业”著称的化学奖对应用研究似乎更友好些—5年中有2年颁给了不同类型的显微镜。
看来,近几年诺奖似乎更偏爱给学科带来深刻改变的基础研究,特别是一系列微观层面的机制研究格外受宠。而“显微镜们”频频获奖,或许是因为它们有力推动了学科向更精深之处发展。
东方or西方?
在极具“诺奖特色”的黑、蓝、黄三色人物画像中,西方面孔仍然占据压倒性比例(约83.7%)。在为数不多的东方人中,除了2015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女性屠呦呦,其余几乎都是日本科学家。
5年间,问鼎诺奖的日本学者多达6位(2014年物理学奖得主中村修二为日裔美籍学者),获奖人数仅次于诺奖“超级大国”美国。
不过,在人们感叹日本科学家的诺奖佳绩时,2016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日本分子细胞生物学家大隅良典却指出,近年日本获奖研究成果主要归功于上一辈科学家,反映出20世纪80、90年代日本的科研水平,日本的科研现状不容乐观。
陈年or新鲜?
引力波探测强势夺得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虽是意料之中,却也令人振奋。因为从2016年2月LIGO宣布探测到引力波至今,也才仅仅过去20个月。这样的获奖速度在诺奖中并不常见。
相比之下,获得今年生理学或医学奖的3位科学家分离出周期基因,已经是33年前的事情了;而获得今年化学奖的冷冻电镜,则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的漫长跋涉,在2013年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
纵观近5年诺贝尔奖获奖成果,大多还是数十年“陈酿”。真正能称得上“小鲜肉”的,恐怕只有引力波。值得一提的是,获得2013年物理学奖的成果—希格斯玻色子(上帝粒子)的理论预言,其实早在1964年就由获奖科学家提出了,但是直到2012年,才有实验室发现了希格斯粒子,证实了这个“年近半百”的理论。次年,这个成果就戴上了诺奖的桂冠。
(本文转自科学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