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国工匠精神的电子信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7-12-22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电子信息大国工匠

(上饶师范学院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

基于大国工匠精神的电子信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吴波,涂虬,陶智明,陈富,周梓发

(上饶师范学院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

大国工匠精神作为一种新时期重塑的精神理念,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上饶师范学院的改革实际,探讨地方高校运用大国工匠精神,指导电子信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为相关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工匠精神;电子信息;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大国工匠精神是指具有执着坚守、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敬业守信、推陈出新的精神,在当下中国,这样的工匠精神显得尤为珍贵。提到优质制造,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德国、瑞士等国家,的确这些国家精湛的工艺水平值得我们学习。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正在向制造业强国迈进,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更需要弘扬我们的大国工匠精神。目前人类已经步入信息时代,然而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还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价值链低端、产品附加值低、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自主研发能力弱等问题。产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改变这些不足,急需大量的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我国地方高校数量众多,且多数都有电子信息类专业,是培养电子信息人才的生力军。但就目前的人才培养机制而言,还存在诸如培养计划不科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工匠精神培养等问题,本文将以大国工匠精神的引领下,探索符合地方高校特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1 工匠精神的形成、内涵和时代特征

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工匠精神是人类在生产劳动中逐渐形成的。中国古代出过许多能工巧匠,如鲁班、毕昇、马钧等。鲁班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土木工匠们尊称为祖师。毕昇(约970—1051),北宋淮南路蕲州蕲水县直河乡(今湖北省英山县草盘地镇五桂墩村)人,专事手工印刷,发明了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术。马钧,字德衡,扶风(今陕西兴平)人,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最负盛名的机械发明家之一,经他改造后的织绫机,其工效提高了四五倍。在古代,人们把从事手工行业的熟练工人称为“工匠”。这些工匠通过“父子相传”或“师徒相承”的方式,把精湛的技艺传给下一代。经过几十甚至几百年的努力,他们千锤百炼、潜心打磨、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地培育了工匠精神。

关于工匠精神的内涵,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文献[1]从尊师重教的师道精神、一丝不苟的制造精神、求富立德的创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这五个精神特质层面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进行概括。文献[2]从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严谨和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五个方面将工匠精神的内涵进行阐述。文献[3]则从精益求精的精神、持之以恒的专注精神、持续的创新精神三个维度来表征一个国家的工匠精神。按照笔者的理解,无论古今中外,工匠精神的内涵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始终如一的工作态度。工匠们的精湛技艺是在长期的手工劳动中磨练而成的,如果没有严肃认真、始终如一的工作态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怎能练就一身绝技呢?第二,代代相传的敬业精神。纵观历史,大凡著名工匠,都从师傅或父辈那里传承了一种对职业的热爱和敬畏,这种视职业为生命的发自内心的情感是持续和长久的。第三,精益求精的品质追求。著名工匠大多对每一件作品、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都精益求精,他们对品质的要求近乎苛刻,达到不近人情的程度。这种完美主义的品质追求是工匠精神的最本质特征。第四,尊师爱徒的师徒关系。工匠技艺的传承主要依靠师徒相授或父子相传,良好的师徒关系是能工巧匠们将绝活传承的重要保障。在我国就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说法。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一日千里,自动化生产线生产的产品早已取代了手工制作的产品。然而,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运用,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的产品成为时尚。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要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必须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是新时期中国官方首次提到“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并没有过时,伟大的时代赋予了它新的内涵,爱岗敬业、精益求精、锲而不舍、追求卓越,这就是工匠精神的时代特征。

2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校电子信息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文献[4]探讨了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文章认为我国工匠精神缺失的原因在于:缺乏社会认同感,缺乏有效的培训体系,缺乏相关知识体系的积累和建设,职业教育存在缺陷,故而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需加强顶层设计。其实,地方高校的应用型工科专业也何尝不是如此。我国地方高校数量众多,且多数都有电子信息类专业,是培养电子信息技术人才的生力军。但就目前的电子信息人才培养机制而言,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1)专业定位不准确,培养目标过高。如有的学校提出要培养工程师甚至是卓越工程师,这是不切合实际的;(2)培养计划不科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工匠精神的培养;(2)教学内容体系不科学,重理论轻实践,实验课时远低于理论课时;(4)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教学比重过大,工程实践时间太短;(5)考核方式不科学,主要沿用传统的理论课考试方式,缺少一套成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评价标准和体系;(6)“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青年教师大多缺乏工程实践经验;(7)学校与企业交流互动流于形式,教学目标的指向性不明确,毕业生难以很快适应企业的生产实践。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以大国工匠精神为引领,探索符合地方高校特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3 工匠精神的回归与电子信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授工学学士学位,属于工科专业。2016年工程教育界提出了“新工科”的概念。所谓新工科,是相对于那些传统工科而言,其内涵是: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5]。显然,新工科不是局部考量,而是在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新经济背景下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选择,是今后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新思维、新方式。近年来,我们紧跟电子信息专业发展趋势,结合地方院校实际,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目标,充分发挥大国工匠精神在专业建设中的作用,对电子信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3.1 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方式

(1)以大国工匠精神为引领,探索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念,重构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面向职业领域相应岗位所需要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对课程进行深度开发;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以及电子信息领域的业务流程,重组校内实验室,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合理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科学设计见习、实习内容;以上饶市“两光一车”产业发展战略为重点和突破口,深化校企合作,构建互利互惠平台,挖掘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特长,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电子信息技术人才。

(2)建立立体式、交互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大国工匠精神教育贯穿始终。

如图1所示,我们探索建立了从大一到大四、从校内到校外,学生、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参与的立体式、交互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大国工匠精神教育贯穿始终。

图1 立体式、交互式实践教学体系

①在大学一年级,让新生接受基本的电子技能训练,识别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参观校内实验室和实训中心,并使他们对大国工匠精神有所了解;

②在大学二年级,让学生进行电子技能强化训练,学会使用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同时组织他们到工厂、企业见习,对大国工匠精神有较深的理解;

③在大学三年级,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全省电子技能竞赛,到企业进行短期实习,使他们热爱大国工匠精神;

④在大学四年级,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结合工作任务进行毕业设计,学习大国工匠精神,刻苦钻研技术,实现自己的梦想。

(3)营造大国工匠文化氛围,优化应用型人才育人环境。

将大国工匠精神融入教材、进入课堂,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收集大国工匠的视频音像资料,建设大国工匠精神教学资源库;在学院大厅、走廊、教室等教学场所,建立大国工匠先进事迹宣传栏。

3.2 改革的目标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改革目标:通过广泛调研,分析电子信息技术行业和企业的岗位设置情况,明确该领域对人才的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准确定位培养目标,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双方互惠互利。强化工学结合理念,合理设计实习方案,鼓励在校生参加各级电子技能竞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建立校外兼职导师团队,与学校一道共同开展教学育人工作,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就业能力以及社会认知能力,使毕业生真正受到企业和社会的欢迎;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大国工匠精神教育,使他们将来成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技术精湛、精益求精的应用型人才。

解决两个关键问题:探索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构建双方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造就一支“双师型”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在此基础上,建立运转高效、工学结合、灵活机动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形式;开发富有地方高校特色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构建科学合理的、开放式的、多维度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3.3 改革的特色和创新点

特色:系统构建从“学校—企业—社会”,将大国工匠精神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立体式、交互式的电子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新体系;根据职业领域和岗位特点,强调培养目标的指向性,建立更为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实现毕业生到企业员工的“零适应”。

创新点:(1)强调特色发展。地方高校的电子信息专业一定要接地气,目前上饶市正在实施“两光一车”产业发展战略,努力打造“世界光伏城、中国光学城、江西汽车城”。光伏、光学、汽车这三个产业都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撑,相关企业对技术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外部条件。(2)强调错位发展。地方高校的电子信息专业,既不能办成像电子科技大学那样的高大上,也不能降格办得类似于高职高专,关键是要把握好学术性和技术性的度,使二者之间有机统一。(3)强调转型发展。我国高校及其专业同质化发展的倾向十分明显,地方高校的相关专业应该在保证基本学术性的同时,大力加强应用性、技能性知识的传授,走转型发展之路。

3.4 改革取得的成效

首先,促进了大国工匠精神的弘扬。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人们的功利主义思想较重,学生往往不愿意从事生产一线的工作,认为这是简单的重复劳动,是大材小用。还有部分学生心中目标过高,不愿从小事做起,做事缺乏耐心和恒心。改革后,这种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据了解,该专业的学生在一家企业工作的时间,由过去的平均不足2个月提高到1年或更长。

其次,进一步深化了校企合作改革。通过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实现第一、第二课堂的有机对接,使理论和实践双向互动,教、学、做一体化。近年来,我们与晶科能源、索迪亚电子科技、江西众光照明科技等高科技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共同探讨建立现代师徒制。

再次,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促进了建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通过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工程,重构“专业平台+专业方向”课程群,有力地推进了课程开发和课程建设工作。我们与企业合作修订的新版教学计划,将公共选修课改为专业课程设计,使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达到了1∶1。经过努力,基本实现了学校毕业生到企业员工的“零适应”,做到学生—毕业生—准员工—企业员工四者之间的无缝衔接。改革后,学生的就业率稳步提升,连续三年位居全校第一。

最后,有利于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目前我国高校及其专业同质化发展的现象十分明显,面对严峻的招生和就业形势,地方高校的电子信息专业必须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转型发展之路,这是唯一的出路!

4 结论

工匠精神曾在我国社会建设时期起过重要作用,各行各业产生了为数众多的能工巧匠,劳动模范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年来,伟大的时代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以爱岗敬业、精益求精、锲而不舍、追求卓越为特质的大国工匠精神得到弘扬。去年,工程教育领域又提出了“新工科”的概念,电子信息工科专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以大国工匠精神为引领,打造电子信息人才培养新模式”就是对新工科专业办学的一种探索。上饶师范学院一贯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6],本文的研究成果仅是教育改革大潮中的一朵浪花。教育改革永无止境,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永远在路上。

[1] 李宏伟,别应龙.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31(8):54-59.

[2] 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

[3] 蔡秀玲,余熙.德日工匠精神形成的制度基础及其启示[J].亚太经济,2016(5):99-105.

[4] 成海涛.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J].职教论坛,2016(22):79-82.

[5] 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6.

[6] 吴波,柳和生.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J].教育探索,2012,247(1):12-15.

Research on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l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Based on the Spirit of Great Power Craftsmen

WU Bo,TU Qiu,TAO Zhiming,CHEN Fu,ZHOU Zifa

(School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Shangrao Normal University,Shangrao Jiangxi 334001,China)

The spirit of power craftsmen,as a remodeling spiritual concept in the new period,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By combining the reform practice of Shangrao Normal University,the spirit of great power craftsman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o guide the construction of personnel training model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be used as a resource of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in releva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pirit of craftsmen;electronic information;personnel training mode;reform in education

2017-08-21

江西省高校教学改革重点项目(JXJG-16-16-1)

吴波(1959-),男,江西丰城人,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物理学教学和研究。E-mail: wubosr@163.com

G645;TN710

A

1004-2237(2017)06-0033-04

10.3969/j.issn.1004-2237.2017.06.008

猜你喜欢

电子信息大国工匠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吐槽大国
多想记住你的脸
电子信息与物理系简介
工匠神形
电子信息工程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从器官捐献大国到移植大国还有多远
针对电子信息隐藏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