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蚝业“钦军”崛起

2017-12-22刘光琳张仲高

农家之友 2017年12期
关键词:钦州市钦州示范区

本刊记者 刘光琳 张仲高

通 讯 员 孙凌梅

蚝业“钦军”崛起

本刊记者 刘光琳 张仲高

通 讯 员 孙凌梅

在中国18000公里的漫长海岸线上,钦州并不十分起眼,是名副其实的“小地方”。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小地方,却用一个小小的蚝,创造了一个产业传奇——成就了钦州的“全国第一”,还改变了该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蚝业“钦军”在国内悄然崛起,其中经历了什么,又有什么秘笈?带着这个疑问,日前,记者前往钦州,深入采访,探究钦州大蚝的前世和今生。

“氽水”,开始一个数十亿的产业传奇

蚝学名叫牡蛎,南方称为蚝。钦州大蚝,是近江牡蛎,因个体较大,所以钦州人叫它大蚝。钦州大蚝主要分布在茅尾海、龙门群岛、七十二泾、金鼓江口、麻蓝岛、大风江口等海域。

据钦州地方志记载,早在350多年以前,居住在钦州湾一带的渔民们,便已开始采蚝、制蚝、吃蚝了。在过去,去海里采蚝,为“氽水”。每当大蚝采收季节到来,各家各户驾着一叶轻舟来到海里,而氽水到海底,就像进入菜园一样,海底的礁石上长满了大蚝,每氽四五气水,便能采到近一箩筐的蚝,而真正的大蚝人工养殖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事。

钦州属于热带季风海洋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为大蚝繁殖提供了绝佳的自然环境。此外,海面附近还有一大片具有“海岸卫士”之称的红树林。红树林具有防风消浪、固岸护堤、净化空气和海水的功能。而红树林里又分布着大片的水草和滩涂,鱼虾贝类等各种水生物生长其中,形成不可多得的宜蚝海区。不过,虽然新中国成立后就有人工养殖大蚝,但是钦州大蚝养殖的迸发,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

经过多年发展,加上当地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推进养殖,修复生态海域岸线,钦州大蚝产量的持量连年提升,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和品牌效应。截止2016年,钦州已经有超过3000户养殖户从事蚝苗培育和大蚝养殖,养殖面积达15.15万亩,产量23万吨,产值25亿元,形成了育苗—养殖—销售一条龙的产业体系,成为当地渔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带动农民户均收入11万多元,带动6万人就业。同时,“钦州大蚝”2011年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并入选2016年度“中国品牌价值榜”,品牌价值45.48亿元。2017年9月,“钦州大蚝”又喜获“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荣誉。

同时,钦州湾茅尾海已发展成全国最大的大蚝天然苗种繁殖区,年产蚝苗达1.3亿支(串)。如今在茅尾海,绵延数十里的蚝排,慰为壮观,被当地人称为“十里蚝街”。

钦州七十二泾“十里蚝排”。

在龙门岛东北0.5公里亚公山东面水域,记者遇到了1994年就开始养蚝的龙门港镇的生蚝养殖大户梁田。这位“老蚝人”,从小和父母一起靠出海打渔为生,从小船做到大船,年收入也有十来万。后来打渔的人越来越多,海洋资源有限,再加上出海看天吃饭,受天气影响大,也影响他们的收益。上世纪90年代有不少人开始养殖大蚝,而且效益不错,1994年时,梁田和家人一起试着开始养殖大蚝,先从1~2个排开始慢慢发展,到现在已有5个场地,每个场地有6个蚝排,大约100多亩。

“一亩养三茬的蚝排需投资8~10万元,每茬蚝苗、人工费需9万元,毛收入40万元,一亩蚝排年纯收入8万元。今年从6月到11月,已卖了一部分,毛收入100万元左右。”梁田指指脚下的蚝排说。

钦人,改变中国的养蚝历史

记者在钦南区龙门港镇码头见到了59岁的养蚝专业户郑宏明。郑宏明不但把大蚝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每年都有上百万元的收入,是当地名副其实的领头人。不过,这个钦州汉子最牛的地方,不是养了多少蚝发了多少财,而是改变了中国养蚝历史!

郑宏明最初养殖大蚝,是在1989年,那时候他还在当地一家国营水产公司工作,每月工资20多元,为了改善生活,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始养蚝。

大蚝丰收年。

“那时候养了两年多一点时间,三千块钱投下去,赚的时候,大概差不多有超过一万块钱。”郑宏明回忆道。

这一万来块钱,是郑宏明挣到的第一桶金,他自己也没想到,第一次养蚝,就让他一下子变成了当时很多人羡慕的“万元户”。紧接着,他又投入一万元养蚝,很快又挣了3万元。

这之后,郑宏明对养蚝的兴趣越来越大,1993年,他干脆辞职下海,承包200多亩滩涂全身心投入养蚝。可没过多久,问题出来了,他发现自家养殖的蚝生长越来越缓慢、个头也是有大有小。爱动脑筋的郑宏明开始琢磨起来。

“养蚝最早的老方法是在山上采石头直接投到海里,让其自然附苗生长。但是也要花很多人力潜水把它捞上来,这种方法太费劲费力。”郑宏明介绍说,后来,又用水泥柱插到滩涂上,但因滩涂面积有限,且受潮起潮落的影响,产量比较低。“再后来又打桩来养,但是那种方法经过几年总结后也有弊端,它最大的坏处是对海洋环境有破坏作用,木头打下去以后,3年时间淤泥就可以长到3~4米高,把那块地方完全都破坏了。”

怎样才能既能让大蚝生长快又不破坏水质、环境呢?郑宏明一度很苦恼。

“后来把20个蚝连串挂起来,它这样就有生长的空间了。”

也就是说,最初小蚝苗全都吸附在小块水泥上,经过一年的成长,工人把蚝一个个的分剥出来,然后就拿绳子和水泥两两相粘在一起,10对,20个,粘好后的大蚝,经过24小时凝固,就可以挂到蚝排上去了,这样分开以后水流畅通,大蚝悬挂在水下30厘米,涨潮退潮都能与水同歩,任何时候都能吃到食物,蚝吸收的营养也丰富,因此蚝长得特别快。经过近一年育肥期,大蚝就能出售了。

经过反复实验,1999年,郑宏明用他这种极具创新的串吊养蚝法,赚到了100多万元利润。这一大发明不仅吸引了国内外养蚝的专家学者和养殖户的关注,而且彻底改变了养蚝的历史。

改变了养蚝方式,使得产量翻番,但是又一个新的烦恼出来了,那就是销售跟不上产量增长的速度。原来生蚝成熟后,都是统一加工成蚝干后销售,现在产量大量增加,原有市场的干蚝销售渠道出现了饱和现象。酷爱钻研的郑宏明又该怎样破解销售难题呢?

2004年夏天,郑宏明在广东跑销售时,看到有人摆摊卖烧烤,他由此得到启发,尝试着把生蚝做成烧烤卖,没想到一推出,不但口味不错,还迅速获得了市场认可。烤生蚝也从广东流行到了全国,鲜蚝变成了市场上的紧俏货,仅广东湛江市的一个小档口,一天就有50多万斤鲜蚝销往北京上海等城市。

“我现在做烧烤的时候,一天就10车,一车最少有4万斤,10车就40万啊。每天最少都有几十万斤出去,翻天覆地的变化。”郑宏明喜滋滋地说。

这以后的十来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郑宏明的养殖业也是一年一个台阶,每年收入都在百万元以上。到2014年,他已经拥有5艘渔船,其中一艘价值1000多万元;在浅海投放了82个养蚝的蚝排,总共养殖面积大约150多亩。

在郑宏明眼里,钦州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环境,这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优势,也是他继续发展的动力。他说,现在全国各地,都来这边拉蚝,钦州大蚝几乎占大蚝市场的半壁江山,最少一半。

当然,要想生蚝肥大味美,除了优越的自然环境,养殖过程也不容易。

因为大蚝的整个生长节段盐度逐渐变高,千分之五至千分之二十。大家都知道 “孟母三迁”的故事,要想让蚝长得快且品质好,大蚝也要搬三次家。也就是说,这蚝的生长也分好几个阶段。首先在内海浮养1年,再把长到一岁多的小蚝拉到半海区(咸度渐深的地方)再浮养1年长到半大个,最后再把半大个的蚝拉到外海附近、水质环境好的地方养殖育肥1年,等到蚝肥美时就可拉回出售了。

创新,就一个“全国第一”

钦州大蚝的质量好,不但是环境好水质好,和当地养殖方法的不断改进有关系外,还与当地优质的蚝苗有关。

茅尾海是钦江和茅岭江两条江的出海口,江水在此交汇再注入北部湾,咸淡水相汇,形成一个非常适合大蚝生长发育的天然环境。

正是看中这些得天独厚的海洋优势,当地养殖户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采用新的采苗技术来提高蚝苗的品质。

技术人员查看采苗器制作质量。

钦州蚝产业带动大批当地农民就业。(凌福龙 摄)

据钦州市沙井养蚝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钟应桥介绍,整个茅尾海海域有25%的面积可用来养殖生蚝,其中10%~15%的面积可供采苗,进入农历四月中下旬,大蚝就开始排卵,只要提前将采苗器安置到海里,上面就会附着密密麻麻的蚝苗。而这个时期是大蚝采苗前关键时期,也是本地渔民一年最忙的季节。

据悉,钦州有超过10万人从事养蚝产业相关的工作,带动大批当地农民就业,平均每天人工收入在300元左右。村民黄莹汝说:“我做这份工作已经五六年了,计件生产的,包裹一根沉排竹条可得3.5元,一天能包裹100根左右,如果是采蚝一天可得150~200元。”

每到采苗季节,在尖山镇沙井村,村道两旁,是一堆堆垒得高高的“水泥饼”。这些“水泥饼”就是用来给蚝苗附着的采苗器,叫蚝片。这些蚝片被绳子串起来,每8个成一串,再逐串有序地堆放在一起,从村里延伸到海边。

渔民们制作的采苗器有水泥柱、木条、浮排、沉排等品种,还有不同的规格。“近江牡蛎的亲本都是浮在海上的,不同品种和规格的采苗器是根据滩涂的不同水位设计的,有利于立体、全水域地采苗。”钦州市水产畜牧兽医局渔业科工程师罗凯军说。

这些手工操作的用器并不简单。钦州大蚝养殖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就与这些有关。串成一串串的大蚝饼式采苗技术,是由传统的水泥柱采苗发展而来,用饼式水泥片采苗,减少水泥、沙等原材料,还提高采苗密度,提高上苗率,缩短幼苗培育时间3个月以上。

“饼式片状大蚝采苗技术,是国内大蚝天然采苗的新技术,陆续在广西沿海应用,并推广到广东、海南、福建等地,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曾荣获钦州市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罗凯军说,目前钦州市已建成全国最大的大蚝天然生态育苗基地,并大量推广沉排水泥饼采苗技术、沉排轮作技术、保苗技术,大面积地提高了养殖密度和产量。

据悉,目前钦州市年采苗量最高达1.5亿支(串),年均制作采苗蚝柱、蚝片1亿支(串),蚝苗产值约5亿元,多年来苗种供应辐射范围居全国第一,还出口到文莱、越南等国家。

重构,成就一个蚝业“钦军”的崛起

民众“蚝”情万丈,政府也没闲着。

近年来,为了使大蚝产业的发展布局更科学,重构“钦蚝”品牌,钦州市政府多举措并进,出台并完善《钦州市水域滩涂养殖规划(2015-2020)》,大力推进大蚝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建设,打造产业发展基地。同时,为了保持钦州大蚝品系的纯正,提高大蚝生长速度,当地不断探索养殖技术,创新养殖模式,从近岸养殖移向深海,拓展了资源利用空间,为钦州大蚝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截至目前,钦州市已形成了以龙门七十二泾海域为中心的连片万亩大蚝养殖基地5个,标准化大蚝吊养基地15个,国家农业部大蚝浮筏生态养殖示范区1个。七十二泾大蚝示范区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引进了广西金海环岛渔业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入驻,组建了专业合作社5家。

在采访时,记者遇到了当地有名的青年企业家、广西金海环岛渔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韦金德。韦金德原本一名普通农户,经过多年的发展后,现在是拥有一个面积约260亩的蚝苗培育基地以及约200亩的大蚝养殖示范基地渔业公司的老总。他还成立了钦州港七十二泾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积极建立育苗、养蚝、售蚝三方发展矩阵,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机会,成为带动当地群众“靠海”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可以说,韦金德的发展经历,就是钦州大蚝产业由小变大、从零散到规模化、从杂乱到标准化、从“游击队”到“集团军”发展的一个缩影。

目前,钦州港七十二泾大蚝示范区已建成核心区4900亩,拓展区8000亩,辐射区15000亩。示范区核心区每年可生产大蚝5万多吨、产值3亿多元、利润1.2亿元,大蚝加工收入2000多万元,获誉农业部授予首批“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自治区县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同时,示范区通过技术推广、组建专业合作社、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等,每年带动海陆运输业增加产值1000多万元,带动休闲渔业、旅游收入1000多万元,带动800多养殖户养殖大蚝,平均每户年收入30多万元,提供2000多个就业岗位,示范区以点带面拓展辐射全钦州港。

“从2005年播插养模式的12吨产量提高到目前浮筏吊养模式的45吨,其产值从6.4万元提升到现今的24万元,经过长期的发展,七十二泾大蚝示范区以广西养殖行业推荐标准进行养殖。”韦金德介绍说,我们采取浮筏吊养、桩排吊养、沿绳吊养等方式,其技术水平在业内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今天的钦州大蚝,要产量有产量,要档次有档次,在中国的大蚝养殖中,占据着重要位置。2011年,“钦州大蚝”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大蚝的养殖面积、产量、苗种生产在广西均排第一位,生产的原汁蚝油、蚝汁、蚝豉及急冻鲜蚝等供不应求,畅销粤、港、澳等地,并长期为海天蚝油、李锦记等国内知名品牌企业供应原料。初步形成育苗—养殖—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并带动了水泥、竹木、化工(聚氯乙烯)、物流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可以说,如今的“钦州大蚝”已是北部湾畔的新宠儿、钦州城市新名片。

钦州已形成育苗—养殖—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并带动了水泥、竹木、化工(聚氯乙烯)、物流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钦州七十二泾“十里蚝排”。(刘世旭 摄)

猜你喜欢

钦州市钦州示范区
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获奖证书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西部陆海新通道背景下加强钦州水上消防建设的思考
例谈超几何分布与二项分布的区别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钦州坭兴陶艺造型设计初探
“钦州大蚝”豪气崛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钦州市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钦州市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