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看高铁的软肋

2017-12-22陈九

环境与生活 2017年12期
关键词:里脊软肋乘务员

◎陈九

我看高铁的软肋

◎陈九

继“和谐号”高速列车后,国内又推出“复兴号”。这款车比“和谐号”更快,所有经济指标和舒适性都优于前者,尤其电控部分,更先进也更安全。“复兴号”的出现再次证明,我们不仅可以造出第一款高铁,还能升级换代推陈出新,使之成为走向复兴的一盏明灯。

这次回国我又乘坐高铁,严格说是北京至天津的动车。我6岁起就独自一人乘北京至天津的火车,各款列车都坐过,比如慢车,站站停,3个小时才晃到天津。还有一种路过车,从上海或东北进京的列车在天津停靠,中间挂着餐车。坐这种车我只买站台票,一毛钱,上车直奔餐车找个座位坐下。服务员问:“吃点什么?”我记得我姥姥的拿手菜叫滑溜里脊,便答“滑溜里脊”。服务员笑起来,心说屁大孩子还滑溜里脊,活得挺明白。于是我慢慢吃,一碗米饭一盘滑溜里脊,吃完到站。

可乘坐高铁的感觉很不同,完全颠覆我对火车的记忆,最突出的感受就是“快”。我刚把行李放好,乘务员送上一杯热茶,我接过来准备喝喝茶看看报,松开腰带坐下舒坦舒坦,结果车停了。我纳闷儿:“嘛事介是,能么地了,凭嘛停车呢?(意思是“什么事儿啊这是,怎么地了,凭什么停车?”)”乘务员说天津到了。“嘛玩儿(意思是“什么”),到了?”“到了。”“不是,我买的可是特等座,一百块钱就开20分钟,介不赚人吗(意思是“这不坑人吗”)?讲理吗你们?找钱,你们得退我钱。”乘务员笑笑,不当真。

高铁毋庸置疑是现代文明的象征:流线型造型、航空式座椅、宽阔的视野、典雅的设计……简直就是地上飞的“飞机”。乘高铁不仅是交通问题,更是文明的熏陶,生活方式的重塑,影响着人们对未来的憧憬。任何新兴产品都是新型生产关系的物化,改变旧世界光靠新思想是不够的,还得有新物质。没有火车轮船大炮,就不会有“五四运动”,不会出孙中山,更不会有独立自主的新中国。今日同理亦然。

然而,高铁并非完美,几次乘坐我发现它有软肋,这个软肋不是高铁本身,而是与其配套的车站。火车与车站是统一体,无法分割。如果高铁是新技术新文明的象征,那么当今的车站仍是旧观念的集合。以某市为例,车站四周有巨大的开阔地,既不让走车也不让停车,要它何用?车站的关键是方便旅客接近它,旅客往往负重,跨过巨大的空地才能到车站,不怕累死他们吗?有人说可以走地下,而地下通道由南至北过于漫长,为何不在中间增设出口,缩短旅客进出的距离呢?还有,售票厅候车厅之间的通道非要锁死,买票安检一次,候车再安检一次,两处仅隔20米,有必要吗?检票时,两头均设检票口却只开一边,迫使旅客排长队,为什么?动不动就得爬楼梯,而电动扶梯一半停运。旅客不是骡子,凭什么就不能轻松轻松呢?

经过这样的车站步入高铁,有穿越时光隧道之感,对比十分鲜明。如果高铁是改革开放的“今日”,那么车站仍是改革开放的“昨天”,高铁是与时俱进,车站便是因循守旧。解决这个矛盾仍然要依靠物质和文明的进步,比如车站建设时要把对人的尊重及实用性,更好地融进设计中,使每个使用者感到被尊重、被关照、被协助。一定要意识到,公共设施的舒适感更是人类尊严与素养的体现。让人民舒适,让人民觉出社会对他们的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就越来越强,一个民族的自尊才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

举杯邀明月,祝福高铁,祝福中国!

猜你喜欢

里脊软肋乘务员
抓炒里脊
光影视界
逃票记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飞机的型号
姜烧肉
里脊套餐
我国基本农田立法的四大软肋及其对策
糖醋里脊
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