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人千万别做癌症筛查

2017-12-22

饮食保健 2017年23期
关键词:健康人前列腺癌甲状腺癌

健康人千万别做癌症筛查

导语:我为何不提倡健康人做癌症筛查?很可能害了自己

别把医学当做魔法

韩启德(1945年7月~) 浙江慈溪人,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我并不提倡健康人做癌症筛查。”

“早期筛查出癌症后,其实死亡率并没有降低,这样的检查意义真的不大。”

“如果身体无恙就别去检查,否则本来好好的,被过度检查、过度治疗,反而出事。”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曾在多个场合提醒人们,应警惕早期癌症筛查的负面效应。

很多人认为,早发现、早治疗,就能长命百岁。事实真是如此吗?

韩启德认为,医疗对人的健康只起8%的作用!癌症患者生存率提高和死亡率下降,治疗技术的进步是重要原因,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能并没有直接关系,所以不应提倡普遍性癌症筛查策略。

01有些癌症筛查出来又如何?死亡率并没有降低

韩启德列举了国内外权威机构发布的甲状腺癌、肾癌、黑色素癌、前列腺癌、卵巢癌、乳腺癌等癌症的检出率与死亡率等关系的调研数据。结果让人大失所望——有些癌症筛查出来,死亡率也没降。比如下面这些数据:

1、美国:前列腺癌,13年后死亡率没有差别

“美国有一个研究,76000例病人,55-74岁的男性,一半人每年测一次前列腺癌检查,同时另一半人不做检查。一段时间后结果是:每1万人之中,筛查组被发现前列腺癌是108人,不做检查组(患癌的)只有97人,也就是说前列腺筛查以后发现的病人多。但是13年以后,无论检查和不检查,这两组死于前列腺癌的人没有任何差别。”

2、韩国:甲状腺癌,18年间,死亡率没有差别

1993年~2011年,韩国曾大力推行甲状腺癌早期筛查,结果甲状腺癌病人增加了15倍,成为发病人数最多的癌症。但在这18年间,该国死于甲状腺癌人数却并没有变化。

此外,甲状腺癌症患者现在越来越多(包括中国在内),据美国、澳大利亚国家统计,2012年比1975年的病人增加了3倍,但是同时期甲状腺癌的死亡率同样没有明显的差别。

3、加拿大:乳腺癌,40岁以上患癌妇女死亡率没有差别

加拿大的专家在2016年公布了一项研究结果,他们以近9万个40岁以上女性为样本,一半女性每年做一次乳房钼靶X线检查,另一半不做,结果发现,最初五年每年做检查的这一组检测出666名癌症病人,另一组是524个癌症病人,病例增加了27%,但是死亡率没有差别。也就是说四十岁以上的女性每年做一次检查,对她死于乳腺癌没有任何影响。

韩启德进一步解释说,在对癌症的发病率和治愈率大幅提高的原因进行分析时,不能排除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即多数情况下可能只是我们发现了更多没有症状和体征的、原有条件下不能发现的、进展很慢(甚至不会增长或可能自动消失)和不会转移的所谓“早期癌症”。

02警惕过度医疗:不是为了人民,而是为了人民币

在韩启德看来,根据目前掌握的癌症知识,“早发现、早诊治有利于癌症病人”并不违反逻辑,也更容易被大家接受,甚至已成为一种集体意识。而且从医生的角度看,漏诊要承担巨大责任,而过度诊断则减少了风险。这成为大家都愿意垂青“双早”的理由。

对于过度医疗,著名心血管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胡大一更是措辞严厉地指出:“很多人每回看完病都往家抱回一堆药,根本吃不完。过度医疗、过度体检不是为了人民,而是为了人民币!”

1、中国:每年约20万人死于药物滥用

胡大一举例说,我国每年约有8万人死于抗生素滥用,约20万人死于药物滥用。很多人一感冒发烧就去输液,医院里到处都是输液的人。这在美国、欧洲、印度、古巴是绝对看不到的。现在还有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不少老年人即使没病,也会定期去医院输液,因为他们认为,输液可以稀释血液,防止脑血栓,这其实是有害无益的。

猜你喜欢

健康人前列腺癌甲状腺癌
基于16S rRNA测序比较探讨气虚证患者与健康人的肠道菌群的结构特征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与健康人粪菌群的对比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MTA1和XIAP的表达与前列腺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前列腺癌治疗与继发性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
微小RNA-424-3p和5p对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增殖和迁移影响的比较
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适应证选择及并发症防治
化学位移MRI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人胰腺脂肪含量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