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新品种‘金冠16’的选育
2017-12-22王永成王国政
滕 龙,王永成,王国政,高 原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沈阳 110161)
番茄新品种‘金冠16’的选育
滕 龙,王永成,王国政,高 原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沈阳 110161)
‘金冠16’是以自交系‘11-W4’为母本、‘11-DF’为父本育成的杂交1代番茄新品种。该品种为无限生长类型,全生育期110 d,中熟,第4~第5节着生第1花序;成熟果实粉红色,有绿果肩,扁圆形果,果实硬度高(0.68 kg·cm-2),耐贮运,货架期长,商品性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3%;平均单果质量189 g,平均667 m2产量6 311.8 kg;耐低温弱光。适于辽宁省保护地种植。2015年3月通过辽宁省省级农作物品种备案。
番茄;新品种;‘金冠16’;高硬度;杂种1代
1 育种目标
番茄是设施蔬菜的主栽品种之一,在蔬菜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1]。我国番茄育种在抗病、抗逆和品质育种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已选育出一些高产和抗病的优质新品种,但我国番茄育种水平与国外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2-3]。近年来,东北地区番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栽培品种也丰富多样。随着番茄种植技术不断提高,番茄种植规模和利益均逐年快速增长。为了满足日益变化的生产需求,针对番茄品种品质、抗性及产量的提高定位为此次选育的目标,选育出适合保护地及露地栽培、抗病性强、易栽培、商品性好、硬度高、产量高的杂交番茄新品种。
2 选育过程
2.1 亲本来源及特征特性
2.1.1 母本 ‘金冠16’的母本‘11-W4’是从引进材料中经过5a(年)7代连续自交选择而成的优良高代自交系,植株为无限生长类型,至第4穗果处植株高度103~106 cm,生长势强,叶量中等,叶色浓绿,花序间隔2~3片叶,每花序着生7~9朵花,坐果性好,无果肩,粉红果,单果质量200~250 g,熟性中等,高圆形,硬度好,色泽漂亮,萼片平展,抗叶霉病、病毒病、筋腐病,耐低温弱光,耐贮运。
2.1.2 父本 ‘金冠16’的父本‘11-DF’是从引进材料经过4 a 6代连续自交选育而成的高代稳定自交系,植株为有限生长类型,至第4穗果处植株高度107~110 cm,熟性中等,生长势强,叶量中等,叶色较绿,花序间隔2~3片叶,每花序着生6~9朵花,坐果性好,幼果有绿果肩,成熟果实粉红色,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质量200~250 g,硬度好,色泽漂亮,萼片平展,耐低温弱光,抗病毒病和叶霉病,耐贮运。
2.2 选育经过
2012年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实验基地配制杂交组合16个,其中以自交系‘11-W4’为母本、自交系‘11-DF’为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11-W4’ב11-DF’在 2013年的品种比较试验中表现优良,具有植株生长势强,熟性中等,果实粉红色,果实扁圆形,表面光滑,硬度高,平均单果质量189 g,精品果类型,果实商品率高等特点。在2014年提交了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备案申请,并于2015年3月通过省级农作物品种备案(备案编号:辽备菜2014005),定名为‘金冠16’。该品种适合辽宁地区保护地栽培。
3 试验结果
3.1 丰产性
3.1.1 品种比较试验 2013年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基地进行春大棚品种比较试验,小区面积8 m2,株行距0.4 m×0.6 m,单干整枝,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以‘金棚1号’番茄为对照,留3穗果。‘金冠 16’平均 667 m2前期产量 5 783.57 kg,比对照增产4.68%,667 m2总产量6 892.85 kg,比对照增产11.32%(表1)。
表1 ‘金冠16’品种比较试验的产量结果
3.1.2 区域试验 2014年‘金冠16’参加辽宁省番茄区域试验,分别在沈阳、鞍山、锦州、丹东春大棚留3穗果种植,小区面积10 m2,株行距0.3 m×0.6 m,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以‘金棚1号’番茄为对照。‘金冠16’前期产量平均为3 642.91 kg,比对照品种‘金棚1号’减产12.7%。667 m2总产量平均为 6 756.92 kg,比对照品种‘金棚 1号’增产1.89%(表2)。
表2 ‘金冠16’在辽宁省区域试验中的产量结果
3.1.3 生产试验 2014年分别在沈阳、北镇、北票进行春大棚生产试验,每个试点小区面积667 m2,以‘金棚1号’为对照,株行距0.3 m×0.6 m。‘金冠16’在3个试点的平均667 m2产量为6 974.38 kg,比对照‘金棚1号’增产8.26%。
3.2 抗病性
2014年番茄区域试验中,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对‘金冠16’及对照‘金棚1号’的烟草花叶病毒病和叶霉病参照《番茄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进行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金冠16’烟草花叶病毒病发病率100%、病情指数14.62,表现为抗病;叶霉病发病率100%、病情指数26.48,表现耐病(表3)。
表3 ‘金冠16’番茄在2014年辽宁省区域试验中的抗病性鉴定结果
3.3 品质
2014年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在番茄区域试验时对‘金冠16’进行品质测定,‘金冠16’成熟后果实粉红色,有绿果肩,果面光滑,有光泽,果实扁圆形,硬度高(0.68 kg·cm-2),耐贮运,商品性好,单果质量189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3%,耐低温弱光,畸形果率2.0%,裂果率6.9%。
4 品种特征特性
‘金冠16’番茄植株为无限生长类型,4~5节位着生第1花序,相邻花序间间隔3片叶,至4穗果处株高104~107 cm,开展度84~90 cm。成熟果实粉红色、有绿肩,果实扁圆形,果面光滑,畸形果率2.0%、裂果率6.9%。平均单果质量189 g,3~5个心室,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3%。果实硬度高(0.68 kg·cm-2),货架期长,耐贮运。667 m2前期产量占总产量57.7%,表现为中熟。
5 栽培技术要点
适合辽宁地区春季大棚栽培,保护地栽培应采用营养钵育苗。2月下旬播种,适宜定植苗龄62 d左右,现大蕾或第1朵花开放时定植。定植前进行大棚消毒,整地时施入基肥,667 m2施5 500 kg。留3穗果种植,每667 m2保苗2 800~3 300株。实行单干整枝,每穗留3~5个果,最后1穗果上留2~3片叶进行摘心。注意水肥管理,定植缓苗后,结合中耕每667 m2施尿素 10~15 kg、复合肥 10~15 kg;当第1果长到鸡蛋黄大小时和在每穗果采后结合中耕每667 m2施氮、磷、钾复合肥20~30 kg,每次施肥时都要灌水,栽培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花期可用防落素进行蘸花处理,保花保果。保护地栽培过程中注意白粉虱和烟粉虱的防治,以防止病毒病的传播,可通过悬挂黄板来诱杀预警,虫口密度多时可用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667 m2用17.4~21 mL对水45~60 kg茎叶喷雾,间隔7 d再喷1次。湿度较大时注意预防灰霉病的发生,667 m2用21.2%吡唑醚菌酯+21.2%氟唑菌酰胺20~30 mL对水30~45 kg茎叶喷雾,发病前或初期开始用药,间隔7~14 d连续施药。
[1]马杰,邱栋梁.番茄组培再生体系优化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8):185-189.
[2]林桂玉,李美芹,杨天慧,等.保护地专用番茄新品种潍科红5号的选育[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2):158-160.
[3]陈远松,朱晓伟,龚翔宇,等.分子标记在我国番茄抗病育种的应用研究进展[J].浙江农业学报,2017,29(8):1415-1420.
Breeding of hybrid tomato‘Jinguan 16’
TENG Long,WANG Yongcheng,WANG Guozheng,GAO Yuan
(Vegetable Research Insititute,Liaon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cence,Shenyang 110161,Liaoning,China)
‘Jinguan 16’is a new tomato F1hybrid developed by crossing inbred line 11-W4 as female parent and 11-DF as male parent.Plant is of unlimited growth type and mid-maturity,the first inflorescence sets on 4-5th node.The ripe fruits are pink in color with green neak,and oblate shaped with high hardness.It performs well in 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as well as commercial quality.The soluble solid content is 4.3%.The average single fruit weight is about 189 g.The yield per 667 m2is 6 311.8 kg.The plant has strong tolerance to low temperature and weak light.It is suitable for protected cultivation in Liaoning province.
Tomato;New variety;‘Jinguan 16’;High hardness;F1hybrid
2017-02-14;
2017-11-14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CARS-25-G-08)
滕 龙,男,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番茄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Tel:024-31023127;E-mail:771216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