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咬合调整改善牙周病正畸患者牙周状况的效果分析

2017-12-22吴细霞

中国美容医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牙周病美观合力

顾 梦,吴细霞

(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 湖北 咸宁 437100)

咬合调整改善牙周病正畸患者牙周状况的效果分析

顾 梦,吴细霞

(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 湖北 咸宁 437100)

目的:探究正畸治疗中咬合调整对牙周病患者牙周的改善情况,为患者的治疗提高参考。方法:回顾分析笔者科室2013年9月-2016年9月入院治疗的120例牙周病患者的治疗情况,将在正畸治疗基础上采用咬合调整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仅采取正畸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及临床附着丧失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牙齿松动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患者咬合接触面积、平均咬合压力、最大咬合压力、咬合力及患者的美观程度均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治疗中咬合调整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咬合平衡情况,还可以恢复患者面部美观。

牙周病;正畸治疗;咬合调整;美观

牙周病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口腔功能及美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在治疗疾病后改善患者口腔美观是牙周病患者治疗的最终目标[1-2]。近年来,通过改变咬合关系的垂直距离在改善患者颌面部美观的治疗中较为常见,在自然牙列,任何咬合的改变均可能导致咬合病的发生。在正畸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咬合调整可以有效地调整患者牙齿受力不平衡的情况,最终达到恢复患者面部整体和谐美观的效果,并恢复患者功能性咬合关系[3-4]。因此,为探究正畸治疗中咬合调整对牙周病患者牙周的改善情况,笔者回顾分析2013年9月-2016年9月科室就诊的120例牙周病患者的治疗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情况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情况比较 (±s)

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牙周探诊深度(mm) 出血指数 临床附着丧失(mm)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60 3.6±2.1 1.9±0.7* 2.1±1.3 0.7±0.4* 3.5±2.5 2.0±0.7*对照组 60 3.4±1.7 2.5±0.8* 2.0±1.1 1.1±0.9* 3.4±2.1 3.1±1.2*t值 0.5734 4.3721 0.4549 3.1459 0.2372 6.1332 P值 0.5675 0.0000 0.6500 0.0021 0.8129 0.0000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将120例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正畸治疗基础上采用咬合调整,其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为(313±6.5)岁;对照组:60例,仅采取正畸治疗,其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为(32.5±6.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轻、中度慢性牙周炎;②年龄大于18岁,无严重系统性疾病;③至少存在一个牙位的咬合创伤。排除标准:①妊娠及哺乳期女性;②合并严重系统性疾病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正畸检查,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并且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定期对患者牙周进行维护性治疗。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行正畸治疗,具体方法:①视患者病情选定合适的矫正装置;②在治疗过程中尽量使用小的力值,避免对患者牙齿造成伤害;③逐步戴用矫正器对患者进行治疗;④定期对患者牙周进行维护性治疗。

1.2.2 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咬合调整,具体方法:①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口颌检查,排除影响患者治疗的其他因素;②告知其治疗过程中的测试要领,取端坐位,双目平视前方,将咬合力测试传感器薄膜放入患者口中,告知患者从下颌姿势位交错位采用最大咬合力进行咬合;③用棉球擦拭患者咬合面,告知患者从下颌姿势位自然闭合至患者牙尖交错位处采取最大咬合力进行咬合,选择大小形状适宜的砂石轮,将早接触点磨出,并时时观察咬合,边调整边观察,以接触良好为宜,最后将牙面磨光;④清除患者早接触以及创伤性咬合情况;⑤重复上诉操作,直至患者牙齿受力均匀。在患者治疗完成后使用咬合力测定和分析系统对患者咬合力和咬合平衡中点进行测试。

1.3 观察指标:对患者治疗前后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临床附着丧失情况以及牙齿松动情况进行记录分析,患者美观程度通过微笑时龈唇关系进行判断。美观:患者微笑时上颌牙龈显露0~2mm;较美观:患者微笑时上颌牙龈显露3~4mm;不美观:患者微笑时上颌牙龈显露>4mm。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处理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显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牙周情况比较:观察组经过治疗后,患者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及临床附着丧失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牙齿松动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排除脱落牙齿数,各检查了1 576颗牙齿,治疗前两组患者牙齿松动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牙齿松动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齿松动情况比较 [颗(%)]

2.3 咬合力和咬合平衡中点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咬合接触面积、平均咬合压力、最大咬合压力以及咬合力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咬合力和咬合平衡中点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咬合力和咬合平衡中点比较 (±s)

组别 例数 咬合接触面积(mm2)平均咬合压力(MPa)最大咬合压力(MPa) 咬合力(N)观察组 60 17.5±5.4 40.1±4.8 109.5±10.4 668.9±165.7对照组 60 14.1±2.3 35.3±3.7 92.1±8.7 541.3±104.6 χ2值 4.4870 6.1349 9.9402 5.0440 P值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4 两组美观程度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美观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后美观程度比较 [例(%)]

3 讨论

牙周病患者覆盖了各个年龄段,临床发病率较高,若不及时治疗,不仅会损害患者咀嚼系统功能,还会导致全身性疾病[5-6]。若在发病早期疾病得不到有效控制,一旦病情进展,牙周组织反复感染,不仅治疗时间较长,患者需要忍受较多的痛苦,甚至导致拔牙,影响患者美观[7]。

正畸矫正通过分析患者错牙合情况,分析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措施,以恢复患者牙齿功能及面部美观。咬合调整是通过对牙齿各咬合接触点的检测,进行调磨,消除患者在咬合时受力不均的情况,消除咬合时对牙周组织的伤害[8]。牙周探诊作为一种诊断牙周组织健康程度的检测手段,它可以明显地显示出患者有无牙周袋以及是否附着丧失,并且还可以看出患者探诊后的出血情况以及患者牙根分叉病变,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9]。本研究显示,采用咬合调整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牙周探诊深度为(1.9±0.7)mm,出血指数为0.7±0.4,临床附着丧失为(2.0±0.7)mm,明显低于未采用咬合调整的患者。

牙齿松动作为牙周组织变化的重要临床特征,其松动程度与患者牙周病变情况具有密切关系,牙齿松动度可直接地反映患者对于咬合力的最大承受能力,若患者存在创伤咬合,则可能导致患者牙周膜间隙增加,导致患者牙齿出现松动。牙齿松动程度的减轻,说明患者在采取正畸治疗及咬合调整后具有明显作用。本研究显示,经过治疗后,采用咬合调整的患者牙齿松动≤1°的为889颗,明显多于未采用咬合调整的患者,牙齿松动>1°的为687颗,明显少于未采用咬合调整的患者。由于牙咬合力与牙齿牙合关系、咬合平衡性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咬合力的水平可有效反映患者牙周状况。并且采用咬合调整的患者治疗后咬合接触面积为(17.5±5.4)mm2,平均咬合压力为(40.1±4.8)MPa,最大咬合压力为(109.5±10.4)MPa,咬合力为(668.9±165.7)N,明显高于未采用咬合调整进行治疗的患者。

牙周病不仅会导致患者牙齿排列不齐,还会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美观。而正畸矫正已不仅仅是修复患者牙齿排列不齐的情况,它还可以修复患者牙齿、牙弓、颅面以及颌面之间的不协调[10]。正畸治疗中咬合调整对患者美观主要改善表现在:①保持患者颏部处于良好位置;②帮助患者保持笑线与下唇缘间的平行;③矫正后可保持患者上中切牙的切缘位于患者上唇唇中下缘的3mm左右,提升患者美观程度;④减少下切牙的暴露情况;⑤维持患者上唇的位置以及形态的标准。因此,患者在治疗后不仅停留在牙齿的规则排列及调整咬合情况上,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患者恢复面部美观,提升患者自信心。本研究显示,采用咬合调整的患者经过治疗后,美观率达95.0%,明显高于未采用咬合调整的患者。

[1]李云霞.牙周病的病因及临床治疗研究进展[J].河北医学,2013,19(3):466-469.

[2]赵旭,李波,曲松滨,等.慢性牙周病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3,34(2):274-276.

[3]钟秀芬,李民冬,施春梅,等.牙周病患者口腔健康教育前后健康行为的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7):621-622.

[4]陈云,王旭霞,高慧,等.牙周病正畸与普通正畸患者错牙合类型的比较[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4,19(8):473-476.

[5]邓昊,周立辉,鲜文,等.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9):1732-1734,1743.

[6]王普武,廖天安,田亚光,等.海口市老年糖尿病患者牙周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5(14):3986-3987.

[7]杨靖靖,刘明宏,吴迎涛,等.牙周病与糖尿病关系的进展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23):6040-6042.

[8]刘婷,蒋自然,魏福兰,等.成人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牙龈退缩状况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5,31(12):755-757,758.

[9]梁晓菲,李秋红.牙周病与正畸治疗关系的研究进展[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4,25(4):393-399.

[10]艾冬青,徐晖.牙龈健康与美观—正畸治疗的软组织目标[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3,31(2):213-216.

Analysis of Periodontal Improvement of Periodontal Disease in Orthodontic Treatment

GU Meng,WU Xi-xia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Xianning First People 's Hospital,Xianning 437100,Hubei,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orthodontic treatment of occlusal adjustment for periodontal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periodontal improvement,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to improve the reference.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the treatment of 120 patients with periodontal disease from September 2013 to September 2016. Fifty patients with occlusion adjusted on the basis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were treated as orthodontic treatment 60 patients were treated as control group,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wo groups was analyz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depth of the patients were signi fi 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 fi cant (P<0.05).The degree of occlusal contact,the average occlusal pressure,the maximum occlusal pressure,the bite force and the aesthetics of the patients were signi fi 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 fi cant (P<0.05). The data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 fi cant (P<0.05).Conclusion Bite adjustment in orthodontic treatment can not only help patients improve the occlusal balance,but also restore the facial appearance of patients.

periodontal; orthodontic treatment; occlusal adjustment; appearance

R783.5

B

1008-6455(2017)11-0103-03

2017-06-22

2017-10-11

编辑/李阳利

·告作者和读者·

2016年以来在本刊发表的文稿,有获奖者,请反馈获奖证书复印件,再次投稿时,本刊将予以优先处理。

本刊编辑部

猜你喜欢

牙周病美观合力
丙烯酸树脂基人造花岗石美观性提高的方法
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
汽车轮胎与翼子板视觉美观性分析
Maglady遮阳伞
“芪”心合力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牙齿移动对静止期牙周病动物模型牙槽骨的影响
合力
喝生姜水预防牙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