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文体风格对译者选择的影响

2017-12-21李黎

校园英语·上旬 2017年13期
关键词:风格翻译

【摘要】翻译是译者与原作者之间两种意识的对话。作为原作和译作读者之间的桥梁,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处于一个中心位置,是翻译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虽说翻译是“戴着镣铐的舞蹈”,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也不可否认。本文从文体学角度出发,以Mr.Wu Mi—A Scholar and a Gentleman节译部分为例,浅析文体风格对译者选择的影响。

【关键词】翻译 风格 译者选择

所谓“翻译是一种选择的艺术”,不同的译者会对文本文体作出不同的选择,而译者的选择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源文本作者的风格,译作的功能目的及思维风格等。

下面,笔者以文学翻译作业Mr.Wu Mi—A Scholar and a Gentleman节译部分为例,从源文本作者风格和译者的思维风格两个方面来简要分析风格对译作的影响。文本节选自温源宁先生的散文Imperfect Understanding,是以人物小传的形式写作的对众多名人的印象记,褒贬辛辣别致,格调活泼,修辞风趣。作者不直接表明态度,而是以委婉的方式表达倾向,以曲折迂回的方式让读者领会其意图。

一、源文本文体风格分析

节译部分为温源宁先生对吴宓先生外貌的描写,可谓视角独特、趣味横生,幽默调侃的语气几近刻薄,几乎可以想象作者写作时假装一本正经实则忍俊不禁的心态。妙在作者用词并不直截了当地反映其态度,而是委婉措辞。这就要求译者从多方面来把握,尽可能体现出原作风格。

从措辞角度看,原文用词非常简单,但力度又恰到好处,使极其简单常用的词汇具有了丰富的含义,可以说是“小词大用”。因此,翻译时也应尽量采用一些看上去平淡但含义丰富的词语

如:

节译部分第一句“Wu Mi is like nothing on earth.”就看不出作者是褒是贬,只觉作者用语极其夸张,但也正因此而引人入胜。若只译出字面意思,难免失了原文调侃的韵味,但如果夸张一点,则能使译文更生动。因而不妨处理为“世间罕有”、“独一无二”,既保留了夸张的成分,又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朦胧的猜测兴味,从风格上来接近原作。

从修辞角度来看,原文多处用了比喻、夸张的而修辞手法,也有对比。比喻如“A head shaped like a bomb”, “and eyes which stare at one like glowing coals”, “as strong and as little elastic as a rod of steel”, 夸张如“There are some people one has to be introduced to a hundred times, and on the hundredth and one time one has to be introduced again.”可以直译出来以便保留原文的风味。对比的手法如“no anything”,“worth a fortune”,可分别译为“一穷二白”和“价值不菲”,既体现出一种对比以衬托主人公的独特之处,又含有打趣的意味,能较完善地保留原作风格。

二、译者思维风格分析

由于翻译是一种基于原文本的再创造,在这种再创造的过程中,翻译的主体会不可避免地将自己的翻译风格融入译作中,因而不同的译者必然会产生不同韵味的译文。这种“不同韵味”,即为译者风格。从广义上讲,译者风格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主要是语言运用的特点。由于译者之间不同的文化素质及语言习惯,其译作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首先,译者在进行文体选择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的影响;例如,在语言的选择上,有人认为在作者所处的时代,白话文刚刚兴起,翻译时不妨采用一些半文半白的表达,如“可谓”、“便”、“如”、“之”等等,来体现文人写作时的古雅风格。

此外,译文风格还会受到译者个人经历的影响。例如,对于标题中“gentleman”一词,有“君子”与“绅士”两种译法。持“君子”观点的,认为应当用这一具有传统中国特色的词语来表达吴宓先生谦谦君子的形象;而持“绅士”观点的,认为在当时中西文化交融的大环境下,译为“绅士”符合当时的社会风气与潮流。从这个角度看,译者的思维风格影响了其译文的遣词及语言形式。

译者选择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能动地进行选择。译者要实现与原作者的对话,须适当挣脱“镣铐”,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在内容、更在风格上无限接近原文。

附节译部分笔者译文:

吴宓先生:一位学者及君子

吴宓先生可谓世间罕有:只须过目一眼,便永生难忘。有一些人,即便见过一百次,第一百零一次再见仍需介绍,因他们的脸实在乏善可陈:毫无特色,“一穷二白”,不过张三李四尔尔。而吴先生的一张脸自是价值不菲:奇特生动,俨然一幅漫画。脑袋形如炸弹,随时有爆炸之威胁;形容枯槁,面色苍白,满脸胡须蔓延,有荒草丛生之势,好在每晨剃须,也算打理得井井有条;神情严肃,颧骨高耸而双颊低陷,目光灼灼,双眼则如两粒燃着的煤球——异乎寻“长”的脖頸承载以上种种;身躯瘦削,强劲坚硬似钢棍!

参考文献:

[1]张玉双.论文学翻译中译者风格与作者风格的矛盾统一性[J].中国翻译,2006(03).

[2]孙玲.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J].电影文学,2009(15).

作者简介:李黎,女,湖北黄冈人,福州大学翻译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猜你喜欢

风格翻译
非“舞”之舞
浅谈日本浮世绘设计艺术风格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解读木刻版画在动画中的运用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