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导航,让课堂更高效
2017-12-21沈明华
沈明华
新课标指出,初中化学教师应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将探究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方法。探究教学于教师而言,拓展了教学领域,创建了新的教学方式;于学生而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化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也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总而言之,教师要为学生的探究能力创建更大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从而实现初中化学课堂的高效性。
一、以实验教学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初中学生刚刚接触化学这门学科,他们对化学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尤其是对化学实验,兴趣非常浓厚,想要一探究竟。与理论知识的学习相比,初中生更喜欢实验操作课,教师应对学生这一特点加以引导,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探究发现的能力,为后期更深的化学知识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例如,在开展“水的组成”的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构成水的元素”开展电解水的实验,操作如下:教师先请学生认真观察电极的变化,看看两支玻璃管中的液面发生了什么反应。通过观察,学生们指出,无色的液体汇聚在两支玻璃管中,液面开始下降。其中连结负极的一端产生的气体要多于连结正极一端所产生的气体;其次,教师引导学生测量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最后,教师提取玻璃管中的物质,进行仔细的鉴定,使学生对构成水的元素有所了解。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解读化学现象,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以达到探究性教学的目的。而学生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了实验内容,掌握了相关知识。
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设计实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和实验现象,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实验的细微差异和细节。只有掌握了实验步骤和现象,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养成积极思考的探究精神。
二、把化学探究式学习向课外延伸
探究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按照《化学课程标准》的指导,将书本知识与生活联系,达到教材要求的同时,实现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目的,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化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是一门学科,更在于化学的实用性很强,将化学探究向课外延伸,有助于真正实现“化学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例如,在学习“自然界中的水”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已经学过的水的净化知识来自制净水器,开展实践活动。将实验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不仅了解了日常生活中净水机的原理,还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印象。教师可以提出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什么是软水?什么是硬水?如何将其区分?如何判断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水是软水还是硬水?硬水有什么危害,如何将危害去除?如何才能得到净化水?净化水是否就是饮用水呢?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探究思考,将教学范围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更容易掌握重难点知识。待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区分硬水和软水。有同学提出将肥皂水倒入待測水中,有浮渣的就是硬水,反之就是软水。制净化水最彻底的方法是蒸馏,此外,还可以通过过滤、活性炭吸附、二氧化氯消毒等方式来实现。教师可以进行知识衍生,告诉学生们自来水厂、游泳池等地的水处理方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通过这种课外延伸的探究模式,让学生勤于观察,积极思考,将身边的生活现象与课堂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观察能力。通过各种实践探究活动,还增加了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
三、有效创设探究式化学教学情境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开展情境探究活动,能有效地实现零散教学知识的整合。学生能从自己的角度进行化学探究,在探索中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而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探索新知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学习“酸碱指示剂”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主题为“试管魔术”的探究式情境。教师先给同学们展示一个装有无色溶液的试管,然后向试管中滴加另一种无色溶液,试管中的液体瞬间变红。教师通过创建试管内溶液变红的神奇现象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强烈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酚酞在酸碱溶液中的不同变化。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实验:(1)向盛有2ml无色的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无色的5滴0.5%的酚酞溶液;(2)向盛有2ml无色的稀HCl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无色的5滴0.5%的酚酞溶液。分别观察两支试管内发生的现象。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位同学都要动手参与实验,同时要求学生记录下实验过程,阐述最终得出的实验研究结果。通过创设这类能引发学生好奇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学生就能通过积累的知识,解决遇到的化学问题。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能够很好地发现问题并求证问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达到高效的化学课堂。
在“试管魔术”这一情境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新知识是解决问题的武器,学生只有拿好了武器,才能进行知识拓展,掌握探寻新知的方法,实现教师的“授之以渔”的良好教学模式。
新课改重点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教师可以通过“探究”导航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主动地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寻找答案,在探索过程中发现化学的奥妙,进而爱上化学。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效率自然更加高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茗海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