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全球化与我国区域经济格局调整分析

2017-12-21路蕾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

路蕾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经济全球化进入深度调整和完善时期,而我国也面临未来较长时间内经济中速发展的“新常态”阶段,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亟需调整我国长期不平衡的区域经济格局。本文根据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和发展历程,研究其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并对深度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总体、总量、增长和空间格局的调整趋势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深度全球化 区域经济 格局调整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和发展历程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的发展历史虽然已有几个世纪,但其含义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出现,经济全球化的研究与探讨也因此成为热潮。美国经济学家奥多尔·莱维最早提出该概念,他认为随着全球生产、消费、投资等经济活动日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现象。这一现象在20世纪90年代逐渐被认可,各类学者与国际组织开始对其进行研究,但在研究过程中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199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报告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则提出不同的定义,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各国经济秩序不断趋向统一和国际经济组织的约束作用不断提高。根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特征,国内比较认可的内涵是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演进的一个过程,即人类、社会、国家之间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关并互相影响的过程,同时它也是世界经济深层次发展的趋势。在这一过程中,世界各国逐渐实现市场经济,通过分工协作、生产、贸易、消费和投资实现劳动、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最终达到全球资源优化配置。

(二)经济全球化发展历程

经济全球化作为人类社会演进的必经过程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诞生就开始发展,已有几个世纪的悠久历史。从15世纪新航路开辟发现新大陆,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扩张和工业时代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然要求。进入21世纪后,信息革命、科技的飞速发展和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经营加速推动经济全球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在其高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各种矛盾也逐渐爆发,经济全球化因此进入当前的深度调整期,即“深度全球化”时期。

从15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诞生算起,至今经济全球化已经历了近600年,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前三阶段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相伴并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主导,在第四阶段随着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开始呈现新的趋势:

世界市场形成时期(15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15世纪商品经济的发展促進了欧洲资本主义产生和资本的原始积累。1492年哥伦布在开辟新航路过程中发现美洲大陆,由此进入了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和扩张的时代,也开始了经济全球化进程。16世纪后,欧洲大规模的海外殖民扩张加速了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并进一步刺激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到了18世纪中后期,英国为主导的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水平飞速提高,在开辟市场、销售商品的过程中,世界市场初步形成,随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在这一时期,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大大加强,国际贸易量大幅提高,海外直接投资扩大,经济全球化获得初步发展。

曲折发展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末)。这一阶段两次世界战争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正常进程。一战后,苏俄为首的一批国家形成社会主义阵营并开始实行大规模的计划经济,而资本主义经济固有矛盾的不可调和导致经济危机的产生,并因此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各国纷纷实行高关税的贸易保护主义,这些障碍和壁垒使得经济全球化进程放缓,也破坏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

迅速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二战后,以信息技术和新能源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将工业化进程引向新阶段,而亚非拉国家纷纷实现民族独立,开始寻求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建立独立平等的经济关系并积极承接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转移。这一时期经济全球化开始向纵深发展,如图1、2所示,国际贸易空前增长,甚至超过经济增长率,而跨国公司的国际化发展推动全球分工的进一步细化。

同时,为了恢复和稳定世界经济体系,二战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GATT)、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三大国际性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其积极发挥协调和稳定国际经济关系、重建国际经济秩序的作用,标志着经济全球化从自发走向制度化。这一时期世界各国通过大幅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成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自发达成贸易伙伴关系积极进行各项经济合作,实现了经济全球化真正的快速发展,并为深度全球化奠定基础。如图3所示,二战后自由贸易协定数目逐渐增加,20世纪90年代后数量猛增,截至2008年已经增加到213个。

深度调整与完善时期(21世纪初至今)。随着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发达国家的民族主义复苏、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宗教冲突与地缘政治危机扩大。而以我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通过经济体制转轨、改革获得的人口红利和后发优势等逐渐丧失,未来经济进入中速发展的“新常态”,同时面临着较严重的下行压力。此外,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日益壮大,并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下的国际经济组织和经济格局愈发不满,寻求建立新经济体系,新旧经济秩序交替下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重重。国家疆域、国家主权、关税和非关税、区域经济集团等诸多因素,限制了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的速度,也使得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放缓。endprint

经济全球化进入深度调整和完善的深度全球化时期,如何成功开发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缩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贫富差距、提出建立牢固国际经济合作的新思路,成为实现经济全球化绿色均衡纵深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格局

(一)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的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如何优化国内各区域的经济发展结构、达到各地区间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是研究的核心,这些对实现一国各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和国家经济系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主要根据地缘和区位优势从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陆地区延伸,其中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获得了飞速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则发展较缓慢。20世纪80年代经济特区的设立使南部沿海的珠三角地区率先利用比较优势,在获得大量外商直接投资的基础上快速融入经济全球化下国际分工的大潮。20世纪90年代上海浦东新区和东部沿海经济开放城市的设立使以长三角地区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加速,这一时期,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贸易总量迅速扩大,经济增速明显加快,并逐渐奠定了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成为全国经济发展龙头的基础。此时,国家为了快速融入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采取了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实行分片指导和因地制宜的方针。在1985年提出的“七五”计划中,把全国分成了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带,初步形成了我国“东、中、西”的区域经济梯度发展格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也逐渐参与国际化分工,但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由于其先发优势,发展速度和工业化进程都已不可撼动,且其全球化深度与广度更高、国际经济联系更加密切。而中西部地区主要是通过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与世界经济联系,因此其发展速度和工业化模式仍然落后于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全球化层次也较低。在21世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发达地区与世界经济的交往进一步密切,导致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最终形成东部、中部、西部推进的经济梯度。这一时期,国家开始提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1995年的“九五”计划中强调要缩小区域间经济差距,并逐渐形成七大经济区域,分别是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及沿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南和华南地区及西北地区。在政府政策的推动下,地区内经济联系增强,但地区间差距仍在扩大。因此,2005年“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国土空间四大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并进一步实施国家层面上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如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均取得一定成效,但并未根本上改变东中西部经济梯度区域发展格局的实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成为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如图4所示。

(二)深度全球化时期我国区域经济格局面临的问题

我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处于国际分工链条的低端,产品附加值和利润率低、经济发展模式极为粗放。随着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度调整,这种自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受到进一步冲击,人口红利和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随着人口老龄化逐渐丧失,粗放式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等外部成本暴露,而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导致的消费能力不足问题也开始显现,我国进入未来经济中速增长的“新常态”时期。随着外部环境中的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复苏,我国对外贸易受到严重打击,以珠三角地区为首的制造业发展模式亟需转变,而长三角地区土地成本上涨、资源约束等问题也使其发展进入瓶颈。同时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扩大并加深了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的不平衡,长期累积的各种矛盾也逐渐爆发,如东中西部贫富差距拉大、缺乏新的经济增长动力等。2003-2015年东部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均生产总值相对差距,如图5所示。

因此,随着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速放缓,在梯度转移理论的指导下出现产业转移现象,一批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开始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并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中西部地区的各种要素成本优势,如廉价土地、大量劳动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经济危机后国家产业政策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加速,这有利于对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和自身第二产业的发展。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逐渐加快甚至赶超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但在长远发展上仍旧存在诸多问题。

因为这种向中西部地區的产业转移只是对东部工业化模式的单纯移植,并未产生发展模式的实质性变化和提高,而是在深度全球化趋势下进一步开发中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这种简单的产业梯度转移并没有通过借助经济全球化深度调整的趋势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单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并不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最优战略。首先由于中西部地区独特的地理特点、薄弱的现代物流业和信息服务业,许多制造业的大规模生产存在困难,而区位劣势也会造成产品运输的高成本等问题。此外,中西部地区大量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并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而传统东部制造业的生产也会对中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最终这种工业化模式可能如在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一样再次在中西部难以持续。另一方面,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并未开发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也未形成经济发展模式的新思路,单纯的第二产业转移短期内会造成产业空心化和大量就业岗位的流失。因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绿色均衡的工业化模式、完成经济发展方式转轨成为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顺应深度全球化趋势、进入国际分工链条更高层次的必然要求。

深度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格局调整趋势分析

(一)我国区域经济总体格局趋于科学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入深度调整时期,我国区域经济格局从改革开放时的非均衡和协调发展方式向新型的科学发展方式转变。我国经济增长重心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信息服务与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使区域间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同时区域间经济合作方式不断深入。但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后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因此“东、中、西”的区域经济梯度发展格局暂未发生根本性变化。随着工业化建设和经济增速的不断加快,中西部地区吸引到更多投资和政策支持,同时新型区域划分方式和区域发展战略也成为各级政府的研究热点,例如以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和京津冀地区为发展重点的“两带一路”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新经济区域的划分方式,构筑连接南印度洋和西亚的两条战略通道、以京津冀地区为中心的东北亚经济圈、以长三角为中心的东南亚经济圈和以长台闽为中心的亚太经济中心的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等。endprint

(二)我国区域经济总量格局保持相对稳定

区域间经济增长的差异化趋势保持不变,总量格局仍将处于以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经济总量为主体、中西部地区经济总量占比逐渐增加的趋势。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由于长期的外向型经济增长累积的发展优势,虽受到深度全球化期间国际经济缓慢复苏的打击,但其通过完善的现代信息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和高新科技的发展仍将保持较大规模的总量基数。而中西部地区虽然经济增速不断创新高,但由于长期以来工业资产少、人才流失多和科学技术水平不发达,因此与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经济总量存在较大差距的格局仍将保持相对稳定,但随着人才积累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其经济规模在全国经济总量所占比重将逐渐增加。

(三)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格局处于新型分化趋势

随着深度全球化期间国际经济、贸易和直接投资的调整转向,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的贸易规模趋于下降、外商直接投资逐渐减少,经济总体增速将放缓;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全球化内陆扩展趋势,基础设施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同时产业转移使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其经济增速和总量将迅速增加。因此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经济增速差距将不断缩小,甚至最终超过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形成“中西快、东南慢”的新型分化的经济增长格局,这种发展趋势将促进我国区域经济之间的科学均衡发展,更有利于区域之间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和交往。

(四)我国区域经济空间格局进一步完善优化

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服务网络迅速完善,一批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群落迅速涌现,如西南的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地区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城市群等。随着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一批代表性城市群落的出现将推动产业空间集聚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城市群落中心城市可通过新型信息服务和完善的交通网络将其辐射作用延伸,并对其内陆经济腹地进行充分开发和利用。同时,户籍制度的改革和产业经济的空间集聚作用反过来又将促进其基础设施建设与人才积累、加快现代城市化进程的演进和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改善。

总之,随着经济全球化进入深度调整期,我国未来经济步入“新常态”时期,而各区域将进一步提高融入全球化的深度和广度,我国经济格局总体将朝向科学均衡的趋势调整,实现对外开放拓展、对内优化整合。在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區经济增速放缓的同时,中西部地区应抓住经济全球化深入扩展的机遇,加速推进其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进程,此外,还应注意发展过程中因地制宜,积极利用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实现绿色环保、真正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模式。而东部地区应重点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有效的供给侧改革,培育新的比较优势,拓展可持续增长空间以重现经济活力。最终在深度全球化的趋势下,实现区域内部可持续发展,区域之间经济结构、增速、差异、分工、合作合理化的科学均衡的区域经济格局。

参考文献:

1.赵弘.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15-2016)[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2.凌红蕾.我国经济结构优化与经济全球化关系探讨[J].商业时代,2013(16)

3.陈建华.全球金融危机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J].上海经济研究,2010(7)

4.杨智斌,曾先峰.我国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地理,2010,30(6)

5.杨益生,朱四海. 我国区域经济新格局与海西发展战略提升[J].东南学术,2009(4)endprint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
实践探索商务英语专业有效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