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张超市小票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设计
2017-12-21徐志辉
徐志辉
【摘 要】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当前我们的数学课程改革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30-0044-02
儿童心理学认为:小学生获取的绝大多数数学知识是在感知的基础上逐步地建立表象,从而形成概念的。数学新课标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思考、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教学活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作为数学教师,要尝试数学生活化教学,为学生打开数学与生活的屏障,让学生感悟生活中的数学魅力,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使学生越来越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本文拟从一则课堂教学案例的介绍出发,分析其设计的可取之处,并结合相关理论知识,讨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注意事项。
一、理论基础
美国教育家杜威较早提出“教育即生活”的观点,他认为,最好的教育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强调教育与生活息息相关。在国内,陶行知先生是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他提出:“生活即教育,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课例介绍
笔者前一段时间听了小赵老师一节“推门课”——“四则混合运算”。课后就有关问题与赵老师进行了交流,从他那里学习了不少东西,深受启发。
1. 课前
小赵老师让每个同学跟爸爸或妈妈逛超市,购买下周学校野餐活动的食用品,有两点要求:①购物小票中要有多份相同的食用品,比如薯片3袋,小瓶雪碧2瓶。②把超市购物小票带来,并在小票上写上自己的姓名。小赵老师刚把话说完,教室里“轰”的一下子炸开了锅,学生议论热烈,亦有疑惑:老师要购物小票做什么呢?
2. 课中
第一个环节,教师要求学生小组内展示购物小票,检查小票和购物日期是否符合要求,由小组长报告本组检查结果。这个环节主要是检查学生有没有完成作业,是不是真正参与到这项活动中。
第二个环节,小赵老师叫同学们组内交换小票,互相核算一下,看收银员有没有算错。要求学生列式计算,可以和组内同学讨论,也可以求得同学的帮助。组长将组员核算的结果与收银员计算相符的归为一类,不相符的归为另一类。这个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尝试解决新的问题。
第三个环节,各小组展示本组的核算过程,由代表讲解。各组都选择了这种模式的计算:5.50×3+4.00×2+1.20×5=32.50。其中有一组很特别,他们的是:100-(5.50×3+4.00×2+1.20×5)=67.50,并介绍说:妈妈给100元,买食品花掉32.50元,找回67.50元。还有一组是这样做的:
5.50×3 = 16.50
4.00×2 = 8.00
+ 1.20×5 = 6.00
32.50
老师问大家这种算法方式可以吗?学生都说可以。老师接着问:“在这些式子中,即有乘又有加,甚至还有减法和括号,计算顺序是怎样的呢?“学生积极思考,总结出了正确的计算顺序。课后小赵老师介绍说,其实在小组活动中,很多问题都能得到解决,关键是要引导学生从这些数学现象中抽象出数学规律来。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巩固刚刚所学的四则运算规则,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 课后
作业布置阶段,小赵老师发给学生一张表:
老师要求学生每天回家,询问妈妈购物(菜)情况,表格填完后,让家长检查签字,第二天上交,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这是个很好的家庭经济管理方法,只要在此基礎上添上收入、支出(上表)和余额等列,就是个完整的家庭收支账本。
三、设计原则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小赵老师看似不经意的课堂里,笔者能体会到其独特的教学设计。
1. 学习情境的创设要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
小赵老师所创设的基于超市购物小票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情境,是每个学生参与过并且非常熟悉的日常生活,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并且每个学生的购物情况都不相同,小票金额都不一样,在教学中,学生的独特性得到关照,能比较好地实现“关注所有的孩子”的教学理念。如果由老师列出一张购物结算清单,大家算起来都一样,跟自己关系不大,有些学生就会漠不关心,体验式学习便会成为空谈。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学生学习每节新知识时,从身边的事物引出数学知识,让学生感到自然、亲切、明白,并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2. 学习活动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小赵老师的第二个环节一上来就让学生计算,这是不是太高估了小学生的数学水平了?其实不然,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已经在生活中进行过多次这样的运算,比如买两枝水笔,一枝2元,一共4元,两支水笔和一块橡皮总共5元,只不过没有这一次这么复杂。而且,加、减、乘、除的单项运算已经学过,这一节课只是让学生体验四则混合运算,完全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
3. 学习方式的选择要基于学生的思维程度
小赵老师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上显然是动过一番脑筋的,他遵循由浅入深的渐进原则,利用小组学习方式,让学生观察、动手运算、交流,并提出“核算”的说法,而非“运算”或“计算”,顾及学生的好奇与求胜心理,而这一切的活动其实均基于本阶段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效果比较明显。
四、结语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教育现代化对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千方百计地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数学,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把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让学生的生活经验走进数学课堂,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机会,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使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互动中更加热爱数学、热爱生活。
参考文献:
[1] 何宏玲.陶行知:生活即教育[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2] 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编辑:杨 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