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偷渡”进名校参观,可取吗

2017-12-21

学苑创造·C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进校名校排队

做为举世闻名的一流学府——清华、北大两校因为 览观众过多,已经影响到学校的日常管理,不得已对 客进行限行。这导致了许多想要一睹这两所名校风采的 客,常常需要顶着烈日,排上几个小时的队才能进校参观甚至仍不能进入参观。为实现名校参观梦,不少家长与孩子不顾危险,或藏身封闭、闷热的快递车,或假装员工闯校门,或手持过期票证尝试钻空子……家长们各种五花八门的如同“偷渡”一般的行为,给这两所学府的安保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对此,你怎么看?

心情可以理解

周知歆:清华、北大的知名度这么高,博雅塔、未名湖、水木清华、荷塘月色……光是听这些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我都觉得去了北京一趟,如果不进这两所名校去看几眼的话,那真是遗憾终生。

苏和泰:谁不想进清华、北大参观参观,好好见识一下无数人心驰神往的最高学府呢?就像大家都爱听吉利话一样,谁不想进去沾点才气,图个好彩头,希望孩子以后能有点出息?

汤睿鹏:你让家长怎么办?早上排了一个多小时,进不去。下午排了两小时,还是进不去。家长也很无奈啊!这些家长肯定是实在没办法了,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朱慧巧:有些家长凌晨四点就开始排队了,到早上六七点,排队的人数就已经超过上午可接待人数的数量了。对好不容易到一趟北京却没有那么多时间的家长来说,如果不想点歪路子,是根本不可能进得去的。

罗咏歌:带孩子参观,是为了在孩子的心里埋下一颗种子,给孩子树立一个目标、一个方向,让孩子看看大哥哥大姐姐们的勤奋和努力,希望孩子未来也能像他们一样,能让父母为之骄傲。

唐新磊:限行与排队,对于部分特地千里迢迢赶来一睹名校风彩的家长来说,就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满怀期待而來,希望落空而归,谁会乐意?等下一次来北京,是五年后还是十年后?那时候再带孩子进校参观,还有什么意义?所以那些家长的心情我能理解。

姜哲瀚:说实话,天底下的学校不都差不多吗,不都是教学楼、住宿楼、实验楼吗,那为什么家长们这么执着呢?在我看来,家长之所以非要进校一览,不仅仅是缘于校园的美景,更是缘于读书人心中的那股向往,缘于那些深入中国人骨髓的对读书进取精神的敬重。

奚靖泽:不文明的行为,当然要受到制约。禁止家长通过各种“偷鸡摸狗”的方式混入校园是必须的,否则对那些老老实实排队的家长来说,这是何等的不公平!同时,这些行为也是对这些名校的不尊重。因为这不是真的在崇尚知识,而是为谋一己之私利,公然践踏规则。

俞俊伟:自己带头不守规矩,这样的家长能培养好的孩子吗?您带孩子参观名校的目的是什么?不外乎让孩子感受一下名校的教育氛围,鼓励孩子“好好读书,长大成才”——可是您就是这样让孩子成才的?家长不仅没起到正面教育作用,反而教会孩子如何钻空子、不守规矩。

孙慧捷:不过是个念想,何必这么执着?难道带孩子看一眼清华、北大,孩子就一定能考上清华、北大了?要是想激励孩子,让孩子有学习的动力,多的是方法和思路,为什么一定要走极端呢?

任伟仪:非常厌恶这样的风气!参观个名校却搞得像在做特工一样!有必要吗?别人能带着孩子顶着烈日酷暑排队,你为什么就要投机取巧地去钻快递车呢?是因为你比别人更爱孩子吗?在我看来,这种行为就是一种作弊。

齐新曦:有些国人为了打破规则,脑子不是一般的灵活!可是,能参观会怎样,不能参观又会怎样?我们缺少的不是对名校的敬仰,而是对规则的尊重。有一些坏习惯,一旦长到了骨子里,就会永难拔除。人要有志气,更要有操守。投机取巧或许能带来一时的便利,但长此以往,命运一定会回你一记让你难以忘怀的痛击。

周彦博:能进去自然好,不能进去看,强行进去看,这就有点不可取了。游览名校很重要,难道家长、孩子的生命安全就不重要了吗?这样践踏规则,有考虑过后果吗?比如藏身在快递车里的那一家人,在盛夏酷热的天气里,四个人挤在不到两平米大的密闭车厢里,真不怕出事吗?如果家长出了事,谁来保证孩子的未来?如果孩子出了事,参观名校又有何意义?又比如弄虚作假的那些人,有行为严重者甚至被拘留,这到底是美好回忆还是伤心记忆?

马慧英:如果只要排队就保证一定可以进校,我想大多数家长还是乐意排队的。但如果你辛辛苦苦地排了半天的队伍,眼看校门就在不远处了,这时保安突然宣布说今天的游览人数已经超标了,后面的人请不要再排了,请回去吧。此时,你的心情一定是很无助很茫然。付出成本太高,风险也不小,我想这也是有些父母为什么宁愿“偷渡”而不愿排队的原因之一。

周虹雨:限行是非常必要的。清华、北大不是一个普通的景点,它们首先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其次才是一个人文景观点。如果不限行,按照清华、北大的名气,校园里肯定天天人满为患!用不了几天,校园就成大集市了。

周远翔:名校的确是一个景点,但它们也是学生居住和学习的地方。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家被人打扰,被人破坏。放行的游客多了,难免会有一些素质不足的人,哪怕是踩踏草坪、乱扔垃圾、各种攀爬照相等相对简单的破坏行为,都会给学校的教育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要控制人流量。

孟弘诚:同样是名校,厦门大学曾经不限制游客数量,结果校园里人山人海,和热门景区毫无区别,学生根本无法安心学习,环境也被严重破坏。不得已,厦门大学制定了苛刻的管理条例:在白天上课时间,不允许一个游客进入校园参观。即便是这样,仍有许多游客试图通过翻墙或爬树,甚至是钻隐藏隧道的方式进入校园游览。

康芳懿:为什么不像博物馆那样提供网上预约呢?现代社会,网络都已经如此发达,名校可以通过网络机制,划定好参观时间,设计好参观路线,维持好秩序;游客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预约,预约成功则可去参观,省去排队之苦。如此,大家都方便。

顾安凝:我觉得与其耗费时间在排队与等待中,还不如去一些游客较少的科技馆、博物馆等,既轻松又方便,还能切切实实地学到知识。

陈新荣:校方在引导方面也应当加强。在校外,在排队的游客差不多接近可接待人数时就做好准备,及时通知那些后来的游客,让别人少排“冤枉”队,别浪费他人的时间。在校内,对参观游客加以引导,例如劝告游客不要大声喧哗吵闹,严禁踏入正在教学的楼层,告知有些风景只能远观等,保护校园环境。

郝明煦:如果我是家长,我会把孩子带到校门口,告诉他这是中国最高等的学府,但今天我们没有机会进去参观了,下一次,我们考进去,堂堂正正地在里面游览,想停留多久就停留多久。这样既勉励了孩子,又让他树立了一个为之奋斗的目标。

一阳说:前不久发生的“清华校园日晷被毁事件”就足以让我们警醒。清华大学的标志性景观日晷惨遭 客攀爬、刻画涂写和永久性暴力破坏,这样的现象让人气愤不已。为什么要限制 客人数?说白了,就是为了在方便各位家长、 客进行 览的同时,还能合理、安全地维持学校的日常运作,保护学校的教育环境和人文环境。而保护好校园,才能让更多人前来欣赏、感受名校的风貌与内涵。endprint

猜你喜欢

进校名校排队
全国名校导数高考满分模拟卷(A卷)答案与提示
全国名校导数高考满分模拟卷(B卷)
不能“一刀切”管理进校食品
浅谈“进校”应如何搞好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培训
名校办分校,如何趋利避害
五室友被英国同一名校录取
排队做操
想起儿时吃咸蛋
校规点评
排队回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