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观跳楼者事件及反映的问题

2017-12-21梁涛

现代交际 2017年23期
关键词:事件问题

梁涛

摘要:在当今社会,关于围观跳楼者的新闻报道屡见报端,出现了围观者见死不救甚至充当了他人死亡的助推者的现象。围观跳楼者事件反映了很多问题,如人际关系疏远、社会道德功利化等,我们应当对此进行关注与思考。

关键词:围观跳楼者 事件 问题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3-0192-01

一、围观跳楼者事件

2017年围观跳楼者事件再次上演。2017年5月15日,一名男子欲跳樓寻短见。在众多围观群众中,让我们惊奇的是一位大妈从15日晚上5点半到16日上午8点一夜未眠观看男子跳楼,并声称跳楼不比演唱会,这个不能重播。这些毫无同情的围观看客们不止这几年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在2015年沈阳市苏家屯区,再有2014年陕西汉中市以及在2013年广州和2012年的东莞都曾有过。

我们不禁感叹:是何造就了世人的冷漠!在当下,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同时,社会道德却出现滑坡,一些公民的道德素质较低,在面对他人跳楼时,并没有上前关慰劝阻,相反却是冷嘲热讽,甚至不负责任地起哄高喊“跳啊”,这一声轻巧的不负责任的话语,导致本可以施救的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失去,这让人不得不感到遗憾!

我们仅仅是从电视、报纸等媒体了解这些围观跳楼者事件,我们不知道像类似的事件已经发生了多少,或者是正在发生,但仅仅这些就已经足够让我们触目惊心。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件使我们必须承认,公民的道德素质正在下降,道德教育实效性不强,中国的传统美德正在一点点丧失,相反,社会上到处弥漫着个人主义、拜金主义、道德麻木等一些不良的道德观念气息。

二、围观跳楼者事件反映的问题

(一)人际关系的疏远

在众多围观跳楼者事件中,我们看到了很多围观跳楼者这样的反应,在他们当中有的看得兴致勃勃;有的说跳不跳,别磨磨蹭蹭的;有的说不跳是胆小鬼;有的说干脆在家吃点药算了。当我们面对道德问题时,我们毫无反应,不作为,没有意识到道德问题的存在性,更听不到道德对我们的呼唤。这种集体的不作为、道德冷漠使得人与人间的距离疏远,甚至变得陌生。在看到自己同胞跳楼时,围观者认为他的喜怒哀乐跟我没有关系,人们的同情和正义感已难以被他人的不幸所激起,由此就会表现得麻木和冷漠,每个人只对自己关心。反过来,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或者给别人一个微笑,一句简单的话语,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我们会体验到快乐和自己的价值。冷漠的人心就会被爱的温暖所融化,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会变得不那么生疏。因此,只对自己关心,对不认识的人不关心成了我们社会的典型写照,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围观者的行为(围观、起哄、助推等举动)加剧了人们之间的不信任,不信任又促使人们之间的距离再次生疏。

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起来。它反映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社会关系所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西方思潮涌入了中国,像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道德观念充斥着我们的方方面面,使得我们传统的人际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经济化。在传统的人际关系中,面对他人危难甚至有生命危险时,我们会尽自己所能竭尽全力帮助他人,尽管没有物质上丰厚的报酬,有的只是来自受助人的一个微笑,有的只是他们的一声:“谢谢!”而在现代人们的人际关系中,一切向钱看齐,把利益视为一切准则,现代社会人们之间的人际关系中真情和付出的比重越来越小,相反,获得钱与物质的比重越来越大。这种利益的关系成为人际交往的准则,这严重地践踏了道德的崇高性。同时,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和复杂性,使得全社会的道德宽容性也随之扩大了,人们对自己的约束力也在下降,使得本来道德品质不高的人更放松了。道德标准也越来越多元化,人们混淆甚至不会分辨美丑、善恶,使得人们的道德行为更放肆,甚至做出充当他人死亡助推者的事情。人际关系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化和冷漠化的趋势。

(二)社会道德的功利化

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对物质层面享受的要求不断提高,对精神层面的要求反而正逐渐下降,道德素质不断下滑,个人总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这种功利性正从经济领域向非功利性领域蔓延。“一切向钱看”,“把利益视为最高准则”,成为了许多人的价值观念。我们不禁思考:以损害他人的利益和危害社会的利益为前提而获得功利,这就与社会对我们要求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相背离,会产生坏的道德效应。

在围观跳楼者事件中,围观者看到他人跳楼时,并没有对跳楼者施以援助之手,他们想到的是如果救助他人自己将会获得什么,倘若一无所得,没有丰厚的物质报酬,我为什么要趟这趟浑水。道德功利化趋势愈演愈烈,人们看不到有利可图,在一旁冷眼旁观,甚至起哄叫嚣,达到自己视觉的享受。这种道德功利化现象对社会造成了极其不好的影响,面对他人跳楼即将失去生命时,想着是自己的利益,而没有想到自己的责任,自己的良知。致使道德冷漠四处蔓延,我们的公民忘记了自己的道德责任,也同时失去了我们作为人所应有的良心和道义。

参考文献:

[1]严丹.对旁观者现象的研究——以“中国的老人摔倒无人扶”为例[D].西南大学,2013.

[2]许帅丹.“见死不救”事件背后的人际冷漠反思[J].现代物业,2012(2).

[4]贾学雁.旁观者现象的道德思考[D].河北师范大学,2008.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事件问题
Contiki系统进程与事件剖析
网络舆情反转现象中的“参照点效应”
保罗·利科的“话语事件”思想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热点事件中的“舆论搭车”现象探析
嵌入式系统课程“中断、异常与事件”教学实践及启示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